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古玮玮 《文教资料》2007,(10):130-131
一个社会的进步与否,从这个时代的妇女观上可见一斑。章学诚是清代一位著名的历史学家,他的历史观念也是在批判与完善当时学者思想的基础上完善的。因此对于妇女观章学诚突破了以往观念的局限,肯定了妇女的社会地位和才华,但由于仍受着程朱理学的影响,他对待妇女的观念也是复杂的,于是产生了进步与迂腐并存的思想根源。  相似文献   

2.
彭立鸿 《重庆师专学报》2003,2(1):60-62,110
泰戈尔的散文诗歌的魅力在于它的对“爱”——那种充溢于宇宙万物当中的暖融融的爱意——的吟唱。不同于印度传统精神中的“寂然于万物”,泰戈尔思想中有着西方文化的人文主义思想的深刻影响。强烈的个体意识和对和谐完整、统一宁静的追求,使得他的散文诗歌中的生命意识既区别于印度传统又远离了西方哲学、文学中的生命意识观。  相似文献   

3.
陆怡 《文教资料》2006,22(21):73-74
文学的本质是什么,是文学原理必须解答的首要问题,也是深入研究文学的一个基本前提。对于文学本质的追问是泰戈尔文学观探讨的一大主题,他认为文学是自我情感的表达,文学的主要内容是人的心理描绘和人的性格刻画,文学的任务就是使心灵结合。泰戈尔对于文学本质的认识一方面来源于印度古代文论的优秀传统,另一方面离不开西方文论对其深刻影响,他巧妙地将古代文论的精髓融合到现代文论系统中,建构出独特的诗学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4.
在莎士比亚的第一时期创作的剧作中,女性都是高举反封建专制的大旗,追求自由、平等的男士。这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体现,是进步的。而在他第二时期剧作中,他却把女性都描写成“祸水女人”或弱女子,这是传统的妇女观,是与他第一时期创作中所体现的妇女观相矛盾的。  相似文献   

5.
泰戈尔小说中走向死亡的女主人公数量众多,而且贯穿了他整个短篇小说的创作。这些女主人公的死亡大都离不开各种旧制度的迫害和反抗的无助,由此反映出现实生活中印度妇女的悲惨命运。她们的死被泰戈尔描写得凄婉而悲哀,这与泰戈尔本人亲历众多亲人死亡的生活经历有密切的关系,也体现了他“宇宙一体,梵我合一”的思想。  相似文献   

6.
司马光的妇女观一方面具有守旧倾向,作为封建政治家、思想家、史学家,他的言行自然以维护封建统治为宗旨,由是决定了在其妇女观上,不可避免地会拾人牙慧、落入封建窠,这是由其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所决定的。但是,如若深入剖析其观点,其妇女思想又包含明显的对立和矛盾因素,体现出比较进步的一面。  相似文献   

7.
李贽的妇女观及其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贽主张男女平等,在妇女参政,妇女接受教育、夫妻关系、寡妇及妨妇等问题上,均提出了进步的见解。李贽还将其进步的妇女观付诸实践,如平等对待妻子的女儿,劝丧夫的儿媳改嫁,为寡妇打抱不平,招收女学生,对社会地位低贱的篆刻女作一视同仁等等,但妇女的解放,最根本的条件乃是经济权利,囿于时代的局限,李贽不可能认识到这一点,因此,李贽的妇女观也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和矛盾之处,如他对节妇、烈女的不幸遭遇深表同情,但同时又夸羡她们具有男子之气;她赞成寡妇再嫁,却又承认卓君的私奔存在“小耻”;他主张夫妇之间要平等相待,但又鼓吹“真有意为天下,先从妻子处整顿一番如何”?李贽的妇女观及其实践,既反映了明代社会新与旧的斗争,同时也反映了新旧思想中新的为旧的所束缚的痛苦。  相似文献   

8.
“三言”中的女性形象和冯梦龙的妇女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言”中的女性形象是丰富多彩的,本文重点分析了“三言”中的才智型和贞女节妇型女性形象,并由女性形象的塑造分析作者的妇女观。与晚明时代经济发展、思想变革相应,冯梦龙的妇女观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是,他仍然极力推举贞节之操,他的妇女观更大程度上停留在封建教化上。  相似文献   

9.
孙中山伦理思想具有中西合璧特征,其实质是力图用西方资产阶级伦理思想改造中国固有的伦理纲目,最突出的表现就是用西方资产阶级博爱说去改造传统仁爱观,从而形成了他的博爱仁学。孙中山博爱仁学的思想基础是他的利人观,也是他天下为公思想的具体表现。其博爱仁学赋予了博爱更深厚更丰富的内容。  相似文献   

10.
运用女权主义批评理论,从女性阅读的视角来考察莫里哀的妇女观。通过对莫里哀作品中四类女性形象的具体分析,得出莫里哀的妇女观是基于妇女顺从男权这一基础上的妇女观的结论,并从十七世纪整个文化的大语境和莫里哀的婚恋经历来探求他妇女观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反映妇女生活,提出妇女问题是白居易诗作的重要内容。然而,在妇女问题上,由于受时代意识的影响,以及所处阶级的限制,白诗表现出了进步与保守并存的特点。本文从分析封建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男性权利话语入手,通过个人诗作分析来揭示白居易的妇女观的双重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围绕小说《家庭与世界》中三位主要人物关系的讨论,从男人对女人的态度这一性别问题切入,展开作者泰戈尔所认同的印度民族主义的解读。Sandip and Nikhil对Bimala的不同态度,即两位情敌对同一女性的态度,象征了印度民族主义的两种思想内涵。在Nikhil身上,泰戈尔寄托了自己的民族主义的理想。  相似文献   

13.
鲁迅在他的妇女问题论中,极力恢复女性的地位和尊严,肯定女性的生存权利和生命价值,并书写了男性角色在对待女性问题上所作的自我反省和自我批判,探索、指引女性解放道路。他的作品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男性视角和意识,具有鲜明的女性主义立场。  相似文献   

14.
泰戈尔作品的译介在日本掀起了三次高潮,第一次高潮发生在泰戈尔首次访日前后,出版了很多泰戈尔的作品译本和研究专著,但这次人们关注的多为其思想而非作品本身。二战后,日本人在不安和绝望中重新找到泰戈尔,又恰逢1961年泰戈尔诞辰100周年,为此日本各地都组织了泰戈尔纪念会,翻译出版了很多泰戈尔的作品,特别是诗歌。20世纪8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高腾,引发了第三次泰戈尔热,日本学者更全面地翻译了泰戈尔的作品。  相似文献   

15.
ABSTRACT

Cosmopolitanism is often seen as a western concept associated with liberal individualistic values. It is also associated mostly with the urban educated middle-class. However, cosmopolitan thinking has been also prevalent in the East. Scholars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are increasingly arguing that, there are multiple ways of thinking about cosmopolitanism originating from different regions of the world. Among Eastern thinkers, Rabindranath Tagore from colonial British India has been considered by many as one of the most cosmopolitan thinkers. The uniqueness about Tagore’s cosmopolitanism is that, it did not uproot him from his rural Bengali roots and sense of ethnic identity. He was very much a “rooted-cosmopolitan”. In his book, ‘Cosmopolitanism: Ethics in a world of strangers’, Kwame Anthony Appaiah had agued that, a “rooted cosmopolitan” is someone who was rooted in his own cultural context while having an open-mind to feel literally at home in the world. This article draws on archival research at Rabindra Bhawan in Shantiniketan and University of Illinois, Urbana-Champaign Library archives to further this argument and demonstrates how Tagore’s school and university were built drawing on his “rooted cosmopolitan” ideals and international mindedness. In conclusion, this article highlights some of the challenges of sustaining the reformist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led by Tagore’s unique personality traits, social and pedagogic reform movements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and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colonial British India.  相似文献   

16.
民国初年孙中山对妇女在辛亥革命中所起的作用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他为保卫妇女的人权、提高妇女的地位作了长期、艰苦的斗争。他坚决反对一切摧残妇女身心健康的社会丑恶现象,并付诸实践。妇女的人权照孙中山看来总体上应是民权主义解决的问题。他在民国初年对妇女要求参政的态度大致上是原则同意,但不能立即实施,认为必须重视女子教育,努力提高妇女的化素质,为男女平权、妇女参政创造条件。在新三民主义的理论框架中孙中山的妇女观又有了新的升华。  相似文献   

17.
管同不仅宣扬守节尽孝等封建保守的妇女观,同时赞扬女性在持家教子等方面的作用,歌颂女性的刚毅、机智、勇敢等优秀品质.童年母教对管同这种复杂妇女观的形成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8.
泰戈尔是个丰富的存在,其哲学思想和他在五四时期的中国坛上的影响都是复杂的。本仅选取“第一个”向泰戈尔学习的郭沫若与“最善学”泰戈尔的冰心作一比较分析,试图论述他们接受泰戈尔思想的不同向度:前主要是“泛神论”,而后主要是“爱”的哲学,并试图从他们的童年、性格、气质以及相应的心理定势方面找出内在的原由,以求触及这种种复杂性的某些侧面。  相似文献   

19.
和谐是泰戈尔与老子哲学美学观的思想基石、终极价值和最高境界。泰戈尔“梵我一如”的宗教哲学思想尊崇至高无上的梵性精神,认为梵与人、梵与万物以及人与万物之间体现了一种梵性的和谐,美是梵性的和谐,美在韵律之中。老子的和谐美论以“道法自然”为理论基础,理悟道的自然美与精神美,以道性精神的“自然无为”来把握、体察“万物齐一”“天人合一”的宇宙生命和谐之美。  相似文献   

20.
宋恕考察了所处时代中的妇女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妇女解放思想。他的著作涉及了男女婚姻自由、女子缠足、兴办女学、严禁娼妓以及封建社会中对男女道德评价的二重标准等问题。他指出了这些问题存在的不合理性,并提供了解决方案。当时的历史环境和他的生活经历促成了他对妇女问题的思考。他的妇女解放思想和当时的维新派一起,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促进了女子意识的觉醒。虽然也存在着不足之处,但他妇女解放思想的积极作用占主要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