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善待“废品”江苏姜平有位家长送孩子上职业高中时曾说:"又送一个'废品'来了!"这话很有代表性。鉴于此,为了使学生家长对孩子有信心,并主动配合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我认为,使学生家长主动参与班级管理,是转变家长观念,提高学校教育教学效果的好方法。学生家长...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了与家长协调配合、共同抓好学生德育工作的尝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建立班级“家长委员会”以往的工作实践告诉我们,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即使班主任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如果家长不配合,也难以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因此,必须重视家长配合这一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而建立班级“家长委员会”,则是发挥学生家长集体教育作用的一种有效的组织形式。随着社会科学文化的发展,人口素质日益提高。学生家长没有一个不是望子成龙的。家长们良好的主观愿望,是我们开展这一工作的有利前提。由于特区的学生家长素质和文化层次都比较高,有一定的教育经验,对教育十分热心,所以建立“家长委员会”,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充分发挥家长的协调配合作用,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家长在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减负”离不开学生家长的理解,配合与支持。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有很大一部分来自家长。本研究探讨了学生家长在“减负”中的地位与作用,分析了学生家长的思想状况,提出了加强宣传教育,转变教育观念,发挥家长在“减负”中的重要作用等措施。  相似文献   

4.
新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应当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我国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也提出:“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监护人应当配合学校及其它教育机构,对未成年人或监护人进行教育。学校、教师可以对学生家长提供家庭教育指导”。家园合作不仅是教育的需要,更是幼儿发展的需要。不管是家长还是幼儿园,做到以下十忌与十宜,才能有效地开展家园合作。1.忌居高临下,宜平等待人。在家园合作中,切忌以教师为中心,使家长处在被动服…  相似文献   

5.
家庭教育是学校提升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教育离不开家庭教育的支持与配合,这就要求班主任在与家长互动过程中,尊重家长,以礼相待;问道家长,兼收并蓄;换位思考,方式适度,积极主动地做好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工作,使学生家长信任自己,以获取更多的理解和帮助,让班级的管理工作更具有实效性.  相似文献   

6.
<正>小学生生活上无法完全自理,这就需要家庭教育作为社会、学校教育的补充。但是由于当下社会现实中存在的非正常竞争,使得学生家长们在家庭教育中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一、家长对家庭教育的忽视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补充,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之处。这就要求家长积极配合学校的教学工作。近年来,由于社会的飞速发展,经济的增长,家长们由于忙于生计,一些人将孩子交到学校后对孩子的情况很少过问,不主动与班主任和学校沟通,也有一些学生家长  相似文献   

7.
山东省东平县技工学校把德育工作做为素质教育的基础工程 ,抓紧抓好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校针对德育工作的新特点、新情况 ,对新的德育工作目标作出整体规划 ,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教育内容 ,进一步拓宽德育教育渠道 ,优化育人环境。在充分发挥学校主渠道作用的同时 ,千方百计地调动社会和家庭两个方面的积极性 ,具体措施是 :学校协同家长密切合作 ,吸收家长参加德育工作 ,成立家长委员会 ,定期召开家长会 ,制定“家长联系制度” ,每个月与学生家长联系一次 ,把学生在校表现向家长介绍 ,取得家长的大力配合 ;学校建立固定的校外德育基地 ,通过…  相似文献   

8.
李卉 《上海教育》2001,(16):47-47,59
学生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问题,实际上包含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一个是学生家长主动参与学校教育对学校教育自身的提高;另一个是学校尽力创造条件,发挥学生教育的辐射作用,吸纳家长作为教育对象。我们在探究了学生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动因和类型后,学校便以积极的态势,健全组织机构,搭建学生家长积极参与的舞台,为他们敞开“绿色通道”大门,提供有力的保障与支持系  相似文献   

9.
就教师的人际关系而言,教师与生家长的关系是教师需要正处理的关系之一。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直接的和现实的意义,为此,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在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第六条中明确规定:“尊重家长。主动与家长联系,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取得支持与配合,积极宣传科学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不训斥、指责学生家长。”这一规定对教师与学生家长的关系做出了明确规范,是教师处理与学生家长关系的重要指针和依据。教师在处理与学生家长的关系时,应针对家长的不同类型,采取不同的方法。一、主动配合型这种类型的…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取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对搞好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加强纪律管理是非常有利的。这就要求学校特别是班主任必须通过家访或家长座谈会等方式来加强同学生家长的联系,以求得学生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一、向学生家长解释学校的规章制度和“中学生守则”班主任想借助家庭对学生进行纪律教育,就要大力宣传,向家长结实教育的目的,任  相似文献   

11.
学校的教育需要家长的支持、配合。特别是差生的教育,就更需要家长的支持、配合了。转变“差生”(不包括弱智者),这是学校、家庭教育中的一个很突出的问题。据笔者调查,“差生”形成的原因,97%与家庭有关。其中有家长教育观念的不正确、教育方法的不妥当、家庭环境的不佳、父母自身的不完善、家庭缺陷与配合不当等。所以转变“差生”需要  相似文献   

12.
一、班主任素质提高的基本范畴当前,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三差”,即:(1)班主任自身素质和修养差。学生出了问题,不找其发生的根源和解决方法,只会用简单的方法、偏激的言语训斥学生,甚至对待学生的家长。不知道与学生心平气和地交谈沟通,最大限度争取学生家长的配合,从而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3.
韩延明 《班主任》2008,(11):24-24
绝大部分学生家长工作繁忙,很少与学校联系;特别是留守学生,他们的家长常年在外地工作,与学校的接触几乎为零。而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都离不开学校与家长的密切配合。如何构建起“学校——家长”之间的“互联网”,更好地教育学生呢?经过不断探索实践,我发现用“三封书信”搭起与家长之间的“连心桥”,效果非常不错。  相似文献   

14.
杨姗姗 《班主任》2012,(6):46-47
班主任在工作中都希望得到学生家长的配合,但却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有些家长口口声声说“把孩子交给老师了,希望老师严格要求”,之后就什么都不管了;有的家长因为不认同学校或老师的教育理念,对老师要求家长配合的工作不理不睬甚至唱反调;还有的家长总认为自己的孩子就是那样的个性,  相似文献   

15.
由于众多农村学生家长素质不高,在教育子女时.常常出现违背教育规律的错误做法,使得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不能相互配合,只有我们学校老师积极主动地承担起指导家长、教育家长和帮助家长提高素质的重任,才能形成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合力,共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如何才能使学生家长认识到自身的教育责任并更好地发挥其教育能量,达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良好配合,实现共同育人的目标,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16.
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以色列、日本和中国六国中,前三国的中小学生家长依照各自国家的教育法规参与到了学校管理中的各个领域;而在后三国中,除了以色列的学生家长介入了学校管理的某些领域之外,日本和中国的学生家长在学校管理方面基本上都没有实质性的参与。  相似文献   

17.
学校、家庭、社会配合和大德育工程学校教育必须有家庭教育配合,但是学生家长有不同的层次和类型。有的家长文化程度较高,懂得一些教育规律,这类家长最能理解学校的举措,支持学校的工作,但这类家长人数较少;相当一部分家长太看重学生的分数,在这方面对孩子的期望值很高,  相似文献   

18.
家校合作是由教育合力中的以父母为代表的家长和以学校教师和管理者为代表的教育工作者共同组合而成。在英语表达中,“家校合作”最常见的是“home-school cooperation”(家校合作)和“parent-teachercollaboration”(家长-教师配合),此外,还有“parent involving”(家长参与)、“parent participation”(家长参与决策)、“educational intervention”(教育介入)。  相似文献   

19.
学校教育离不开家庭教育的配合。开学校的有效指导。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并对中职学生家长的家庭教育指导提出建议。要提高家长的素养.提高学生的家庭教育质量,离不分析了中职学校学生家长家庭教育指导现状及需求,  相似文献   

20.
@@家访是培养良好师生关系的有效平台,是增进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会、教师与家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理解、支持、配合,增强学校、教师、家长、社会等方面的育人意识、责任意识,共同促进教育和谐发展的重要渠道,宜昌市伍家岗区李家湖小学在“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工作中,倾力推出“五心工程”,让学生家长放心、安心、贴心、暖心、舒心,不仅解决了学生成长中的困惑和家庭教育中的难题,而且树立了学校和教师的新形象,满足了学生和家长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