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魏琼 《考试周刊》2016,(6):89-90
本文展示的是酒店英语教学的一个成功教学案例,通过阐述案例背景、案例主题和案例片段,展示了一节效果良好的公开课,并进行了教学反思,总结了如何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上一节受欢迎的公开课。  相似文献   

2.
在面对教育有话要说的今天,"公开课"是一个跨越学术边界,但却引人关注的话题。近些年来,对于公开课的质疑、非议乃至批判不时见诸报端,至今还在延续。但是,公开课不以人们的好恶而存亡,只要有教育,公开课就不会"谢幕";只要有公开课,人们就会对它有话要说。过去,因为公开课存在"做秀"、"造假"现象,所以人们对公开课情绪化的责难多于理性的呵护。要让公开课重塑形象,成为课堂改革与创新的"先锋",需要通过理智而公正的讨论,需要在认识上给公开课合理定位,在操作上为公开课"出谋划策"。因此,封存公开课"做秀"的记忆,结束公开课"打假"的话题,开始公开课"建设"的讨论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3.
在面对教育有话要说的今天,"公开课"是一个跨越学术边界,但却引人关注的话题。近些年来,对于公开课的质疑、非议乃至批判不时见诸报端,至今还在延续。但是,公开课不以人们的好恶而存亡,只要有教育,公开课就不会"谢幕";只要有公开课,人们就会对它有话要说。过去,因为公开课存在"做秀"、"造假"现象,所以人们对公开课情绪化的责难多于理性的呵护。要让公开课重塑形象,成为课堂改革与创新的"先锋",需要通过理智而公正的讨论,需要在认识上给公开课合理定位,在操作上为公开课"出谋划策"。因此,封存公开课"做秀"的记忆,结束公开课"打假"的话题,开始公开课"建设"的讨论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4.
在面对教育有话要说的今天,"公开课"是一个跨越学术边界,但却引人关注的话题。近些年来,对于公开课的质疑、非议乃至批判不时见诸报端,至今还在延续。但是,公开课不以人们的好恶而存亡,只要有教育,公开课就不会"谢幕";只要有公开课,人们就会对它有话要说。过去,因为公开课存在"做秀"、"造假"现象,所以人们对公开课情绪化的责难多于理性的呵护。要让公开课重塑形象,成为课堂改革与创新的"先锋",需要通过理智而公正的讨论,需要在认识上给公开课合理定位,在操作上为公开课"出谋划策"。因此,封存公开课"做秀"的记忆,结束公开课"打假"的话题,开始公开课"建设"的讨论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5.
扬州市直学校是指市区直属扬州市教育局管理的学校,其中义务教育段初中共11所,专职初中化学教师70余人。市直学校教研活动由市局教研室统一运筹,形式主要有教学讲座、公开课、教学比赛、论文评比、研讨会等。听评公开课作为最传统、最实效、最受欢迎的教研活动一直定期开展,作为一名忠实的参与者和受益者,笔者将新课改以来的公开课进行了整理和反思,以期投射十余年来新课改给初中化学课堂带来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正>多年来的各种公开课,已经在人们心目中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那就是一堂优质的公开课必须是完美的。为了这个"完美",公开课就成了"集体智慧的结晶";为了这个"完美",公开课就越来越成了"无懈可击"的表演;为了这个"完美",公开课就  相似文献   

7.
二期课改强调"关注课堂"、"聚焦课堂"、"研究课堂",在新课程实验的探索、培训和实施中,教师不断地开设、大量地观摩公开课,在实践中提高,在观摩中学习研究。公开课是推进新课程实验,贯彻课程标准、用好课程标准下的新教材的主要方式。从公开课与常态课的区别,公开课的价值以及如何借公开课的研究、示范作用来提升教师素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三方面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8.
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是教育部"十二五"期间"本科教学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参与高校范围的进一步扩大,地方普通高校在视频公开课建设中面临着机遇与挑战。本文结合西安邮电大学"走近通信"视频公开课建设的案例,从视频公开课建设的目标定位、课程的选题、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方法、视频拍摄几个方面,阐述了视频公开课建设的思路和方法,分享了课程建设的体会,力求为我国地方普通高校的视频公开课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近日读到一篇关于"概念公开课"的文章,作者由"概念车"想到了"概念公开课",认为应该给"华而不实"的公开课留一席之地,因为"概念公开课"它可以"展示任课教师或教育科研团队新颖的教学方法、独特的教学模式、超前的教学理念"。笔者感佩作者的前卫思想,但不敢  相似文献   

10.
课改以来,很多教师都喜欢上公开课,并努力在公开课教学中展现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学思想……但我发现,个别教师为了追求课堂表面的热闹,在公开课教学中作"秀",导致教学效果下降,公开课实效性不容乐观.那么,怎样上公开课才能既"秀外"又"慧中"呢?我通过近几年自己上公开课的经历和听课的感受,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来尝试.  相似文献   

11.
以哈佛大学幸福课为代表的国外网络公开课之所以受到网民热捧,其优秀的授课品质是关键。通过视频分析方法,从学习动机角度对幸福课进行个案研究。研究认为,幸福课使用了大量符合ARCS动机模型的教学策略,注重学习动机激发与维持是其受欢迎的重要原因。对幸福课教师的教学特点及其采用的主要策略进行了总结,可作为我国视频公开课制作和大学课堂教学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公开课做秀是教学及研究中的误区.不能因为公开课有人做秀就把公开课从教学研究中抛弃,"做真"的公开课依旧有价值,教学研究依然需要.要坚持"做真"的公开课,走出教学研究的误区,发挥它的本源价值.  相似文献   

13.
公开课做秀是教学及研究中的误区。不能因为公开课有人做秀就把公开课从教学研究中抛弃,"做真"的公开课依旧有价值,教学研究依然需要。要坚持"做真"的公开课,走出教学研究的误区,发挥它的本源价值。  相似文献   

14.
当前,人们对公开课的指责最多的是:公开课跟常态下的课很不一样,显得很假,有"作秀"之嫌。但是,这并不是说公开课就没有价值了。作为教学评论的一种特殊形式,公开课有其独特的教研价值。那么,作为教研形式的公开课该怎么上?它的操作要领是什么?它的评论方法和原则是怎样的?在新课程背景下,公开课的教研价值又体现在哪里?本期"视点"主要就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自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语文教学呈现出诸多变化。这些变化在语文公开课上有集中的反映,大多数语文教师在公开课过程中采用了"拓展延伸"的教学环节。"拓展延伸"的合理使用,能扩大语文教学的外延与内涵,培养学生语文思维能力;但是很多公开课课堂上的"拓展延伸"显得机械、多余、艰涩,影响了课堂精彩程度。作者就语文公开课中的"拓展延伸"乱象阐述了看法。  相似文献   

16.
王怀中 《辽宁教育》2012,(19):35-36
许多教师对公开课提出过异意,认为大部分公开课是"造假课"、"作秀课",公开课像"演电影","剧本"是别人写的,动作、台词是别人设计的,执教者只是一个"演员"。尽管如此,公开课的现状仍没有得到根本改变,问题比较多。我们要充分发挥其  相似文献   

17.
公开课似乎让人很纠结,有人喜欢,有人怨。但教师需要与公开课打交道,获得更快成长。那么,如何改进公开课?我想,公开课必须拒绝虚假的"表演",反对单纯的"真实",呼唤自然纯真。回想我上公开课的经历,其中三次让我难以忘怀,对公开课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第一次公开课,我准备的是校内公开课。开课头一天,听说县教研室领导  相似文献   

18.
当前,人们对公开课的指责最多的是:公开课跟常态下的课很不一样,显得很假,有"作秀"之嫌。但是,这并不是说公开课就没有价值了。作为教学评论的一种特殊形式,公开课有其独特的教研价值。那么,作为教研形式的公开课该怎么上?它的操作要领是什么?它的评论方法和原则是怎样的?在新课程背景下,公开课的教研价值又体现在哪里?本期"视点"主要就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任英武 《家教世界》2013,(9X):156-156
"公开课"作为一种课堂教学的重要组织形式,是探讨教学规律,研究教学方法,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方式,理应成为提高教学质量、推进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有效"抓手"。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又不难发现许多公开课似乎中看不中用,甚至出现"课上热闹课后补"的怪现象。冷静分析自己所经历的众多公开课,笔者认为目前的公开课存在以下四大误区。  相似文献   

20.
张琼 《考试周刊》2014,(75):24-24
公开课与常态课相比更具特殊性和重要性,因此向来很受开课人的重视。开课人为了让公开课完美,便对其形式和内容"精雕细琢",甚至不惜牺牲真实性,把课堂变成舞台,把自己和学生分别变成导演和演员,整个课堂"演"味十足。可是退变为表演课的公开课还能承载公开课的使命吗?答案必将是否定的。新课程背景下的理想的公开课最不可或缺的便是真实性和共享性,语文公开课应"去演存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