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兴趣是学习的强劲动力,有了数学学习兴趣,"就会乐此不疲,好之不倦,因而也就会挤出时间来学习了。"所以,初中数学教学因着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2.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要使学生上好课就得千方百计点燃学生心灵上的兴趣之火。”这里的兴趣主要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内在兴趣,它是最大、最持久的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在数学教学中,一旦教师通过有效的手段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了内在兴趣,那么整个教与学的局面就变得活跃起来,因呲,培养学生对数学产生的内在兴趣.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孔子指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他强调教学要做到使学生“好之”、“乐之”,也就是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指个人因对客体的积极的爱好倾向所产生的情绪紧张态度。兴趣也叫求知欲,往往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源泉。一个学生如果对语文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就会如饥似渴地钻研,就会专心致志地听讲,就会认认真真地完成作业,其学习潜能就会充分地挖掘出来。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越浓,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就越高,语文成绩就越好。这是无庸置疑的教学规律。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呢?  相似文献   

4.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兴趣可以在适当的条件下转化为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因此,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学生一旦有了学习兴趣,注意力就会高度集中,思维就会异常活跃,学习活动就会随之变得愉快,他们就能高效率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反之,就会导致学生在该门学科的学习中学习动力的缺乏和动力水平的降低。爱因  相似文献   

5.
韩海宏 《成才之路》2010,(14):I0021-I002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探求知识原动力。也是发明创造的精神源泉。初三生正处于兴趣广泛、求知欲旺盛的时期。师如果从化学课的起始年级就注意激发培养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并因势利,使学生把兴趣转化成乐趣,进而转化成趣。那么。就能保持学生对化学学习经久衰的求知欲。以下是我十几年来在这方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6.
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爱因新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情感态度对一个人所要从事事情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教师在教授学生知识时要很好的利用这一客观规律,努力培养出学生对应于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一旦对英语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就必然能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就会有非常饱满的情绪去学习,在学习知识上就一定可以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7.
王辉 《考试周刊》2015,(1):49-50
<正>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兴趣是创造一条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文学泰斗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可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何等重要。实践证明,当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时,随之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学生就变得愿学、爱学、乐学语文。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师生和谐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心灵的和谐,能够与学生分享快乐。因  相似文献   

8.
兴趣是人类创造力的源泉,是学生自觉学习的先导。如果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就会对学习活动觉得枯燥乏味。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就有了学习的动力,就会学会快乐地学习。  相似文献   

9.
兴趣是最优秀的老师,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利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了兴趣,才能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快感。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了兴趣,有了学好数学的信心,学生就会把学好数学当成一种乐趣,就会享受学习,快乐学习。  相似文献   

10.
因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普通中学教育中普遍存在重“主科”轻“副科”的教学现象,这是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的.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必须纠正偏科现象,着力培养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兴趣.本文就如何培养农村中学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沈启文 《考试周刊》2011,(70):209-210
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内驱力,它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与效果。学生有了学习兴趣,注意力就会高度集中,思维就会异常活跃,学习就会变得轻松愉快,就能高效率地掌握知识技能。一旦学生对生物学科产生兴趣,就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努力激发、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作者就如何激发、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谈谈体会。  相似文献   

12.
在历史教学中,兴趣是促使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如果学生对学习历史有了浓厚兴趣,那么对历史的学习和探究就能始终保持很高的热情,并能在其中得到乐趣和满足。因  相似文献   

13.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生才能主动积极地去探究。教学上常有这样的现象:学生如果对哪门课兴趣浓,就会非常主动地去学习这门学科,该科成绩就会高于其它学科。学生的学习兴趣离不开一定的情境,如果缺少一定的情境,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失去了支撑;情境只有能激起学生的探索热情才会有吸引力,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4.
展国运 《时代教育》2010,(2):154-154
兴趣是学习的基础,是学习的动力。没有物理情感,学习就没有自觉性,就不会产生兴趣,就不会有智慧的灵感。本文阐述了如何培养学生的物理情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自觉自愿地学习。  相似文献   

15.
初中学生英语兴趣的培养是学好英语的关键。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兴趣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说在英语学习中,兴趣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学习兴趣是激发学习的良好动机.而良好的学习态度、好奇心、情感是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重要保证。每个学生因学习环境的变异、志趣的差异而导致爱好与兴趣不同。[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伟大的科学家爱伊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可激发起强大的学习动力,使学生自强不息,奋发向上。前苏联教育家斯卡特金认为:教育的效果决定与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见,学生有没有学习兴趣,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而语文课堂是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意识的重要场所。因此教师应牢牢占领这块领地,想方设法使语文课堂激情四射、学生兴趣盎然。这样学生学生就会产生强烈的参与愿望,教师也会因学生的倾情投入而不断提高课堂质量,形成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7.
技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普遍不太高,对文化理论课,尤其是语文课特别不重视。他们认为语文学得好不好对将来的就业关系不大,甚至学不学语文也没什么关系。由于语文学得不好,给其他课程的学习带来了很大的困难。针对这种情况,语文教师必须采取各种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能力,以促进对其他课程的学习。兴趣是指个人因对客体的爱好倾向所产生的情绪紧张状态。兴趣也叫求知欲,往往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源泉。一个学生如果对语文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就会如饥似渴地钻…  相似文献   

18.
廖贵领 《考试周刊》2013,(50):66-66
<正>兴趣是人们学习成功的秘诀,兴趣是人们获取知识的泉源,兴趣是人们求知欲望的基础。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效果。数学跟语文等其他科目相比,常常因枯燥无味而不受学生喜欢,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的生理和心理素质都还不够健全,如果让他们学一种他们并不感兴趣的东西,势必会引起学生的反感。久而久之,他们就会对学习数学感到厌烦。  相似文献   

19.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最大的学习动力。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越浓,学习的积极性就越高,学习的效果也就越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英语教学效率,是英语教学的关键。只有学生培养了浓厚的英语学习兴趣,英语教学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没有了兴趣,就不会有学习效率;没有效率,教师的教学就失败了。当学生对音乐产生了深厚的兴趣,就会积极地投入学习,从而觉得学习音乐是一种乐趣。那么,到底怎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