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各地市报对新闻评论工作已引起了广泛重视。首先摆进了各级领导的议事日程,大多数地市报的领导动手写评论,有的地市委领导也撰写、修改、审批重要评论文章;其次是培养了一支思想敏锐、写作水平较高的评论写作队伍;第三是近年来各地市报登载了一批思想性、针对性强,道理讲得深,与实际联系紧,颇受读者欢迎的评论文章。但是,纵观各地市报新闻评论的现状,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有的报纸,特别是一些新办不久的地市报,新闻评论仍然没有在舆论引导上发挥应有的作用,有的位置摆得不正,把新闻评论当成“搭头”、“配角”;有的评论没有抓住群众思想上出现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有的道理浅薄,理论深度不够;还有的不能平等待人,往往“以势压人”,等等。因此,认真对待当前地市报新闻评论中存在的问题,尽快改进新闻评论的写作,是各地市报办好报纸、充分发挥评论在舆论导向中前锋作用的当务之急。怎样加强新闻评论的写作?笔者认为主要应抓好  相似文献   

2.
评论,是报纸的旗帜,它关系到舆论导向及喉舌作用的发挥。因此,理应受到办报人、特别是领导的重视。可是,实际情况却大相径庭。地市报每年的好新闻评选中,评论不仅数量少,而且质量也不高。从一个侧面说明:新闻评论确实是地市报的一个薄弱环节。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据了解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认为中央和省、自治区的大报,该发的评论都发了,地市报也都作了转载,自己再发评论,没有  相似文献   

3.
选题是新闻评论写作的关键。选题的优劣成败决定着新闻评论本身的优劣成败,新闻评论的价值在于选择讨论问题的价值。笔者认为,地市报的采编人员要撰写、编发好新闻评论,就应对地市报新闻评论选题的特点进行研究。笔者根据自己在撰写、编发新闻评论过程中的实践和体会,现大胆提出地市报新闻评论选题的四个特点。因从事地市报工作时间短、体会浅...  相似文献   

4.
评论,是报纸的旗帜,它关系到舆论导向及喉舌作用的发挥。因此,理应受到办报人、特别是领导的重视。可是,实际情况却大相径庭。地市报每年的好新闻评选中,评论不仅数量少,而且质量也不高。从一个侧面说明:新闻评论确实是地市报的一个薄弱环节。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据了解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认为中央和省、自治区的大报,该发的评论都发了,地市报也都作了转载,自己再发评论,没有必要。  相似文献   

5.
随着高速公路网络的迅猛发展,从省城通往各地市的时间越来越短,省城里的都市类报纸在各地市的覆盖面也越来越大,有的报纸甚至直接在部分地市办起了地方版。面对省城都市类报纸的冲击,地市报如何立足实际增强新闻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在传媒竞争愈加激烈的今天,地市报的发展不尽相同,处境各异,有的改革创新,主动求变,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有的固步自封,不思进取,已深感竞争与生存的双重压力,制约着自身发展。新闻是地市报主导业务之一,本文拟就新业态下的地市报强化本地新闻运作优势,提升新闻竞争力的路径进行初步探寻。  相似文献   

7.
目前,各家报纸,特别是地市报,改版、扩版新颖多变,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果。但是,作为报纸旗帜和“灵魂”的新闻评论,却显得比较薄弱,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地市党报的战斗力。所以,加强、改进和完善地市党报的新闻言论,显得愈发突出和重要。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地市报呈崛起之势。这不仅表现在它的数量的不断增加、新闻的逐步优化、版面的日渐斑斓,也表现在地市报新闻研究工作的加强上。从新闻刊物上看,地市报新闻工作者撰写的理论文章所占篇幅越来越多,许多文章也从过去的“工作总结型”向“理论探讨型”转变。《地市报学》《地市报总编揖学》等理论课题,正在积极酝酿之中。目前。绝大多数地市报已建起“新闻研究室”一类的机构,地市报新闻理论研究队伍也已初步形成。我们相信,这将成为建设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学的一支重要力量。然而,不容否认,地市报新闻理论研究有它的劣势,如视野相对狭窄,知识层次相对较低,由于工作任务繁杂而导致的时间相对紧张等等。但同样不容否  相似文献   

9.
受第20届中国地市报新闻奖评委会的委托,我有幸第三次担任新闻评论作品的评委。这次共收到评论作品365篇,经过评定,一等奖27篇,约占10%;二等奖128篇,约占35%;三等奖92篇,约占25%。总的感觉是:这次新闻评论作品的质量,比前两次有了提高,但存在的问题仍旧不少。那么,如何改进和加强中国地市报的新闻评论工作?结合这次评选工作,我主要谈以下三个问题:一、什么样的作品容易获奖,或者说获奖作品具有什么特点我以为弄清这个问题,很有必要。这对如何改进和加强地市报新闻评论工作具有一定意义。从这次参评的作品来看,获奖作品具有以下特点:选择重大…  相似文献   

10.
地市报新闻研究室是地市一级报纸的新闻学术研究机构,重视并充分发挥这一机构的作用,对于加强新形势下的地市报新闻学术研究工作,推进地市报新闻事业的深入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地市报新闻研究室现状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地市报新闻事业的不断发展,地市报新闻学术研究工作日趋活跃,已从单纯的新闻实践逐步走上了与新闻研究相结合的道路。以山东为例,全省17家地市报已有四分之三以上建立了新闻研究室。尽管这些新闻研究室大都建立时间不长,但在总结新闻实践经验、开展新闻理论研讨、交流新闻业务、传递新闻信息、培训新闻队伍、整理新闻资料、参与  相似文献   

11.
地市县报要繁荣新闻评论,我认为关键的措施,就是总编辑要“扛大旗”。在笔者的案头,有两本地市报总编辑撰写出版的新闻评论集。一本书名《言路》,作者是鹤岗日报总编辑傅玺政(笔名于是乎);一本书名《梁溪杂谈》,作者是无锡日报副总编辑陈玉。拜读这数百篇的新闻评论,一种崇敬心情油然而生;他们不愧是地市报总编辑中勇“扛大旗”的佼佼者。不可否认,目前地市县报的新闻评论很不景气。在一些地市县报上,社论几乎绝迹,而本报编辑部、  相似文献   

12.
地市县报要繁荣新闻评论,我认为关键的措施,就是总编辑要“扛大旗”。在笔者的案头,有两本地市报总编辑撰写出版的新闻评论集。一本书名《言路》,作者是鹤岗日报总编辑傅玺政(笔名于是乎);一本书名《梁溪杂谈》,作者是无锡日报副总编辑陈玉。拜读这数百篇的新闻评论,一种崇敬心情油然而生:他们不愧是地市报总编辑中勇“扛大旗”的佼佼者。不可否认,目前地市县报的新闻评论很不景气。在一些地市县报上,社论几乎绝迹,而本报编辑部、本报评论员、署名评论文章,也是“屈指可数”。而质量呢?据1988年度、1989年度江苏省两次好新闻评  相似文献   

13.
全媒体时代,视觉化的新闻图片在地市报的地位和作用已经凸现出来,在各地地市报的生存发展中,强化立体的视觉传播能力,已经成为地市报生存发展中的重要"利器"被广泛接受。而视觉化最直接的载体是地市报的封面照片。那么,我  相似文献   

14.
新闻言论大致有社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编后等形式。作为地市党报,无论哪一种形式的新闻言论都应当而且应该组织好,但是,地市报毕竟很少刊发社论、评论员文章等大部头的新闻言论,如何使新闻言论与地市报结合得更好,使新闻言论的旗帜作用得以更好地发挥?笔者以为,为新闻配发编后,不失为一种较好的做法。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地市报呈崛起之势。这不仅表现在它的数量的不断增加、新闻的逐步优化、版面的日渐斑斓,也表现在地市报新闻研究工作的加强上。从新闻刊物上看,地市报新闻工作者撰写的理论文章所占篇幅越来越多,许多文章也从过去的“工作总结型”向  相似文献   

16.
两年前,可以说大多数地市报还只有四个版,一般都是一版要闻,二版综合新闻,三版专刊副刊,四版时事。这个时事版是个包罗万象的,既包括国内新闻,也包括国际新闻,既包括体育新闻,也包括科技新闻。也就是说凡新华社的电讯稿都包容在这个版内。 近年来,不少地市报纷纷扩版,有的扩为八版,有的十二个版。以前那个包罗万象的时事版来了个分身术。一种分法是国内新闻版、国际新闻版都自立门户,有的还设立了国际副刊版。另一种分法是,根据新华社电讯稿的内容进行稿件分流,如经济、科教、文化、体育、社会生活等方面的电讯稿都和地方稿…  相似文献   

17.
我们都知道言论在报纸上的地位,常把新闻评论喻为报纸的旗帜和灵魂。虽说如此,但地州市报言论薄弱的问题又是我们不得不直面的现实。这种薄弱主要表现在:一是言论在整个报纸中所占的地位弱;二是重要言论更弱。尤其是边远地区的地州市报,有的报纸一年没有一篇社论或重要的评论员文章,有的报纸即使偶尔有那么一两篇,也是堆砌概念,正襟危坐,套话连篇,干瘪苍白,读来味同嚼蜡。对此,领导和读者不满,报人也感到棘手。当前我们应当切切实实做些努力,来转变地州市报言论薄弱的局面。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扎扎实实地搞好调查研究,不尚空谈。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写新闻言论亦  相似文献   

18.
发挥优势主攻难点办出特色本刊邀请部分地市报总编辑座谈本刊编辑部特邀河北省部分地市报总编辑、副总编辑,于1月11日在廊坊市就新形势下如何办好地市报和《新闻战线》杂志,进行了座谈。座谈会上,总编们对近年来地市报好的发展势头,作了简要回顾,大家对进一步办好...  相似文献   

19.
杨尚聘 《传媒》2001,(10):16-17
近年来,报业竞争十分激烈,地市报的生存环境日趋严峻。虽然由于大部分地市合并,大部分地市报拥有两份或更多的报纸,但是,过去一个地区一张报主导市场的局面打破了,大量报纸的涌入,报业市场成为了一个共同竞争的大市场。虽然按照权力结构配备新闻资源的状况一时不会改变,但新闻  相似文献   

20.
叶慧斌 《视听界》2015,(1):105-107
近年来,市县级电视台新闻评论节目呈现低迷和萎缩态势,有的市县台没有专设的评论节目;有的被压缩成新闻节目中的子栏目;有的被"整编"成了报道类节目;有的台虽然还保留着新闻评论节目,但大多形式单一,挖掘不深,观点平淡;有的热衷于"炒冷饭",从报刊、网络上抄袭观点。这些新闻评论节目很大程度上已经弱化了新闻评论的功能;还有一些市县台的新闻评论节目只是为年度创优准备的"盆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