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后现代语境中的视觉文化艺术教育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视觉文化艺术教育"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我们应该怎样理解视觉文化艺术教育呢?从后现代主义的视角审视视觉文化艺术教育研究,并梳理视觉文化艺术教育的学术谱系,将有利于现代艺术教育的重构和发展,也标志着当代社会一种新传播理念的拓展与形成。  相似文献   

2.
在多维文化语境中.青少年的知觉和心理受“视觉文化”的影响.对商业广告、前卫艺术、生活时尚等成人事物非常敏感.不利于学生健康发展.应以艺术教育为媒介加强学生全面素质教育,艺术教师必须完善自身艺术素养.增强自身专业综合能力.积极开展传统文化与艺术教育.引导学生认识在现代科技发展的作用下艺术的发展状况.比较、认识、欣赏和评判“视觉文化”(商业艺术)的优与劣.以艺术教学为手段.加强青少年审美教育.建立良好的审美意识和审美心理。  相似文献   

3.
汉字发展到今天不仅是交流信息的语言符号,更被视为有着巨大生命力和感染力的设计元素,其独特的装饰感、象征性或造型研究的价值都超越了其记录和传达语言的符号功能而成为艺术,并被广泛应用于视觉设计的诸多领域。本文的重点在于以视觉文化思维的研究视角,用汉字的造字法则"六书"来解读汉字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方式和思维,探索视觉传达设计中的汉字造型之美。  相似文献   

4.
图形艺术具有通过某一表象事物,表达丰富内涵的特征,这个特征与设计语言、元素的基本条件吻合,它是图形艺术在现代视觉传达中应用的契合点。蒙古族传统图形的发生、发展体现了该民族特殊的社会文化背景。在蒙古族传统图形艺术与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方面要尽量做到:反对简单地拿来照搬;强调差异化的诉求与表现策略;充分表现民族精神、民族气质、民族心理。  相似文献   

5.
自新媒体艺术作为一门专业引进高校艺术教育后,所涉及的跨学科、跨媒介合作呈现更多的发展可能性。它自身的价值定位在教育体系内部应区别于社会自发型创作,新媒体艺术教育中的"新"不仅仅停留在媒介与传达方式的多元化层面。合理利用高校中的教学资源对新媒体艺术注入学术性,系统地与其自身的专业性相结合,要求教育方在对待新媒体这一概念的研究、定位、教学和创新等方面构建新的学科培养体系,为新媒体艺术人才的培养与发展探寻方向。  相似文献   

6.
空间与平面的碰撞——平面不平版式设计艺术魅力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平面设计的不断发展与创新,在平的版面上编排出不平的版式,即平面不平的版式设计,打破了以往对版面平面化处理的常规,给观者带来全新的视觉冲击,绽放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平面不平的版式艺术魅力渗透在它的特性和表现手法中,使之能更快地传达信息和透露版面的视觉流程,更有视觉张力,更能吸引观者的注意力。其异常丰富的自由式版面编排,在调动所有平面因素来准确地传达信息的同时,又满足了观众视觉美感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有些艺术教育人士认为,应该避免儿童艺术受到通俗视觉文化的影响。然而,我发现,跟幼儿谈画时,如果不经意谈到皮卡丘、宇宙超人这些深深吸引幼儿的流行事物,他们的眼神会为之一亮。我们无法回避,生活中的视觉文化与其中所传达的价值观、意识形态正不断地影响孩子的成长。  相似文献   

8.
魏娟 《教学与管理》2007,(11):153-154
生态式艺术教育是继灌输式艺术教育、园丁式艺术教育之后的一种新型艺术教育模式。生态式艺术教育意在通过美学、艺术史、艺术批评、艺术创造等,不同学科之间生态组合,通过经典作品与学生之间、作品体现的生活与学生日常生活之问、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校与社会之间等多方面和多层次的互生和互补关系,提高学生的艺术感觉和创造能力,把具有可持续性发展能力作为素质标准。  相似文献   

9.
张艺 《双语学习》2007,(12M):223-223,226
1 编排设计概说 编排是以优秀的布局来实现卓越的设计。 编排设计是现代设计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视觉传达的重要手段。它是将文字、插图、照片、图形、标志等视觉元素给予有机的整理与配置,作总体的安排与布局,使其成为具有最大诉求效果的构成艺术。有人将编排设计比喻为音乐作曲家,将各种不同色调、肌理与形态的视觉要素组织成为变化丰富的优美乐曲;也有人将其视为舞台中的场景调度,将各种承担信息传达任务的文字图形艺术地组合起来,使整体设计变成一个有张有弛、刚柔并济充满戏剧性的舞台。  相似文献   

10.
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切入点;艺术教育的丰富性与素质教育的全面性相互交融;艺术教育和形象性是唤发兴趣培养创造力的原动力;艺术教育的定向性是磨励意志,形成创造力的继续动力;艺术教育的情感性是超越自我,发展创造力的内驱力;艺术教育的开放笥是开发潜能,发展个性的不竭成功之源。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制高点。创新教育的基点是引导探究;创新教育的核心是学会“学习”;创新教育的支点是发展情商。  相似文献   

11.
近年,视觉文化艺术教育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本文主要介绍其三方面的内容:视觉文化的定义;理解视觉文化的方法;视觉文化艺术教育的基本内涵。  相似文献   

12.
学前师范艺术教育应以培养学前师范生的教育智慧为旨归,然而当前我国学前师范艺术教育普遍存在“工具理性”偏差,缺乏“师范性”和“学前性”,忽视学生深度学习,漠视学生实践能力等问题。根据教育智慧的内涵和生成规律,学前师范艺术教育应通过培养学生的艺术教育使命感,建立“艺术素质”的艺术教育理念,发展艺术教育中的师爱,让艺术教育感人肺腑;应通过平衡工具技术理性与价值理性,深刻揭示幼儿的创造性和学习特点,让艺术教育富有理性之光;应通过建立“为理解而教”的教学旨趣,激发学生意向性深度学习的能力,让艺术教育富有灵性之妙;应通过建立和发展艺术实践智慧的目标、艺术教育见实习、师徒学习、艺术成果汇报等途径,让学生具有艺术教育的实践之能。  相似文献   

13.
学前师范艺术教育应以培养学前师范生的教育智慧为旨归,然而当前我国学前师范艺术教育普遍存在“工具理性”偏差,缺乏“师范性”和“学前性”,忽视学生深度学习,漠视学生实践能力等问题。根据教育智慧的内涵和生成规律,学前师范艺术教育应通过培养学生的艺术教育使命感,建立“艺术素质”的艺术教育理念,发展艺术教育中的师爱,让艺术教育感人肺腑;应通过平衡工具技术理性与价值理性,深刻揭示幼儿的创造性和学习特点,让艺术教育富有理性之光;应通过建立“为理解而教”的教学旨趣,激发学生意向性深度学习的能力,让艺术教育富有灵性之妙;应通过建立和发展艺术实践智慧的目标、艺术教育见实习、师徒学习、艺术成果汇报等途径,让学生具有艺术教育的实践之能。  相似文献   

14.
艺术教育与设计教育存在着差异;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公共艺术教育是不完整的。除艺术教育外,素质教育应补充设计文化之教育,因为它具有不可替代性。设计文化教育功能有:创造性教育功能、技术运用性教育功能、与物关联的审美功能、人类造物文明史教育功能、人文与科学综合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5.
艺术教育在强化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和特点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艺术教育作为审美教育的主干课程进入普通高等学院后,如果沿袭以往着眼于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的艺术教育模式,便难以达到强化素质教育的目的。必须对原有艺术教育模式以及教学内容、课程体系进行改造。本文从艺术教育怎样强化素质教育的作用、艺术教育塑造怎样的人、作为审美教育的艺术教育与政治教育之异同、艺术教育与科学创造的关系诸方面,探索了强化素质教育之艺术教育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杨明彦 《文教资料》2011,(23):97-98
人类用视觉符号来表达感情.用图形或造像储存自己的记忆、知识或精神寄托.中国雕刻艺术及其所映射出来的视觉传达信息更是先辈们努力和探索的延续。本文从我国的雕刻艺术中来探索创作者的视觉艺术思维,用视觉信息探讨的形式进行古今文化艺术的传承与交流.  相似文献   

17.
学前艺术教育是整个教育系统中的基础内容,幼儿教师作为学前教育的主要力量,如何培养一个艺术素养、艺术能力水平较高的幼儿教师对幼儿教育事业有着重要影响。本文主要从高职艺术教育专业板块艺术能力方向进行探索,目前主要划分四个技能板块,包括儿童音乐、儿童舞蹈、儿童美术手工、幼儿语言与文学,培养学生在音乐、舞蹈、美术、文学四方面的技能素养,对应幼儿听觉、视觉、感统、手眼协调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朴英兰 《成才之路》2013,(21):16-17
听觉艺术,教育作为门类艺术教育基本形式之一,是以听觉艺术为媒介而实施的教育。听觉艺术是凭借听觉感官及其相应的媒介手段传达和接受时间意象的艺术。听觉艺术教育所使用的媒介,主要就是音乐艺术。听觉艺术教育的功能主要有听觉意象感受力与创作力的培养;审美情感的培养,心灵的陶冶;凝聚力的培育,斗志的唤起。  相似文献   

19.
二十一世纪,艺术教育趋向综合化发展,音乐、美术、戏剧、舞蹈、影视等不同门类艺术相互交叉,相互渗透。艺术教育观念发生深刻的变化,关注人本身的存在价值重于单纯的技能之道,其终极目的则是倡导在“完整的教育”制度下塑造完整而健康的人,使人的感知、情感、想像力和创造力得以全面发展。综合性的艺术教育思潮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19世纪初叶,艺术课仍被作为一门手艺课对待。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艺术课程开始被看成为情感教育和个性培养的过程。教育观念的变革和转变必然与某种特殊实践和新理论相联。这一时期最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20.
自发存在于家庭内外的艺术教育现象是古希腊艺术教育的开端。雅典是古希腊艺术教育的典范。雅典的艺术教育与社会生活密切联系并贯穿于各层次教育中,强调艺术教育的教化功能。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艺术教育思想的集大成者,他们关于艺术教育的主张,基本上反映了古希腊艺术教育实际,主要体现在他们对于艺术教育的目的、价值、内容以及方法和途径等方面的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