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认为,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乌兰察布市从组织领导、科学规划、发展生产、基础设施、资金投入和社会帮扶等六方面开展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2.
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次新农村建设与以前相比有不同的内容和发展阶段,有新的发展方略、指导思想以及发展动力,本文就此进行了简论.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性任务。这是关系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决策。新农村建设需要将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作为突破口,作为一项基础建设来抓。  相似文献   

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深刻把握历史和时代发展大势,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举办全国县委书记、县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培训,则是推动落实这项重大战略任务的关键举措。  相似文献   

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举措,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重大历史任务。这一战略决策的确立,对我省科技工作提出了新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是加强“三农”工作的重要战略部署,是实现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驱动力。充分发挥科技进步与创新的重要支撑作用,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们共同肩负的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这符合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总目标,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既是中央对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也是其总体目标。这20个字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管理等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8.
李建芳 《今日科苑》2007,(20):233-233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为今后我国农村勾画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客整洁、管理民主”的新蓝图。在实施新农村建设这一宏图伟业中,不仅要重视经济的发展,而且要重视文化事业的发展,发挥文化事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而广播电视是当前对农村最现实、[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并把建设新农村作为“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主要目标。作为区(县)一级的党委和政府,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及早作好谋划,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确保新农村建设这一宏大的系统工程能够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0.
农村公路是农村最根本的基础设施,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是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农村经济、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保证,是优化路网结构、促进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现实要求.是执政为民、建立和谐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体现和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11.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这对于广大农村的发展是一个有利的契机,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的收入任务艰巨,而实行循环经济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2.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这对于广大农村的发展是一个有利的契机,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的收入任务艰巨,而实行循环经济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3.
新农村建设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的重大决策,农村经济的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文中论述了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因素及发展农村经济的主要路径,是建设新农村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4.
多年来,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经济体制造成了城乡之间的巨大差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文化、教育、卫生等公共事业发展明显滞后。近些年,党中央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新部署;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又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到“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的战略高度;2005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要加强农村社会事业建设,继续增加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等方面的投入。这昭示着,今后我国的投资重点将从以城市建设为主转向更多地重视农村建设;各部门在制定发展规划、提出政策措施、安排建设投资和事业经费时将会更多地向农村倾斜。这是我国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投资结构的重大转变,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5.
谢艳萍 《科协论坛》2010,(12):23-2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为破解“三农”难题而出台的一项重大决策。湖北省谷城县科协驻檀树湾新农村建设工作队在县委新农村建设工作队办公室的指导帮助下,认真履行职责,坚持紧紧依靠县委、县政府,依靠村“两委”班子和群众,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段莹  占怡  邓心安 《科技与管理》2007,9(5):79-81,84
在生物经济“人本化”理念的基础上,针对当前农业发展和农村建设面临的重大问题和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重点论述了生物经济对农业发展和农村建设的推进作用。主要包括:倡导“人本化”发展理念,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广运用生物治理,加强城乡融合与土地整合,发展生物质产业,开发抗性生物新品种,遵循生物企业行为规范,发展休闲农业。  相似文献   

1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统筹城乡发展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具体化,是遏止城乡差距拉大趋势、扩大农村市场需求的根本出路。吉林省作为农业大省,新农村建设是对实现全国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性任务,这是关系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决策。新农村建设需要将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作为突破口,作为一项基础建设来抓。  相似文献   

1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全面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要求,为“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尤其是“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策略的提出,为农村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一方面,新农村建设目标的指出,使广大农民群众看到了农村的未来和希望,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调动。另一方面,国家扶持政策的出台,特别是国家财政资金的倾斜,坚定了农村地方组织和广大干部建设新农村、发展新农村的信心和决心。  相似文献   

20.
佟志武 《华夏星火》2008,(Z1):78-7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历史任务。在基层工作实践中,我们体会,加快小城镇建设对于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