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文摘     
教育文摘走出对素质教育的认识误区一、实现素质教育并不意味着要否定现行教育。有人认为素质教育就是要在推倒现行教育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一种新型的教育,这是一种片面认识。我们提出素质教育就是为了纠正现行教育中的片面性.克服现行教育的各种弊端.是对现行教育中的不...  相似文献   

2.
关于素质教育,从现代教育来看,目前主要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所谓素质教育就是变强调知识的教育为侧重能力、品格和情趣的教育。因此,实施素质教育就不能再片面强调知识传授,而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如思维能力和操作(动手)能力等。同时还应加强思想品德教育,注意培养学生的各种业余爱好,如琴、棋、书、画等。素质教育是与应试教育相对立的,素质教育实际上就是对应试教育进行彻底的纠正和全面否定。第二种观点认为,掌握知识无论在什么时候对学生来说都是最重要的事情.没有知识的人绝对不可能是高素质的人。不应该由于…  相似文献   

3.
推进素质教育首先需要的是一种自觉的建设意识。传统教育的精神潜流永远是现代素质教育的渊源,素质教育的绿荫应植根于民族传统教育精神资源的深层沃土之中。不能因现行基础教育中存在片面的“应试”意识就简单地将其定性为“应试教育”,也不能将素质教育与高考制度的关系定性为非此即彼的关系。片面应试倾向的根源并不在于高考制度本身。“重教”而不“尊师”的社会心理倾向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障碍,强化尊师意识是有效推进素质教育的至关重要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4.
感情是人类精神世界中的重要现象,然而对感情在社会发展中的创作问题,以往常被片面地理解。一是片面夸大感情的作用,否定人的理性思维能力和科学理论的作用的非理性主义;一是片面夸大理性认识的作用,否定感情作用的唯理性主义,这两种对立的观点都不是建立在对感情作用辩证分析基础上的,因而都是不科学的。  相似文献   

5.
集体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伦理道德原则。集体主义是由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性质所决定的一种道德原则。在现阶段,应该大力提倡集体主义。它是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客观要求。那种反对集体主义的观点,有的是不理解集体主义与个人利益之间的辩证关系;有的是用在实践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来否定集体主义原则;有的是借口个人主义与利己主义不同或把个人利益与个人主义等同来反对集体主义。  相似文献   

6.
近读《中国教师报》论坛网友lishuangfeng《说课——是否是教育科研的歧途?》文章,对作者因“有的说课选拔引进了一些‘不太满意’的老师”等现象而否定说课,攻击说课,认定说课是教研的歧途的片面看法,笔者有话不得不说。其实,真正的说课是教师教科研活动的主要形式,我们反对那种用“说课”来代替上课的评课方式,但是不要工具用错了地方,不要为说课的人为操作偏误,就诋毁说课的教科研价值,甚至对说课“封杀”。这种因噎废食的做法也是不可取的。我们知道,说课是指说课教师运用口头语言向其他教师或教研人员述说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以教育教学理…  相似文献   

7.
目前,教育界存在着几种误区,比如片面地追求素质教育,否则就会被认为不合时代潮流;片面地追求创新教育和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否则就会被认为没有创新意识;片面地追求教育大比武,把教育等同于其他产业,认为教育也可量化考核;不顾实际,片面地追求能力考核等.教育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应辩证全面地看问题,不应为了赶时髦而违背了教育规律,否则必然会事与愿违.  相似文献   

8.
如果并不真正明白“为什么要提出素质教育”这个前提,在理论上就可能会曲解素质教育的本义,进而可导致素质实践的偏差。作者从对教育的本质探讨入手,结合我国教育的现状及面临的任务分析了提出素质教育的背景及其作用。最后,作者依据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想的观点,辩证地分析了当前针对素质教育所提出的种种质颖及否定观点。  相似文献   

9.
科学分析了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体育的性质与必要性;提出了操作这种考试的合理化建议:论述了当今素质教育也需要借助于考试手段,但要制定合理的考试制度、内容与方式,否定了对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体育的两种片面观点。  相似文献   

10.
本文证明了素质教育二十年来之所以举步维艰的一个深刻原因:素质教育由反对之而产生并作为其对立面而得以生存发展的应试教育,其作为一种教育原来不存在,是莫须有的。作为一种教育的应试教育即具有这样两个特征的一个东西:1)它是我们称之因而是能称之为应试教育的;2)它是我们声称要加以反对并轰轰烈烈反对了约20年的。我国解放后的教育都是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的,因此,我们称之因而是能称之为应试教育我们声称要加以反对并轰轰烈烈反对了约20年的这样一种教育,在解放后的我国是不存在的;这样一种教育在国外也无存在的证据。可见,我们称之为应试教育并声称要加以反对并轰轰烈烈反对了约20年的这样一种教育,是莫须有的。  相似文献   

11.
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塑造的女性形象或人或鬼,或神或妖,大都鲜活靓丽,风情万种。她们或为贤妻良母,或为悍妇妒妇,或为红颜知己。从蒲松龄对她们的不同情感倾向和态度中可以透视出蒲松龄既否定片面的贞操观又不反对寡妇守节;既否定父母之命又不反对媒妁之言;既提倡妾为君贞,君为妻义又不反对一夫多妻;既尊重女性又不仇视无辜女性的婚恋观。这是一种在继承了传统婚恋观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和创新的婚恋观。  相似文献   

12.
中国教育需要素质教育,反对应试教育。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思想。应试教育以升学考试为目的,围绕升学应考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应试教育是一种片面淘汰式的教育,只针对少数学生,无视大多数学生的发展;只重视智育而忽视德、体、美、劳等各方面的教育;从而违背  相似文献   

13.
目前,教育界存在着几种误区,比如片面地追求素质教育,否则就会被认为不合时代潮流;片面地追求创新教育和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否则就会被认为没有创新意识;片面地追求教育大比武,把教育等同于其他产业,认为教育也可量化考核;不顾实际,片面地追求能力考核等。教育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应辩证全面地看问题,不应为了赶时髦而违背了教育规律,否则必然会事与愿违。  相似文献   

14.
让素质教育与能力培养在高职教育中有机融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转变教育观念,确立适合素质教育的新观念我国教育存在一些误区:一是重智育,轻德育、体育和美育,在智育过程中又重书本知识传授,忽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培养;二是片面认为实施素质教育仅仅是基础教育的任务;三是“为应用而教,为应试而学”。这种情况不同程度地存在于各级各类教育中,高等职业教育也不例外。上述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不转变,就不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具体说,实施素质教育要树立四种观念:一是树立既重视知识优化又重视科学学习方法的掌握和运用,树立以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为核心的素质教育观念;二…  相似文献   

15.
保守是一种注重现实经验、反对不切实际的心理倾向和思维方式,区别于守旧和理想化。它怀疑一切完美方案,相信人的理性的有限性,强调在经验和积累中顺其自然、因势利导地渐进发展。教育改革中的保守立场反对片面强调体验性和个人化知识,反对简单否定知识的确定性和客观性,维护传统知识观与教学方式的适用性。对于学生自主,保守立场认为应该将其放在各教育价值中综合权衡,不应片面主张其在教育目标中的核心地位;学生自主应该受到教育权威与传统规范的限制,权威和传统是个人自主性形成的支撑性条件。  相似文献   

16.
我国教育界把"应试教育"作为众矢之的的批判态度以及"‘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流行提法,甚至在课改中反映出来的反对"知识本位"的说法,体现出来的是一种片面的"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和倾向。这种态度和提法的危害之一在于造成理论意义上的混乱;危害之二在于使素质教育的意义发生演变,甚至走向反面。"知识本位"最大的问题在于以知识的标准来取代人的标准,它是一种片面的不成熟的做法,也导致教师在"知识本位"中发生异化。知识是教育的要义,新课改条件下教师对待知识应持客观正确的态度,让学生获得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7.
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教育是形式和内容的共同体,其形式和内容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对立的统一关系。因此,实施素质教育就必然解决好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的关系,尤其是要克服片面的不顾客观实际的形式主义。  相似文献   

18.
与同行们一提到“素质教育”,往往就全提到五花八门的“课外活动”,似乎通过课外活动的开展,就是提高了素质,在教育的实践中,素质教育与“面向21世纪的经济、科技竞争”等联系在一起,认为素质教育是一种“质量教育”。以上两点认识是片面的,“素质”的本质是人体的主动性,即以衡量素质教育的成功与否,就基本条件和标志是学生的主体情况是否得到成功体现,是否得到充分发挥。因此,  相似文献   

19.
我国教育界把"应试教育"作为众矢之的的批判态度以及"'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流行提法,甚至在课改中反映出来的反对"知识本位"的说法,体现出来的是一种片面的"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和倾向.这种态度和提法的危害之一在于造成理论意义上的混乱;危害之二在于使素质教育的意义发生演变,甚至走向反面."知识本位"最大的问题在于以知识的标准来取代人的标准,它是一种片面的不成熟的做法,也导致教师在"知识本位"中发生异化.知识是教育的要义,新课改条件下教师对待知识应持客观正确的态度,让学生获得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20.
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什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提高教师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等观点,无视实施素质教育是“一场深刻变革”,是一项“涉及社会各方面的系统工程”而片面地认识和理解发素质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并片面地将其指向教育内部,这显然都是有失偏颇的,制约素质教育的因素繁多而复杂,大致可分硬性制约因素和软性制约因素两类,实施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消除各种制约因素,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只能是加大教育改革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