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2 毫秒
1.
在我们阅读日本文学作品或者新闻报道的时候,不时会碰到一些怪字,查<新华字典>找不到.比如日本著名哲学家、文学家和迁哲郎(1889~1960年),这个"迁"(tsuji)字就不多见.还有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同样一个字,日语原文和翻译过来的汉文不是一个字,比如日本前首相小渊,日文中写的是"小渕"(kobuti).日本字不是都来自中国吗?怎么会有我们字典中没有的字呢?  相似文献   

2.
許蘇民 《中国文化》2012,(2):186-195
基督教曾於唐朝和元朝两度传入中国,但并没有在中国产生一个基督教哲学家。晚明基督教再次传人,徐光启、李之藻、杨廷筠号称“天主教在华三柱石”。徐光启和李之藻的主要贡献是翻译西方哲学着作和科学着作,杨廷筠在这两方面皆不及徐、  相似文献   

3.
世所周知,“华夏”、“中华”、“中国”是我们国家的称号。然而,为什么将我们的国家称为“华夏”、“中华”和“中国”?其源头又在何处?对这一问题,笔者偶见学者论及。但其中有对有错。即为对者,有的也只是常识的论述,真正的源头却未见论及。今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再作进一步的探讨。班门弄斧,意在抛砖引玉。关于“华夏”之名的由来,近代国学大师章炳麟(太炎)在其《文录》中写道:“我们民族旧居雍、梁二州之地。东南华阴、东北华阳,就华山以定限,名其国土曰华。其后人迹所至,遍及九州,华之名始广。华本国名,非种族之号,夏之名实因夏水…  相似文献   

4.
陈婉 《华夏文化》2006,(3):9-11
“中和”的观念产生是很早的,《国语·郑语》中记载,西周时太史太伯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思想,并指出“以他平他谓之和”,即把不同元素相互配合求得矛盾均衡统一称之为“和”,只有“和”事物才能发展。他强调多样统一的和谐美,根据“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思想,他提出“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认为同一种音、色、味的数量增加,不会有悦耳的音乐、华丽的文采、可口的味道出现,只有多样的声音、文采、味道各自的和谐统一,才能产生美。以“和”为美是史伯美学思想的核心,继而运用和申发这一见解的是晏子,《左传》昭公二十年载晏婴论稔:“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火单)之以薪。宰夫翻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君子食之,以平其心。君臣亦然。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是以政平而不于,民无争心。……先王之济五味,和五声也,以平其心,成其政也。……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是。”“以水济水”、“琴瑟专一”,是同类事物的简单重复,不能让人产生美感,只有五味相济、五声相和,将多种不同甚至对立的困素综合调和,才能给人感官的愉快。晏子认为为政亦如“济五味、和五声”,必须兼听不同的见解,以使政通人和,臻于美政。由此可见,史伯、晏子都把“和”与“同”视为两个对立的观念,而且尚“和”弃“同”。孔子、老子继承并发展了这一思想。老子论天地万物的起源,即认为是两种对立因素“阴阳二气”相中和的产物。《老子》第四十二章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冲气”即阴阳会合之气,中和之气。阴阳是两种对立的  相似文献   

5.
钓鱼     
有一次,英国著名作家狄更斯正在钓鱼,一个陌生人走到他跟前问:“怎么,你在钓鱼?”“是啊!”狄更斯毫不迟疑地回答,“今天,钓了半天,没见一条鱼;可是昨天,也是在这个地方,却钓到了十五条鱼!”“是吗?”陌生人又问:“那你知道我是谁吗?我是专门检查钓鱼的,这段江上是严禁钓鱼的!”说着,那陌生人从口袋里掏出一本发票簿,  相似文献   

6.
李欧 《世界文化》2008,(5):9-10
知行合一是古代思想家普遍的人格特征,他们的所思来自于所行,所行表现了所思,故称之为圣贤。墨子“非攻”、“死不旋踵”为各国之间的和平而奔走。狄欧根尼“犬儒”,住在木桶里,要求亚历山大大帝“不要挡住我的阳光”。老子、庄子和孔子;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释迦牟尼等等均如是。不过,从近代以来,尤其是有了职业哲学家,思想可以作为谋生的手段,知与行就逐渐分离。  相似文献   

7.
正现代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被人们称为“哲学家中的哲学家”。这位出生于德国麦氏教堂镇的哲学家,他所思考和讨论的主题是“存在”,还有一个重要主题就是“诗意”,由此完整地确立了他的存在哲学。关于存在的“诗意”,这一思想主要在《荷尔德林和诗的本质》一文中提出和给予了论证。摆脱“烦恼的在世”之途何在据传记学者的研究,德国诗人荷尔德林的诗,是海德格尔所独爱的研究课题之一。作为先辈,诗人荷尔德林是海德格尔的同乡。这位诗人与享誉世界的德国大哲  相似文献   

8.
印度教经中有这样一段字:“谁拥有它,谁就拥有整个世界:谁拥有它,谁就得承受它所带来的灾难。惟有上帝或一位女人拥有它,才不会承受任何惩罚。”它说的就是世界最大、最名、最古老的钻石之:科一依一诺尔钻石,在波斯语中意为“光明之山”。今年4月9日,在伦敦威斯敏斯特教堂隆重举行的王太后葬礼上,人们目睹了光芒四射的“光明之山”  相似文献   

9.
雷鸣 《世界文化》2005,(4):18-18
狄更斯是英国著名小说家,休闲时经常去一泓清的湖畔钓鱼,以此缓解身体疲惫。一天,狄更斯正在一处山青水秀的水库钓鱼,忽然一位陌生人走到他的身边问道:“怎么,你在这钓鱼呀!”狄更斯直了直腰点头回答:“是的,今天很不走运,钓了半天没钓到一条鱼,可昨天也是在这个地方,却钓上了15条大鱼。”“真的?”陌生人说:“你可知道我是谁吗?我是这里管鱼的,此处禁止钓鱼!”说完,陌生人掏出笔写了一张罚单。狄更斯见状不慌不忙地反问:“先生,那么你知道我是谁吗?我是作家狄更斯,我说钓了15条鱼你不能罚我的款,因为虚构是我的职业。”陌生人听后耸了耸肩,…  相似文献   

10.
李可 《华夏文化》2001,(1):21-22
从最初的甲骨文字形“”到现在的“商” ,“商”字已渗透入中国文化的各个层面。在这里有对历史的追思 ,对文艺氛围的渲染 ,对经济发展的描述。它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具有自己独特思想、独特发展轨迹的民族。“商”字 ,与许许多多中国文字一起 ,组成了中国史诗的意象群 ,如陈年的醇酿 ,在时间与空间中散发着悠远的、殊有回味的气息……“天命玄鸟 ,降而生商。”(《诗经》)黑色的羽翼划过天际 ,一片东方的封土开始热闹起来。开启历史的永远都是神话 ,而这个东方的神话一开始就被赋予了特有的色彩 :偏于浓重 ,引人深恩。“契长而佐禹治水有功……  相似文献   

11.
轪侯姓甚名谁,过去有关记载,出入很大,长沙马王堆二、三号汉墓的发掘,出土了“利苍”的玉印,一切疑团,可以涣然冰释了。现在我们进一步要问,利苍究竟是何许人也?据我初步的考察,认为他是江夏郡人氏,更确切地拿当时的话来说,他的世县是江夏郡竟陵县。汉代之所谓世县,犹后世之所谓祖籍、祖贯或原籍也。我是从五个方面去考察这个问题的。  相似文献   

12.
我们知道,数字在一定的文化条件下,其意义常常超出它本身固有的含义。例如,在当今的商业大潮中,我们中国人都喜欢“八”这个数字,因为它是“发财”、“发展”、“发达”的“发”字的谐音;而我们避讳使用数字“四”,因为它是“死”的谐音。再如,我们常常用“十”来表示完整和美满,如“十全十美”。在西方文化中,人们对“七”这个数字情有独钟,并赋予它丰富的文化内涵,用它来表示“幸运”、“美满”、“多数”等意义。“七”是一个神圣而又充满神秘色彩的数字,它对西方文化乃至整个世界文化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还因为它具…  相似文献   

13.
谁为戏剧安个“家”?在哪里能看到戏剧的“家史”?  相似文献   

14.
伟大的天才布雷兹·帕斯卡生于1623年,1662年去世时才三十九岁。他死后,亲友们组成一个委员会,专门整理了他的大量遗稿并出版了《思想录》一书。尽管他是三个世纪前的历史人物,而今,甚至连遥居远东的人们都熟知其盛名,正是由于这一名著产生了深远影响。书中包括了许多诸如“人犹如大自然中一根柔弱的芦苇,然而又是有思想的芦苇”之类发人深省的格言和警句,字里行间贯穿着他对人生不  相似文献   

15.
温故而知新     
我国古代的辩证和谐观是很重要的文化遗产。在春秋时期,文化思想上有两个相对的概念:“和”与“同”。晏子曾用君臣的关系来说明“和”的真实含义,同时又批评梁丘据就“君所谓可,据亦曰可;君所谓否,据亦曰否;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为如是。”(《左传》昭公二十年)“同”是单一,否定事物的多样性;“同”是盲从,否定人的独立思考。与此不同,孔子主张“和”,他的名言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和”是多样性的统一,体现了事物的丰富性;“和”又是独立思考,表现了人的智慧。因此,…  相似文献   

16.
刘伟 《世界文化》2006,(11):10-11
阿多诺(1903-1969),法兰克福学派继霍克海默之后的掌门人,他是一位集哲学家、社会学家、美学家、音乐理论家于一身的思想家。《否定的辩证法》这部著作是解读这位思想大师的钥匙,而他的悲剧人生则是其思想的最佳注解。阿多诺批判反思法西斯的思想是在其流亡美国的时期形成的,《否定的辩证法》是这一思想的哲学总结。在这部著作中他提出彻底的辩证法是非同一性的,它怀疑一切同一性。否定的辩证法用绝对的否定代替黑格尔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因为“否定一个否定,并不导致肯定;这只能证明否定得不够彻底”(阿多诺语)。因而,阿多诺反对一切概念崇…  相似文献   

17.
“TO BE OR NOT TO BE”(“生存还是毁灭”),这是除《圣经》以外,全世界一切文学作品中最著名的六个字。哈姆莱特在喃喃自语中说出的这几个字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最负盛名,因为哈姆莱特的话不仅是他内心的独白,而且表达了所有善于思考的人们的思想。To beor not to be——是生存还是毁灭,是生活得丰富、充实而热切,还是生活得单调、平庸而贫乏呢?有一次,一位哲学家问自己是否是活着(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人人都可以偶尔向自己提出这一问题),他的回答是:“我在思考,所以  相似文献   

18.
正古希腊哲学家的生态智慧"生态"这一术语,源于古希腊文,意思是指家、住所或者生存环境。古希腊哲学家高度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他们的学说代表了古希腊哲人的生态智慧。和谐就是美德古希腊数学家、哲学家毕达哥拉斯(约前580—约前500)认为,"和谐就是美德"。宇宙中的一切无不存在着和谐,宇宙秩序无不表现为和谐,这种和谐的关系谱写了天籁之音。和谐代表了美和善,代表了和平、健康和快乐。毕达哥拉斯反对人类破坏自然界的和谐秩序,他指出,只要人类继续残  相似文献   

19.
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雅典五百人会议判处死刑,这个事件对西方文明史的进程有着重大影响。作为一位几乎不介入政治的哲学家,苏格拉底为何引起了雅典人如此巨大的公愤以至不得不饮鸩而死呢?为此,笔者想在较基本的思想层面上对该事件作一番考察,以求找到答案。  相似文献   

20.
"寿星"考     
刘书龙 《寻根》2004,(3):101-102
我们经常尊称年纪很大的老人为(老)寿星。不过许多人可能并不知道“寿星”这个词是怎么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