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南京是著名的六朝古都,又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旅游城市。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底蕴造就了南京丰厚的旅游资源。随着2014年南京青奥会的召开,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将会来南京旅游。旅游景点的英译名是南京国际化环境的一个重要部分。因此,对南京旅游景点名英译的研究有现实意义。它将通过问卷调查法研究最受外国游客欢迎的景点名英译方法,以此来提高南京旅游景点英译名的质量,更好地传播南京的旅游文化,提升南京的国际形象。  相似文献   

2.
本文例举了庐山风景名胜英译名的不统一和误译现象,提出了应规范景点名称英译的建议,强调景点名称的英译应遵循旅游文体翻译的通用规则,并对庐山著名景点名称作了英译。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迅速上升以及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选择来华观光游览,旅游景点介绍资料成为外国游客了解旅游信息和中国传统文化最方便快捷的途径。其中,旅游景点名称的英译是难点,并且会直接影响到国外游客对某个景点的第一印象。基于一定的翻译原则和标准,本文通过实例对旅游景点名称英译技巧进行对比分析,从中寻找规律,归纳总结,以期旅游景点名称英译能更规范化,翻译技巧的运用能更加灵活有效,从而更好的促进跨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4.
顾景倩  雷鹏飞 《海外英语》2014,(14):119-120,123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加深,旅游业在中国的发展突飞猛进,入境海外游客量,连年大增。然而,各旅游景区涌现的景点英译名却尚有不足,无系统翻译规律指导,使海外游客同在华景区间的跨文化交际存在隔阂。该研究拟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亲赴景区采集译名实例,分析景点名称英译现状,探讨景点名称英译的一般规律,提高景点名称翻译质量,让海外游客更易理解,更充分地实现跨文化传译。  相似文献   

5.
在入世和申奥成功后,我国的旅游事业得以不断发展,每年有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来到古老的中国观光旅游,他们来我国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游览国内著名的风景名胜古迹,了解各地的风土人情。因此,对涉外旅游的从业人员来说,地名的翻译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重点讨论汉语地名的英译名并分析了各种翻译方法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每年国内旅游景点都会接待大量的外国游客,对导游词英译的需求也加大。本文从翻译目的论角度出发,探讨中文导游词的英译问题。目的论认为,翻译目的决定翻译行为的过程。本文首先从导游词文本的特征和功能开始分析,指出导游词译文的目的是使外国游客在旅游过程中了解景点的相关信息,体会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以该目的为准,翻译过程中应考虑导游词文本兼具信息功能、表达功能和呼唤功能的特征,在有关翻译要求的指导下遵循"目的"原则,并同时以景点导游词的译文为例提出相关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7.
伴随经济全球化,国际交往越来越频繁,也带动了我国的旅游业飞速发展,更多外国游客选择来中国旅游,由此,旅游资源文本翻译日益重要。基于语言模因论视角,当前国内旅游资源文本英译存在一定的偏差,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和改进,寻找民族化、多元化、积极的翻译策略,实现精准旅游资源文本翻译,促进我国旅游业的更好发展。作为一名大学英语教师,笔者在日常教育工作中特别关注旅游资源文本翻译,该文主要是基于语言模因论视角下的旅游资源文本英译偏差与翻译策略展开分析,以益阳市作为例子,希望为益阳市旅游文本翻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明城墙是西安的标志之一,也是西安对外交流的一张名片,每天吸引着许多来自海内外的游客。阅读景点各处的英文介绍是外国游客了解城墙历史文化的重要方式之一,城墙各处景点的英文翻译基本能满足外国游客对城墙和中国古城市建设的了解。然而,在这些翻译中还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问题,包括拼写、翻译一致性、文化缺失及遣词用句等,探讨这些问题,将有助于提高西安明城墙旅游翻译的整体质量。  相似文献   

9.
国内风景区景点名翻译存在许多问题。文章以武夷山风景区为例,简要分析了景点名英译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原由,讨论景点名梯级翻译标准,论述景点名翻译相应的5大类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0.
许坚 《海外英语》2014,(17):167-168
中国旅游业蓬勃发展,美丽的自然风光吸引着外国游客,旅游英译文本对于跨文化交际起着重要的作用。该文基于跨文化翻译理论,通过探讨摘译、编译、改译、述译等常见的变译方法在旅游英译文本中的运用,旨在于更好地向外国游客宣传中华民族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  相似文献   

11.
中国旅游业蓬勃发展,美丽的自然风光吸引着外国游客,旅游英译文本对于跨文化交际起着重要的作用。该文基于跨文化翻译理论,通过探讨摘译、编译、改译、述译等常见的变译方法在旅游英译文本中的运用,旨在于更好地向外国游客宣传中华民族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  相似文献   

12.
着眼于旅游资料翻译文化因素的处理,通过分析修订福清石竹山景点介绍材料英译实例,提出旅游翻译的基本原则是变通。在处理因文化差异所导致的交流障碍时候,旅游资料的翻译者应该灵活采用多种译法比如增补和解释,删除和改写,类比等手段来进行文化调解,达到旅游翻译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景点(区)名称属于地点名称,是特定景点(区)的标志,具有提示性、指示性等功能,但它与一般地名并不完全相同,往往和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相联系.作为景点(区)的核心要素,旅游文本英译中,景点名称的英译是很重要的环节,是景点介绍文本翻译的点睛之笔,翻译时既要准确理解源语基本信息,还要传达其特定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要采取"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充分传达源语语义和文化色彩,达到的翻译的功能和目的.  相似文献   

14.
景点导游词在旅游业的发展中有着不可小觑的外宣作用。笔者研究后发现:新疆五A级景区的导游词英译中出现了景点名称的英译名不一致、客观信息描述不一致,还有基本的语法错误等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出现的问题,以期提出解决办法,将这些问题努力解决掉。  相似文献   

15.
旅游景区景点牌示解说是外国游客了解景点的重要途径,也是展示景点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风貌的重要媒介,因而其翻译至关重要。翻译本身也是一种会话,也有特定的会话目的。格莱斯的会话合作原则为人类有效会话交际的基础,是说话人和听话人都在遵守的原则,对旅游景区景点牌示解说翻译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本文作者收集整理了大量西湖景区景点牌示解说中英译文,加以分析,借以发掘合作原则对景区景点简介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鉴于现今我国旅游中文化特有事物名称英译普遍存在的诸多问题,本文就景点地名、中餐名和旅游中其它特有事物名称的直译、意译、音译以及半音半直(意)译,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标准化、规范化英译设想。  相似文献   

17.
随着武当山推广力度的加大,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前来感受武当文化和领略武当魅力。为了更好地向国际推广武当山、发展武当旅游、弘扬武当文化,武当山导游词的英译显得越发重要。通过分析汉、英导游词的文本异同,探讨功能目的论视角下武当山导游词英译的翻译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生态翻译学"适应与选择"的核心视角研究四川省旅游景区景点介绍文本的英译,首先分析了四川省旅游景区景点介绍文本在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特点,然后提出对应的翻译原则和策略,以提高其英译质量且规范其英译实践。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对外交流,促进了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而旅游业的发展对旅游英语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实地调查,对武汉地区的景点名称英译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并给出了景点名称英译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罗小波 《文教资料》2005,(26):113-114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对外交流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来中国观光旅游.为方便外宾并更好地宣传景点,景点名的翻译工作也越来越受关注.本文就汉语景点名称的英译方法以及存在问题,以武汉地区旅游景点为例作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