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梦想的差别     
翻看本期来稿,觉得很有趣:被人嘲笑千载的那只想吃天鹅肉的癞蛤蟆,得到了不少人的认可,而坐井观天的青蛙,受到了批评。《梦想的差别》让人们想起了那句话:人吃饭是为了活着,但活着不是为了吃饭。人活一世应该有些追求。从《逆境中的选择》里我们看到了难得的"理性",应该为作者鼓掌。《勿以成败论英雄》让人们看到了失败的价值,只有容忍失败,人们才能放开手脚干事创业。最后让我们记住《张开想象的翅膀》中的那句话吧:解决"不可能的事"。往往不是缺少力量和金钱,而是缺乏想象和观念。本期"高手高手之高手"奖授予刘晶同学,他将得到由接力出版社提供的《梯形教室的六个下午》一书。  相似文献   

2.
珍惜痛感     
近日,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敬一丹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表达如下观点:"《焦点访谈》不是一个让人舒服的栏目,我们这一行就是为了让人保持痛感,保持对社会肌体是不是健康的警觉。"读了这段话,我顿时眼前一亮,心头收紧,大有久违之感。在当下物欲横流的社会背景之下,在心浮气躁、急功近利的社会氛围之中,人们似乎没有了"痛感",或者说是有点麻木不仁了。人们似乎认为人世间再也没有比金钱更为重要的东西,一切向钱看者大有人在。而这里的主  相似文献   

3.
<正>电影《狼图腾》的"竣工"以及即将年底全球公映的消息,再次让人们聚焦小说《狼图腾》。作为当今出版界的奇迹,《狼图腾》2004年出版后,10年间在国内再版150多次,正版发行近500万册,盗版约1600万册,被译作39种语言进入110个国家。毫无疑问,《狼图腾》已经成为一部经典,这是很多人想都没有想到的。而且,文学评论家李敬泽说:《狼图腾》竣工"以及即将电影《狼图腾》的"竣次让人们聚焦小全球公映的消息,再次出版界的奇迹,狼图腾》。作为当今出10年间在国内图腾》2004年出版后,近500万册,盗50多次,正版发行近种语言进入110600万册,被译作39种图腾》已经成为家。毫无疑问,《狼图都没有想到的。经典,这是很多人想都说:《狼图腾》文学评论家李敬泽说  相似文献   

4.
嘟嘟 《初中生》2012,(4):20-21
正图个痛快:过去的一年,大屏幕让我们经历了连番的惊喜与惆怅。先是《速度与激情5》狂飙而至,让人好生过了一把瘾;接着,《变形金刚3》强势来袭;随后,《哈利·波特》也走完了十年征程,魔法世界就此关闭,让无数"哈迷"为之心碎;还有,可爱的蓝精灵温馨回访,让人更加感觉流年似水。来,跟着我,实地考察一下它们的出生地吧!  相似文献   

5.
《今日教育》2012,(Z1):103-105
2012年5月19日,于丹携最新作品《于丹:重温最美古诗词》出席新书签售会。于丹表示,诗词是中国人血液里的一种特别基因,重温最美古诗词,可以唤醒现代人蛰伏在生命深处的诗意,让人们达到内心的平衡。自2006年火爆"百家讲坛"以来,从最早的《论语·心得》到2011年的《于丹趣品人生》,再到《于丹:重温最美古诗词》,于丹说这是她传播文化的三个阶段,她笑称自己不是在做什么"藏之名山"的大事,只是做文化普及的工作。然而,她所提供的却是现代人寻求心灵安定所亟  相似文献   

6.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让人们的灵魂经受洗礼,让人们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我们要通过文艺作品传递真善美,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国办发〔2015〕71号文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指出:"美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不仅能提升人的审美素养。  相似文献   

7.
初三Style     
2012年《江南Style》火了。究其原因,是那堪称神曲的魔鬼音乐,简单易学的骑马舞,还有平民化的视觉效果和搞笑风格。有网友说:在紧迫的生活和重复的规律生活中,拿出简单幽默和个性化的生活态度来挑战人们日常的认知规律。韩国人称《江南Style》内"有‘科学’成分,可以让人听后感到‘愉快’、‘兴奋’,可用以治疗精神问题"。  相似文献   

8.
新鲜事     
家乡的变化,周围环境的变化,一直是同学们作文中热衷的话题。时代在变,我们也在变。《小奶站》记录了小区里一对普通夫妇带给人们的便利和温暖,展现了我们日常生活中沸腾的一面;《新鲜事》通过年近七旬的奶奶学电脑一事,反映了人们在新时代下的精神追求;《忘不了那天》的确让人的心里热乎乎的,人们之间的友爱、互助之情被小作者幽默、流畅的文笔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人叹服。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品读冯骥才《神医王十二》,论述了"说书人"冯骥才先生高明地为人们讲述市井俗世间高手奇人的传奇百态人生故事,活灵活现、轻松诙谐、计策巧妙、扣人心弦、耐人品味……真真让人欣喜民间有如此智慧。  相似文献   

10.
李诗原  刘天纯 《高中生》2010,(31):10-11
《雷锋日记》是20世纪60年代的畅销书。雷锋牺牲后的1963年1月,《前进报》摘录了雷锋的32篇日记。接着,《人民日报》等也相继刊登雷锋的日记。其中许多句子让人们倍感亲切,题为"唱支山歌给党听"的小诗就是如此。1963年,著名作曲  相似文献   

11.
周勇 《教师》2014,(22):1-1
正两千多年来,解读《论语》的人有许多,近来更是争谈《论语》,连"李鬼"们都争着要挤上讲台。但在这片喧嚣中,站在教师的立场来解读《论语》的依然不多,尤其是带着教师的喜怒哀乐走进《论语》的,更是微乎其微,让人觉得,与种种已被挖掘出来的"微言大义"相比,似乎教师的喜怒哀乐不在《论语》之中。但事实上,没有哪本经典著作像《论语》那样,生动细腻地刻画了教师的喜怒哀乐,其中许多教学场景,不是让人开怀大笑,就是让人豁然开朗。甚至让人觉得,一名不辱使命的教师所可能拥有的一切生命体验与心灵秘密都被《论语》点透了。  相似文献   

12.
《家教世界》2008,(Z1):58-59
第七、八月:《再见了,可鲁》可鲁——它是一条聪明的、一生都在工作的狗。从1986年6月25日到1998年7月20日,这就是可鲁的一生。时间不算很长,却足以让人们牢牢地记住它。所有和可鲁打过交道的人,都把可鲁当成一个鲜活的生命来看。它从来不是什么"小狗",它有名字,它是人们心中的"可鲁"、"小可"、"阿可"……  相似文献   

13.
曾晨 《鸡西大学学报》2014,(11):109-111
朱天文是台湾文学中最具代表性的女作家之一,其特定的性别视角,使她即使在写作《荒人手记》这样的男同性恋故事时,男主人公仍透露出阴性色彩。当然,朱天文的《荒人手记》独特之处不仅仅表现在男女性别界限模糊,还表现在朱天文对待灵与肉、边缘与中心等议题的矛盾态度,这些问题足以引起人们的思考。《荒人手记》描述了一个"情色乌托邦",在主人公的喃喃自语中,逐步解构美好的神话,揭示出现实的残酷。《荒人手记》对"酷儿"的生存困境的清醒认识,致力于引起台湾当局对同性恋议题的重视,让"荒人"一直流浪的心得到停泊,使人们重新审视偏见与歧视对人性的扼杀。  相似文献   

14.
不久前,从《教师博览》2011年第3期上看到一篇短文《尖子生错在哪儿》。文章中谈论的是眼下人们关注的"奥数热",作者提到常春藤学府选择人才的标准,让人深思。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大学是世界著名的常春藤学府之一。该校在中国各地为其国际特训班招  相似文献   

15.
肖伯纳(1856-1950)是英国杰出的剧作家,1925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作品有《华伦夫人的职业》《巴巴拉少校》《伤心之家》《苹果车》等。 现实生活中的肖伯纳,其言谈也处处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多少年来,一直让人津津乐道。 肖伯纳常在自己的作品中嘲讽资本家,资本家个个对他恨之入骨。一天,一个资本家在大庭广众中扬着手说:"人们都说,伟大的戏剧  相似文献   

16.
<正>鸡年春节,央视推出一档最火的节目——《中华诗词大会》第二季,同时也让上海复旦附中高一女生武亦姝火了一把。这把"火"引发了人们对古诗词学习的热潮,更引发了一些专家学者对当下古诗词教育的分析与思考。上师大教授王荣生表示,学习古诗词能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由此,引发了笔者对孔子"诗教观"的再思考。孔子日:"人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诗》即《诗经》,《诗》教逐步演变成现在广义的  相似文献   

17.
刘若英执导的电影《后来的我们》关注的是近几年比较火的"前任"话题,揭示了当代社会人们心灵沟通的缺失,同时也映照出"前任"们的心理症候,即人们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对曾经的美好爱情的无限放大,不想长大的心理和对青春的缅怀。国产爱情电影从《失恋33天》到《前任3》再到《后来的我们》,均展现了这类让人黯然伤神的情感。但当代国产电影如何突破固有的限制,创造出内涵更加深刻丰富的爱情故事,展现出人物的大善、大美,值得电影人和理论家的认真思考。  相似文献   

18.
审美惊奇论是在美学领域中新兴的理论,把它用于实践文本分析是一种新的尝试,也能给人们带来全新的审美感受。在《站在高高楼顶上》和《回望沙原》两篇小说中,读者对作品中的人、事、情、景的"片断的、零碎的"的感受,被一下子"接通为一个整体"了,让读者在作品中"发现"了惊奇。  相似文献   

19.
自2012年开始,一部动画片《熊出没》遍布全国,超越《喜羊羊和灰太狼》成为国产动画片的翘楚,更是让看惯了《猫和老鼠》等国外动画片的人们看到了国产动画片崛起的强劲势头。仔细分析和研究《熊出没》这一现象及其成功的原因,对江苏文化产业的发展有积极意义。《熊出没》是深圳华强文化科技集团倾心打造的原创动画作品,满口东北话、憨态可掬的狗熊兄弟和砍伐森林、屡战屡败的光头强一夜之间成为人们最喜爱的"明星"。  相似文献   

20.
[小引]现在,人们对文化的选择,已经不再"饥不择食"或盲目跟风;"拿好酒来"已成为文化需求。特别是2006年和2007年,可谓我国文化创意、塑造形象的"品牌时期"。而其中最火爆的文化品牌,非央视《百家讲坛》莫属。号称"坛坛都是好酒"的《百家讲坛》,让易中天、刘心武、阎崇年、纪连海、于丹等迅速成为"学者明星"。对此现象,叫好说坏的都有。有人说,《百家讲坛》搭起了"一座让专家通向老百姓的桥梁",是"开放式大学";也有人说,专家学者成了"学术超男""文化奶妈",是"不务正业"。大多数人认为,它满足人们对传统文化"快餐"式的需求,是对学校教育的补充;少数知识阶层人士则觉得,通俗中夹杂着庸俗,一味迎合浅俗,只能导致民族整体文化水平下滑。醇酒还是淡奶:学者明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我们应该关注,也需要面对和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