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低分成绩的考生处在一本或二本分数段里成绩相对较低的部分,他们在高考大军里占据着主要位置,对于他们来说,正确填报志愿的根本就在于能否以个人的成绩为依据准确确定自己的志愿选择,做到对志愿选择的不越位、不错位、不缺位。  相似文献   

2.
《河北自学考试》2011,(6):28-29
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后,考生在志愿高校的选择上非常重要。应当比较客观地依照自己的成绩确定自己位置,从而选择比较符合自己情况的高校志愿。首先,要结合自己高考成绩在全省的大概位次、本批次的招生计划情况、以及拟选择高校招生计划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3.
考生在高考中取得理想成绩是能被相应批次院校录取的基础条件,但能否填报好志愿却是决定是否能被顺利录取,并进入理想的院校和专业求学的关键环节.所以,考生要充分意识到填报志愿的重要性,特别要慎重选择第一志愿,要把自己的意愿和自身的成绩及其他综合条件结合起来,合理进行志愿填报.  相似文献   

4.
《吉林教育》2008,(15):3
我省调整高校招生政策 考生高考成绩公布后填报志愿 (本刊讯)经省招生委员会研究决定,我省对2008年高校招生政策和措施进行适当调整,高考填报志愿时间调整为公布成绩、全省排序、确定本科各批次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后进行。志愿设置上也力争为考生提供更多选择机会。提前批次录取志愿栏设置3个学校志愿,以后各批次除设第一志愿外,其余志愿均为平行志愿。在第一批次(重点院校)录取志愿栏,设置4个平行志愿;  相似文献   

5.
户籍影响考生的志愿填报行为.农业户籍考生与非农业户籍考生的高考成绩存在显著差异.与非农业户籍考生相比,农业户籍考生在填报志愿中面临更多的不确定因素,因而他们往往选择相对保守的行为策略.  相似文献   

6.
某省文科考生郭玲,华侨子女,高考成绩578分。志愿设想 成绩刚跨过我们省文科本科一批控制线8分,如果志愿稍微偏高,录取就比较困难,这是很多关心我志愿的人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我也是这样认为的,如果算上“华侨子女加10分的话,我的成绩也不是很好,所以在选择学校上我非常谨慎。经过对一些院校近几年录取分数的多次比较,我认为,以我的成绩上西南财经大学的机会相对要大些,所以院校就基本确定。  相似文献   

7.
赵莉 《甘肃教育》2004,(5):13-14
高考,是高三毕业生面临的一次重大选择,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是每一位同学的迫切愿望,而填报高考志愿是必须重视的关键环节。不少专家认为,考得好还要志愿填得好,如果志愿填得好,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成功了一半。填报志愿的时间只有短短几天,在这短暂的日子里,同学们可能由于对  相似文献   

8.
二批本科的第一志愿,是二本志愿填报的重中之重。二批本科的志愿设置为1个第一志愿结合8个平行的参考志愿。二本第一志愿的录取率能够达到85%以上,本文列出的这些院校按往年规律只能在第一志愿填报,因为其上线生源充足,第一志愿就能录满。如果将这些院校填在参考志愿中,将极有可能不发挥作用,造成志愿浪费。  相似文献   

9.
2004年,全国各地高考填报志愿分为三种方式:北京、上海、重庆、吉林、广东5省市实行考前填报志愿,河北、内蒙古、辽宁、江苏、浙江、山东、海南、四川、青海、宁夏10个省市区实行高考公布成绩后填报志愿,其他16个省市区实行在高考之后成绩公布之前估分填报志愿、2005年普通高考仍将实行三种方式填报志愿,哪种形式更适合考生准确填报志愿,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高考成绩中等的考生通常是最难把握志愿填报的。应该说,考生的选择余地比较大,机会也比较多。但是,这类考生填报志愿很容易高不成,低不就,一旦志愿填报不当,往往造成落榜。这样的考生如何填报志愿?如何提高命中率?下面,我们试图通过几个志愿填报的个案分析来分析原因,找出对策。  相似文献   

11.
《中学生阅读》2009,(6):6-7
特别提示:很多人以为,填报高考志愿的主要依据是成绩高低:成绩高,意味着可填报一流大学、热门专业;成绩较低,就只能接受别人挑选后剩下的学校和专业。于是就像商场里买东西一样,一分钱一分货地计较,似乎每高出一分就应该有一个更理想的学校和专业与之对应。其实,这里有个很大的误区。把成绩和学校并列等价起来,常常会违背志愿选择的本质和最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对今后自我成长道路的规划和设计。  相似文献   

12.
一、具有良好的心态不管是考前还是考后填报志愿,都是根据考生自己的成绩水平和志向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一般来说,考前考生填报志愿时的心态紧张兴奋、信心十足,同时还不无几分侥幸和投机;而考后填报志愿可能使部分考生心态转变为雄心锐减,患得患失,又多了几分谨慎和保守。考生这种心态,直接影响着填报志愿的命中率。特别是部分考生过份求稳,临场退却,放弃本来能上的高校。  相似文献   

13.
为什么平行志愿投档会有风险? 由于平行志愿采取一次性投档,不能续投,如果考生被投档后,因成绩相对较低、专业不服从调剂、不符合特殊专业的体检要求、不符合某些专业的单科成绩要求,高校就可能将档案退回。而一旦出现退档,考生就无法参加本批次其他几个志愿的检索投档,只有参加征集志愿或下批次的录取了。  相似文献   

14.
《中国高校招生》2008,(4):26-27
目前,很多考生在面对怎样选择学校和专业的时候,大部分还是更重视选择学校。因为对他们而言,认知大学的主要渠道就是他们的老师,很多中学为了自己的利益(社会评价一个中学的教学质量好坏主要看它的升学率),在指导学生填报志愿的时候总是建议学生填报近年来最低录取分与自己高考成绩最接近的学校,然后再考虑选择专业。而考生在高三学习压力那么大、填报志愿时间很紧的情况下,不可能很理性地选择专业,  相似文献   

15.
每年高考时,每一位考生都会面临志愿选择的问题。高考志愿的选择,对于过来人来说,有的是成功的喜悦,有的却是失误的懊悔。为了避免失误、取得成功.我们应该怎样选择高考志愿呢?  相似文献   

16.
宋亮 《教育》2011,(2):38-39
高中生不知大学里学什么,志愿志趣怎相合?在济南某高中的毕业生QQ群里,填报志愿是大家讨论较多的一个重要话题。晓晓是这个学校的学生,她最困惑的是不了解大学各专业具体学什么。看着自己向往的大学的网站,她决定加入到这个学校的在校生在线讨论中。经过与往届学生的交流她发现,很多师哥师姐正为当初选择的志愿感到遗憾——报志愿时,很少有高中生明白自己的选择意味着什么。  相似文献   

17.
志愿 即考生选择的高校。在同一个批次内,考生可以同时选择几个高校,第一志愿即第一选择,第二志愿即第三选择,以此类推。考生可以选择的高校数目由各省,市招生主管部门决定。在同一批次内,录取顺序按志愿的顺序进行,因此,第一志愿最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正不服从专业调剂:希望在下一批次考生的基本情况:张夏,理科生,2011年高考的分数为576分(超出所在省份当年一本省控线58分),带着强烈的职业倾向和对相关专业的执著喜爱,全部志愿均不服从专业调剂。幸好张夏很谨慎,还填报了二本批次的院校和专业。最终,她因不服从调剂而与一本志愿的学校擦肩而过,但因其明显的成绩优势幸运地被二本第一志愿的南京审计学院顺利录取,而就读的专业正是她喜欢的工程管理  相似文献   

19.
小从(化名)是某省2018年一名理科考生,高考成绩高出所在省一本批次省控线16分,分数能够上一本让小从和家长感到高兴,但之后的志愿填报又让他们很纠结.原来小从一直希望能够学习临床医学专业,而这样的分数在一本批次的院校中读临床医学专业基本是没有竞争优势的.如果放弃一本,直接选择二本批次院校的临床医学专业,又不甘心,毕竟上了一本线,如果读了二本批次的院校,总感觉过不了心理的坎儿.每年高考志愿填报时,总会有像小从一样分数在批次线上十几分之内的“压线考生”,“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分数常常令他们陷入选择的困境.高招录取时,为了保证高校能够择优录取适合的考生,批次线上考生的数量会略多于批次招生计划,这样势必造成批次线上的考生不可能全部录取,而处于批次底部的压线生从本批次落榜的情况也是较普遍的.所以,压线考生要想被心仪的高校和专业录取,更应该认真研究志愿填报的技巧.  相似文献   

20.
与自考结缘还得从我上初中时说起。刚入学我便有一个梦想,希望将来能考个名牌大学。因我在县重点一中上学。加之学习勤奋刻苦,成绩当然不错。初三时,师范院校还相当热门,毕业生挺吃香。由于各种原因,中考时填报志愿,第一志愿我很不情愿地填了威县师范,结果我以优异的成绩被录取了。但从此我的梦想似乎真成了“梦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