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交往式作文的实践策略是在话题的确立、表达、延伸中开放、激活和丰富写作交往;其内容开掘指向于体验、理解、对话、实践性话题,以期实现智慧启迪、精神提升、情感沟通、意义共生;其机制探寻以"阅读、思辨、活动"为线索,培养阅读的习惯、培育思辨的风尚、培植活动的团队,让写作交往"贴着地面"、"走向纵深"、"趋于自然"。  相似文献   

2.
高级汉语仍然属于语言学习的基础阶段,是以提高学生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综合能力为目标。高级汉语教材的"高"应该体现在展示典雅的书面语体,提供能与学生平等对话的话题,突出当代书面语词汇、造句规律、语篇表达特点,但这些内容应尽量避免单纯地由陈述性知识来表现。  相似文献   

3.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教师、学生对文本的阅读、感悟的过程。这一过程中文本是立足点,是源泉,而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质量直接取决于教师与文本的"对话"质量。教师首先要有对文本深入挖掘和准确把握,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实现与文本的对话,提高对话质量。  相似文献   

4.
对话,是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过程,是阅读教学的一种形式。对话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阅读教学的效果如何。(1)在文本中"揪"疑,是提高对话质量的起点。(2)依托文本探究,是对话教学的"生命线"。(3)合理的联系和想象,是对话教学的境界。(4)适度的拓展训练,是对话教学的延续。  相似文献   

5.
以央视《面对面》节目为例,论述电视公共领域在网络时空下的结构转型特点:对话形式从传统的"在场的对话",转变为"在场的对话"与"不在场对话"的断片式接续;对话者除了权威独白的代表,还增加了散在"回嘴"的大众们;对话机制从利益集团方便地制造"伪共识",转变为利益集团的代表与公众在公共性话题上控制与反控制的博弈。  相似文献   

6.
研读教材,是语文教学中一个古老而永恒的话题。提高语文教学效益,提升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从研读、研透教材开始。研读教材是教师与文本进行个体对话、交流的过程。教材中的文本基本都是"文质兼美"的,静下心来,反复阅读,仔细品味,不正是语文教师的一种享受吗?教师研读教材,应该做到"走进教材"和"跳  相似文献   

7.
“对话教学”是高中阅读课堂常用的教学方式,语文教师如何以“对话”为课堂突破口,巧妙引导学生借助"对话"深入作品,提升阅读能力?本文从有效抓住关键词设计对话;有效抓住重难点对话;有效抓住含蓄语言设计对话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8.
采用对话式教学模式设计并实施"镁的提取及应用"的课堂教学,围绕一定的"情境话题",借助文本、材料进行有意义的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对话,不断探索解决问题,增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
对话素质是师范生的越备素质,师范生对话素质可以理解为对话意识和对话能力。对话意识表现为民主平等意识、学生发展意识、沟通协作意识、细心倾听意识、宽容鼓励意识、教学相长意识;对话能力表现为语言示范能力、话题选择能力、引导生成能力、评价赞赏能力、反思升华能力。培养师范生对话素质的合理路径为,以对话性课堂养成其对话意识,以对话性活动锻炼其对话能力,以对话性见习增长其对话见识,以对话性实习丰富其对话经验。  相似文献   

10.
一、补全对话题的题型介绍补全对话题中的试题一般都属于情景对话。这类试题常见的形式有:1.填单词补全对话;2.写句子补全对话;3.选句子补全对话;4.选单词补全对话;5.对话排序。  相似文献   

11.
"对话场"是在教学过程中,伴随着教师、学生、文本三因素"对话"而产生的教学场域。"知性"和"德性"的内在整合是其本质属性。语言性对话场、思维性对话场和精神性对话场是其三大形态,六维的运行机制"对话"永富生机,同时又使"对话"源源不断。  相似文献   

12.
引用了教学疾病的概念及其分类,指出"对话教学"在教学实践中产生了诸多副作用:教师话语权的丧失、"对话"主体的局限性、"对话"内容的机械性、"对话教学"与"教学对话"的模糊性等;从改变师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入手,提出"对话教学"疾病的整治策略。  相似文献   

13.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三维互动过程中,学生与文本对话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阅读教学的有效与否。可见,"生本对话"是阅读教学的基础与核心。那么,作为教学主导的教师该如何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高效的对话呢?结合具体教学实际谈了几点让"生本对话"走向高效的教学策略:切入话题,让生本对话走向真实;多形式读,让生本对话走向充分、自主;读写结合,让生本对话走广泛、高效;深化生本对话内涵,让生本对话走向更深入。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师必须把握“对话”的内涵。增强对话意识,正确引领“对话”.努力做到“对话”以文本为依托,以激发灵性、发展个性、提高素质为目的,以和谐、平等、宽松的氛围为平台,充分发挥组织、引导的作用,从而使语文课堂在“对话”中灵动起来.有效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基础")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道德素养,它的出发点也是培养人格完整的人,进行"成人"的教育。"基础"课教学实施对话策略,以对话为中介,通过构建师生之间的对话情境,尊重对话主体的话语权平等,在对话过程中促进高校师生形成融洽的合作关系,培育大学生的完整人格,达到优化教学效果。以培育大学生公益意识为例论证高校"基础"课堂如何实施对话策略,以期给高校"基础"课教学带来启发。  相似文献   

16.
许多教师都在追求"高效课堂",却忽视了依据学生特点去锻造课堂美。其主要表现为:以零打碎敲代替了对话,以热闹遮蔽了思考,学生思考无序,思维无根;关注了语文,却忽视了语文背后的"人",淡化了"人"的个体生命,忽略了"人"的个性差异,学生的生命意识得不到律动;课堂以知识为本位,忽视了影响学生终身自觉需求的良好习惯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育具有对话性,教学即对话,对话是一种创造活动。对话有三要素:听者、讲者和话题,其中,首要元素是话题。话题确立得好与坏,直接影响学生的积极性能否被调动起来,进而影响话题能否广泛而深入地开展下去。好的话题是教学成功的一半,能将学生的思维调动到最佳的状态。  相似文献   

18.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及阅读教学是关于作者、编者、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对话过程。从这可以看出,语文阅读教学中正确选择话题,围绕话题进行教学尤为重要。话题选择的好和设计的好,对于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一、"阅读话题"的确立角度从文学鉴赏的视角来看,阅读活动涉及的主体主要有作者、编者、老师和学生。阅读教学过程实际上包含了师生与作者之间的对话、师生与编者之间的对话,  相似文献   

19.
金宗 《西藏教育》2011,(11):35-35
"师生对话"就是一种把"对话"当成教学策略运用于课堂教学的教学方法。 一、"师生对话"的步骤 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师生对话"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条件。这里的"师生对话"与我们平时的"对话"是有着一定区别的。  相似文献   

20.
"对话中心课程"的是基于课程话语多元性的现实要求,对学生作为"整体人"的关注以及知识观的变化而提出的。"对话中心课程"建构的依据:课程话语多元性需要理解与对话,学生作为"整体人"的发展需要对话机制的课程,知识观的改变诱发复杂的对话实践。追求课程编制过程的对话精神,实现课程目标预设性与生成性的统一,把握课程实施的建构取向,倡导课程内容的生活化,建立师生交互主体性,体现着"对话中心课程"的应然走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