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6 毫秒
1.
本研究通过行为事件访谈法和团体焦点访谈法收集优秀小学教师胜任特征,再根据收集到的胜任特征条目进行《小学教师胜任特征问卷》编制,并通过对395名小学教师的研究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参照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通过严格的项目筛选程序,构建小学教师胜任特征模型,并正式形成《小学教师胜任特征测验》。  相似文献   

2.
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如何培养工科类大学毕业生就业核心胜任力是提高工科类毕业生就业成功率的关键。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行为事件访谈技术对26名工科类大学毕业生进行研究,并辅之以开放性问卷、一般访谈、胜任力特征核检表等手段,在探索性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工科类大学毕业生就业核心胜任力模型。  相似文献   

3.
胜任特征模型仅适用于对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及企业关键岗位人员胜任特征的分析,因此,如何扩展胜任特征模型的应用领域,应成为对胜任特征的开发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4.
高校教师胜任特征的结构维度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研究以高校教师为研究对象,通过行为事件访谈法和文献查阅法收集有关条目,编制高校教师胜任特征问卷。在对初试问卷和正式问卷的数据进行因素分析和信度、效度检验的基础上,得出高校教师胜任特征包括以下七个结构维度:创新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人际理解力、责任心、思维能力、关系建立、成就导向。  相似文献   

5.
中小学教师胜任力模型:一项行为事件访谈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徐建平  张厚粲 《教育研究》2006,27(1):57-61,87
运用行为事件访谈(BEI)技术访谈31名中小学教师,并通过对叙述的180个关键事件的主题分析和行为编码以及对不同绩效教师胜任特征的差异比较,构建了中小学教师胜任力模型。模型包括11项鉴别性胜任特征和11项基准性胜任特征前者具有区分能力,可用于制定评优和奖惩标准;后者为教师共有,是教师入职必备品质,可用于教师任职资格标准的制定。经聚类分析,这些特征可分为服务特征、自我特征、成就特征、认知特征、管理特征、个人特质六大胜任特征群。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分析法、关键事件法初步确定了高校博士生导师胜任特征要素,再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进行因素分析,最终得出由师德与特质、教学与指导、学术与科研、管理与合作四簇共32个胜任特征因素组成的高校博士生导师胜任特征模型要素体系,对这些胜任特征因子的内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应用型高校教师为研究对象,在文献信息综合与分析的基础上,运用问卷调查、行为事件访谈、德尔菲等方法,通过探索和验证两条路径,经与研究型大学及高职院校教师的胜任特征因素的分类对比,探讨建立应用型高校教师的胜任特征模型,并分析了该模型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在文献分析基础上,运用行为事件访谈法访谈20名幼儿教师,向100名幼儿教师发放开放式问卷,构建幼儿教师胜任特征模型。根据构建的胜任特征模型,编制《幼儿教师胜任特征自评问卷》初始问卷。运用初始问卷对200名幼儿教师进行预测,用于条目分析和探索性因子分析,形成《幼儿教师胜任特征自评问卷》。用《幼儿教师胜任特征自评问卷》对400名幼儿教师正式施测,用于信度、效度检验和验证性因子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幼儿教师胜任特征模型包括5个因子:专业知识、人际交流、成就感、组织管理和责任心;(2)《幼儿教师胜任特征自评问卷》信度、效度良好,可以作为测量幼儿教师胜任特征水平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9.
韩瀚 《时代教育》2012,(5):213-215
本研究将人力资源管理学、管理心理学、组织行为学的理论和方法延伸到教育领域,研究高中生的胜任特征模型,为高中生的培养、选拔等工作提供有效的理论、方法和工具。本研究采用行为事件访谈法对抽取的高中生进行访谈,建立高中生胜任特征初始模型,之后编制高校学生胜任特征自评问卷。建立的高中生胜任特征模型包括9大因素:学习计划的制定与执行、心态调整、自我认知、积极主动性、注意力集中、人际理解、知识整理、学习途径、和知识应用与迁移,经检验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运用行为事件访谈法对22名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进行研究,初步筛选出北京市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胜任特征模型包括内省、分析式思维、概念式思维、成就动机、自信心、灵活性、学生服务导向、信息搜索和专业知识。在此基础上编制问卷,经过项目分析、因素分析和信度分析,最终形成"北京市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胜任特征问卷"。该问卷包括21题,共三个因子:认知能力(内省、分析式思维和概念式思维)、人格特征(成就动机、自信心和灵活性)和帮助/服务(学生服务导向)。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以作为北京市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选拔和培养的测量工具。  相似文献   

11.
梁慧勤 《教育导刊》2010,(11):32-35
本研究运用文献检索和行为事件访谈等方法,编制出小学班主任胜任特征问卷,通过对广州市白云区750名在职小学班主任的问卷调查进行数据分析,构建出五个维度的胜任特征模型:专业素养,自我监控,人际交往,成就动机和创新思维,并对该区域小学班主任的胜任特征水平进行了测查。研究结论对区域班主任培训等工作具有积极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大学毕业生在实际情景中的工作绩效不能很好地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是导致其就业困难的重要原因,而要解决工作绩效的问题,引入胜任特征理论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基于已有文献研究、企业访谈与专家小组讨论的结果,本文建立了大学生就业胜任特征词典;在此基础上,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与验证性因素分析的方法揭示了大学生就业胜任特征结构模型,包括行...  相似文献   

13.
管理人员胜任力研究述评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对管理人员胜任力(特征)、胜任特征模型等基本概念及其国内外研究的发展沿革进行梳理得基础上,阐述了构建胜任特征模型的基本过程、常用的方法、验证胜任特征模型有效性的途径等,并对胜任特征研究的方向趋势提出了设想,对管理人员胜任特征在人才资源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幼儿园主班教师胜任力模型,我们对14名主班教师进行了关键行为事件访谈,对102名主班教师进行了核检表调查,并在此基础上提炼出幼儿园主班教师的8项鉴别胜任特征和6项基准胜任特征,前者包括成就动机、职业偏好、团队合作、发展他人、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习能力、服务意识和影响力;后者包括应变能力、诚实正直、团队管理、创新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关系建立。  相似文献   

15.
胜任特征模型的研究方法有文献分析,工作分析问卷调查、行为事件访谈、焦点访谈的方法。试图构建发行人员的胜任特征模型。通过对发行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得到胜任特征编码表的雏形;经出版社高层访谈,确定胜任特征编码表,对绩效优异的发行人员进行行为事件访谈,通过编码处理与统计分析,获得发行人员胜任特征模型。  相似文献   

16.
胜任力模型是从事特定岗位时获得高绩效所必需的深层次胜任特征的组织结构。利用胜任力模型能够完成包含能力界定、能力培训及能力评价在内的系统化能力研究。本研究基于相关研究成果,构建高校教师远程教学胜任力模型的主体结构,并以行为事件访谈为核心方法,以胜任力编码词典为框架,分别完成远程教学11项通用胜任力及5项岗位序列胜任力的内容设计。利用胜任力自测问卷及因子分析对胜任力模型进行交叉验证,并对胜任力模型在教师培训、教师考核及其他辐射领域的应用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借助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胜任特征理论和研究方法,构建了小学班主任教师胜任特征模型,并自编问卷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结论如下:(1)小学班主任教师的胜任特征模型中人格特质优异,而且心理健康水平高;(2)小学班主任教师胜任特征模型中职业类型主要为S、E、A型,胜任范围广、水平高;(3)小学班主任教师胜任特征模型中智能特征包括5大因素:知识技能、个人效能、成就欲、组织管理、人际关系.通过对具有不同特点的小学班主任教师在胜任特征各因素上的差异比较分析发现:教龄、学历、职称对小学班主任教师胜任特征有一定的影响;小学班主任教师胜任特征在性别上则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8.
通过行为事件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以F大学参加班主任实习的实习生为例,构建实习班主任教师的胜任力结构。胜任力结构包括个性特征、技能特征、态度特征和发展特征的4个胜任力特征维度和18个胜任力特征因子。然后根据此胜任力结构,重新发放问卷521份,对实习班主任教师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两点建议,为提高班主任实习的质量和促进实习班主任教师的自我提升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运用BEI访谈法对残疾人专职委员进行访谈,运用开放式问卷收集的胜任特征条目,建立初始残疾人专职委员胜任特征模型。然后编制残疾人专职委员胜任特征自评问卷,再进行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得出残疾人专职委员胜任特征模型和正式版自评问卷。最后运用验证性因素分析对模型进行验证,同时检验问卷的信效度。研究的结论如下:建立的残疾人专职委员胜任特征模型是多维度的。它主要包括6大因素:系统思维、学习领悟、积极主动、责任感、专业素质,成就导向。.  相似文献   

20.
管理人员胜任特征理论是当前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胜任特征理论研究包括胜任力的识别和胜任特征模型的建立。然而,当前的研究既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也因为过于注重理论而忽视了其对实践的指导性,“为研究而研究”的倾向尤为突出。因此,该领域的研究在未来应主要加强该理论的应用性研究,促进管理人员选拔的科学性;强化问题意识,切实提高员工的管理水平;加强该理论研究的纵深化,进一步完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