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羽现象”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出现的以关羽信仰和关羽崇拜为内容特征的文化现象。它在中国盛行了一千多年,至今仍有比较广泛的社会基础。但迄今所见,对这一文化现象的研究仍嫌薄弱,尚欠深入,主要表现在对关羽由武将到武圣的演变过程缺乏系统的梳理,对“关羽现象...  相似文献   

2.
关羽信仰的文化内涵刘莲在我国的祠祀庙宇中,数量最多的是关帝庙和城隍庙;在人们崇祀的各类神明中,与广大民众关系最为密切的是关老爷和灶王爷;在儒家树立的精神楷模中,理想典范是文圣孔子和武圣关羽。关羽不仅以"武圣"之尊与驾驭中国礼制二千年的文圣孔子同称并祀...  相似文献   

3.
民间关羽崇拜心理□李群关羽是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的一员蜀将。字云长,约生于公元160年,卒于公元219年。河东解县人(今山西省运城市人),一生追随刘备,鼎扶汉室,神威勇武,旌表忠义,南征北战,死而后已。被视为忠义的楷模,神勇的化身,仁义君子,而受到历代...  相似文献   

4.
中国乌龟民俗信仰的浮沉宣炳善乌龟,在现代的语言中,大多是不光彩的,“缩头乌龟”、“龟儿子”之类都是骂人的话。但在明代以前乌龟一直是很神圣的灵物,受到人们的崇拜。探寻乌龟民俗信仰的变化是一个饶有趣味的历史文化现象。乌龟引起古代人的崇拜首先因其长寿。《史...  相似文献   

5.
凉山彝族的宗教信仰属原始宗教的范畴。其信仰主要有灵魂崇拜、祖先崇拜、灵物崇拜,等等。宗教的主持者有毕摩和苏尼两种。宗教活动包括占卜、祭祀和巫术等。  相似文献   

6.
唐五代是巴蜀地区民间信仰的大发展时期,民间信仰崇拜的神祗大致可分为先贤、自然、创世神及其他共四类。神祗的分布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这主要是因为巴蜀“重淫祀”的民俗文化氛围,神祗祭祀与经济活动及教化相关,所崇拜的先贤大都活动于经济发达地区。  相似文献   

7.
《三国志》的诞生和流传(日)狩野直祯著沈伯俊译在日本,很多人对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的人物和故事部很熟悉,有关"三国"的典故和名言经常被日本人引用。刘备、关羽、张飞三人在"桃园结义"时宣誓:"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此事虽然未必就是真实...  相似文献   

8.
道教“仙葫”与彝族“葫芦”崇拜李世康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崇拜的神灵对象很多,例如,道教中就有对"仙葫"的崇拜。在道教徒看来,"仙葫"是道教的标志之一。四川青城山道教宫观刻印《太上老子道德经》附有"老氏圣纪图",上画老君骑牛,牛前一道童肩扛老子...  相似文献   

9.
李鹏 《寻根》2011,(1):4-8
一、祠山大帝与祠山信仰祠山大帝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最具有代表性的冶水神,祠山信仰是以崇拜和祭祀祠山大帝为中心的民俗信仰活动。其流传地区主要在皖东南、苏南、浙北一带。  相似文献   

10.
《寻根》2017,(3)
<正>在中国古代民间信仰中,有一种石神信仰,即民众对体形巨大的山体岩石的崇拜。如羌族有白石崇拜,仡佬族有巨石崇拜,壮族有逢年过节向石神烧香致祭的习俗,白族民间则流传有"白岩天子"的神话。石神信仰源于山体崇拜,正如乌丙安先生所指出:"首先是人们敬奉那些奇异的巨大  相似文献   

11.
话说圣人崇拜朱义禄"圣"为儒家无上之称。因着儒家成为中华文化主流的缘故,圣人崇拜也就成了千古相承的传统。除政治、伦理与人生哲学方面的理想目标外,它又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而至今不衰。如聂卫平屡克日本超一流棋手,报刊皆以棋圣冠之。举国上下,迄今未见有...  相似文献   

12.
哪吒,是中国和世界华人圈中家喻户晓的神话人物,在祖国大陆和台湾省、港澳地区以及东南亚一带都有众多的信仰和崇拜。人们尊崇这位少年神圣,除了他疾恶如仇、除暴安良的善举,体现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符合了广大群众的心愿这一社会因素外,从人科学的角度考察,应当认为,这还同人类久远的水崇拜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门神,指护门之神,是我国民间信仰的神祗之一。在我国,门神信仰源远流长,自周代起就有了“祀门”的记载。千百年来,门神威风凛凛地立于千家万户的大门之上,接受着上自帝王,下至百姓的祭祀与崇拜。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关羽与孔子一起被并称为“文武圣人”,与关公崇拜相关的祭祀活动在东方文明圈和全球华人社会一直延续至今,有着广泛和深远的影响。解州是关圣故里,是关羽的出生地。在遍布世界各地的关帝庙中,位于山西运城解州的关帝祖庙和常平关帝祖祠(家庙)尤为著名。解州关帝祖庙的建筑规模最大、规格等级最高,被誉为“关庙之祖,武庙之冠”。  相似文献   

15.
中国远古的女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远古的女神宋兆麟女神崇拜是原始社会的重要信仰,女神信仰是寻找和辨认人类始祖的标识。女神的发现,是从西方开端的。最早可追溯到本世纪初期,1908年在奥地利维伦多府出土了圆雕的女性裸体像。后来又发现了多处,如法国罗塞尔出土的浮雕手持角杯女性裸体像,法...  相似文献   

16.
正位于晋南地区黄河、汾河交汇处的后土祠,是一处具有悠久历史的祠庙,方志中记载"其祠庄严宏巨,为海内祠庙之冠"。当地的后土崇拜由来已久,金以前盛行国家祭祀,金元两朝改为皇帝派官员祭祀,明清时代"沦为"民间信仰,文化内涵丰富而厚重。本文拟以后土崇拜的渊源、祭祀沿革为主线,探究后土祭祀由皇家主持转为官方推行并最终成为民间信仰的变化过程及其缘由。  相似文献   

17.
田勇 《寻根》2013,(5):141-142
富察氏家族作为满洲大族,其祭祀自然就承袭了萨满教中多神崇拜的思想,他们所信仰供奉的神仙就是满洲族源神话中的三仙女--恩库伦、正库伦和佛库伦。富察氏偶尔还会基于某种政治的需要,对其他神灵加以崇拜,如富察氏中的显赫人物福康安在征台的过程中大力推崇和传播台湾妈祖信仰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相似文献   

18.
泰山与民俗     
泰山是中华民族的神山、圣山,民俗民风丰富多彩,文化内涵博大精深。泰山民俗以泰山文化为主导,以信仰民俗为主线,社会民俗、经济民俗和旅游竞技民俗交织融汇,构成一道独特的泰山风景。就泰山民俗文化而言,大汶口文化的流风余韵、东夷殷商文化的交融、齐鲁文化的传承,在泰山地区演绎流变,终于形成泰山民俗的基因。天神、地祗、人鬼的祭祀,使泰山民俗具有了神秘莫测的特点。礼俗杂糅的山石崇拜山石崇拜是泰山民俗中历史最悠久的信仰民俗之一。最早的泰山崇拜者是生存于泰山地区的泰山儿女,而“大汶口人”不仅是当时先进生产力的创造者,且是泰…  相似文献   

19.
羌族是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羌族文化是长江上游华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处于从母系向父系过渡阶段的羌族社会,产生并形成了羌族独特的、引人注目的配偶神信仰。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像羌族这样以配偶神崇拜为主要特色的民族并不多见。认真研究羌族配偶神信仰的源流及社会背景,可以从一个侧面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研究氐羌文化圈的特殊性,更好地认识以泸沽湖地区为代表的特色民族文化、特色区域文化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  相似文献   

20.
唐五代是巴蜀地区民间信仰的大发展时期,民间信仰崇拜的神祇大致可分为先贤、自然、创世神及其他共四类.神祗的分布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这主要是因为巴蜀"重淫祀"的民俗文化氛围,神祗祭祀与经济活动及教化相关,所崇拜的先贤大都活动于经济发达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