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县市报产业结构的发展转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益民 《传媒观察》2011,(12):62-64
县市区域报,是目前中国报业结构中处于最基层的报纸。2003年全国报刊市场整顿后,全国保留了48家县市区域报。这些被保留的报纸同时也正由政府主导、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逐步转变成为市场主导、自负盈亏的企业。近年来,这些被保留的县市区域报,在"多元"经营上进行破题,积极创新管理模式,推进体制转换,拓展经营领域,实现量质并举的崭新局面。多元经营与多种经营相比,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报社经营理念的转变,多种经营只是一种产品  相似文献   

2.
县市区域报的精气神,是报社在长期的磨练与实践过程中积累形成的与众不同的品格与质地。它体现在团队成员的精神风貌上,更体现在具体的工作理念、工作方法与工作成果上。一个县市区域报的精气神,是这个报社的灵魂,更是这个报社的核心竞争力。江苏《靖江日报》近年来的跨越发展.便是生动一例。8年前治理整顿得以保留时。靖江日报社主要指标排在江苏12家县市报的倒数第二、全国倒数第十左右。  相似文献   

3.
孙焕林 《传媒》2007,(9):35-36
2003年下半年全国范围内开展的报刊治理整顿,浙江省保留了16家.经过4年的探索和实践,浙江省县市区域报不仅办报质量进一步提升,而且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据统计,2006年度,保留下来的16家县市区域报的广告经营额,已远远超过治理整顿前全省58家报纸的广告总额,报业经营出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4.
目前大部分县市报社,尤其是创刊、复刊较早的报社都办有自己的印刷厂,呈一报一厂格局,这些印刷厂基本上都是国有企业或事业单位。应当承认,报社自己办印刷厂不仅保证了保质保量及时出报,而且曾作为报业经营的主要项目,为报社创收、“以厂养报”作出了贡献。但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县市报社印刷厂逐渐失去竞争优势,业务量减少,不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县市报的广告经营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特别是作为县市区域报经营支柱之一的政务信息市场,受相关政策制约而严重受挫,致使报社整体经营大幅缩水.然而,瑞安日报社更新观念,两头并进,抓住媒体融合的战略机遇,继续强化媒体资源与行政资源的有效对接,跨界进入当地智慧政务建设,多元开掘政务信息市场的“蓝海”,探索并求证县市报持续稳定的盈利模式,以此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6.
县市区域报,是目前中国报业结构中处于最基层的报纸.2003年全国报刊市场整顿后,全国保留了43家县市区域报,这些年,大部分被保留下来的县市区域报都获得了飞速发展.而全媒体时代的来临,对县市区域报来说,将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7.
地方报特别是县市报由于受地域的限制,摄影队伍往往带有明显的“先天不足”:人手少、力量弱、素质低。从目前全国已有的500多家县市报的情况来看,配备2名摄影记者的报社不足1/3,大多数报社仅有1名摄影记者、这一现状影响了“两翼齐飞”方针在县报的贯彻落实。 笔者翻阅了20家去年12月出版的县(市)报,平均  相似文献   

8.
县市区域报的精气神,是报社在长期的磨练与实践过程中积累形成的与众不同的品格与质地。它体现在团队成员的精神风貌上,更体现在具体的工作理念、工作方法与工作成果上。一个县市区域报的精气神,是这个报社的灵魂,更是这个报社的核心竞争力。江苏《靖江日报》近年来的跨越发展,便是生动一例。8年前治理整顿得以保留  相似文献   

9.
8月24日至26日,首届湘鄂赣毗邻县市报协作会在湖北通山召开,三省九县毗邻的修水报、赤壁报、临湘报等9家报社负责人参加了会议。湘鄂赣毗邻县市山水相连,且均属革命老区,毗邻县市报社每年召开一次协作会,可互相交流,取长补短,以促进县市报业的共同发展。首届湘鄂赣毗邻县市报协作会在通山召开@晏立东  相似文献   

10.
按照<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要求,如何加快建立县市区域报报业现代企业制度,更好地引领地方文化发展,引导城乡居民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消费新观念?本文以萧山日报报业经营为例,探讨实行公司制的可操作性.继2003年我国报刊整顿以后,保留下来的48家县市区域报大都实力比较雄厚,近几年报纸广告收入快速增长,多元产业不断壮大.  相似文献   

11.
都市农村报的探索何守先戴松岳在浙江宁波市,除了宁波日报,还有8家县市报。而在县市报里有一家对开大报鄞县报却别树一帜,正在向着都市里的农村报奋进。(一)1993年7月鄞县报创刊伊始,究竟应该把县报办成怎样的报纸、怎样定位,便成为报社内部上下关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2.
蒋光明  杨民生 《新闻界》2005,(5):12-13,11
行业报的“生死抉择” 目前,中国报协行业报委员会有71家会员单位.就这71家单位而言,他们对转制的适应能力大体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报社,基本具备转制条件,用人、分配、财务三项制度改革已经完成,自己积极要求转为文化企业的,有17家,占24%.这些报社大多是进入市场比较早,发展比较快的.如《中国计算机报》、《中国保险报》已经被批准作为改制的试点单位.《中国汽车报》、《人民邮电报》等报社也正在积极申请转制;第二类报社,经过多年改革,转制有一定基础,但用人、分配、财务三项制度改革尚不够完善,还有一些实际问题需要解决.这类报社大多是国务院各部委或行业协会主管的行业报,有48家,占68%;,第三类报社,一般由于所属行业性质或规模方面的原因,报社也比较小,如果转制为企业,脱离行业主管部门的支持报纸可能办不下去.这类报社是少数,约占8%左右。  相似文献   

13.
报人常常形象地称,新闻是县市区域报的生命,经营是其命运。而实施全媒体经营,是一项事关县市区域报命运沉浮的新生事物。  相似文献   

14.
2003年下半年全国范围内开展的报刊治理整顿,全国有200余家县市报被停办、取消刊号。40余家经营状况良好,拥有相当市场和盈利能力的县市报被保留下来,分别由省级或地市级党报报业集团进行有偿兼并。其中,浙江省被保留的县市报最多,有16家。如何适应新形势,尽快正确定位,探索新路子,寻求更快的发展速度和发展空间,是摆在县市区域报面前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5.
在县市报这支充满活力、富有朝气的生力军中,萧山日报的综合实力和经营总收入、总利润等指标位列全国县市区域报首位,成为县市报改革创新进程中涌现出来的典型之一,也为县市报创新发展的路径做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一)现状 1、上海的报纸从数量上看,已经不算少,但竞争能力强、经得住市场风险的报纸还不多。目前的收入主要还是依赖广告。1997年全市报纸发行总收入2亿多,广告经营总收入11个亿,全年有48家报纸盈利,30家持平,还有9家亏损。其中,广告经营额500万元以上的仅有9家,分别是新民晚报社、解放日报社、文汇报社、每周广播电视报社、人民日报华东分社、劳动报社、上海证券报社、消费报社和上海商报社,都是影响较大的综合性报纸或与金融、经济、商  相似文献   

17.
杨坚 《新闻实践》2008,(12):51-52
近几年,县市报面向群众、面向市场,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很多报社广告额跃上了1000万的台阶。但是,这似乎碰到“天花板”,增长速度开始迟缓,有的处于徘徊状态。受区域资源配置及政策限制等方面的影响,县市报又难以延伸到其他地区发展。面对金融危机的影响,县市报该如何做、能如何做?  相似文献   

18.
2013年是县市区域报替代县市报的第十个年头。在那次报刊整治中,为了区别对待、科学取舍,只允许保留少数地方人口50万以上、GDP不少于10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亿元以上、报社年广告收入在400万元以上的报纸。在这4个硬性指标的划定下,当时全国接近400家县市报最终保留下来的只有48家。  相似文献   

19.
最基层的媒体要不要走基层在"走转改"活动的初始阶段,报社许多新闻工作者认为,县市区域报本身就生存在最基层,天天和老百姓打交道,没有必要再搞"走基层"活动.县市区域报真的不需要"走转改"吗?随着活动的开展与深入,对"走转改"的认识误区逐步得到纠正.现在浙江省的许多县市区域报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走转改"活动,并形成了比较统一的思想认识.一是身在基层并不意味着深入了解基层.二是真正鲜活的好新闻是用脚走出来的,只有深入才能做好新闻.三是再土生土长的当地人,如果长期脱离基层脱离群众,也会变成两眼瞎,发现不了新闻,更发现不了好新闻、鲜活的新闻.四是走基层只是手段,真正的目的是转变工作作风、采访作风,改进文风,写出百姓关心喜欢的新闻作品,进而改进办报理念、思路,为报社自身转型升级提供动力.  相似文献   

20.
报社跨界经营已成为业界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为了更好地分享经验,抱团经营,10月18日,全国上百家报社齐聚杭州召开“2014首届中国报商大会暨中国报商联盟成立大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