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听到一位学生说:“昨天迟到了,被罚抄两遍课文。”又一位学生说:“上午因在课堂上讲小话,被老师罚抄课文三遍。”学生说的是实话。时至今日,有的教师仍把罚抄当作教育学生的“法宝”:作业未做完,罚你把某课生字词抄五遍,作业出现某些问题,罚你重做两遍。据笔者调查的30个学生说,他们都有被罚抄经历。  相似文献   

2.
现在,学生们总把“做作业”说成“写作业”,不少教师亦然,每每听来,总觉别扭。“做作业”与“写作业”虽只一字之异,其实反映了教学方法的不同。现在小学生每天的抄写作业很多:抄写生字词,有的抄写十遍,还有抄写几百字课文的,低年级抄,高年级也抄。大量的抄写效果如何呢?请看一例:邻居一女孩,上小学四年级,一次抄写一篇近二百字的课文,已抄了三遍。这篇课  相似文献   

3.
一、语文作业要强调“质” 针对语文作业种类繁多的问题,我首先做出归类分析,按它的功能划分,把生字本、抄词本合成一项,这些作业基本上都是字词的认知训练,可以集中在一个本子上,字词每个写两三遍。有人问:那么少的量,学生能记住吗?其实,学生能否记住,跟他写多少遍的关系不大,有的学生记忆力好,或记忆方法好,  相似文献   

4.
谈起作业,我眼前出现了这么一个镜头:一个孩子在灯下聚精会神,手不停、鸡啄米地把“2.5公斤”、“2.5公斤”连抄十遍,然后“=”、“=”地连抄十遍,最后“2500克”“2500克”地连抄十遍。这样在练习本就出现了十道“2.5公斤=2500克”的式子。这个学生在“高速度”地完成教师布置的大量的“抄十遍”的作业。这是一件真实的事情,是我在一位朋友家亲眼目睹的,虽事隔数年仍记忆犹新,历历在目。当时,我起先惊愕,继而深思:这算什么?能起到复习巩固、加深理解,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初步形成技能的目的吗?然而,这又能归咎于学生吗?  相似文献   

5.
每当学习一篇新课文,语文老师们总要给学生留下写生字、抄新词的作业,以巩固所学知识。在提倡减负的今天,我采用了让学生对新学的生字词读一遍、抄一遍、默一遍的方法进行巩固记忆,可班里有几位同学作业总出现错字。给他打上“×”号,让他改错,今天改对了,过几天又写错了。怎么办呢?经过思考,我进行了如下的批改尝试:批改作业时,只在作业后面写上“错3字个字”或“错2个字”,不再出现红色的“×”号。发下作业本后,让学生根据老师的批语自己找出错字,自己改正。对写得全对、书写规范的同学奖给一颗红五星(画在作业下面),…  相似文献   

6.
有些老师迫于家长的要求,尽管内心不想布置这类作业,但总是不得不找点儿抄写的任务去应付“作业”。有些课文、句子、词语抄了一遍又一遍,学生抄得烦了,老师布置得也腻了,但还得布置,因为要向家长交代。语文作业成为老师和家长共同的负担。要放学了,办公室里同班的老师在商议:今天抄什么?放学路上,学生们在议论:怎么又是抄这些东西?  相似文献   

7.
一、语文作业要强调"质" 针对语文作业种类繁多的问题,我首先做出归类分析,按它的功能划分,把生字本、抄词本合成一项,这些作业基本上都是字词的认知训练,可以集中在一个本子上,字词每个写两三遍.有人问:那么少的量,学生能记住吗?其实,学生能否记住,跟他写多少遍的关系不大,有的学生记忆力好,或记忆方法好,或许在上课时就记住了,再抄个5遍、10遍,只会增长厌烦心理.  相似文献   

8.
学生写字又快又好,是我们所要求的。但要好中求快。如果学生写字虽然快,但却写得不好,这种“快”就没有意义;如果学生写字虽然慢些,但却写得较好,这个“慢”就是必要的。看写字,应该从效果从质量出发,不应该单纯地孤立地从“慢”还是“快”上去判断好坏。我对新入学儿童的写字教学,曾经有过片面求快的毛病。布置抄写生字词,要求一个抄五遍,十多个生字词,不用几分钟,学生就抄完了;我见学生闲了,便又要求他们再“一个抄五遍”,不一会儿,大部分学生又抄好了。拿来一看,横七竖八,歪歪扭扭,十分了草,有的  相似文献   

9.
“××课——××课生字抄写四遍,××课课文抄写一遍。”这么老一套的、单调的家庭作业,很不受学生欢迎。许多学生说:“我们最怕抄课文了,从头抄到尾,抄得头晕脑胀,抄完还不知写的什么,烦死人了!”看来,布置家庭作业,也得改革。我在教完《彩色的翅膀》一课后,布置了“抄写课文中描写战士们尝瓜的章节,抄完后再读两遍,并找出用得生动、准确的词语来”的作业。抄写的文字不多,却是文章的精华,抄完后还要读、找、画。学生普遍反映:抄得少,抄的都是好句子,抄完后,课文中的情景就好象出现在眼前,印象深刻。  相似文献   

10.
“同学们,我们的课后作业是——”老师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了作业。天哪,又是这么多。“作业要求:写好,写工整,×××写5 遍,×××抄10遍。”“这么多。”有的同学抱怨说,”写到晚上 11点也写不完啊。”“嫌多?那行,×××再抄3遍。”唉,又要与黑夜作斗争了。  相似文献   

11.
自古以来,人们迷信“跟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崇尚“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于是,在小学生的作文本上,一个词、一句话、一篇文被抄了又抄,写了又写。有的甚至还要错一罚十。久而久之,学生被单调、乏味、重复的抄抄写写搞得头晕脑胀,兴趣索然。不仅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而且导致了学生对  相似文献   

12.
据闻,有些教师给学生留作业,总认为多多益善,一个字、词写上几十遍,甚至连应用题中的文字也要求抄上好几遍;有的教师则干脆采取多留作业的方法,以此来弥补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不足。繁重的作业占用了学生大量的休息、娱乐时间,这种违反教育规律,靠加重负担提高学生成绩的做法,是得不偿失的,不仅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体深化改革指明了新的航向,也引导我们提升了语文作业设计理念。以前布置作业总是让学生整段整段地抄课文,一遍又一遍地抄写生字,不管学生程序,作业总是“一刀切”,缺少选择性,  相似文献   

14.
难忘的教训     
一个人在生活与学习中,肯定会出现这样和那样的错误,我也不例外。记得上学期临近考试,老师给我布置了抄词作业。三个单元的词,一个词抄两遍。我写呀写呀,从放学写到了晚上10点钟了。我  相似文献   

15.
爱是双向的     
常听到有学生跑到办公室问:“老师,今天的语文作业是什么?” A老师说:“预习下一课,读课文三遍。” B老师说:“把今天的字词抄三遍。” c老师说:“把刚学完的一课的《同步训练》做完。”  相似文献   

16.
一种出现在网上的新法术在学生中流行起来,这种被称为“卡皮术”的法术可以使一种物体复制成一模一样的物体。学生们利用这种法术来复制自己的作业,比如被罚抄课文100遍,只需要抄写一遍,然后用法术复制99次即可。而在网上披露该法术的神秘人也被广大学生称为“学生救星”,这种法术为学生们增加了大量课余时间。  相似文献   

17.
少“练手劲”多“练脑筋”所谓“练手劲”,是指教师布置的作业以记忆性的为主,简单而机械地重复抄写。比如每个新词抄五至十遍,背诵或默写部分抄几遍,逐一笔答课文后的问题,完成练习卷(册)上面的规定作业,等等。既加重了课余负担,“挤”去了第二课堂时间,又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把做作业“视为畏途”,作业效果往往“事倍而功半”。再说小学生  相似文献   

18.
许多学生说 :“我最怕抄课文了 ,从头抄到尾 ,抄得头晕脑胀 ,抄完还不知写些什么 ,烦死人了!”看来 ,布置家庭作业也得放“调味品”。我在教完《狼牙山五壮士》一文后 ,布置了“抄写课文中描写战士们英勇跳崖的章节 ,抄完后再读两遍 ,并找出用得生动的词语来”的作业。抄写的文字虽不多 ,都是文章的精华 ,抄完后还要读、找、画。学生普遍反映 :抄写的文字虽然少 ,但都是好句子 ,抄完后 ,课文中的情景好像出现在眼前 ,印象深刻。在教学《丰碑》一文时 ,我没有布置抄课文、写生字的作业 ,而是要求学生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写人物的心理、神态、外…  相似文献   

19.
在一次带学生参加县里的运动会时,我发现一位小学高年级女生利用比赛的间歇时间抄写英文句子。我觉得这个学生很努力,便走过去观察。她在抄一个简单的句子,抄了一遍、两遍、三遍,以致七遍、八遍还没有停止,她抄写时神情木然,已经近乎机械重复,手脑的联系全然失去了。我忍不住上前问她:“你写的句子已经掌握了吗?”她看看我,默默地点点头。我接着问:“那你为什么还抄呢?”她开始回答:“老师让我们抄五十遍。”我心里顿生烦躁,但嘴上还比较缓和:“抄个三五遍就差不多可以记住了,一边抄一边念效果更好。”我还想说些什么,但考虑到教学管理的一…  相似文献   

20.
董月娥 《陕西教育》2013,(12):44-44
每次走进教室,都能看到一些学生在“抄作业”,也经常听到一些老师说学生的作业是“抄”来的。我也曾问过正在上高中的侄女,是不是高中学生就不“抄作业”了.没想到侄女的话更令人吃惊,“照样抄呀,不但抄,而且还有人‘放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