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纵横输入法"学习的重要性,针对现有"纵横输入法"打字课件及普通打字软件娱教不平衡、主题陈旧、形式单一等缺点,引出开发教学游戏型打字课件的解决方案.笔者以突出互动性、仿真性、娱乐性与竞争性为特点,以"纵横输入法"为教学目的,以重大时事"抗震救灾"献爱心活动为主题线索.通过"架桥过河、搬运救灾物、接空投物、爱心传递"四种教学游戏形式,把学科教学与时事教育整合到游戏策略中,以达到掌握打字技能、宣传时事教育与内隐学习效应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掉枪花"和"混腔水"是汉语中的惯用语,研究涉及到方言记音的惯用语时要从形音义的关联着手探讨其语源和语义.  相似文献   

3.
1.举国欢度建国五十八周年(打成语一)2.炎黄子孙共欢祖国五十八华诞(打《红楼梦》人名一)3.国庆节(打字一)4.又逢国庆(打字一)5.国庆人团聚(打字一)6.国庆一日游(打杂志名一)7.歌唱祖国蒸蒸日上(打历法用词一)8.高歌一曲颂祖国(打江苏地名一)9.祖国在突飞猛进(打交通用语一)10.  相似文献   

4.
"打"在汉语中是一个历史悠久、传播极广的一个字.本文试图对"打"字的语义及用法进行梳理,从而对介词"打"的语法化过程进行揭示.  相似文献   

5.
罗强 《怀化学院学报》2007,26(11):52-53
《"春"义溯源》一文中,王礼贤先生以为"春"的语源义当为"出",而非许慎在《说文》中释的"推"。然而,通过结合文献材料对该字的形、音、义以及同源词进行综合考察后,我们认为许氏对于该字的语源的探究是精辟的、可信的。而王礼贤先生的观点则稍显迂曲。  相似文献   

6.
本实验企求将劳技课的一项课目——英文打字与英语教学同步,以增强初级中学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强化英语单词、语法训练,提高英语学习成绩。实验目的:1.把英文打字训练和英语教学相结合,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2.通过英文打字练习和边听边打的听打训练,强化英语单词词组、词法规律的记忆。  相似文献   

7.
1.举国欢度建国五十八周年(打成语一)2.炎黄子孙共欢祖国五十八华诞(打《红楼梦》人名一)3.国庆节(打字一)4.又逢国庆(打字一)5.国庆人团聚(打字一)6.国庆一日游(打杂志名一)7.歌唱祖国蒸蒸日上(打历法用词一)8.高歌一曲颂祖国(打江苏地名一)9.祖国在突飞猛进(打交通用语一)10.振兴中华(打音乐家名一)11.祖国强盛(打三国人名一)12.华夏昌盛(打辛亥革命烈士名一)14.团结一致、建设中华(打宁夏、江西地名各一)13.禁酒令(打法律名词一)15.繁荣北京(打西藏地名一)16.华夏共赏中秋月(打旅游用语一)17.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打山西地名一)18.中秋…  相似文献   

8.
郁芳 《今日中学生》2006,(32):31-32
汉语的“打”字可接不同的词构成不同的表达,如“打电话”、“打篮球”等,但同一个“打”字,在英语中却有不同的译法,形成丰富多彩的表达。1.打电话make a phone2.打篮球play basketball3.打扮dress up/make up4.打猎go hunting5.打听ask about6.打电报send a telegram7.打滚roll about8.打鱼catch a fish9.打仗go to war10.打车/的take a taxi11.打雷thunder12.打字typewrite13.打平伙go Dutch14.打官司go to court15.打定主意make up one"smind16.打开电视turn on TV17.打雪仗have a snowballfight18.打破纪录break a record19.打柴gath…  相似文献   

9.
李晰 《怀化学院学报》2007,26(11):75-76
使用语源义释义法和类比法,分析了"斤斤计较"中的"斤斤"。笔者认为"斤斤计较"中的"斤"是借字,其本字后出,应为"昕","斤斤"即"昕昕"。  相似文献   

10.
视语言为一个"纯粹的价值系统"还是"分类命名集",是现代语言学与传统语言学的分水岭.然而.现代语言学却从未思考过更无法回答语言何以是一个"纯粹的价值系统"的问题;反之,语言何以是"分类命名集"的问题,却通过自古希腊以来的"词源"语源观预设得到了回答.由此暴露出现代语言学所不曾料想的两个互相联系问题:一是现代语言学实际持有必然导致"分类命名集"语言观的"词源"语源观;二是20世纪的语言学实际仍然为"分类命名集"语言观所支配.索绪尔的符号价值系统语言观之所以未能在20世纪真正确立,其根本原因在于我们不曾意识到语源观是一般语言观的基石.如果不能提出为价值系统语言观奠基的崭新的语源观,当代语言学就翻不出如来佛的手心.  相似文献   

11.
"良"是古代男女昵称用语,由此孳乳的"良人"亦是古代男女昵称用语.以"良"为语源繁衍出的"郎"、"娘",它们之间有对应关系,是一对古代男女昵称用语."郎"是古代女子对心爱男子的昵称用语,这是人所共知的."娘"是古代男子对心爱女子的昵称用语,这一点不但人所不知,而且诸多辞书也没有提及到,然而它却客观存在着.  相似文献   

12.
"打"字的语义分析再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打"是汉语中使用非常广泛的一个词.本文在前哲时贤研究基础上就"打"的衍变递嬗从形、音、义、结构诸方面做了进一步的考察,指出"撞触"义最初由"打"表示.同义的字尚有敞、敦、揨、枨,表"击"义的"打"至迟在汉代已在语言中使用.由于木与扌的笔误,"打"渐包容了"打"的"撞触"义.大约在唐代"打"已由笔误而成为"打"的俗字.最终取代了"打"."打"的阴声韵很可能受方言的影响由文白异读叠置演变而来."打"在"触事皆谓之打"的语言应用中由其动词义演变虚化而产生有介词、连词和助词义,其词义的演变与其形和音的演变亦有密切的关联.探明"打"这一类常用词从上古汉语到现代汉语演变发展的轨迹,这在揭示总结汉语词汇发展的规律和为信息时代人机会话等提供准确的数据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吴燕南 《考试周刊》2008,(4):169-170
一、揭开五笔打字输入法的本质 用五笔字型输入法学打汉字,它把汉字分为三个基本要素:笔划、字根、字型.笔划也就是写汉字的5种笔划(横、竖、撇、捺、折),它是五笔输入法的根本.捺包含点,根据笔划对键盘上26个字母进行分区,每个区有5个字母,这样剩下一个字母"Z"在五笔字型输入法中没有用到它.  相似文献   

14.
"食(吞、吃……)"成为性爱隐语,<诗经>时代已广为应用,3000年来代代相承,至今形成以"食"为中心的庞大语族,全国各地趋同.究其语源,主根扎于七八千年前氏族社会吞食图腾致孕的原始生育信仰.明乎此,还可破译一系列神秘文化,如"×食×"神话母题,为开启无文字记载的中国新石器早、中期文化大门提供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15.
刘勇 《现代语文》2006,(7):81-82
说到"打",人们易会想到的是"打鼓、碗打了、打架"的"打",即表示"用手或器具撞击物体、物体因撞击而破碎、殴打"义.翻开<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可以看到"打"作为动词的词条下,义项有24个,都是由"击、敲、破碎"义派生和引申出来的,这便是普通话"打"的基本义和引申义.  相似文献   

16.
吴茗 《培训与研究》2007,24(10):124-125,128
对于英汉"死亡"代用语,我们不仅可以从语源和语用方面进行考察,也可以从语言结构方面进行研究。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同时,试图从形式和语义两方面入手,运用对比分析和计量研究的方法,探讨英汉"死亡"代用语的异同,并考察它们在语料中的实际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讨论汉语方言本字考订问题,认为方言的语源考订要摆脱传统语言学的束缚,追求角度的新颖,从多角度切入,建立起立体的语源考订格局;要在研究方法有所创新,这就需要取法现代科学,运用现代的语言学原理,对方言材料进行归类、分析和综合.只有做到将各方面条件完美地结合起来,得出的结论才有说服力,才经得起语言事实和历史的检验.本文着重研究考本字的方法,阐释语音的关联性、意义的渐变性、字形的理据性及地理的相近性.  相似文献   

18.
贺卫国 《现代语文》2006,(4):118-119
"饿气"在网络文学中出现频率相当高,在中文搜索频道输入该词,按下回车键,粗略一看,就是数以百计的例子.实际上,"饿气"在明清小说中就曾多次出现.但是,<汉语大词典>等大小辞书均未收录此词,诸家似亦未言及.下面我们拟对"饿气"的意义、语源略作分析.同时,还试图通过对"饿气"的考察,揭示网络语言对汉语词汇构成的影响.一孔之见,未敢自以为是,写出供博雅君子教正.本文所引例句,除近代文献用例为笔者看书搜集所得外,其余均据网上资料,恕不一一注明详细出处.  相似文献   

19.
在"心海扬帆"中小学心理辅导论坛上,笔者在前几天看到一位学生描述的这样一场"师生冲突危机"-- 昨天晚上上自习时,"老班"(班主任)突然把我和另一位同学叫到办公室.刚进去,那位同学就莫名奇妙地被"老班"狠狠地打了一个巴掌,接着就轮到我!再后来就是把那个同学的头用手托起做出一副准备再打的姿势,并问"你昨天是不是通宵上网去了?"我的那个同学说没有,他就狠狠地一巴掌又打过去.只要我的同学回答"没有",他就像一头咆哮的狮子一样打他,最后我同学实在被逼不过就承认了.说"承认",其实那"老班"没一点证据.后来就轮到我了,我心里对这样逼供的老师真是恨得要命,我的性格比较倔,我死都不承认,最后他看实在问不出什么,就让我去上课了.我在心里强烈地质问:"这是一种为人师表者的行为举止吗?"  相似文献   

20.
对"史不绝书、食指大动、死且不朽"等3条成语的语源义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究,通过对《左传》的用词习惯和词义所指的穷尽性分析,纠正了《汉语成语大全》《汉语大词典》等5部辞典对其语源的释义错误。并强调编纂成语辞典必须充分吸收前人的注释、译文、辞典等成果,根据语境及历史文化知识确定语源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