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议藏书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历史上的藏书家作为中国文化史中的一颗瑰宝为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播、继承、发扬光大发挥了十分特殊的贡献。他们节衣缩食,典衣当物,为求一典籍甘愿竞折腰,他们所痴迷的却是那一册册散发着墨香的图书,他们的职业道德可歌可泣。本文所要探讨的是历代藏书家流传下来的那些独具特色的藏书印。藏书印又称藏书章,是藏书主人在自己购置的  相似文献   

2.
郭国庆 《图书馆界》2010,(4):19-20,62
马国翰藏书来源主要有两个途径:一为购买,一为钞录。其中也有出自本人校刊或友朋赠送的,此外还有一部分是藏书家或藏书机构的散出之书,对考察藏书家图书聚散颇为有益。  相似文献   

3.
论元代私人藏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洪权 《图书馆》2001,2(4):8-12,19
本文比较了元代和北宋、南宋私人藏书的数量和藏书家的人数,指出元代私人藏书在两宋的基础上,略有发展;揭示了元代私人藏书家的社会身份、元代私人藏书家的地理分布及对明清私人藏书地理分布格局的影响;论述了元代藏书家对私人藏书的保存、利用,元代私人藏书散佚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胡应麟致力于从学术源流及书籍制作技术发展的角度考察历代藏书聚散兴废的历史现象,充分认识到了社会政治环境对公私藏书活动的显著影响,他独特而深刻的藏书思想对后世藏书家及藏书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5.
藏书章     
图书收藏者用以标明图书所有权和表达其个性爱好的一种印迹。又称藏书印。中国西汉时期就已出现藏书章。古代藏书家为辨明图书的归属,征信于人,常在自己的藏书上盖上印章。章上通常刻有姓名、字、号、乡里、祖籍、藏书处所、官职、鉴别、授受、告诫、记事、言志等内容。对于后人了解文献的收藏和流传以及鉴别古籍版本等都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藏书章常识     
藏书章是图书收藏者用以标明图书所有权和表达其个性爱好的一种印记,又称藏书印。中国西汉时期就已出现藏书章。古代藏书家为辩明图书的归属,征信于人,常在自己的藏书上盖上印章,印章上通常刻有姓名、字、号、乡里、祖籍、藏书处所、官职、鉴别、授受、告诫、记事、言志等内容。  相似文献   

7.
王同愈是一位著名的苏州藏书家,主要活动于民国时期,其新旧并蓄、中西兼顾的藏书思想,在中国近代藏书史上极具代表性.本文试图以王同愈为例,折射近代藏书家的藏书活动以及藏书观念的转变.首先,文章简要介绍王同愈及其藏书活动,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其藏书特色,进而分析其主要的藏书思想.最后,简要点评王同愈在近代藏书史上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8.
方功惠是清代晚期著名的藏书家,而对方功惠的研究多集中在他的藏书和刻书,对于他的藏书特点以及他成为一代大藏书家的原因却鲜有探讨,针对这方面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地了解方功惠的藏书思想以及方氏藏书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9.
曹溶是我国明末清初著名的私人藏书家,以其《流通古书约》著称于世。其在书中提出图书流通的概念,能够从古人的用心和书籍的社会功能出发,反对藏书家"独得"。通过对相关著作的解读与归纳,梳理出曹溶的几点藏书思想特征:著书之人爱藏书;偏好宋元文人集;倡导图书流通,鼓励藏书开放;毋忘故国,聚书编史;重视古书辑佚,亦爱书籍装帧。并试图从中找出对今天图书馆工作理论与实践有借鉴意义的地方。  相似文献   

10.
明代私家藏书特点试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明代,是中国古代藏书史上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尤其是私家藏书之风炽盛,藏书家不断涌现,藏书规模日益扩大,其规模甚至超过了官府藏书.  相似文献   

11.
宋元时期,安徽私家藏书蓬勃发展,藏书家人数众多,藏书量前所未有,藏书活动内容丰富,学术成果异彩纷呈.藏书家们颇具人文精神,他们将自己的藏书对外开放,允许借阅,并利用丰富的藏书读书治学,撰著著述、刊刻典籍,在广收各类典籍的同时,注重专类图书的收藏,颇具自身特色,这在当时及后世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私家藏书源远流长,具有五大基本文化特质:独特的文化景观;由藏书体现文化品位;由藏书体现“仁人爱物”精神;作为藏书家个人性情与志趣表征的“藏书精神”;与公家藏书互为补充的多元文化价值。基于此,论述历代藏书家的发展过程、地域性藏书文化的流变、古代藏书家的人文精神,以及古代私家藏书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13.
毛晋藏书考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晋是明末清初著名藏书家和出版家。本文论述了毛晋藏书来源、藏书内容、藏书楼建制、藏书管理、藏书流通等情况。  相似文献   

14.
人们对罗振玉的了解.通常是他在古文字方面的成就。其实,罗氏在图书收藏方面亦有突出贡献。罗氏晚年在旅顺建藏书楼,藏书10万卷.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藏书家之一。罗氏不仅藏书.而且暇时亦好读书研究.同时随意疏记.留下了大量藏书题识,嗣后,其孙继祖汇辑成《大云书库藏书题识》.我们从中可以较全面地了解罗氏的藏书思想。  相似文献   

15.
中国藏书文化源远流长,历史上藏书家层出不穷,尤以江浙一带居多.据吴晗《江浙藏书家史略》统计,自晋至清末,仅以私人藏书家计,就达399人,其中海宁有藏书家38人.蒋氏便是这海宁钟灵毓秀之地崛起的藏书世家之一,其家族有 200多年的藏书历史,藏书者达十余人,藏书量最高时达20余万册,并建有多处藏书楼.在历经了收藏、出版和护书的艰难过程后,蒋氏后人在解放初把所剩的十余万册古籍捐给国家,为图书事业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近代史上,盛宣怀是一位复杂的历史人物,他在官、商两界威名赫赫,且大多为人所争议,在文化领域,却很少有人知道他是一位藏书家,且是一位特殊的藏书家.传统意义上的私人藏书家,是以"藏"为主,"用"则其次,盛宣怀不是以藏书著名,一般人也不知其愚斋中藏书极富,事实上他确是藏书家.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近代著名藏书家张元济的藏书类型、访书途径、藏书用途、藏书归途等方面作了述,并分析了他的藏书、访书的一生。  相似文献   

18.
孙庆增是清初著名的藏书家和版本学家,所著《藏书纪要》是我国古代全面论述藏书技术的第一本专著。文章分析论述了他在图书采访验收、分类编目、校勘整理、储藏保存及流通利用方面的建树与成就,对其贡献和影响做了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19.
阿英是中国著名的文学家、戏剧家、文史家和藏书家。论文细述了阿英的藏书经历、藏书特色和研究成果,分析了其藏书思想并解读了其作为藏书家的道德与风范。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藏书文化源远流长,历代藏书家和藏书楼为中华文明的传承作出了巨大贡献,经济越发达,社会越稳定,藏书事业就越繁荣;反过来通过藏书与学习,社会文明得以发展,从而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