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论文分析了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在创新办学体制、深化校企合作方面的成功经验,重点阐述了企业办学、校港一体的特色以及校企合作理事会搭台、多方联动的办学模式,为高职院校创新办学体制机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例。  相似文献   

2.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为高职院校创新办学体制机制,增强高职院校办学活力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分析海南高职院校发展现状,基于国际旅游岛建设背景提出组建由政府主导、学院负责、企业参与、国际合作的合作办学理事会,形成"人才共育、资源共用、风险共担、成果共享"的"政、校、企、外"紧密型多方合作办学长效机制,为区域高职院校机制创新和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3.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2010年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单位,经过一年多的建设和发展,在顶层设计、办学体制机制创新、职业教育园区建设、内涵发展、国际合作办学、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现整理成文,与兄弟院校分享.  相似文献   

4.
摘要: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2010年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单位,经过一年多的建设和发展,在顶层设计、办学体制机制创新、职业教育园区建设、内涵发展、国际合作办学、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现整理成文,与兄弟院校分享。  相似文献   

5.
旅游市场的国际化助推了国际化人才的社会需求,国际化已经成为了很多旅游院校的办学理念之一。本文结合黄山学院旅游管理类本科专业的办学实践,探讨了旅游管理类本科"四位一体"的国际合作办学模式,为创新旅游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模式提出了有益思考。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体制改革进程中,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办学的宏观管理体制实现了从面向行业办学到立足行业办学,同时面向市场(社会)办学的转型;以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和后勤服务社会化为突破口,学院内部管理体制实现了从行业到市场、从中专到高校、从身份管理到岗位管理、从行政权力到学术权力、从"自己办"到"分而不离"的转型,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民院发展模式。制度创新是实现高职院校办学管理体制转型的保障。高职院校承担着培养"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及服务社会的办学责任,相对于研究型大学和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办学功能而言,高职院校应该有其存在的社会价值和地位,应该有更多的政策关怀,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是高职院校走特色发展之路的保障。  相似文献   

7.
钱娴  陆素菊 《职教论坛》2012,(19):76-78
文章基于已有研究资料,从厂办技校和高职院校二级学院所处的时代背景出发,对比分析不同经济体制下"一体型"厂办技校和"紧密型"校企合办二级学院在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上的不同特征,以期归纳总结出随时代发展,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变化趋势,为市场经济体制下研究多样化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双园融合"办学模式是在建立校企合作委员会,搭建校企合作平台的基础上,"筑巢引凤,校企一体"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它以专业建设为前提,不断深化校企合作,使校企互惠互利资源共享,深度合作,共同发展。近年来,学院的"双园融合"办学模式在探索与实践中已取得了一些成效:政、校、行、企形成了和谐互动的局面,办学模式基本形成,学院内涵发展取得长足发展。但由于学院"双园融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仍处于探索实践阶段,在今后建设中仍需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建设,营造宽松的实施环境,拓展校企合作空间与范围,推进"双园融合"办学模式的不断优化和完善。  相似文献   

9.
针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商贸类专业工学结合的现状与问题,提出校企一体化公司制办学的观点。通过建立浙江九龙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分公司的形式,对商贸类专业校企一体化公司制办学模式在合作形式、体制机制、合作内容等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索和创新。其核心是依托企业经营岗位和资源平台,让学生开展真实的工作流程操作和业务开拓,有效培养学生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10.
ABC学院作为跨境教育合作办学机构开创了内地与香港高校实施机构合作办学的先河。它采用国际惯用的"校董会制度",秉承"全人"教育理念,有着全新的教学模式和国际化的师资队伍,学院执行港校的管理制度、要求和标准,课程设计也沿用香港模式,力求做到国际化和本土化的结合,有着鲜明的办学特色。但创办近10年来,由于合作办学政策的缺失、早期筹办程序的特殊以及所签协议考虑不周全等导致ABC在办学过程中地位尴尬,在资金筹措、场地使用、师资管理、自主招生等方面面临困境,长远发展受限。鉴于此,建议政府相关部门放权给部分省份,制定和完善地方政策法规,允许先行先试,扩大港校到内地办学的自主权,引进原汁原味的港校教育模式以促进内地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11.
建立深度融合的校企合作长效运行机制是实现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文章以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政行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创新为例,探索了高职院校“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12.
作为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机制和合作办学模式创新产物的独立学院,如何应对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迅速加快、大学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新情况新形势,努力创新发展,办出特色,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其必须破解的重要课题。笔者以浙江财经学院东方学院为例,在分析大学办学特色形成要素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其创建办学特色面临的主要现实问题,并进而探讨其创建办学特色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3.
建立深度融合的校企合作长效运行机制是实现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本文以娄底职业技术学院"政行校企"四方联动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创新为例,探索了高职院校"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14.
应用型本科教育国际化是地方高校加强国际教育交流,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实现自身发展和培养一流应用型创新人才的一条有效途径。通过分析上海应用技术学院(SIT)与美国中央密歇根大学(CMU)11年联合办学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国际化的双团队、三需求的毕业设计改革与探索,并应用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合作班中,达到了国际联合办学效果,为地方高校加强国际合作办学积累了较为丰厚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是地方应用型高校创新办学模式的新思路。在合作过程中充分体现了校企互动、需求导向、共享共赢和以人为本的理念。本文拟对近几年来南京晓庄学院如何开展校企合作,与企业构建的四种校企合作创新办学模式的实践进行阐释和解析,为校企更深层次合作提供经验与教训。  相似文献   

16.
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目前的研究中,关于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的观点很不统一,而且大都是从形式上探讨,忽视了其实质内容。结合中外合作办学的内容,可以从人才培养、学生教管、国际合作、综合管理、良性发展等方面对其办学模式进行探讨。统一教学与分类指导是中外合作办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正面引导与尊重个性是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生教管模式,全面交流与重点合作是中外合作办学的国际合作模式,科学统筹与强化服务是中外合作办学的综合管理模式,政策引导与法律规制是中外合作办学的良性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7.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是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和高等教育结构体系自我调适、变革与创新的必然要求,其转型的核心在于转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方式。国际化办学旨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竞争性人才,是高校实现人才创新培养的重要方式之一。转型背景下地方本科高校积极开展国际化办学是经济进入新常态、高等教育合理化和高校人才培养转型发展的必然要求。本研究结合铜仁学院国际化办学的实践成效与现实反思,基于教育生态理念对地方高校国际化办学理念、办学模式、办学体系和办学品牌等发展路径进行探讨,以期对推进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和新型人才培养提供一定的理论思考和实践参照。  相似文献   

18.
创新办学模式,为贫困学生解决困难在近几年的办学实践中,我们深深体会到只有不断创新办学模式,增强办学活力,才能促进职业教育的快发展、大发展。一是校校联办?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从2002年开始,我校同天津精通职业技术学院、育英职专、南开职专开展了联合办学,学生毕业后在天津就业,打开了环县学生外出就业的局面,使学校在困境中见到了曙光。同时,我校还积极争取中央电大、陇东学院、中国农业大学等高校在我校设立了基层工作站。  相似文献   

19.
以广州大学为例,探讨了本科院校通过建立多元化合作办学体制,用集团化的开发模式积极发展校外二级学院,使高职教育在迅速扩大规模的同时,质量也能得到保障。  相似文献   

20.
30年,一个并不起眼的数字,在中国却是不平凡的改革开放的一段历史。1978——2008年,在这短短的30年里,中国教育事业得到了飞速发展。铜仁地区各级各类教育也取得了长足进步。这30年,是铜仁教育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质量不断提高、办学层次不断丰富、办学模式不断多元的30年,是铜仁教育跨越发展的30年,是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30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