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果把方格稿纸比作沃野,那么,如皋县高井乡通讯员刘明松就是一头勤奋耕耘的“小黄牛”。他连续八年被县广播站评为优秀通讯员。一个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的青年,要搞好一个乡的报道工作,确有不少困难。但刘明松知难而进,虚心好学.他把县广  相似文献   

2.
通讯员写完一篇稿件,最好要做到“三见面”。即与当事人见面;与报道单位领导见面;与事件周围群众见面。新闻材料的来源,并非全是通讯员本人亲眼所见,有些是在众多人中“旅行”或“加工”后传到通讯员耳里的,不少通讯员往往为了抢时间,“闻风而动”,写稿速发,这很容易出现差错。一次,我听说一位战友接到加急电报“父病故速归”,他把电报塞进衣袋,照常值班训练。我写成稿件,送给这位战友亲自过目,原来是“病危”,  相似文献   

3.
著名报告文学作家傅溪鹏一直铭记着上大学时一位老师的教诲:“当别人把你从大门轰出去时,你得有本事从窗口再跳进来。”他体会他的报告文学的成功,“不过是屡次采用了这种战术”而已。这实在是耐人寻味的。采访,是新闻写作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的先决性的工作。而“采访”,就必须由新闻记者或通讯员去亲身接触其人其事,这促使采访者面临困难和艰辛。你必须抓紧时间,瞅准机会,捕捉和把握瞬间,掌握足  相似文献   

4.
某大报一位副总编告诉我这样一件事:一天他接到一位通讯员的来稿,在署名部位写着本报记者,但后边却空着三个格子,再写上本报通讯员×××。他解释说,这反映了我们一些编采人员作风不正。通讯员害怕他写的稿子发表不了,只好这样做,意思是谁处理我的稿子就把名字写在前边,算是“合写”。说完他叹了口气……  相似文献   

5.
不少通讯员反映他们在新闻写作上常碰到一些困难,归结起来有“五难”。针对“五难”,笔者试开出排难的“处方”: 一是难在工作忙,无时间写稿。 处方——要善于珍惜和利用时间。凡在业余写作上有所作为、有所成就的通讯员,无不都是利用时间的能手。可在八小时业余生活及八小时的睡眠时间中挤出一些时间来。还有节假日也可用来写作。有志于写作的通讯员终能挤出时间来。鲁迅说过:“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歌德说  相似文献   

6.
盐都县大冈广播站编辑邵仁元,从事广播编辑工作11年来,热情辅导业余通讯员写稿。针对有些新通讯员写稿抓不住中心,稿投了翘首以“听”的迫切心情,他总是十分慎重处理通讯员的“处女作”,哪怕只有一点新闻价值,他乐于跟踪深入采访、挖掘,以通讯员的名义在  相似文献   

7.
关心     
杞县圉镇邮电支局长霍传诗,是位老通讯员,处处为新通讯员着想。去年十月,他把自己心爱的十多期《新闻爱好者》分送给6名乡通讯员看;他把自己参加《开封日报》、《河南邮电报》通讯员培训班的整套资料送给圉镇乡通讯员。他发现通讯  相似文献   

8.
我们党历来有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光荣传统,通讯员队伍是我党新闻事业一支重要的生力军。通讯员是报社伸向基层的“触须”,是报社的“千里眼”和“顺风耳”。一家报社,如果没有一支过硬的通讯员队伍,光靠那几十百把个记者编辑是难以把报纸办好的。通讯员队伍的好坏强弱,关系到报社的生存发展。  相似文献   

9.
泌阳县有一支活跃的农民通讯员队伍,他们分布在全县24个乡镇的偏僻乡村,共有110多人。他们在辛勤劳动之余随时随地把身边发生的好人好事写成新闻稿件,或传播政策、经济信息,为乡亲们排忧解难,家乡老少爷们亲切地称他们是“土记者”。泌阳县一直重视农民通讯员队伍建设。县委县政府领导认为:农民通讯员在繁重的体力劳动之余,抽时间为新闻单位写稿,具有缺纸少笔、熬夜、采访难等各种困难,理应受到尊重、支持和关心。县委为报道成绩突出的“土记者”订了《新闻爱好者》或《新闻出版报》;县、乡党委政府的重要会议及时通知农民通讯员列席;县委宣传部、县广播电视台经常将农民通讯员请到县城,互通信息、  相似文献   

10.
我们党历来有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光荣传统,通讯员队伍是我党新闻事业的一支重要的生力军。通讯员是报社伸向基层的“触须”,是报社的“千里眼”和“顺风耳”。一家报社,如果没有一支过硬的通讯员队伍,光靠那几十百把个记者编辑是难以把报纸办好的。  相似文献   

11.
我认识刘陈德,纯属偶然。去年4月19日下午,北京市染织工业公司宣传部举办通讯员培训班,我和朱丽珍部长去北京支部生活杂志社,楞是把理论部副主任刘陈德给拽来了。他讲采访经验,一连讲了4个多小时,许多通讯员还没听过瘾。5月6日下午,我专程去杂志社采访刘陈德,他却同时约了6个人,轮番道歉、接待,而我被他一次次地“晾”在办公室,最后没“辙”了,我只好借了两本《支部  相似文献   

12.
“新闻经济学”非“经济新闻学”,说的是新闻圈内以记者或通讯员名义出现,靠吃广告提成或写有偿新闻而衍生的一种经济现象。前不久,一县通讯员来,落座寒暄,突然,他神色黯然:“去年赔了。”“搞新闻何来赔赚之说?”看我不解,他忙从衣袋里掏出准备递交上级领导的申请补助报告。因该通讯员所在单位属条条统管,为鼓励通讯员多宣传本单位,树立良好形象,这个行业自上而下制定了不少奖励政策,发表在中央级新闻媒体奖励多少  相似文献   

13.
黄振生是河南油田炼油厂的宣传科长,他要抓全厂职工的政治学习、干部的理论教育,又得管厂里的广播和电视,抓对外的新闻报道只是他的任务之一。在繁忙的工作中,他用亲自采写新闻的实际行动,推动全体通讯员的干劲。四年中,他发稿150多篇,成为河南石油报的特约记者。为促使基层领导的支持,他建议厂里把新闻报道作为目标管理的内容之一,制订出考核细则和奖罚办法。宣传科除定期办培训班外,每月抽二、三名通讯员到科里实行“单兵教练”。他同通讯员一  相似文献   

14.
在常熟市的基层通讯员中,一提起年已半百的碧溪乡通讯员费增涛同志来,人们无不交口称赞,夸他是勤奋笔耕的“老黄牛”。老费是个兼职通讯员,他的主要任务是办好乡里的广播节目,每两天换一期广播稿,每期三千字左右,又要办好街头黑板报,有时还要为乡里写些材料。工作如此繁忙,他是怎样做好乡里的报道工作的呢?他的诀窍是“三勤”:  相似文献   

15.
同行莫相轻     
日前,向一位通讯员打听他所在单位另一名通讯员的情况,谁知他吱吱唔唔不肯说。后来从其他同志口中得知,他俩以前关系一直不错,可自从一起学习新闻报道后,关系就僵了,不但动辄“短兵相接”,争吵不休,而且还常在背后互相“拆台”,看不起对方。虽在一个单位,但从不交往,视若“冤家”,大有“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之意。笔者发现,基层通讯员相互瞧不起,这还不是个别现象。  相似文献   

16.
要学会读报     
写这个题目,人们或许会不以为然地说:“一个通讯员如果连报纸都不会读,哪还能拿笔杆子写报道吗?”其实会不会读报,对一个通讯员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也是一个通讯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美国著名记者杰克·伦敦把会不会读报作为当新闻记者的必备条件,曾向他的学生发出这样的忠告:“你想当一名新闻记者吗?那就得阅读报纸。”事实上只要不是文盲,都可以读报但不一定会写报道。一个通讯员会不会读报,不只是一个文化水平问题,重要的是“会”。在读报中发现一个新的世界。报纸,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维系着社  相似文献   

17.
采写随笔     
套话=假话 编辑常批评一些通讯员“写稿时套话太多”。这些通讯员虽也点头称是,心里却未必服气:“不就是罗嗦点吗?”原来他们把“套话”理解成“多余的话”“罗嗦的话”“常见的话”之类,这就把“套话”的内涵理解错了。 实际上,“套话”的实质就是“假话”。编辑之所  相似文献   

18.
通讯员(包括记)常把稿子投到报社后不能见报的情况称作“泥牛入海”。这需要通讯员重新审视所写稿件,认真分析不能见报的原因,对症下药,再作修改,使稿件见报,从而把“泥牛”变成“金牛”。办法有三:  相似文献   

19.
通讯员园地     
这种“经验”不可取魏力生俺地区举办了一次优秀通讯员采写经验交流会。会上,拓城有位同志介绍经验时说:春节前夕,他动员乡里专业户给三里五村的五保户、军烈属买些年货送去,然后他把这事写成新闻,报道出去。我认为,这种做法并不可取。虽然说,这种行为不能和社会上那些敲诈勒索专业户相提并论,但专业户给军烈属、五保户送年货应出于他们的自觉自愿,而不能去“劝导”,“鼓动”。这种作法,有弄虚作假之嫌,会在群众中造下不良影响,更不应作为“经验’来传授给其他通讯员。  相似文献   

20.
“他抓大鱼咱抓小虾”我问一个通讯员:“都说在基层作业余通讯员工作难,可你连年获奖,日子过得挺潇洒,其中有什么诀窍?”他淡淡一笑:“当基层通讯员也难也不难,只要不跟专职记者比,他抓大鱼咱抓小虾,各走各的路,谁有谁的优势嘛!”此言朴实,却包含着深刻的哲理。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0记者与通讯员相比,记者固然有其采访范围大、典型选择余地多、上级精神知晓快等优势,但也有其对采访对象缺乏全面、深入了解,在基层朋友少,了解情况不够细致、准确等劣势i而记者的劣势恰恰是通讯员的优势。在这种情况下,通讯员要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