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现代课程论的理论研究和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中占据醒目地位,并几被视为与显性课程并重而极具教育教学价值的"潜在课程"似乎并没有真正进入一线语文教师的视野。有关语文教师的文化形象,特别是其作为"潜在课程"的文化形象问题则更少被提及。在大众文化已成为强势文化的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师作为"潜在课程"的文化形象,应该具有多元文化意识及职业文化涵容,同时在教师亚文化及学生亚文化相容中担任指导者角色。  相似文献   

2.
校本课程是指学校根据本校的办学理念和文化特点,评估学生学情,开发潜在课程资源,编制出反映学校特色、贴近学生生活的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对于落实国家教育方针和政策的积极意义及价值追求,值得广大教师从学生个性发展、教师专业成长和学校特色形成角度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3.
隐型文化是相对于显型文化而言,课程作为文化主体的存在,也可分为隐型课程和显型课程。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隐型课程的功能越来越突出,其在个体发展过程中的影响越来越明显,隐型课程因此而受到人们的重视。职业教育隐型课程与学校文化、教师与学生文化、大众文化等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一、学校课程的目标要突出以人为本当前课程文化意识已在学校层面日益觉醒,加强课程文化的建设对于编制好学校的课程方案有着积极的意义。教育的核心是课程,教育的主体是人,课程文化是人性化的文化。讲到底,课程文化实质上包括了校长文化、教师文化和学生文化等。校长是学校课程文化的引导者,是教师投身课程文化建设的榜样的导向。教师是学校课程文化建设的实践者,又是课程实施的主要角色,  相似文献   

5.
隐型文化是相对于显型文化而言,课程作为文化主体的存在,也可分为隐型课程和显型课程.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隐型课程的功能越来越突出,其在个体发展过程中的影响越来越明显,隐型课程因此而受到人们的重视.职业教育隐型课程与学校文化、教师与学生文化、大众文化等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对职业教育隐型课程进行文化解读,重点要关注三个方面内容:职业教育隐型课程中的学校文化;职业教育隐型课程中的教师文化和学生文化;大众文化与职业教育隐型课程的功能。而职业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文化意义也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文化多样性的必然要求;个体发展过程中需求多样化的体现;教师实现个体价值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7.
重视发挥"潜在课程"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美 《教育艺术》2002,(11):16-17
近来 ,有学者对城乡54所幼儿园活动室的布置进行了调查和比较 (详见本刊2002年第一期《从幼儿园活动室布置看幼儿教师的素质》) ,呼吁教师重视幼儿教育的环境 ,笔者很有感触 ,学校与教师的确应该注重潜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我们知道 ,课程包括三种基本形式 ,即学科课程、活动课程、隐性课程。潜在课程 (hiddencurriculum) ,又称潜课程、隐蔽课程或隐性课程 ,是指在学校教育中没有被列入课程计划 ,但却潜移默化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一切学校文化要素的统称。潜在课程包括三个层面 :一是物质和文化层面 ,如校舍、校貌、环…  相似文献   

8.
首次将大众文化引入课程是20世纪30年代的英国。从此,大众文化进入了学校课程。本文概括了大众文化在国外课程实践中的六种角色,彰显了大众文化的课程价值。  相似文献   

9.
商帮文化对于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创新创业思维能力等方面都具有潜在的教育价值和人脉价值。服务地方经济的职业院校应充分挖掘具有地域特色的商帮文化,将其内涵与精神融入人才培养尤其是“双创”能力培养中。本文系统地介绍了新桂商精神内涵及新时代背景下新桂商精神融入广西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意义,从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四个层面提出了新桂商精神融入广西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10.
校本课程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有的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都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脱离学校文化导致孤立难行。改造校本课程实际上就是学校文化的重新定位和校本课程的再设计,应该从学生文化、教师文化和课程文化三个方面着手改造现有的校本课程体系,并体现学校文化发展的新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