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结合海南旅游景区公示语英译的现状,对公示语英译存在的问题进行分类探讨,并根据相关翻译理论和标准,提出旅游景区公示语英译策略,旨在促进海南景区公示语英译的规范化。  相似文献   

2.
轨道交通公示语翻译要求译文要言简意赅、通俗易懂,符合受众读者的文化习惯。生态翻译理论为轨道公示语英译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此理论要求译者以生态翻译学理论为指导,基于公示语特殊的语言环境、文化特征和交际意图,综合衡量语言、文化、交际维的应用,从而实现轨道公示语最终的交际目标和意图。本文通过对公示语翻译的研究,提出轨道交通公示语的具体翻译策略,旨在为兰州市规范化轨道交通公示语英译尽微薄之力,促进兰州轨道交通的顺利运营,提升兰州城市形象,推动城市的对外发展与交流。  相似文献   

3.
公示语属于对外宣传的一个重要部分,公示语的翻译具有重要的意义,影响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可是,目前错误和不规范的英语公示语已经严重地影响了中国的对外形象,因此我们必须予以足够关注.功能派翻译目的论为公示语汉英翻译应用功能的达成提供了指导性原则.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实地调查取样,从翻译补偿视角将公示语误译现象分为三类,即:语言损失、文化损失和交际损失,再根据三类损失的特点给出相应的翻译补偿策略,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公示语英译的规范化问题。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双语公示语在城市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然而汉语公示语的翻译现状还不尽人意。互文性理论作为一种新的文本理论,应该从更为宏阔的文化研究视野来把握和审视。互文性理论与公示语的翻译密切相连,本文从互文性的视角来揭示汉语公示语英译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公示语汉英翻译的原则及应采取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6.
旅游景区公示语既能引导游客,又能展现丰富的景区文化,准确恰当的翻译对于旅游景区的发展十分重要。本文分析了旅游景区公示语英译问题,提出了以目的语读者为指向的交际翻译策略和方法,以传递源语的语义,弘扬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7.
为了进一步规范公示语翻译,更好地实现公示语的实用价值,从功能目的论的角度分析了公示语翻译过程中存在的大小写混用、拼音、英语混用、硬译、死译、误译等问题,指出公示语翻译的要求从而提出规范公示语翻译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公示语双语建设是城市对外交流、扩大对外宣传的一种重要手段,彰显一个城市的软文化。在公示语英译时,当避免语言与社交语用失误,才能实现公示语其应有的功能。本文分析了公示语汉英翻译的语用错误以及探讨了翻译理论基础与策略,以促进对外文化交流,从而带动国家经济的发展,使之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样板房"。  相似文献   

9.
从生态翻译学视角,研究公示语英译提升中国外宣形象。利用胡庚申提出的翻译适应选择论的翻译原则——三维(即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适应性转换分析南京青奥会口号的英译。在此基础上得出,中国公示语在英译过程中,要对目标语的翻译生态环境,进行三维适应性转换,从而产出最佳的英译公示语。  相似文献   

10.
公示语被誉为城市名片,一个城市公示语英译的规范度能在一定水平上反映出这个城市的文明程度。本文对泸州政府机关、景区景点、酒类博物馆、港口物流基地、轻工业园区、道路交通、商业网点、卫生医疗单位、饭店宾馆、商场超市等主要窗口行业和公共场所的公示语翻译现状进行实证调查,旨在了解泸州市公示语翻译现状,有效改善泸州市软环境。  相似文献   

11.
公示语英译中存在的问题会对中国进一步的国际化构成挑战,只有了解公示语的特点及其功能,厘清公示语英译存在问题的分类及其成因才能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当代国际区域交流日渐频繁,汉译英公示语的翻译也在日益显现其重要性和必要性,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来中国进行参观拜访以及旅游,因此汉译英公示语作为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通过研究阐述了当前汉译英公示语的翻译现状,从而对于交际翻译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改进策略和途径,使之能够更好地提高汉译英公示语翻译的准确性和规范性,使其成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给游客提供方便。  相似文献   

13.
作为在良好的旅游环境中必不可少的公示语在旅游者的生活当中起着重要的意义。各种公示语的英语翻译,不但提示、警示、帮助着来华旅游的外国朋友,其翻译正确、规范与否也是检验一个景区、甚至一座城市的文化品位和开放程度城市开放程度的重要标准。但是,我们只要稍微留心,便会发现国内一些旅游环境还是外语"盲区",一些旅游景区和公共场所虽然也有一些外语标识,但是其翻译水平参差不齐。这样的翻译不仅让外国朋友感到莫名其妙,也令景区形象大打折扣。我们通对一些旅游环境中公示语英译进行了细致的实地考察,搜集公示语的英语译文多条,在此基础上加以整理分析,客观地分析了目前国内旅游环境公示语英译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并相应地提出了一些对其的规范建议。  相似文献   

14.
博物馆是典藏、陈列和研究人类文化遗产的场所,它具有记录历史、传承文化的作用,博物馆中的藏品更是外国游客了解我国历史文明的桥梁。因此,博物馆公示语的翻译在跨文化交流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实地考察、文献研究等方法研究了徐州博物馆公示语的英译现状。分别从语用型翻译失误、语言型翻译失误、文化型翻译失误三个方面来指出存在的错误,分析错误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提高博物馆公示语英译质量的有效途径,以促进我国历史文化的对外传播。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常州旅游业发展迅速,旅游景区公示语也都有中、英、日、韩、德等语言的翻译。景区公示语是景区形象的窗口,通过对常州旅游景区进行了实地考察,笔者发现景区公示语的汉英翻译还存在不少问题,影响了景区的对外形象。本文收集了常州景区公示语翻译的素材,对存在的翻译问题进行总结,并提出了具体的翻译方法,以规范景区的公示语翻译。  相似文献   

16.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行为,翻译的策略根据翻译行为目的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公示语英译根据其翻译目的应注意翻译策略的选择,要符合合适原则,注意欠额翻译和超额翻译问题,形合与意合的取舍,同时还应恰当运用归化与异化策略.  相似文献   

17.
以汉英公示语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认知语言学的概念转喻理论对提示类、指示告示类以及警示类公示语进行了定量统计和定性分析。研究表明,汉英公示语在转喻倾向性、频率以及分布上都有差异;具有转喻倾向的汉语公示语数量要高于英语公示语;汉语公示语转喻倾向主要为原因结果共现的有界转喻的思维方式,而英文公示语转喻倾向主要为以原因代替结果的无界性转喻特征。在转喻分布上,上述三类公示语有着不同的分布:警示类转喻的转喻倾向最高,其次为指示告示类,提示类转喻最低。本文尝试揭示汉英公示语背后的认知思维机制的差异性和理据性,从而有助于公示语英译的翻译实践。  相似文献   

18.
合肥公示语作为合肥对外展现自己的窗口,其广度和深度都从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合肥的整体形象。本文在大量收集合肥现行公示语的基础上,从纽马克的文本类型理论出发,结合公示语指示、提示、限制、强制的应用功能,以"简洁、统一、易懂"原则为指导,分析其英译现状,并给出相应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9.
以提高西安市旅游景区公示语英译质量为目标,对西安旅游景区公示语英译现状开展了实地调查研究,结果发现景区公示语英译译文质量堪忧,其主要问题表现为语法错误、中式英语、标点符号错误及英译译文不统一,希望此发现能够对西安旅游景区公示语英译的规范化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自发生新冠肺炎疫情以来,为了加强抗疫和防控的宣传,各级政府、部门、社会团体和机构都制作了各类抗疫公示语。本文在生态翻译理论指导下,结合相关实例探讨了生态翻译学的三维转换理论在翻译防控新冠疫情公示语上的使用[1],论证分析了直译、意译、增译和减译等翻译策略,以期对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公示语翻译实践活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