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大学生是当代青年中的优秀群体,由于长期以来高校思想道德教育重课堂、轻实践的教育方式以及教育内容的重复性难以满足当代大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影响到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造成了大学生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的脱节。因此,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一方面必须深化教育的理论深度,另一方面必须从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人格、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出发,拓展多种渠道,增强大学生参与社会道德实践的活动。  相似文献   

2.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当准确把握大学生的道德状况,认真分析大学生道德问题存在的成因,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确立以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为目标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路,从而保证思想道德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3.
社会转型期间,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倾向是对时代特质的折射和反映。通过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从传统道德与人生价值、集体主义与社会生活、学习观念与职业道德、金钱观念与网络道德等方面,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倾向进行调查分析,旨在深化相关研究并指导实践开展,为有针对性地进行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提供依据和方向。研究表明,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评价标准日益模糊,非道德主义有抬头之势,且出现了信仰冲突或危机。  相似文献   

4.
关于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互联网在高校校园的日益普及,网络的负面影响——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已成为制约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分析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表现与成因的基础上,我们应从法律、制度、教育等多方齐抓共管,加强大学生自我教育,推动其道德自律。  相似文献   

5.
思想道德教育课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提升大学生道德理论修养与道德实践能力的重要课程。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课在教育方法和教学模式上存在很多需要改进之处,需要在教学上把握规律,在生活上正确引导,将课堂教学与生活实践有机结合,提高思想道德教育课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6.
论高校网络思想道德环境的净化和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网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内容,大量的良莠混杂的网络信息,对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及价值判断造成了深刻影响,其消极方面集中表现为道德主体性的失落、道德失范和道德心理失衡。加强高校网络思想道德环境的净化和建设工作刻不容缓,这就要求净化校园的网络环境,保证网络信息健康文明的内容格调;教育学生自觉遵守网络法律规范,做文明网民‘鼓励和支持学校主管部门及“两课”教师创建专门网站,开辟高校网络思想教育新阵地。  相似文献   

7.
未成年人道德信仰缺失、享乐主义滋长、诚信丢失等问题受制于社会文化环境、传统的成才观、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问题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已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健全校园德育网络,深化德育,努力探索适应新形势下的未成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网络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丘威 《嘉应学院学报》2001,19(3):107-111
本文提出了网络道德基本内涵及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影响。认为计算机网络道德建设是高校德育工作研究的新课题和计算机网络中不道德问题对高校德育工作可能引发的新难题,提出计算机网络道德的教育与管理对高校德育工作新要求,初步探讨我国当代大学生网络行为的教育和引导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总书记的“以德治国”思想对当前高校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当前高校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有道德教育、道德示范、道德修养和道德评价等。当前高校道德建设应处理好两个关系:(1)加强思想道德教育与解决实际困难之间的关系;(2)德治与法治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网络时代新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正影响着今天人们的认知、情感、思想和心理。当今社会文化、思想道德出现了某种“失范”和“滑坡”,大学生深受其影响。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成因于网络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大学生自身修养和素质的不足与高校德育的不适应性。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需要以网络为阵地,弱化不良因素,去粗取精;全面建立校园网,开发有校园特色的网站板块,吸引大学生;强化网络道德的培养;提高网络主体自身的网络道德素质,培养大学生的自律意识;创新网络环境下的道德教育机制,充分体现出与网络化社会相适应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高校道德建设中要把握好几个关节点:即切入点,道德意识的教育和培养;支撑点,道德行为的养成教育:突破点,由学生干部影响带动广大同学;着力点,自律与他律的有机结合,从而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12.
网络为人类道德的发展开创了新领域,网络社会呼唤着网络道德教育,加强网络道德教育是高校德育的新课题。高校必须以培养网络道德意识、塑造网络道德主体、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培育网络道德人格为主要内容,采用学校引导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加强硬件建设与加强软件建设相结合、网络道德教育与传统道德教育相结合、网上交往活动与现实交往活动相结合、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相结合、一般教育和特殊教育相结合等教育方法,对大学生加强网络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3.
如何培养人,培养什么人,首先是思想政治素质的问题,"基础"课把理想、道德与法律整合为一门课程,把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符合思想道德教育规律;以德育人,以法律人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有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4.
随着网络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网络与当代大学生的生活越来越密不可分,这使当代大学生们可以尽情地享受高科技带来的各种便利,但网络道德缺失日益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严重问题,这就要求高校必须高度关注网络,正确引导学生心理,以促进高校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新时期社会环境下,积极开展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工作,需要从大学生的实际思想道德观念出发,充分有效地强化网络道德建设工作,正面引导大学生思想道德观念的形成。重点研究网络道德建设的内涵、特点和实际工作中存在着的问题,积极采取切实有效的应对策略,能够促进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6.
李炳杰 《中国德育》2006,1(3):76-76
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既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目标,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受教育者进行教育的过程,又是受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和自身发展的需要主动接受教育、积极地把思想道德要求内化为自身品德的过程,因而也是道德接受的心理过程。道德接受的原动力是人类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道德需要,而道德需要产生于主体的道德认识;道德接受必须在道德选择的基础上进行,对主体道德选择影响最明显、最经常的因素是道德情感与道德意志。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精神生活中的思想道德教育在道德失范现象严重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为此,要分析道德失范的现状、原因及对策,以加强思想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8.
现实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在维护网络社会秩序时遇到了困难,高校网络道德出现了道德观念混乱、道德约束乏力和道德行为淡化等严重失范现象。就网络本身而言,网络信息多元化、网络缺少“他人在场”、网络“去社会化”以及网络角色混淆是造成网络道德失范的主要原因。因此,有必要加强高校网络德育建设,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和信息素养,增强其道德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9.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在如今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下,除了教会学生专业的知识技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道德教育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也是高校必须承担的重要任务。本文介绍了道德激励的基本方法,对现今道德激励在高校学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并对道德激励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具体运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在教学内容上主要包括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价值观、道德法制观教育,目的是帮助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增强他们的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并解决他们在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广西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道德文化资源,包括爱国主义文化资源、社会伦理文化资源、家庭伦理文化资源、生态伦理文化资源等。将广西道德文化资源融入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之中,成为广西本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切入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