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刘琳 《教师》2012,(17):110-110
在声乐学习过程中,想象思维无处不在。无论是声乐发声技巧训练、对作品内涵的理解还是歌者的二度创作,想象思维都发挥着强大的作用。把想象思维运用到我们的学习和演唱中,不仅能使声乐技巧的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能与个人的情感体验相结合,丰富作品的演唱。  相似文献   

2.
在声乐教学中不仅训练歌唱的技能,还要同时贯穿歌唱思维能力的培养,演唱出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作品,而不是一个发声机器,因此歌唱思维的培养显得尤其重要。本文从歌唱思维作为心理活动的根本出发,通过歌唱思维的四个特征来分析说明它在声乐教学与演唱中的应用,最后进行总结如何提高歌唱思维。  相似文献   

3.
高师声乐教学应从多角度去思考,运用多种创新教学手段培养多元声乐演唱人才.找准中西声乐发声的契合点;连接练声与歌曲演唱之间的纽带;把握声乐作品的风格,处理好共性与个性的关系;运用创造性思维,进行声情并茂的歌唱创造;找准外文与汉字发音的契合点;大众文化消费的多元性催生多元声乐文化形式和产品的产生.  相似文献   

4.
演唱的感觉,是歌唱与发声较为复杂的心理过程的基础.没有感觉就没有知觉,没有知觉就不能形成歌唱与发声的记忆、想象、思维等一系列的复杂心理过程.歌唱与发声的感觉既有认知特征,又有调控作用.本文主要从六个方面阐述声乐教学时歌曲演唱各种感觉调控的引导.  相似文献   

5.
感觉与思维是人对事物的认知,由感觉产生的感性认知,在由思维引导人的行为活动。本文主要分析声乐演唱中的感觉与思维所存在的关系以及在演唱过程中感觉与思维运用以及所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邹丹丹 《考试周刊》2012,(16):26-27
声乐初学者通过声乐发声训练可以解决在演唱中各种声音的技术环节遇到的问题,这是一种提高声乐演唱者的歌唱发声基本功的有效方法。声乐初学者通过科学的发声训练,可以领会科学发声方法、明确正确声音概念,提高演唱的技巧及表现力。  相似文献   

7.
在声乐演唱与发声训练中,其语言、情感以及意念、感觉的实践环节中存在着形态不同的模糊现象,从对模糊用语、模糊因素以及模糊诱导等三方面的具体分析中,可以看出,模糊现象与声乐演唱和发声训练存在一种内在联系。这种联系可以使我们正确认识和把握这种模糊现象对声乐的演唱与发声训练的作用与意义,有助于声乐演唱与发声训练更好地完成。  相似文献   

8.
声乐是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在声乐教学过程中应该要加强对发生练习曲旋律的重视,以发声练习作为声乐教学的重点,不断提高学生的声乐演唱水平.本文对丰富发声练习曲旋律性对声乐教学的意义以及练习方法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声乐演唱是一门技术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学科,它需要通过正确的发声练习和适合的歌曲演唱来逐步达到较好的歌唱状态。在声乐教学中,发声练习是一项重要的教学环节,它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演唱技能,建立学生声乐演唱的基本功,从而为之后的声乐作品演唱做好前期准备。  相似文献   

10.
想象是声乐艺术中一种极为重要的思维,可使声乐学习与演唱变得更为形象化、具体化,一方面可帮助学习者认识发声含义、掌握发音技巧,改善学习效率,一方面可促进达成音乐作品的二度创作,创建出作品内在的艺术意境。文章通过分析声乐中的想象,对想象在声乐学习与演唱中的实践展开探讨,旨在为如何促进声乐学习与演唱有序开展研究适用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1.
声乐演唱的过程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生理和心理活动过程,需要发声规律和发声技巧的双重配合,才能发出感动人心的声音。于是,声乐演唱既需要掌握其自身固有的发声规律,也要从技巧上入手。纵观现有的声乐教学方法,无论是讲授法、讨论法还是练习法、欣赏法,其真正的意图或教学内涵都在遵循艺术规律和艺术本质的前提下,娴熟地掌握声乐艺术的发声技巧和方法,以自然地流露出歌唱者的情感诉求和思想表达,并促使聆听者产生与之相关的情感共鸣。由王微等人主编的《声乐教学与作品演唱》一书以基础内容讲解为主线,从声乐表现与发声练习方法的视角,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行了系统详细的论述,并且有针对性地对歌曲进行了选编,让读者在艺术鉴赏和声乐欣赏中真正走入艺术的世界。  相似文献   

12.
声乐教学思想是一种从结果到过程的阶段,这种过程被称作反向思维方式。采取这种方法,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声乐的过程中可以得到真实的体验结果,并找出正确的发声渠道,最终帮助自己提高自身具备的声乐能力。本文以反向思维的角度进行分析,探讨了这一方式在声乐教学过程中的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13.
声乐发声是一门艺术,而声乐演唱是一门表演艺术。一场完美的声乐演唱需要把发声技巧和艺术表现进行完美融合。而发声技巧也有很多例如发声部位,发声的频率,呼吸的掌握等。想要完全掌握这些技巧本身就不简单,声乐表演的时候需要一边发声一边进行艺术表演。这两种形式只有进行完美融合才能够使声乐表演达到预期的效果。我国声乐演唱的表演者一直都在进行不断的研究和不断的尝试如何可以把声乐发声技巧和艺术表演相融合,但是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效果一直不是很明显。或者是想到的方法不能够适应所有的人  相似文献   

14.
歌唱与发声是心里思维过程。歌唱发声思维是歌唱者大脑对歌唱的实际反映,这种思维揭示了歌唱发声的本质和运动规律。而这种运动规律主要是依靠比较抽象的心理感觉和心理活动等方面进行的。掌握这种规律的关键是思维方法的掌握和运用。熟练掌握声乐教学中的思维方式,多方位启发和诱导学生去感受和理解歌唱内在与外在的艺术规律,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深化学生情感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学生学习声乐的效率及教学效果也会随之提高。  相似文献   

15.
发声训练是声乐演唱最基础的练习,也是学习科学发声方法的基础。声音是由生理要素和心理要素共同合作来完成的,心理要素它支配着生理要素的各个方面:发声训练过程中对器官的想象;发声训练过程中对气息方向与控制的想象;发声训练过程中对发声位置的想象。  相似文献   

16.
一首好的歌曲要想获得大家的认可并保持恒久的生命力,与歌曲本身的优美旋律、朗朗上口的歌词是分不开的,但是更离不开演员对歌曲良好的二度创作。声乐是听说艺术,它的艺术感染力最终要靠演唱来体现,歌唱者在进行二度创作的过程中,是依据发声的规律和声乐作品的体裁、风格、内涵等不同要求,进行创造性想象和思维的过程。宏伟在《西部放歌》中的二度创作,为中国新时代的民族声乐作品的创作和演唱提供了很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美的事物的欣赏是一种审美心理活动的过程。声乐艺术的审美活动也不例外.它既包含了人们的声音、情感、形象等审美思维,也离不开感知、想象、理解等审美心理。演唱者只有在演唱声乐艺术作品时把自己正确的审美感受和爱憎呈现给观众,观众才能从中得到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18.
邹长海先生在认真吸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社会发展和化观念变化为大背景,运用现代心理学原理,声乐发声原理,针对目前声乐教育、声乐学习、声乐演唱等方面的现实状况,在《声乐艺术心理学》(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年新版)一书中,从心理反应、心理调控与控制、注意力、意志力、声乐艺术的思维特征、想象特征、情感特征等方面,详细地阐述、论证了心理因素在声乐艺术中的重要作用和运用声乐艺术心理学原理,提高教学、演唱的效率与质量;  相似文献   

19.
声乐演唱与器乐演奏的主要区别在于,声乐是指以人的嗓音为主,用歌声演绎音乐作品。在声乐演唱过程中将演唱技巧和丰富的个人情感融于一体,能够使作品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在进行声乐演唱教学时,要注重引导学生在把握好发声技巧的基础上,将情感恰当地融入歌曲当中,做到"以情发声,情融于声"。  相似文献   

20.
在声乐教学中,发声练习是最重要的一项内容。它关系着歌唱者的整体歌唱水平和表现力。本文以歌唱的发声练习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针对目前大多数声乐学习者在发声练习当中遇到的问题,通过科学正确的指导,运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来纠正不规范的发声方法和演唱中的不良习惯,使声乐学习者能够打下良好的歌唱基础,使其在声乐学习和演唱中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