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6 毫秒
1.
本论文以黑京砖为原料分别研究了浸提温度、浸提时间、茶水比对茶汤的感官品质、光密度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对黑茶浸提的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时间变长,茶水比变大,茶汤的感官品质越好,但在一定程度后变化较小;黑茶浸提最佳工艺为85℃、茶水比1:50浸提2次,每次20min。  相似文献   

2.
王颖  石涓 《今日科苑》2011,(19):16-23
<正> 茶百戏又称分茶、水丹青、汤戏、茶戏等等,是一种能使茶汤纹脉形成物象的古茶道,其特点就是仅用茶和水不用其他的原料能在茶汤中显现出文字和图像。茶百戏始见于唐代,刘禹锡在《西山兰若试茶歌》描述: "骤雨松声入鼎来,白云满碗花徘徊。"徐夤在《尚书惠蜡面  相似文献   

3.
安化作为"中国黑茶之乡",具有丰富独特的黑茶文化和旅游资源。融合黑茶文化与旅游产业并探索其发展对策,对打造安化黑茶品牌、提升黑茶战略地位、提高安化旅游知名度和拉动区域经济发展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基于对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动力的理论分析,结合安化黑茶现有的文化旅游资源和发展现状,针对性地提出黑茶产业的若干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ICP-MS法测定茶叶及茶汤中铅、铬、锌、铜等重金属元素的含量,研究不同浸泡时间和浸泡次数对茶汤中重金属含量的影响,从而对饮茶安全作初步评价。结果表明茶叶干样中重金属含量越高,茶汤中的重金属含量也越高。四种茶叶茶汤重金属浸出量均未超标,饮用安全。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各元素浸出量不断增加。随着冲泡次数的增加,茶汤中各种元素的含量逐次下降。茶汤中重金属的含量以头道茶最高。  相似文献   

5.
本文叙述了一种焦香型饮料——开胃茶的设计和制配方法及其生产工艺。利用山楂、麦芽、神曲、等天然原料,参照传统中药“三仙汤”的原理,加工成一种焦香味浓郁、口感清新、具有开胃作用的新型饮品,在国内尚属首次上市。  相似文献   

6.
正茶的世界,如果少了刘仲华,可能还要暗淡很长时间。因为,那一片小小叶子所含的精彩,可能要推迟很久才能被人们发现。自从茶叶的茶氨酸、茶黄素、茶多糖等高附加值成分被刘仲华研发的技术提取出来后,那些不起眼的茶叶,一朝飞向枝头变成了凤凰。墙内开花墙外香的黑茶,曾风靡西北边陲,在内地却红不起来。不是因为它黑,而是它的魅力没被人发现。刘仲华巧施"发花之术",黑茶红遍了大江南北。在一片叶子的世界里,刘仲华奋力奔跑30多年,从学茶人跑成了茶专家,从茶专家跑成了如今的中国工程  相似文献   

7.
湖南省浏阳市老科协名誉会长、2006年全国建设新农村“十大杰出复转车人”、丰日电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黎福根于2006年组织农民集资入股,创立了湖南福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建立特色红薯生产基地3000亩,主要生产富含硒、锌的红薯宝饮料、红薯玉米粥和红薯糕。同时生产银杏玉液饮料和银杏玉珍茶等系列产品。  相似文献   

8.
茶是人们喜欢的饮品,不过医学专家提醒:喝茶需辨清体质,适当饮用,否则极易伤身。中医认为人的体质有燥热、虚寒之别,而茶叶经过不同的制作工艺也有凉性及温性之分,所以体质各异饮茶也有讲究。燥热体质的人,应喝凉性茶,虚寒体质者,应喝温性茶。常见的茶叶主要分为绿茶、清茶(包括乌龙茶、铁观音、大红袍)、红茶、黑茶(普洱茶)等几大类。这基本上是根据茶叶发酵程度由低至高划分的。一般而言,绿茶和清茶中的铁观音由于发酵程度较低,属于凉性茶;清茶中的乌龙茶、大红袍属于中性茶,而红茶、普洱茶属于温性茶。专家建议,有抽烟喝酒习惯,容易上火…  相似文献   

9.
<正>为全面推进"科学普洱"行动计划的实施,完成普洱茶产业的升级创新,围绕"数字化、标准化、功效化、品牌化、规模化、国际化"目标,天士力控股集团利用在传统中药现代化进程中积累的宝贵经验,2008年10月在普洱市成立云南天士力帝泊洱生物茶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南天士力),从事现代生物普洱茶的科技研发、生物普洱茶和即饮普洱茶饮料等系列产品的标准化生产和销售,注册资本3亿元。  相似文献   

10.
正白茶、黑茶、黄茶、绿茶、红茶,世人皆知,可还有这样一种茶,如梅花般傲雪凌霜,如东方不败般笑傲江湖。陆羽《茶经》曰:"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不是随随便便的茶都可被称为寒茶,不是随随便便的人都可种植寒茶。普通的茶一般适于生长在海拔800米以下的温暖湿润地带,可寒茶偏偏与众不同,它生长在海拔1 200米的高山上。  相似文献   

11.
正茶,是著名的世界三大饮料之一,被称为"东方饮料的皇帝"。我国是茶的故乡,在我国云贵川一带,至今仍然生长着许多野生的参天古茶树,树龄最高的达2700多年,已发现的人工栽培的大茶树也已有800多年树龄。在中国古籍中,茶有很多不同的称谓,直至唐代茶圣陆羽撰写《茶经》时才统一为"茶"字。此后,"茶"成为通用名称,其字形、字音、字义一直沿用  相似文献   

12.
茶叶号称是与咖啡、可可并列的世界上三大饮料之一,虽然如今中国的年轻人不时兴喝茶了,可在历史上,茶不仅是中国的饮料之王,也是世界的饮料霸主。而且,它不仅仅是普通的饮料,历史上许多改变政治局势、推动世界发展的事件都与它有关,例如美国独立战争的导火索波士顿倾茶事件,就连让中国走向彻底没落的"鸦片战争",其根源也是因为中国茶叶太畅销、中英贸易失衡,导致了连锁反应。  相似文献   

13.
茶园观色     
正(1)浙江松阳县的大木山茶园,该县拥有全国面积最大的连片茶园。(2)湖北恩施芭蕉侗族乡的茶园春色。(3)福建安溪县茶山,这里以产铁观音茶闻名,它属于六大茶类中的青茶(乌龙茶),另外五种是绿茶、红茶、白茶、黄茶、黑茶。(4)印度大吉岭欢乐谷茶园。大吉岭红茶与祁门红茶、阿萨姆红茶、锡兰红茶并称  相似文献   

14.
茶树原产中国西南,现在的南中国种植十分普遍。取茶叶为饮料,古人传说始于黄帝时代。《神农本草经》云: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荼即为茶,唐代以前无茶字,言茶茗常以荼代之。神农时代饮茶,只能算是一种推测,但这里说的是以茶解食毒,  相似文献   

15.
吃茶之益     
茶叶是全世界人民普遍爱好的一种饮料。我国利用茶叶已有四千余年的历史了,开始作为药物,以后发展为日常的饮料。《神农本草经》中就有:“神农赏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的记载。以后东汉华陀所著《食论》、唐代《本草拾遗》、明代《茶谱》等古书中都有关于饮茶功效的记载。人们常提到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可见茶叶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了。茶叶如此广泛的被人们所利用,不仅它可以止渴和丰富人们的生活情趣,  相似文献   

16.
以祁门红茶为原料,采用水溶剂浸提法提取茶叶的茶多酚,用酒石酸亚铁比色法测定茶多酚的含量,研究固液比、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抗坏血酸的量、乙醇的体积分数5个因素对茶多酚提取的影响。茶多酚的最佳提取条件为固液比1:40,浸提温度90℃,浸提时间40 min,抗坏血酸的量为0.6%,乙醇的体积分数为2%。研究茶汤中茶多酚的稳定性,通过对茶汤加入抗坏血酸、加入乙醇处理,以不同放置时间在波长425nm处测定茶汤的吸光度变化来确定茶多酚相对稳定的保存条件。茶汤中茶多酚相对稳定的保存条件为,乙醇的体积分数为2%,抗坏血酸的质量浓度为0.4mg/ml。  相似文献   

17.
谭璨灿 《百科知识》2023,(18):33-34
<正>本草是中药的统称;也指记载中药的书籍,古人关于中草药的著作多以本草命名。本草的象征符号运用日益广泛,特别是在日用药品、保健品和茶饮料等方面,更是日益深化与完善。余庆县是中国小叶苦丁茶之乡。小叶苦丁茶属于苦丁茶的一种,然而,对苦丁茶本草的考证尚属空白。一、苦丁茶名称的本草考证在我国,苦丁茶被认为是一种具有健康功效的饮品。在其他类型的茶(虽然不是茶,但也可以做茶的替代品或代替茶水)中,苦丁茶是一种很好的饮品。其生产的数量和使用的范围,仅次于茶叶,排在第二位的饮品就是苦丁茶,被广大消费者誉为“美容茶”“益寿茶”“降压茶”“保健茶”。  相似文献   

18.
龙血树属百合科植物。生长十分缓慢,几百年才能长成一棵树,几十年才开一次花.树龄可达6000多岁。因此十分珍贵稀有。全世界有150多种,我国南方的热带雨林中有5种。龙血树受伤后会流出一种血色的液体。这种液体是一种树脂,暗红色,是一种名贵的中药.中药名为血竭或麒麟竭。可以治疗筋骨疼痛。古代人还用龙血树的树脂做保藏尸体的原料,因  相似文献   

19.
茶文化恭候茶发明愚公中国是茶的故乡,品茶是中国的一大风景。由于茶有健身价值,所以最近许多世界饮料专家断言:21世纪将是茶的世界。专家在提醒;发明创造别忘茶文化!专家在参谋:开发茶饮料、茶食品的市场前景广阔。如果有志者钟情茶文化,想在茶品新天地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20.
在世界范围内,茶算得上是最主要的饮料之一。在中国,茶就更加普遍,以至于成了“文化”,甚至是“半药半食”的神话。凉茶、冰茶、红茶、绿茶、奶茶……光是名字就让人眼花缭乱。那些茶的神话,有多少真?又有多少假?有多少仅仅是人们的雾里看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