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于漪教育思想暨从教50周年研讨会"上,于漪老师又一次强调了"语文课应当是立体的"这一观点.记得多年以前,于老师上<事事关心>一课,我有幸能够聆听并参与评析.我当时所得到的印象是,于老师的课,富有立体感,于是我便写了一篇评析,题目就是:<课,应当是立体的>.这次听了于老师的报告,联想到于老师教学的许多特色,我又一次对"课,应当是立体的"这一观点进行了反复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看了《人民教育》1998年第6期上于漪老师撰写的《“标准化试题”把语文教学引入了“死胡同”》一文,我也觉得对“标准化试题”有话要说。今趁《人民教育》对语文教育展开讨论的机会,将某些想法写出来,以就教于于漪老师,就教于专家和同行们。从于老师的文章看,似...  相似文献   

3.
本刊在今年的第1期上发表了同一课《数字与编码》的两篇课例与评析,提供了进行同课研究的好材料,这是通过实例引领教师学习研究的好方式。反复学习了《数字与编码》的两篇课例与评析后,我为两位老师的教学创新之举感到由衷的佩服,可圈可点之处实在很多,总体上认为是既异曲同工,又同工有别。  相似文献   

4.
予“注意”以注意─—兼评于漪教《晋祠》的“磁石”效应云天椿于漪,是全国著名的特级教师。于漪的课是极富魅力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她能够“抓住学生的心理,把课上得象磁石吸铁一样,牢牢地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见于漪《我和语文教学》以下引语同)本文就于漪一...  相似文献   

5.
看了肖老师遇到的教学事件,我想起了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多次举到的一个例子:当年于老师教《木兰诗》时,多数学生兴趣盎然,两节课下来。学生既能讲解,又能背诵。可是在课临近结束时。一位学生不以为然地说,这首诗好是好,不过都是吹牛。他的理由是:“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难道这个军队里全是傻子,全是戆大?”他又说:“你想啊,‘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相似文献   

6.
“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在我心上雕镂下深刻的印象 ,培养了我课外阅读的兴趣。”这是上海特级教师于漪应邀为苏教版语文实验教科书所撰文中的一句话。从中传达出的是一位学生对老师的深深感激与怀念之情。应当说 ,于漪是幸运的 ;也应当说 ,那位老师是幸运的。教育界有句名言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也许 ,一位好的老师要具备的要素有许多 ,但首先让学生来热爱自己的课却可说是其中一项最为基本的品质。没有这一点 ,谈什么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就是虚无缥缈的了。教师如何才能让学生热爱自己的课呢 ?一、力求新颖———做好学生学习的组织和引导…  相似文献   

7.
1995年,刚刚被任命为副教导主任的我,在学区“校干领衔课”上执教了《黄继光》一课,引起了当时任教研室副主任的于永正老师的注意。不久,江苏省教委决定“江苏省语文教改成果展示会”在徐州召开,市教育局准备安排一位年轻的教师上课。因为《黄继光》一课得到区教研室的好评,所以我被安排去参加市里的选拔赛。得知这一消息,我很兴奋,开始精心准备《繁星》一课。为了上好这一课,我特意上新华书店,  相似文献   

8.
呼唤人性     
晓新 《山东教育》2001,(1):110-111
《山东教育》中学版2000年第9期刊登了《老师的“BP”机》一文,文章大意是永强老师的妻子(也是教师)病重,为了不耽误课,关键时刻又能照顾妻子,永强老师借了传呼机:在课堂上,永强老师的BP机响起的“嘀嘀”声曾一度引起学生的误解。当永强老师正在给学生上《最后一课》时,“嘀嘀”再次响起,他“看了看传呼机上汉显的内容,忍着眼泪,关上机子”,接着又用“洪亮的声音”讲课。后来,学生们得知永强老师的妻子的传呼内容是“我不行了,上好你的课,永强,别了!”  相似文献   

9.
呼唤人性     
《山东教育》中学版 2000年第 9期刊登了《老师的“ BP”机》一文,文章大意是永强老师的妻子 (也是教师 )病重,为了不耽误课,关键时刻又能照顾妻子,永强老师借了传呼机。在课堂上,永强老师的 BP机响起的“嘀嘀”声曾一度引起学生的误解。当永强老师正在给学生上《最后一课》时,“嘀嘀”再次响起,他“看了看传呼机上汉显的内容,忍着眼泪,关上机子”,接着又用“洪亮的声音”讲课。后来,学生们得知永强老师的妻子的传呼内容是“我不行了,上好你的课,永强,别了 !”   最初,读过此文后,我胸中产生些许感动,多好的两位老师啊…  相似文献   

10.
黄荣华 《上海教育》2010,(20):37-37
在“‘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于漪老师报告会”上,81岁高龄的于老师花了不少时间谈自己从教59年来的失误与遗憾。她又一次谈到了“骂学生”事件:“虽然我骂他骂得很有‘艺术’,用的也是反诘句式,但没想到有好几位同学在周记里对我提出了批评。有位同学写道:‘我们都听得出,你是在骂那个学生,你还像不像个教师?还配不配做教师?”’对这件事情,于老师在79岁时写的回忆录《岁月如歌》中这样说:“我记了一辈子,教训深刻,不断叩问自己的灵魂,要努力提升思想,  相似文献   

11.
谁来帮助她     
读罢2003年7、8月第19、20期《山东教育》,我被淄博市临淄区教研室于春祥老师撰写的《反思与课改同行——新课改经典案例10则评析》一文深深吸引。记不清读了几遍,已是烂熟于心了,不禁为于老师的细心发现与精彩评析拍手叫好。我知道,是案例的魅力,让我如此倾迷。文不厌读。百读之中,也不免生发出自己的几点思索与感想来。例如,于老师在案例1“谁来帮助她”中写道:“一天,我到一所小学听语文课改实验课,课上突然有一个女生破了鼻子,血不停地流着。只见她一手捂着鼻子,不知所措。面对这一突发事件,老师停下了与学生交谈。‘快,谁来帮帮她?’‘…  相似文献   

12.
这是特级教师窦桂梅在“国家《语文课程标准》课堂教学展示观摩会”所上的两节阅读教学课。在这两节课中,窦老师切实地让学生经历了“自主、合作、探究”的阅读教学过程,现概述其主要教学过程并评析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3.
非常高兴能和澹台全鹏、徐洪殿、张春强三位老师一起在本刊发表“一元二次方程”的课例 ,感谢广大读者积极参与“课例大家评” ,尤其感谢安徽省的徐晓兵、范宏业老师 ,江苏省的张启兆老师 ,河南的李海军、裴利霞、孙立涛老师 ,河北的吕丽英老师等 ,以及广大读者对我们四位的课例进行中肯的评析 .拜读了这些老师的评析 ,使我更深刻地领悟到对课堂教学的研究是大有文章可做的 .一、一首《自嘲》诗有位教师曾在自己的教学笔记中写下这样一首诗 :“台上一人讲 ,台下众耳听 ;一池死水 ,微波不兴 ,任尔东西南北风 !”这首题为《自嘲》的诗 ,所“嘲…  相似文献   

14.
跟谁配合     
吴友智 《教书育人》2001,(17):28-29
最近,笔者应邀担任市青年教师优质课大赛评委。在评议时,有人慨叹:“某老师教得不错,就是学生配合不好。”乍一听,说得似乎很客观。倒是有一次听了特级都教师于永正的课,才知道课堂上只有学生跟老师紧密配合,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这一观点有失偏颇。课前谈话,有一名学生表态:“我们一定跟于老师配合好。”可于老师却立即更正“不,是我跟你们配合。”顿时,课堂内,掌声雷动。在新型的师生关系中,课堂上究竟是谁跟对方配合,这句话作了明确有力的回答。长期以来,学生在课堂上扮演配合教师完成教案的角色。课堂则成了演出“教案剧”…  相似文献   

15.
记得第一次上《可能性》这课,有个孩子天真地说了一句“:老师!我觉得今天的课不像数学课!”令我哭笑不得,但更让我深思:数学课要“生活味”,更要“数学味”《。可能性》是《数学课程标准》新增加领域“概率与统计”中的内容。课前,我对三年级学生进行了调查,发现他们对区分“可  相似文献   

16.
有些“变味”的课堂:我喜欢听课,尤其喜欢听真实的随堂课,因为《语文课程标准》的落实就是要靠一线老师一节一节真实的课堂来达成。可是,现实的情况却不容乐观,往往存在以下几种现象——1,无视《课标》。2,生硬地“套”《课标》。3,“歪曲”《课标》。课堂与课标成了两张皮。在与上课老师的课后交流中我发现:上课老师对《语文课程标准》还是“知道”的,有的老师说起《课标》来还头头是道,甚是内行。我把这些现象称为“眼高手低”,把这样的《课标》称为“纸面课标”。也就是说:老师还没能真正领会《课标》的精髓,对《课标》的理解还只是停留在“纸面”,所以一到课堂就变了味道。  相似文献   

17.
《科学课》2007,(9)
组织完《磁铁的性质》研究课后,邀请老师对我的课进行直言不讳地评析。并将评析文章发到公用邮箱上,供全体教师研讨。孙雪听了您的这节课有很多的收获,我想那个班的学生也一定有不少的收获。您在这节课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一种观念,而是一  相似文献   

18.
之一:我跟于老师学徒1995年,刚刚被任命为副教导主任的我,在学区“校干领衔课”上执教了《黄继光》一课,引起了当时任教研室副主任的于永正老师的注意。不久,江苏省教委决定“江苏省语文教改成果展示会”在徐州召开,市教育局准备安排一位年轻的教师上课。因为《黄继光》一课得到区教研室的好评,所以我被安排去参加市里的选拔赛。得知这一消息,我很兴奋,开始精心准备《繁星》一课。为了上好这一课,我特意上新华书店,选购了《望星空》钢琴曲。为了范读好课文,两岁的儿子入睡后,我对着镜子练读、练背。试讲那天,我是胸有成竹地登上讲台的。下了…  相似文献   

19.
著名特级教师李镇西在《李镇西与语文民主教育》一书中谈到公开课时,表示自己“不适合上公开课”,并“下决心以后不上公开课了”。我想这一态度和他在书中回忆的两次公开课有密切关系。在第十一章《心灵的选择》中他回忆了这两次印象深刻的公开课:1985年执教的《我的老师》和1998年执教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李老师执教的《我的老师》在评课中获得了听课教师“语言干净而富有感染力”“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真是一次享受”等好评。而学生却在后来写给他的信中说:“平时的课很自然,而公开课很假……”而他…  相似文献   

20.
名校名师     
“教了一辈子遗憾的课”于漪老师是一位德高望重的教育前辈、著名的特级教师,是全国语文界的一面旗帜。有人评论于漪说:“于教师的课很难学,因为她的教学没有模式和程式,天马行空,左右逢源”。于漪老师在1978年就被评为特级教师,在她漫长的教学生涯中,经常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每天都有人去听她的课,所以她说,她每天都上公开课,就连早读课也不放过。一位年轻老师,从1976年开始,随堂跟踪听了于漪3000多节语文课,最深切的感受是,于漪从来不重复自己,即使是同一篇课文教第二、第三遍,也绝对不重复,每节课都是一幕美丽动人的人文景观。于老师说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