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如何加强初中物理复习的针对性,克服盲目性;如何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课堂复习效率,是许多新教师感到棘手的问题.笔者就教学视导中听课评课的见闻和感受谈四点建议.1 忌照本宣科"炒现饭",宜知识重整网络化  相似文献   

2.
低英组  许更连 《中国教师》2010,(Z1):231-232
复习课是英语教学中关键的一环,但很多时候教师忽视对复习课的设计,复习课通常是重复新课,混杂旧知识,或者是无休止的题海战,这样的结果往往是教师筋疲力尽,学生怨声连连,复习效果低下。本文就复习课中常见的问题、影响复习课有效性的因素及如何提高复习课教学效率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在我们的教学中,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觉,那就是授新课容易,上复习课难。笔者就这一问题对学生和教师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听了一些教师上的复习课,通过认真思考,我认为出现复习课难上和低效的原因有二:一是在学生头脑中有一种固有的定势,认为复习课是重复课,只是把已学过的知识重复再过一遍,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二是有一些教师没有深刻地认识到复习课的主要功能,缺乏对复习课的足够重视,只是照书本提提重点,让学生记记公式,做做练习,整个复习过程没有新意,学生确实感到是在“炒剩饭”,浪费时间,当然也就起不到巩固提高的复习效果,更谈不上对学生的知识拓宽,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张国晖 《南昌教育》2007,(12):28-28
以往的高中政治复习课,常常是老师把知识点条理式的进行讲解,象“炒现饭”似的把知识灌输给学生,结果是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枯燥无味,效果并不明显。经过十多年的课堂教学,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上好高中政治复习课,真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有所领悟。  相似文献   

5.
单元复习是指在一个单元的新课教学结束后安排的整理和复习课。复习的目的是把本单元的知识进行梳理、归类、对比,形成知识系统,以便于学生理解、记忆.从单元整体的角度把握知识。复习课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简而言之为“温故而知新”。通过复习,学生不仅要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已有知识,还要进一步理清这些知识间的脉络,构建出较为系统的知识体系,形成较为完善的知识网络。目前,很多教师对单元复习课的教学重视不够,大多数复习课是“炒剩饭”,有的甚至是“题海战术”,致使师生疲惫不堪,且效果事倍功半。  相似文献   

6.
张桂珍 《成才之路》2014,(20):18-18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新课的学习,总感觉得心应手,而复习课由于内容庞杂,没有上新课生动,不容易提高学生的兴趣,这就需要老师有更高的驾驭知识的能力。所以每每到复习阶段则是最为头疼的事,许多同仁也有同感。为此,现将本人的几点体会汇聚于此与大家共勉。一堂好的复习课就应像一篇优美的散文,要做到形散而神不散,才能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更多的知识,为了达到这样的教学效果,我在实践中做了尝试。一、思想上重视,制订科学合理的计划 每到复习阶段,许多老师马上感觉轻松了,课堂上对学过的内容简单重复,强化记忆,或反复做习题。这样学生很容易厌倦,课堂教学也无效率可言。“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要让学生重视复习课,乐于接受复习课,不能一味地把所学内容像热剩饭一样一遍遍加热,而应对所学知识重新加工组合,用旧食材烹饪出新佳肴。首先,复习要有计划性。要上好一节复习课,作为教师必须和新课一样认真备好课,甚至要比上新课更认真,难度更大,需要对知识进行综合整理。初中学生做笔记能力不是很强,所做笔记往往漏洞百出,这就增加了复习课的难度。在复习课上教师要注意理清知识框架,注重知识点的内在联系,把知识由点串成线,再由线扩成面,把精华的东西集中到课堂上来,使课堂物超所值。这样的复习既能把复杂的课上简单,又能使语文课堂充满张力,还能使复习扎扎实实。真正做到“教学环节简洁,课堂训练扎实,教学形式朴实”实现最终的高效。  相似文献   

7.
施燕红 《小学语文》2007,(12):27-29
复习课就是要把平时相对独立进行教学的知识,以再现、整理、归纳等方法串起来,巩固所学的语文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进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贯通,提高学生应用、迁移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复习课有别于平常的新授课,要避免冷饭重炒。有的老师上复习课,把教材从头到尾进行串读讲解,把学过的内容像放电影似的重新回放,结果是教师讲得滔滔不绝,学生听得昏昏欲睡。这样的复习,  相似文献   

8.
李春 《考试周刊》2010,(9):77-78
在与许多新教师的接触中我发现,他们认识存在一个误区:复习课是最好上的课。但我认为数学复习课是一种难以驾驭的课型。传统的复习课大多是教师“唱主角”,以巩固已学知识、技能为主要任务,完全没有新课那种给人以新奇的感觉。要想在复习课中牢牢吸引住学生,很考验授课教师的功夫。综合了复习课教学观摩的感悟和平时探索的一些经验,为使复习更贴近实际.从而用较少时间达到较好的复习效果,我提出以下几点复习建议。  相似文献   

9.
严灏  李玮 《湖北教育》2010,(1):30-31
复习课上常常出现这样的场景:讲台上教师侃侃而谈.讲台下学生恹恹欲睡。许多学生对复习课总提不起精神来。认为复习就是把以前的内容重复一遍,毫无趣味可言。事实上。语文复习课是语文教学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如果说新课教学是“栽好一棵树”,那么复习就是“育好一片林”。栽好一棵树固然不易,育好一片林也要下一番功夫。因此,让复习课精彩起来.显得非常有必要。  相似文献   

10.
林家超 《广西教育》2008,(14):40-40
因为时间短、内容多、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参差不齐,“复习课比新课难上”,这是许多数学教师的共同感受。那么,如何搞好中考复习,提高复习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复习课是老师们感到棘手的一个问题,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难点。在复习过程中,学生不像授新课那样有“新鲜感”。容易产生厌倦情绪,如果教师准备不充分,容易出现复习课效率低下的现象。怎样才能上好复习课,让学生在和谐、愉悦的氛围中进行有效复习,对所学知识达到牢固掌  相似文献   

12.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各项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向中学数学教学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当前大多数的教师都热衷于对新课的教学研究和探讨,而相对于一章节的新课结束后,如何合理有效地安排好相关内容的复习,巩固新课的教学成果,似乎关注的人就少了许多.因此,如何优化复习课,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权和积极参与的意识,最大限度地提高复习课的效率,应引起广大教师的关注.下面就一堂数学复习课的设计来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13.
复习课难上,教师容易简单重复“炒现饭”,学生似解非解,容易疲沓。为了克服这种弊端,近年来,我们借鉴“掌握学习理论”和“优化教学理论”,从弥补学生知识技能的缺陷,进一步提高和发展学生能力出发,针对学科特点,结合教学条件,围绕改进和上好复习课,进行了有益的探讨,经过反复实践验证,初步构建了提高复习教学质量的优化复习教学法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14.
经常听到数学教师这样感叹:“复习课难上”、“除了练习还是练习”、“学生无生气,像木头人,教师提一下,动一下”。确实如此,复习课在教学中并不讨人喜欢,因为复习的内容旧,是对已学的知识进行“回炉”,学生缺少了首次学习知识的新鲜感;因为复习的时间紧,是面面俱到的“流水线”操作且紧张,学生真正需要复习的薄弱内容,教师难以预计也难以充分展开;因为复习的方式死,僵化、呆板,一般都是“整理+练习”的板块结构,教师组织复习时,大多是一厢情愿机械地对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重复、堆积、罗列,学生缺乏主动性……。因此,与新授课相比,师生都不喜欢复习课,教师讲得累,学生听得累。那么在课改的大背景下,如何以新的教育理念指导复习课教学,让复习课教学也能光彩奕奕呢?  相似文献   

15.
刘广 《华章》2011,(24)
提起复习课,每个人的头脑中总想到卷子,搞面面俱到和题海战术.结果是学生乏味,教师烦恼.有些教师上复习课,先是一大段复习讲解,几乎占去大半节课的时间.这样的复习课,事实上好比是压缩饼干式的新授课,把五、六节课的内容压缩在一节课里重新讲解一遍,是不能达到复习课的目的要求.那么,如何发挥新课标提倡的"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呢?笔者认为应该放手让学生梳理知识,在梳理的同时查漏补缺,通过练习提升弥补平时学习的薄弱环节,让学生主动参与复习课,主动权真正落到学生手中.  相似文献   

16.
王永华 《教学月刊》2008,(11):51-53
复习课对学生来说既不像新授课那样有“新鲜感”,也不像练习课那样有“成就感”,更不像上新课时有一个基本的课堂结构模式。在日常的科学复习课教学中,笔者发现教师在整堂课中不是滔滔不绝地讲,就是放手由学生自己去做,使课堂显得较为沉闷。原因在于教师缺乏对复习课需要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的理解,忽视了复习课对学生发展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7.
在物理教学中,新课好上,复习课难教。因学科特点,物理新课实验多,现象奇,一般易激起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而复习课是对课本知识的记忆巩固、理解提升,知识是学过的,且由于大部分知识仍然留在学生脑海里,如果教师以常规方法,即归纳知识点和例题突破难点,对学生来说失去潜在的吸引力,一般学生不易投入复习巩固中,课堂上就无法达到查漏补缺、理解升华的预期目的。因而复习课要达到教学要求,就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取学生互助合作,方能起到查漏补缺、理解提高的目的。下面以“声现象”为例,谈谈本人在复习课上,是如何采取合作复习策略的。  相似文献   

18.
以“案例”为中心的复习课教学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1 问题的提出如何组织复习课教学一直是一线教师普遍感到棘手的问题。复习课教学主要存在着两方面的难点:一是复习课的内容,学生都已学过,属于旧知识,因而学生的学习兴趣远不如上新课,这就要求教师避免"炒冷饭"式的重复;二是学生已学过的知识未必都掌握,尤其是将旧知识用于新情景中,学生往往对旧知识的重组或者知识之间的联系及应用缺少认知,这  相似文献   

19.
复习课不能"炒现饭",要有一定的"新鲜度",否则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复习的效率。重新组织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学主题、精准确定复习目标、精巧渗透核心素养、精确瞄准高考靶心,能有效吸引学生,打造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20.
我们经常听到数学教师这样感叹,“复习课难上”、“除了练习还是练习”、“学生无生气,像木头人,教师提一下,动一下。”确实如此,复习课既不像新授课有“新鲜感”,也不像练习课有“成就感”,但它担负着查漏补缺,系统整理以及巩固发展的重任。在当前的数学复习课堂上,许多教师对学生总是不放心,上复习课要么面面俱到,不停讲解,不停提问,要么就是大量练习,只求结果,不重过程。表面上容量很大,效果较好,其实只是事倍功半。因此,我们的复习课不能由教师包讲,学生包练,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原有知识水平状况,组织教学,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主动去获取知识,自觉的训练技能,以达到教学目标。下面我就结合六年级总复习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让学生在复习课中提高自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