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中日关系此起彼伏,特别是安倍执政,中日关系陷入低谷,引发人民对日本这个国家极大的关注。在新的形势下,作为了解日本的重要窗口——《日本社会与文化》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
渠长根 《红领巾》2005,(4):34-37
中国人民纪念抗日战争胜利的内容和方式方法应该是多方面、多领域的,清理日本侵华思想是其中极其重要的领域,是一个深层次的方面.日本侵华思想导致了残暴的日本侵华战争,并把1945年之前的中日两国关系写实为日本的侵略和中国的反侵略,而且日本侵华思想也并未随着日本的战败投降而销声匿迹.相反,直到战后,它还潜在地影响着中日关系,使现当代中日关系的发展呈现出异常的态势.清理清除潜伏暗藏的日本侵华思想不仅是中国人民纪念抗战胜利的重要内容,更是健康发展中日关系的基础性工作,是中日两国人民的共同任务.  相似文献   

3.
日本是当今世界的经济大国,与中国近邻。中日两国同为亚洲大国,中日关系是当今世界最主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中日关系影响着亚洲的稳定,甚至是世界的和平。古代日本长期以中国为师,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强大起来,屡次侵略中国,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今天,日本右翼势力不仅不思悔改,而且竭力掩盖侵略的罪行,美化侵略战争,给两国关系蒙上了阴影。只有正确处理中日关系才能切实维护两国的利益。  相似文献   

4.
公维彬 《华章》2007,(12):75-75
在中日关系发展的过程中,日本大众传媒功不可没,但对于中日关系的困境日本大众传媒也同样难辞其咎.文章论述了日本大众传媒热衷对中国负面报道的问题,对其进行了原因分析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一、邦交正常化以前的中日关系 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友好邻邦,两国人民在2000多年的交往中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促进了两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也为人类社会的文明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在19世纪末叶以后的半个世纪里,特别是从本世纪30年代初开始的10多年间,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了深重的灾难,中日友好合作关系遭到破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多次明确指出: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的侵  相似文献   

6.
在世界各国以不同方式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联合国成立60周年,以及中国人民庆祝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的时刻,作为发动这场人类大浩劫的责任国之一的日本却逆时代大潮而动,日本某些政客近日更是公然为日本的侵略历史和战争罪犯“翻案”。由于日方在历史问题和台湾问题上一再违背三个文件的基本原则,失信于中国人民,致使中日关系受到严重损害。日本政府在否定历史、参拜靖国神社、修改教科书、抢占钓鱼岛、干涉台海局势、争夺东海油气资源等问题上,已经走得越来越远。尤其是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日本频频以政府官方形式,公然做出一连串挑衅中国的核心国家利益、挑战现代国际法的极为恶劣的动作,使得中日关系降至冰点。日本必须遵守战后国际秩序,恪守三个政治文件,维护国际正义,坚持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把握和处理中日关系,坚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正确处理好历史问题和台湾问题,只有这样中日关系才能长期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7.
周作人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日关系日趋紧张时期,曾发表了大量日本批评和日本研究的文章,这些文章体现了其日本认识。周作人执着于对日本文化的喜爱,往往从文化的角度来寻找对日本的政治行为的解释,这使他的日本认识显示出文化批评视野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8.
小田岳夫著《鲁迅传》是世界上第一本完整的鲁迅传记。该书于1941年在日本出版后于不同的历史时期多次再版,且其各版均在内容上有所改动,可以说从一个侧面体现了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中日关系影响下的日本鲁迅观的嬗变。随着《鲁迅传》的多次再版,其中的鲁迅形象也与日本的历史社会状况产生了深刻的关联。  相似文献   

9.
安倍晋三当选为自民党新总裁和日本新首相,这是一场毫无悬念的胜利。但安倍出任首相后,能否清除小泉给日本的周边外交留下的负面影响,能否摆脱小泉给中日关系投下的阴影,修补中日关系裂痕,还是一个悬念。  相似文献   

10.
中日关系在曲折中发展。本文简要叙述了日本国家的特征,近代中日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日本应采取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透过周作人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日关系紧张时期发表的对日本的批评中民族立场的表层,分析隐含在周作人思想深处的日本文化立场和关于民族气节的认识对周作人日本认识的影响,揭示其日本认识的深层内涵。  相似文献   

12.
历史上的中日、中美关系经历了风风雨雨的曲折发展历程、中日关系源远流长.曲折复杂、大体上经历了友好交往——日本侵华(甲午、甲辰,甲寅战争,全面侵华战争)——冷战对立——和平交往几个时期.正确对待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罪行,是中日关系顺利发展的重要前提,近年来,歪曲历史,为自己的侵略罪行进行辩解,甚至否定侵略历史的言行,在日本国内不断出现,严重影响了中日关系的正常发展。“一战”期间到“二战”期间,美国扶植中国政治势力同日本激烈争夺对华主导地位:“二战”后美国推行扶蒋反共政策:20世纪50—70年代初美国推行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禁运和军事上包围威胁的对华政策;此后中美关系解冻.由对抗转为对话,但由于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冲突,两国关系的发展一波三折,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中最核心、最敏感的问题,不过,中美两国之间存在共同利益,合作会使双方获利,中美关系将在曲折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3.
台湾问题是中日关系中的核心问题。日本在不同的时期采取了不同的对台政策,始终没有放弃插手我国台湾事务的企图。去年年底,日本同意李登辉访问日本,对中日关系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再次凸现两国关系中台湾因素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王英 《山东教育科研》2014,(20):F0003-F0003
中日关系始终在全球政治经济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且是不可被忽视的重要的关系。中国人民牢记着当年日本在中国国土上犯下的种种罪行,历史的伤痛不应该被时代遗忘。对于日本这个国家,中国人心中特有一种敏感,但中国人似乎并未曾真正反思过这样的“恨”源于何处,对于日本这个国度的形成、历史起源以及发展、民族文化等也都很少有深入的了解与探寻。  相似文献   

15.
《天羽声明》是三十年代前期日本对华政策的重要表现,是当时中日关系和远东国际关系史上的重大事件。它的出笼,对后来日本在侵华战争及太平洋战争中提出的侵略理论产生了很大影响。本文力图搜集、利用日本外务省的档案文献及有关资料,弄清《天羽声明》的来龙去脉,并分析其实质及与日本对华政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1979年末以来,日本一直是最大的对华ODA提供国。在历年日本ODA的受援国顺序上,中国始终占据第一、第二位。日本的对华ODA已构成中日关系的重要一环。近年来,日本的对华ODA政策正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到2003年度降到了第三位,这势必对中日关系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拟就日本对华ODA开始、变化及原因与其中的中日关系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7.
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近邻,两国之间的交往源远流长,但中日关系却一直比较纷繁复杂,两国既有密切的现实利害关系,又有复杂的历史恩怨。尤其近期中日两国之间围绕历史教科书、东海问题、台湾问题、日本“联合国入常”等问题产生不少摩擦,导致了两国在政治上互不信任、军事安全上互相提防、能源利益上相互竞争、国民感情上相互厌恶。而今年又是中国人民抗  相似文献   

18.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是中日关系既重要又敏感的一年。在近一个时期,中日之间各种矛盾不断凸显,严重地影响了两国关系的健康发展。有鉴于此,国内外有远见的专家学者提出将中日关系纳入整个东亚的视野,在区域合作中看待中日两国关系。2005年9月23-24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东亚研究中心主办,中日战略研究促进会和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协办,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了“东亚合作论坛2005:中日关系与东亚未来”国际学术讨论会。这次讨论会邀请了国内数十位日本问题及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和来…  相似文献   

19.
中国和日本是东亚地区两个最重要的大国,具有两千多年友好往来的悠久历史。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迅猛发展的今天,中日两国的经贸合作取得了空前的进展。但由于历史问题等消极因素的影响,中日关系时常出现波折。历史问题是阻碍中日关系发展的最大障碍,但中日关系的发展也有诸多有利因素:经济上的相互合作、文化上的频繁交流、安全上的相互借鉴,已成为双方共同的战略利益。中日两国应从大局出发,积极消除消极因素的影响,充分利用各种积极因素,推动中日关系在新世纪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日之间的历史问题逐渐成为影响两国政府和人民关系的重要因素。在日本部分政客及右翼势力的作用下,各种美化侵略、歪曲历史的行径层出不穷。究其原因,由于战后特殊的国内外形势,导致今日日本国内的军国主义思想存在的土壤根基依然存在。日本部分政客和右翼分子"绑架"民意的根本动机在于重振日本"政治大国"的地位。就解决策略而言,中国学者与民众应该努力同日本和平团体、国际社会加强合作,共同塑造日本民众正确的历史认知,推动中日关系健康、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