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6 毫秒
1.
所谓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是与常规武器比较而言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其杀伤空间、杀伤能力,对环境甚至对整个地球、宇宙都会产生巨大的破坏力,这是常规武器所不可及的。如核武器,1945年美国投在日本广岛、长崎的原子弹,导致了至少40万人伤亡,使两个中型城市毁于瞬间。这就是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威力!而当时的原子弹才2万吨级,也就是说,1枚200千克重的原子弹,就相当于2万吨TNT炸药爆炸的能量。  相似文献   

2.
人们习惯于将核能技术比喻为双刃剑,意思是说,如果开发、利用得当,它可以有助于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能源危机,造福于人类社会;但是如果失去控制,它也可以被战争狂人用来制造原子弹、氢弹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灾难。  相似文献   

3.
说起战争,人们总是联想起硝烟弥漫、战火纷飞、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的恐怖场面。这也难怪,因为自古以来,无论是大刀长矛,还是飞机大炮,乃至各种各样的导弹、氢弹、原子弹,都是以杀伤敌方有生力量为目的的。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各种科学技术的精华都被用来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所以战争留给人们的印象永远是死亡。 然而,随着高技术的发展,武器专家们突发奇想——利用不杀人的武器作战,不死人,不毁灭城市,同样可以克敌制胜。一些新闻媒介称其为“非杀伤性武器”。这种武器系统是在减少附带损伤的  相似文献   

4.
核武器在原子能武器家族中,除众所周知的原子弹和氢弹外,还应包括新概念的中子弹。生物武器主要由生物战剂及其施放装置构成,其杀伤作用不同于一般的杀伤武器,生物战剂是生物武器的核心部分。化学武器就是指利用有毒的化学物质,来杀伤战场有生力量和破坏战场生态环境的各种武器及器材的总称,核生化武器都是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相似文献   

5.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科学家和军事专家们预言,不久将会出现一系列新型武器系统,其中包括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下面介绍几种未来的新型武器。  相似文献   

6.
化学武器被称为“穷国的原子弹”。这类武器由于科技含量低,制造方便,且能够造成大规模人员伤亡,在发展中国家很受欢迎,但由于杀伤力太强,在使用上受到限制。在  相似文献   

7.
钻地武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军事科技的发展,现代战争已从地面、海上和空中的较量向太空、地下和深海方面发展。为了防御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袭击,世界各国,特别是一些发展中国家,不断挖掘越来越深的地下掩体;而军事强国则不断研制对地下目标更具攻击力的武器,特别是美国,为配合在全球范围内推行"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及"先发制人"霸权主义军事策略,重点开发研制各种钻地  相似文献   

8.
8 岁比利问父亲:爸爸,我们国家为什么要入侵伊拉克? 父亲答:那里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问:但是电视上说核查员在那里什么也没有找到。 答:伊拉克人把这些武器藏起来了,我们的政府知道入侵比核查更管用。 问:如果那里有这些武器,为什么在我们进攻的时候,他们不拿出来使用呢? 答:不拿出来就是为了不让人家知道他们有这些武器。他们宁可被杀死,也不自卫。 伯呢? 问:一个国家的人民怎么会宁被杀 答:因为它的政府是我们的朋友。死,也不自卫呢? …  相似文献   

9.
1991年,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与伊拉克之间展开了一场引人瞩目的海湾战争。这场战争给人印象最深的恐怕莫过于乡国部队精湛的现代化武器装备了,它使得人们领略了一番20世纪结束前的军事技术风采。 那么,21世纪的武器又将是怎样的呢?可以预测,冷战时期的结束与新的全球关系格局的形成,使得各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必然受到全世界日益强烈的反对。目前,世界大多数国家特别是核大国,  相似文献   

10.
联合国武器核查小组赴伊拉克进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检查,有一个人绝对是个关键人物,她就是被称为“伊拉克生化武器之母”的利哈卜·拉希达·塔哈博士。“细菌博士”今年47岁的塔哈,丈夫是伊拉克的石油部长阿米尔·拉希德,家庭幸福美满。塔哈给人的印象是羞涩而又谦逊,但她被联合国武器核查人员称做“细菌博士”,被西方认为是世界上活着的“最危险、最致命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利比亚一直被西方国家认为是支持恐怖主义的国家,利比亚领导人也奉行“对抗”西方国家的政策。但近期利比亚的表现却出入意料。先是去年8月宣布对洛克比空难负责,12月19日又正式宣布自愿放弃研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计划,接受国际社会的武器核查,并已于今年1月6日正式批准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成为签约国中第109个批准该条约的国家。  相似文献   

12.
核武器是20世纪40年代出现的具有大规模杀伤破坏力的武器。其问世至今已经有半个多世纪了,尽管只使用了两次,但它惊人的爆炸威力和令人恐怖的核辐射,仍使人不寒而栗。 花样翻新种类多 目前已装备的核武器,从核爆炸结构原理来看,主要有原子弹和  相似文献   

13.
8岁的比利问父亲:爸爸,我们国家为什么要入侵伊拉克?父亲答:那里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问:但是电视上说核查员在那里什么也没有找到。答:伊拉克人把这些武器藏起来了,我们的政府知道入侵比核查更管用。问:如果那里有这些武器,为什么在我们入侵的时候,他们不拿出来使用呢?答:不拿  相似文献   

14.
时事集锦     
1.Iraq delivered December 7 its arms dec-laration to the United Nations, a day ahead ofthe Dec.8 deadline as set in UN Resolution1441. 伊拉克12月7日正式向在巴格达工作的联合国武器核查人员递交该国“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相似文献   

15.
8岁的比利问父亲:爸爸,我们为什么要入侵伊拉克?父亲答:那里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问:但是核查员在那里什么也没找到。答:伊拉克把这些武器藏起来了,我们的政府知道入侵比核查更管用。问:如果那里有这些武器,为什么在我们进攻的时候,他们不拿出来呢?答:不拿出来,就是为了不让大家知道他们有这些武器。他们宁可被杀死也不自卫。问:一个国家的人民怎么会宁可被杀死,也不自卫呢?答:他们的文化跟我们的不一样,他们宁可被杀死后进入天堂,要记住萨达姆是残忍的统治者。问:他有多残忍?答:他对人民严刑拷打,滥杀无辜。问:我们在巴格达干什么?答:我们…  相似文献   

16.
8岁的比利问父亲:爸爸,我们国家为什么要入侵伊拉克?父亲答:那里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问:但是电视上说核查员在那里什么也没找到。答:伊拉克人把这些武器都藏起来了,我们政府知道入侵比核查更管用。问:如果那里有这些武器,为什么在我们进攻的时候,他们不拿出来用呢?答:不拿出来就是为了不让人家知道他们有这些武器。他们宁可被杀死,也不自卫。问:一个国家的人民怎么会宁可被杀死,也不自卫呢?答:他们的文化与我们的不一样,他们宁愿被杀死后进入天堂。要记住萨达姆是一个残忍的独裁者。问:他有多残忍?答:他对人民严刑拷打,滥杀无辜。问:我们在…  相似文献   

17.
陈安生 《教育艺术》2004,(10):22-22
1945年8月,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造成20多万人死亡,标志世界战争史进入了核时代。从此美国依仗手中的核武器,耀武扬威,不可一世。毛泽东不信邪,1946年就在延安窑洞里宣布:“原子弹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他不吃美国的那一套,仍然坚持人民战争,打出了新中国。他说:“原子弹是一种大规模屠杀的武器,但是决定战争胜败的是人民,而不是一两件新式武器。”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科技对人类社会及人自身的干预日益增强,科技双刃剑的特征充分展现在世人面前。人类在充分享受科技带来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见证了化学武器、原子弹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制造的惨绝人寰的杀戮,亲历着科技对自然环境、社会生活深度入侵所致的气候变暖、生态恶化、食品安全、两极分化加剧等问题,担忧着基因编辑、脑机接口、生成式人工智能等颠覆性技术给人类生存带来的威胁。科技活动的外在风险和内在不可预测性与不确定性,呼唤着科技向善、伦理在场。  相似文献   

19.
间谍卫星     
A国的间谍卫星拍摄了20张B国军事基地的图片,其中有一个与图示相同,据说是B国存放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地点,你能在三分钟内找出来吗?  相似文献   

20.
泰拉星球是一个美丽的地方.这里的人们崇尚和平与宽容,反对战争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然而随着躲避战乱和环境灾难的人类的到来。这里的平静也被打破.整个星球陷入一片混乱和动荡之中。肖恩和玛拉是星球上两个叛逆的青少年,玛拉和一个受伤的人类飞行员成为了朋友,两人通过接触发现彼此的种族并没有太大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