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伊拉克战争的头一个月里, 伊拉克人是如何生活的?他们究竟如何看待这场战争?下面是一个巴格达小姑娘写的日记。3月17日我的名字叫阿迈勒,14岁。我生活在一个很幸福的大家庭里, 我有3个弟弟,他们是阿里、穆罕默德和迈哈姆德,他们都上小学三年级,我还有4个姐姐,大姐法  相似文献   

2.
案例背景本课的主体部分选自著名的纪实作品《安妮日记》,作者安妮·弗兰克是一个犹太少女。纳粹兴起后,对犹太民族进行疯狂迫害,她和全家逃往荷兰的阿姆斯特丹避难,但还是于1944年被捕,第二年死于法西斯集中营,时年16岁。安妮在日记中记录了她被捕前的隐秘、艰苦的生活,寂寞、苦闷的心情, 以及对战争、对人生的思考,她渴望着用年轻的激情和天生的善良去拥抱生活,拥抱世界,但是现实回报  相似文献   

3.
I 在巴格达的街道上有很多孤儿依靠乞讨维l生,伊拉克战争增加了这些孤儿的数量。图为一名l 9岁的伊拉克孤儿和她的同伴在街道上抽烟。巴格达街道上抽烟的伊拉克孤儿  相似文献   

4.
论郝思嘉     
郝思嘉是美国长篇小说《飘》的女主人公,她生活在美国南北战争时期,从十六岁登上人生舞台,到二十八岁剩下孤单一人,在这十二年间,她先后嫁过三个丈夫,二度守寡,生过三个孩子,为“振兴家业”干过一阵子,成了十九世纪美国的“乱世佳人”。是作者着力刻画的一个人物。作者将她放在南北战争和战后重建时期广阔的社会背景上,多方面地描写了她在爱情生活、战争生活、经济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性情仪态,揭示出她内在的精神世界,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极为鲜明的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5.
13岁的安妮·弗兰克是德籍犹太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躲避纳粹的迫害,她的一家和朋友共8名犹太人藏到了她父亲公司的阁楼,开始了的暗无天日的生活。从1942年她13岁生日那天,小安妮开始写日记,一直写到1944年8月4日他们的藏身地被德国党卫军查抄前夕。她的日记后来被编成一本书,书名叫《安妮日记》。在与世隔绝的阁楼里...  相似文献   

6.
2001年11月,她赴阿富汗战地采访,成为第一位进入阿腹地喀布尔的华人女记者,获得前国务院总理朱镕基的当面称赞:"你很了不起,我佩服你。"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美军轰炸巴格达时,她是在巴格达市区进行现场报道的惟一的华人女记者,从此被称为"战地玫瑰"。她就是闾丘露薇。  相似文献   

7.
感谢对手     
苏拉今年32岁,才华、勤奋已让她稳做了五年的广告部主管。面对轻车熟路的工作,她渐渐地失去了创业的热情与勤奋,部门业绩连续几个月下滑,一些散客户纷纷撤资。有个新来的下属提出了个建议,可是苏拉很是不以为然,我经手了多少百万的大订单,你一个刚毕业的毛孩子知道什么。一天,即将因升职而卸任的经理突然在广告部里宣布了一个惊人的决定:由于那个新来的下属表现出色,公司决定给三个月的时间让苏拉和下属共同竞争部门主管这个位置,谁的企划好、业绩高,公司就将选择谁。苏拉开始是难以置信、忿忿不平,直到发现那个下属已经快速行动起来了。职…  相似文献   

8.
《安妮日记》是一本好书,但我非常遗憾地和她错过了几乎十年。我想,每个孩子都应该在十二三岁的时候,在温暖的卧房,橘色的柔光下,读到这本书。犹太女孩儿安妮·弗兰克,在战争、种族灭绝大背景下成长,把情感和信任付托笔纸。她的日记,隔着半个世纪,依然微笑绽放,让人感动。  相似文献   

9.
一、Blog的兴起 Blog于1997年在美国出现。1998年,个人博客网站“德拉吉报道”率先捅出克林顿莱温斯基绯闻案;2001年的“9.11”事件中,当几乎所有的传统媒体网站由于访问量过大而近乎瘫痪之时,许多个人Blog为人们带来了恐怖袭击中最前沿的声音;2003年,伊拉克战争中,伊拉克人SalamPax记载着战火中巴格达群众生活的现代“安妮日记”更是让多少人牵肠挂肚;2004年4月,轰动一时的Gmail测试者大部分从Bloggers中产生。  相似文献   

10.
"女儿端庄才美丽,男儿正派才帅气。"这是孙丽的QQ个性签名。从她的日记中,我们也可以读懂这一人生主张。在这里,笔者想着重强调的是,无论从端庄还是美丽的角度看,孙丽无疑都不愧这些耀眼的词汇。而她的人与日记,也透露出成就今天孙丽的,是那散不开的浓郁的烟火味。文学来自生活,也高于生活。日记作为其中的一个分支,  相似文献   

11.
读了《马燕日记》,我感受很深。马燕是宁夏一个贫困山区的小女孩,因为家里穷,生活拮据,父母供不起她上学,只能让她半路退学回家种田。马燕是一个坚强倔犟的女孩,因为不能上学,她不知流了多少眼泪。最后,她在一位外国人的帮助下重返学校。《马燕日记》真实地记录了马燕上学、辍学、再上学、再辍学的过程中她内心的感受。在她的日记里,看不见任何的华丽词语,没有任何的修饰,平平淡淡,甚至还有很多的错字别字。但是,她的日记能打动人心,让人心酸,同时也让人同情马燕。日记中至始至终都表达了马燕渴望学习的心态。“我想读书”这声从心底发出的…  相似文献   

12.
三十三、观赏中的思考和研究现在和我生活在一起的家庭成员中有一个是我的小外孙女非非。在她的妈妈小东出世的那一天,我和老伴决定记她的日记。日记记了两年多,文革中抄家时被抄走了,从此失落,这是我的一件憾事。现在她的女儿出世了,我就在这小家伙诞生一百个小时时写了一篇《八十岁的我和刚出世的小外孙女》。今天她恰好两岁零七个月。在这两年多时间里,关于非非我写了长的两三千字,短的不到一百字的文章四十篇,我把她作为我的一个观赏动物。  相似文献   

13.
李永喆 《成长》2006,(6):41-41
在网上看到《妓女日记》,觉得很惊诧,她还是一名大三的学生,一个刚满20岁的女孩,从她的日记里,看得出她骄傲地感受自己宛若强大的自由,转念却又发觉自己可怜,脆弱是什么都玩不起。什么都输不起,  相似文献   

14.
萧娅  毛毛 《课外阅读》2006,(12):58-60
王蕤在北京读小学五年级时,成绩优异的她喜欢上了班里的一个男生,她把这种青涩心情写进了日记。一个同学偷了她的日记,大声念给同学听,12岁少女的秘密就这样被公开,而那个男生流露的是不屑和轻蔑,其他同学也孤立了她……  相似文献   

15.
安妮·弗兰克是出生于德国的犹太女孩,她的日记生动地记录了二战期间纳粹对犹太人的迫害以及犹太人的苦难生活。1933年纳粹执政后,安妮和家人被迫从德国迁至荷兰阿姆斯特丹。战争爆发后,荷兰被德国占领,纳粹对犹太人进行了残酷迫害。  相似文献   

16.
一个女孩悄悄地爱上了班级的一个男生,便把这种情感毫无顾忌地倾泻到日记本中。有一天她发现日记本被人偷看了,便怀疑是她妈妈。可是她妈妈好长一段时间都装得若无其事的样子,只是非常细心地关心她的学习和生活。一天,女孩终于向妈妈挑明:“你为什么要看我的日记?”妈妈首先向女儿诚恳道歉,请求原谅,然后说明她看日记的真正原因是因她的成绩直线下降。从日记中了解到,原来是女儿初涉爱河。妈妈没有责怪她,认为这是很正常的,但必须把握好。因为在这个朦胧的年龄很容易干出糊涂事,将会因此抱憾终身。女儿听了妈妈的话,很是感动,幡然醒悟,判若…  相似文献   

17.
毕青凤 《小学生》2006,(5):I0012-I0013
高怡然的日记,不仅是交老师的作业,还是一个生活的万花筒。在她的日记中,有读书的心得,有课文的改写、缩写、读写、扩写,还有词语、名言、警句甚至是农谚、生活小窍门、医药小常识等。仅看日记的题目,就可以读出,她不仅仅是学习的佼佼者,而且是  相似文献   

18.
女儿赵辉现在7岁。她聪明专注、爱好广泛、博览群书、勇敢自信,是个人见人爱的小精灵。 三岁时女儿会读书了,她百倍地夸奖我:“妈妈你多幸福,你有一个世界上最好的女儿!”那以后不久她读了我为她记的成长日记,三岁多的小人儿竟眼含热泪地偎在我怀里说:“妈妈谢谢你,我小时候身体那么差,你比别的妈妈辛苦多了。”是啊,女儿5岁前,我一直生活在她可能是个脑瘫儿的阴影里,哪里还敢奢望她能成为一个高智商的孩子。我只求苍天有眼,让女儿长大后能自己照顾自己。 从怀孕一开始,我的身体反应就相当强烈。首先吃不下,十月怀胎我只能…  相似文献   

19.
我曾经遇到过一个学生叫小鲁,性格内向,成绩平平,信心不足。我找她谈了一次心,效果不佳。于是我改变了方式,用日记和她交流。我让她每天写一篇日记交给我,日记的内容就是写自己的心里话、学习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等。  相似文献   

20.
<安妮日记>,这部震动了世界,触动了人心的伟大日记,让人们永远记住了生活在孤独和恐惧中的14岁少女那鲜活的形象,记住了她对生、对自由的渴盼和对和平的向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