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在教育学发展史中,人们对夸美纽斯《大教学论》历史地位的评价往往从"理论教育学"出发,未能充分揭示《大教学论》的学科地位。从实践价值取向出发,在"实践教育学"的基础上分析《大教学论》的实践教育学性质和独立性质,认为《大教学论》的诞生,标志着独立实践教育学的开端。  相似文献   

2.
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发展变化都是有规律的,教学这一社会现象当然也不例外。要驾驭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必须认识教学规律并把它运用于教学实践,而要认识教学规律,就必须加强对教学规律的研究,这已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中外教育家在这个问题上,都作了一定深度的研究。例如,在斯卡特金主编的《中学教学论》、巴班断基主编的《教育学》、南京师大教育系编的《教育学》、王道俊和王汉澜主编的《教育学》、李秉德主编的《教学论》等著作中,各位作者都就教学规律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3.
唐忠义 《现代教学》2008,(10):75-77
夸美纽斯(Johann Amos Comenius,1592-1670),捷克著名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资产阶级教育理论的奠基者之一。教育学巨著《大教学论》成书于1632年,是夸美纽斯最重要教育论著。正如作者在书中开篇所写的,此书主要阐明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它是西方近代最早的有系统的教育学著作,标志着独立的教育学产生于世,并对世界各国的教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4.
论《学记》的诞生是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的标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记》是我国古代一本最早的教育学专著,它从教育理论到教育实际,从教育制度到学校管理,从教师到学生,从原则到方法,系统地阐述了教育学的理论体系,它已从其它学科中分化出来,具有自己的独立性,它的科学化水平高于《大教学论》,它的诞生是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的标志。  相似文献   

5.
十七世记捷克的资产阶级教育家夸美纽斯,在教育学方面作出了许多新的贡献。他的代表作《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比较系统的教育学著作,是一份宝贵的教育遗产。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研究总结了前人和自己从事教学工作的经验,提出并论证了许多  相似文献   

6.
张晓冬 《教书育人》2009,(11):64-65
一、问题的提出 教育学学科自引入我国以来身负着三重使命,即:教师素养教育、教育科学研究、学科自身建设。从指导实践到发展理论,教育学似乎无所不包。这神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使教育学始终摇摆在实践与理论之间,结果实践也没有指导好,理论也没有建设好,教育学“沦落”为三流学科。在有巾国特色的教育学教材出现之前,探究新的教育学教学模式不仅是解决教育学困境的可行之路,也是学科增长的突破口。因为几乎所有教育学名著,如《大教学论》《普通教育学》《民主主义与教育》,  相似文献   

7.
一 教学原则作为教育学的组成部分,应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地发展和完善。直观性原则是教育理论中的一个比较古老的教学原则,它在教育的发展、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从最近几年出版的教育学教材来看,有些削弱,甚至取消了这一教学原则(如南京师范大学编的《教育学》,余本祜、赵浚谏主编的《教育学》,叶澜主编的《新编教育学教程》,李秉德主编的《教学论》,中央教育行政学院编的《高等教育原理》,潘懋元编的《高等教育学》,孙绵涛主编的《高等教育学概念》,前东德的克拉因主编的《教学论》,前南斯拉夫的鲍良克著的《教学论》,布鲁纳的教学原则体系等)。 从现有对直观性原则的论述来看,不外乎是从这样三个方面来解释的。一是从哲学原理即主要从人类的认识规律出发,简单地、机械地把它照搬到教学过程中,没有充分地考虑学生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拟对教学论教材建设中的三个问题谈一点粗浅看法。 一、关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问题 教学论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必须确定自己的研究对象。 从历史上看,教学论产生的初期,人们把教学论研究对象视为研究教育的全部问题,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就是这个意思。后来研究全部教育现象的教育学产生了,教学论开始变成教育学的一个分支或组成部分,它的研究范围便相对缩小了。人们大都把它视为研究智育  相似文献   

9.
教学原则是一个老概念,从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他的《大教学论》中系统地论述教学原则算起,距今也已366年。具体的教学原则可以追溯得更远。《二程遗书·卷十九》指出:“孔子教人,各因其材”。可见“因材施教”这条“教学原则”2千多年以前就已践行了。教学原则也是一个熟识的概念。可以说,没有一本教育学论著不谈教学原则的。但是,教学原则到底有多少条?学者似乎各有所好,莫衷一是。《大教学论》提出了4条教学原则;凯洛夫在他主编的《教育学》中提出了6条教学原则〔1〕;赞可夫在《教学与发展》中提出5条教学原则〔2〕;巴班斯基在《教学教育…  相似文献   

10.
科学合理的《教育学》教材内容对学习者获得全面和深刻的教育学知识有重要意义。中外有主要论述教学问题的《教育学》,全面系统和比较全面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教育学》,主要研究教育哲学或教育基本理论问题的《教育学》等。现代中国的一些《教育学》教材则存在心理学化和教学论化、理论化和学术化、重智育轻德育等问题。科学合理的《教育学》教材内容组成应该坚持基础性和全面性相结合、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公共性和有特色相结合等标准和原则,概括阐述教育学的基本问题,处理好与心理学和教学论、公共知识和个人知识、基础性与最新研究成果等关系,高度重视内容科学化和针对性研究,严格编写和编辑资质和程序等。  相似文献   

11.
一《教育学》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其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目前我国现有《教育学》的结构体系主要是从学校工作的角度划分为四个部分,即总论、教学论、教育论、管理论。根据国家教育委员会师范教育司编写的小学教师专业合格证考试《教育学大纲》的要求,小学教师专业合格证考试主要学习前三论。下面就前三论的学习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2.
现代教学论的基本观点及对职业教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教学论是研究教学过程的规律的一门科学。最早提出这个术语的,是17世纪杰出的教学论学者、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他的《大教学论》是一部集文艺复兴以来的教学论学说之大成的教学论的先驱性著作。18、19世纪从理论上把教学论加以系统化,并对教学思想及教学实践产生更为深刻影响的是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和威尔曼。赫而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是他的教学论的主要著作。他从自己的心理学理论出发,规定了教学要按照真正理想事物的顺序──明.联想、系统、方法这样四阶段的程序来组织。这个"形式阶段说"就是被称为"三中心"的传统教育学。威尔曼则…  相似文献   

13.
夸美纽斯是17世纪捷克著名的教育家,其著作《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比较系统的教育学著作,也是独立形态教育学的开端。夸美纽斯提出的自然教育、普及教育等教育思想,不仅在当时具有超前性,而且在当下仍具有普适性。重温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对于当前我国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4.
教育学独立学科产生的标志究竟是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还是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通过对42部随机提取的教育科学类著作的研究发现,关于此问题的表述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并已成为教育学学科发展中不得不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学记》是我国最早的教育学专著,对中国及世界教育思想均有深远影响。本文在近年来国内有关《学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着重就教学论和教师论作了比较深入的探讨,批判吸取关于启发教学和尊师重教方面的进步思想。以丰富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学内容。  相似文献   

16.
本期学人     
《当代教育与文化》2020,(3):F0002-F0002
刘庆昌山西河津人,教育学博士,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院长,兼任全国教育哲学专业委员会理事、全国教学论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山西省学前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主要从事教育基本理论和教学理论研究,出版学术著作7部,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代表性著作有:《教育哲学新论》《教育工学:教育理论向实践转化的理论探索》《广义教学论》《教育思维论》《教育知识论》。  相似文献   

17.
康德是德国近代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其教育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论教育学》一书中。本文主要从《论教育学》一书的写作背景、基本内容和对后世影响三个方面,分别阐述了康德教育哲学思想的产生和发展脉络,指出其深远影响在于使教育学在西方学界开始被确认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相似文献   

18.
十七世纪捷克的资产阶级教育家杨·阿姆司·夸美纽斯(1592——1670)在教育学方面作出了许多新的贡献.他的代表作《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比较系统的教育学著作,是一份宝贵的教育遗产.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研究总结了前人和自己从事教学工作的经验,提出并论证了直观性、自觉性和积极性、系统性、巩固性、量力性等教学原则.直观性原则是他所研究的最主要的教学原则之一.它的提出,为新兴资产阶级创办新学校和自然学科的教学指明了方向.研究、评价这一原则,对批判地吸收教育学的历史遗产,推动教学理论的研究,改进我们的教学工作是具有积极的意义的.  相似文献   

19.
新书     
《信息技术教育学》 本书从全新视角建立了信息技术教育学的理论体系,原创性较好,理论价值较大,实用性较强,拓展面较宽,是一本具有推广价值的好书。全书分别介绍了信息技术教育本质论、发展论、技能论、资源论、病理论、课程与目标论、教材论、过程与原则论、方法与模式论等。最后两章着重介绍了教学网站制作实践研究和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开创了我国教育界对机器人教育的理论探讨的先河。  相似文献   

20.
科学教育研究在我国刚刚兴起,但尚未形成一个独立建制的学科。本文从国际科学教育学的兴起及其存在的理由、科学教育学的两大传统及其影响、科学教育学与理科学科教学论之间的关系三个角度,探讨了科学教育学的学科性质、科学教育学在国内外的兴起与发展历程、科学教育学与理科学科教学论的关系、英美"经验论-课程论传统"与欧陆国家的"教育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