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编高中语文课本第二册《劝学》一文里,将“风雨兴焉”、“蛟龙生焉”、“圣心备焉”的“焉”字注释为:“都是助词。”笔者认为:这仅仅是从大的方面加以框定,却忽略了“焉”字在具体语境里的实际应用,将两种不同的用法笼统概之,因此,该注释有不够详尽、具体、准确之嫌。目前,许多中学文言文译本和其它一些参考书中,均将前两个“焉”字讲成“兼词”,后者讲成“助词”(见《中学古诗文对照注释》高中上册P471;林三松编《文言文学习手册》P45),到底谁对呢? 首先应肯定,“焉”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语气助词,“是一个指示代词兼语气词”(王力《古代汉语》修订本第一册P257),不过这里  相似文献   

2.
“上、中、下”是文言文的常见字,它们既可单独出现,也可与其他语素构成双音节词。这三个字,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均有解说。“上,高也。指事也。”“下,底也。指事也。”“中,内也。从口,上下通。”这就告诉我们,从构字法来看,上、下是指事字,中是会意字。“上、中、下”从本义引申出了许多意义,这些意义大多在中学文言文中出现了。作为方位词的上、中、下,可与名词组成方位结构,作补语或状语,例如: ①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活板》) ②坐桂公塘土围中。(《<指南录>后序》)  相似文献   

3.
编辑同志: 你刊1984年11月刊出的刘治平同志的《中学文言文古今同形异读字举例》一文,旨在指导文言文教学,使学生掌握文言文中某些字的正确读音。不过,作者用的方法不对头,这样反而给教和学带来混乱。作者这样讲形同异读字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4.
一般认为,文言文中用于主谓结构的主语和谓语之间的“之”字,其作用在于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使句子在形式上词组化。本文举出这种主谓结构出现的三种语境中,“之”字都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的语言事实,说明“之”字的出现与否,同主谓结构的是否具有独立性无关。然后对这种“之”字在句中的作用作了初步的分析,认为其作用如《马氏文通》所说,在于疏缓语气以引起强调。  相似文献   

5.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文言文“教什么”及“怎样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高中文言文教学重“言”轻“文”是一种真实的存在,这是极为不恰当的做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花大量的时间只是去正音、解释词语、串讲翻译句子,而不重视文章蕴涵的思想文化内涵、艺术表现形式、审美情感等内容的讲授,这有点像古代汉语教学。然而这样做,字词句虽然比较落实,古汉语的基础知识会弄得比较扎实,但对中学文言文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来说,却大大地打了折扣。学生在中学学习文言文,除了掌握一定的文言词语和句式、了解古人的语言习惯,为大学进一步学习古代汉语打下基础外,还要了解古代优秀的文学作品和了解古代的文化。  相似文献   

6.
《论语·季氏将伐颛臾》中有“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的句子,其中的“故”,有的注本释为“所以”。(江夏主编《文言文译注评释》)《语文月刊》1996年10期《(论语·季氏>篇“故”字试解》一文,认为此“故”不能释为“所以”,应训为“则”。  相似文献   

7.
郦道元的《三峡》(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有“夏水襄陵,沿溯阻绝”之句。对于句中的“陵”字,配套《教师教学用书》的参考译文和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中学教材全解》都把其译为“小山包”,而长春出版社的《初中文言文译注及赏析》则把其解释为“丘陵”。笔者以为,把“夏水襄陵”之“陵”解释为“小山包”或“丘陵”都不够准确。  相似文献   

8.
<正> 《说文》:“今,是时也。”杨树达先生《词诠》进一步发挥说:今,时间副词,犹今语“现在”。 于是,注释古籍的几乎没有对“今”字作注的,统编语文课本文言文中的“今”字也无注释。似乎“现在”已是文言“今”字的唯一义项了。虽然,《词诠》在“今”字下列有四个义项,裴学海先生《古书虚字集释》列有九个义项。 事实上“今”在古籍中的用法绝不止“现在”一义,据我们考察,“今”的用法颇为复杂。下面以中学课本中的《孟子》二章、《赤壁之战》中的。“今”字为例,结合其他篇目,简要地剖析一下“今”字的用  相似文献   

9.
《孔雀东南飞》“蒲苇纫如丝”的“纫”字注文只一个“结”字。此注不确。请看以下三家对“纫如丝”之“纫”的注解: ①纫,通“韧”,柔而坚固。(吉林大学韩峥嵘主编《中学文言文索引词典) ②纫,同“韧”,柔软而坚固(季镇淮等注《历代诗歌选》) ③纫,同“韧”。用蒲草比喻柔软而坚韧。(林庚、冯沅君主编《中国历代诗歌选》)  相似文献   

10.
高中语文课本的文言文中有两个含“敢”字的句子:①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②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鸿门宴》)其中的“敢”字,编者均未作注。上面所引的两篇文章中还有一些  相似文献   

11.
一、“谁之永号”的“之”《诗经魏风硕鼠》“乐郊乐郊,谁之永号”中的“之”字,有人认为是语助词表反诘语气(如蒋文甫《诗经选译》);有人认为这个“之”字是对“谁”起强调作用,无实在意义(如天津圹沽区教育局教研室《中学课本古代诗文译注》);有人译“谁之永号”为“有了安身之处谁复痛哭长吟!”“之”字未注(蓝菊荪《诗经国风今译》);中学课本注这个“之”字为“尚”“还”,可是有人说“这是明显的错误,”(如程希岚《古汉语语法概  相似文献   

12.
何谓“教”、“育”? 王静先生《试论〈说文解字〉中的“教育”二字》一文以及徐仲林先生为《高等师范院校教育实习理论与实践》一书所写的序,部对两字的字源及本义  相似文献   

13.
早在2004年4月,《语文学习》就发表了钟启泉、王荣生合著的《语文教学内容与目标的达成》一文,该文指出:“语文课程与教学研究的重心,现在应该转移到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的建设上。”论文发表至今已有9个年头,然而中学文言文教学的现状还是不容乐观。围绕“教什么”的文言文教学内容的选择,“以言代文”“以讲代学”“以高考题定一切”的现象还是严重困扰着中学文言文教学。一线的不少教师还是停留在只注重逐字逐句的串讲,只注重滔滔不绝、脱离文本的低效分析。只注重以高考题型来肢解文言文经典作品……  相似文献   

14.
背景: 实践的层面上考察.文言文教学确实有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譬如“言”和“文”的关系:“言”主要指字词句。“文”主要指文章的内容和形式诸要素。主要教“言”还是“文”?从“言”入手带起“文”的教学.还是从“文”入手渗透“言”的落实?譬如阅读教学和应试指导的关系:不管是中考还是高考.文言文部分的考查一律是词语解释、句子翻译。旬式判断和简单的内容评析。有时候外加一点标点和默写。文言文阅读教学是把课文当成一篇血肉文章来教呢.还是当成一段应试材料来教?是教成古代汉语呢,还是教成文言写成的文章?再譬如文言文教学要兼顾语言文字的理解和积累、文章(文学)形式要素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世说新语·自新》中的《周处》一文,内有“乃自吴寻二陆。平原不在,正见清河”的句子。其中的“正”字,编者大概以为是个常用词,中学课本里未作注释。“正”字,一般选本有两种注释:一为“恰恰”、“恰好”;一为“止”,即“只”、“仅”。若把“正”释为“恰恰”、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导入新课的方法多种多样,没有固定的模式,但教师设计导语时必须把握“情”、“趣”、“新”三字。“情”,即导语要富有激情。如教《背影》时,可这样导人:谁不爱自己的爸爸、妈妈?爸爸、妈妈生我们,养我们,关心我们,为我们辛苦,为我们操劳,供我们读书,教...  相似文献   

17.
新的教学大纲,对文言虚词的要求虽然降低了,但有些句子中的词也有明确的必要,在教学中,教者能言之成理,学者能明其究竟。笔者认为,《孟子·得道者多助》中“多助之至”的“之”在教学中就存在偏颇。 诸多参考资料、练习册,对该句中的“之”解释为“到”,有些材料未注明词性,有些材料干脆解释成动词,笔者认为本句中的“之”解释成动词甚为不妥。 就“之”字而言,在文言文中的语法意义。大致可分为三种词性,即:代词、助词、动词,其他两种不必赘述,就动词的用法,举儿例稍作分析。例:  相似文献   

18.
“安<何>所……”是文言文中表疑问的固定格式。从语法角度分析,当属句子谓语部分的浓缩倒装。在句子谓语部分的主谓短语中,“所”字结构作主语,“安”作谓语。等于说,“所……者(为)安。”如下例:信义安所见乎?(《苏武》)欲安所归乎?(《赤壁之战》)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木兰诗》)卖炭得钱何所营?(《卖炭翁》)“安所……”格式,与“沛公安在”一类宾语前置句式不同。宾语前置是文言文中宾语提到动词前面的一种语言现象,一般有三种情况:(一)否定句代词作宾语;(二)疑问句疑问代词作宾语;(三)用  相似文献   

19.
关于文言虚字“之”的用法,中学文言文教学中,主要讲述了三种:一种是用作代词,(用如人称代词、指示代词);一种是用作助词,(用如结构助词、语气助词);一种是用作动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动词“去”、“往”。那末,是否课文中出现的“之”字,都要按这三种用法讲呢?我认为不一定,例如《鸿门宴》中有这样两句话:  相似文献   

20.
教学第五册第29课《寓言二则》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练习:说出下列句子中“白”字的意思,并按“白”字的不同意思口头造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