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8 毫秒
1.
师范院校汉语语音教学出现古汉语语音与现代普通话语音断层的现象,师生对汉语语音史缺乏系统的历时性观念,对于地区方言与普通话差异的根源把握不住,不利于普通话学习。我们应用历史的观点将汉语语音的演变轮廓给予勾勒,以利于汉语语音教学;并把握汉语语音特点在湖南各地方言中的表现,使学生进一步学好普通话。  相似文献   

2.
初刊于1716年的《唐话纂要》被认为是日本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汉语教科书,书中使用日语片假名给汉字标注了读音,反映了当时的汉语实际口语音。这些标音对于汉语语音史的研究颇有意义。综合日语和汉语的语音特点及日本人对汉语语音的感知特点,详细讨论构拟相关韵母的理据和具体过程,并归纳《唐话纂要》的韵母系统。这一工作有助于加深对明清官话语音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七修类稿》是明代学者郎瑛撰写的一部笔记。该书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同时也具有一定的语言学价值。该书在语音、词汇、训诂、文字等方面,提供了一些对汉语史研究有参考价值的语料,有助于汉语史的总体研究。  相似文献   

4.
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的《诗经》,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而且对汉语史的研究也有重要的文献价值。《诗经》的语音状况反映了上古的语音状况。《诗经》中有许多特殊的韵字,它们的语音与后世有比较大的区别。文章主要分析上古之部、文部的部分韵字在《诗经》及相同、相近时代文献中的用韵状况,略与中古比较。  相似文献   

5.
向熹著《简明汉语史》(修订本),为我国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本篇长文,指出其书"语音史"部分10部21类570多字的失误,并分析了致误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类推机制,简称类推,又叫类比,其在语言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在汉语语瞢史研究方面,类推机制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探求中古音类、分析上古声母及归纳上古韵部、构拟《切韵》音系、探讨语音史具体语音问题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古代中国土地广袤,经济落后,各地人民很少有机会相互交流,方言区极多,系统记载各地方言的韵书几乎没有,即使有韵书,也是零散。方言是语音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足够的方言史构拟汉语语音史不可能。  相似文献   

8.
金代古体诗的韵母系统可以归纳为18部,与同时期中原一带的韵母系统基本一致,从总体来看反映了当时通语的语音系统。这个韵母系统与《蒙古字韵》的系统非常接近,最大的特点就是入声仍然作为独立的韵部存在。古体诗用韵研究对于汉语语音史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四声通解》俗音、今俗音的性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四声通解》是十六世纪初期朝鲜著名语言学家崔世珍根据申叔舟《四声通考》改编的一部用正音文字转写汉语语音的韵书。它以《洪武正韵》反切音系为框架,运用“就同注异”的方法,著录了《洪武正韵》反切音系、《蒙古韵略》音系,俗音音系,今俗音音系等多种语音材料,是我们研究汉语语音史的珍贵资料。  相似文献   

10.
等韵图的出现,对于汉语语音史的研究与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韵镜》和《七音略》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两部韵图。本文将对这两部韵书的异同做简单的阐述。  相似文献   

11.
根据《汉语方言地图集》语音卷013图介绍930个汉语方言点保留入声的情况,并绘制必要的方言地图。官话多数方言的入声已消失,但保留入声的方言也超过了四分之一数,主要集中在晋陕官话、江淮官话和部分西南官话。南方方言中,粤语、闽语、吴语、客家话入声都保留得比较好,赣语和湘语则有所落差。保留入声的汉语方言,多数尚能同时保留入声韵尾,但西南官话保留入声韵尾的方言已经很少,湘语则完全失落。从入声和入声韵的演变情况看,湘语是南方方言中最为创新的一支,跟西南官话的表现非常接近。  相似文献   

12.
宁波方言对英语语音学习的负迁移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语属于印欧语系,汉语属于汉藏语系。它们的语音存在一些异同点。作为汉语的一个变体,宁波方言也有其独特的特点。本文采用调查问卷和实地录音的研究方法,在语音学对比分析理论框架内分析宁波方言和英语在元音和辅音方面的异同,着重研究前者对后者语音学习产生的干扰,本文最后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减少宁波方言对英语语音学习的负迁移影响。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下半叶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国家大力推广普通话,标准语对方言渗透日渐深远,尤其是对方言语音的影响越来越大。扬州方言的语音也经历着一个明显的变化过程。归纳、分析扬州方言音变现象,可以看到扬州方言在普通话影响下的音变趋势、规律和特点。  相似文献   

14.
文章基于元音格局的理论,通过语音实验的方法对歙县(深渡)方言为母语的学生在学习英语时的元音发音进行实验分析,考察母语对外语学习的影响。依据实验数据,分析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方言母语元音对英语元音学习的影响,实验研究发现母语对英语元音的发音存在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5.
学生学好英语语音将为进一步学习英语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昭通市学生学习英语语音时,受汉语或方言语音的影响,常犯一些语音错误.教师要积极地想出各种对策,及时帮助学生解决英语语音问题,让学生少走弯路.  相似文献   

16.
古代小说的方言研究不能只就语言的某一元素进行,应该将语音、词汇、语法三者结合,全面兼顾;方言的研究对小说作家、籍贯和成书信息的推测都有一定作用。《金瓶梅》以北方方言(主要是山东方言)和吴方言为主,出现了十多种方言,不可能是作家的独创,它只能是集体创作的结晶。  相似文献   

17.
英汉属于通过两种不同语系,其语音有相同(似)及相异之处,母语为汉语尤其是汉语方言的人对英语语音学习会产生一定的负迁移影响。通过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取样等方法,可分析广西不同方言区大学生英语语音发音的不同特征,了解广西大学生英语语音发音水平现状:不同方言区的大学生英语语音水平整体不高。高校应加强语音教学,为进一步学习英语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8.
全浊声母是中古汉语声母中数量最多的一类,辨识和掌握全浊声母字对于研究现代方言及中古语音演变为现代汉语语音,推广掌握普通话意义尤为重要。同时,了解全浊声母字关中方言读送气音这一特征,对于我们利用方言审音辨义,从而理解与掌握古代词义也有帮助。  相似文献   

19.
汉语方言学界一般认为古吴语北至淮河流域。这个观点可以得到传世文献材料和现代方言材料两个方面证据的支持。不过,也有学者认为作为汉语方言的吴语在西晋才真正独立,严格说来,其北界应为长江,而不是淮河。从我们对各家观点的梳理来看,古吴语北界为淮河可能更准确。  相似文献   

20.
从现代汉语语音、方言、校勘学、训诂学、日常生活等5个方面挖掘汉语传统音韵学的现代意义,旨在提高人们学习汉语音韵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