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当下提高高职高专外语学习的效果取决于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两个方面。在教学中,情感因素这个主观因素起着或促进或阻碍的作用,与学习环境、学生自身的天赋、教师的水平等客观因素同等重要,不容忽视。因此,教师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注重情感教学。本文着重阐述情感教育在教学中的重要意义以及如何充分发挥情感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界关注的重要议题,它要求教育更加关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因此,在教学中需要教师积极投入自身情感。教学情感主要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理具体事件时表现出的一种专业情感,是一种教育智慧。当前,在教学中存在教师重知轻情、教学过程技艺化、负向情绪投入过多、学校环境的钳制等问题,阻碍了教师教学情感的参与。因此,我们应倡导教学中知与情的共进发展;教学过程注重生态性与人文性;提升教师积极正向的综合教学能力;营造和谐宽松的校园环境。  相似文献   

3.
小学英语学习的效果除了涉及一些客观因素(如学习环境、自身的天赋、教师的水平等)外,情感因素在学习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因此,教师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注重情感教学,在教学中设置真实有效的情境让学生投入学习,喜欢学习。只有充分发挥情感教学的积极作用,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认知活动的健康发展,进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情感教学是教师运用一定的教学手段,通过激发、调动和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促进教学积极化的过程。热爱学生必须让学生通过情感体验和感悟,才能内化为学生发展的品德要求和自主选择。列宁说得好:“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必须依赖情感的力量,重视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把知识教学和情感教育结合起来,在思想品德课中注重情感教育,是上好思想品德课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实施,教师在教学中更加注重对学生价值观和情感体验的教育。历史作为一门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课程,教师的教学不仅需要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还需要增加学生对历史文化知识的情感体验和责任感。因而,高中历史教师需要注重在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及不断进步。  相似文献   

6.
素质教育强调我们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注重学生知识水平的提高,而且还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积极情感的培养。而就地理学科而言,让学生掌握地理知识是必须的,但情感教育也同样重要,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应始终贯穿于整个地理教学工作中,从丰富多彩的地理知识中挖掘教材中的情感教育,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  相似文献   

7.
在教育教学中,教师情感的投入不仅对学生的认知和情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有重要的价值。幼儿生理和心理的发展都尚未成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所以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尤其需要教师情感的投入。  相似文献   

8.
数学教学的过程是教师对数学知识的传输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接纳过程,传输与接纳需要师生双方情感活动作为催化剂,教师的传输过程需要作情感投入,学生的接纳过程需要获得情感体验,没有情感投入的教学是枯燥乏味的,没有情感体验的学习只会使学生失去兴趣,因此,教师注重数学教学过程中情感因素的运用,不失是一种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9.
李明娜 《教育艺术》2008,(11):37-39
外语学习的效果除了涉及一些客观因素(如学习环境、自身的天赋、教师的水平等)外,还涉及学习者本身的情感因素。在教学中,情感因素起着或促进或阻碍的作用,因此,教师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注重情感教学。充分发挥了情感教学的积极作用,才能更有效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促进学生认知活动的健康发展,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情感教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情感品质,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促使他们对学习、生活产生积极的情感因素,从而为以后形成健全的个性和人格打下坚实的基础。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阐述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情感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