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时 《新闻传播》2006,(5):58-58
电视谈话类节目,在国外也称talk show,在我国一般是以1996年3月开播的《实话实说》为电视谈话类节目产生的标志。此后,越来越多的电视台引进了谈话节目这一节目形态,越来越多的节目类型采用了电视谈话的形式。在我国众多电视谈话类节目中不乏精品,比如《实话实说》、《艺术人生》、《面对面》、《超级访问》等等。  相似文献   

2.
陈阳  李辉  王菲 《青年记者》2007,(10):72-73
随着电视媒体的不断创新,各类型节目纷纷亮相荧屏,电视新闻访谈节目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类。它以新闻为由头和内容,以访谈为形式,灵活性、可塑性强使之成为媒体竞相采用的节目样式。这种类型节目可深可浅,但其深度挖掘则不外乎两条途径,这可从《新闻调查》和《名人面对面》有关陈丹青辞职的同题材节目中窥见一斑。[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詹雯 《中国广播》2005,(8):74-75
一、半个世纪以来,对农节目是甘肃台长盛不衰的重点节目甘肃台的对农节目创办于1951年9月。在五十多年的甘肃广播历史上,许多节目不断地被创办,又随着时代和形势发展的需要,被调整或取消,而对农节目是各档专题节目中历史最长的一个节目。这期间节目名称用过《农民广播》、《农村广播》、《农村天地》等等,2001年更名为《金色田野》。  相似文献   

4.
《视听界》2004,(3):31-31
《农村节目》郭成涛:2002年到现在,《农村节目》正在进行一场艰难的爬坡之旅。2002年第一季度“培育名牌节目排行榜”《农村节目》排名第十六;第二季度排名第十九, 处于被淘汰的边缘,第三、第四季度,《农村节目》保持在十到十五名以内。2003年全年《农村节目》基本保持在第十名的位置上。2004年一季度,农村节目排名第五,二季度取得了排名第一的好成绩。《农村节目》这个历经了半个世纪沧桑的老牌节目,在名牌节目培育活动的帮助下焕发了新的生机。这两年,《农村节目》认真听取培育名牌节目评议组专家的意见,稳步推进了许多改革举措。《农村节目》现在是  相似文献   

5.
孟洁  田甜 《新闻世界》2012,(8):77-78
从最初影响广泛的《大风车》,到收视告捷的《饭没了秀》,少儿节目的形态得到拓展,节目元素更为丰富,但是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通过梳理少儿电视节目的变化,以《大风车》和《饭没了秀》这两个不同时期的代表节目为例,来观照当下少儿节目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6.
林玲 《东南传播》2013,(8):62-63
2010年以来,以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和湖南卫视的《我们约会吧》为代表,在中国的电视荧幕上掀起了一股"电视相亲"热潮。与以往的"电视相亲"节目不同,这些节目以一种全新的婚恋交友节目类型出现,获得了极高的收视率,同时也吸引了学界和业界的普遍关注。很显然,这种节目类型在中国电视节目类型的发展过程中成为一个显著的个案。本文从"80后"、"90后"的情感婚恋、价值观念的呈现与交锋、具有"品牌效应"的主持人选择两个层面展开论述,试图探究新的婚恋交友节目热播背后的动因。  相似文献   

7.
多一份关怀,少一些作秀——析当今电视情感类谈话节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佩菊 《视听界》2006,(4):79-80
综观各电视频道,各类谈话节目中风头最劲的当属情感类谈话节目。央视的《艺术人生》、江苏台的《情感之旅》、河北台的《真情旋律》、湖南卫视的《真情》都是这些电视台的招牌节目。情感类谈话节目从上世纪末初现荧屏,到前几年持续走红,直至逐渐降温,其经历颇耐人寻味。不难看出,在经过了几年的成长、发展后,目前这类节目正逐渐进入瓶颈期,因此,分析其存在的各种问题及症结,寻找行之有效的对策和方法就显得必要。一、存在问题情感类谈话节目的出现,无疑能满足人们对情感的诉求,为人们打开了一个直面感情的世界,观照内心真实的窗口。在被访者…  相似文献   

8.
从《学徒》看新派真人秀节目的崛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凇 《传媒观察》2007,(3):21-23
多年来,国内诸多知名学者对西方真人秀节目这一新兴现象的性质、定义、特点做了无数解剖式的分析与概括,并出于实践意义的考虑进行了大量的本土化论证。媒介传播机构开始关注《老大哥》,《幸存者》等节目开始至今已踏入第7个年头。按照信息时代社会3年一代计算,此期间至少经历了两次隆起——其一是以美国FOX台《美国偶像》《与明星共舞》等为代表的大至选秀类真人秀节目的普及,其二是以《学徒》等为代表的新派商业竞争性真人秀节目。数年中,国内外各类真人秀节目此起彼伏,并在特点上与其它形态的娱乐节目交叉融合,特别是许多拥有大量纪实元素的娱乐演艺节目也被界定为“真人秀”。新时期“真人秀”节目的概念已经模糊,或者说真人秀与娱乐节目之间的隶属关系界限已经淡化,未来的趋势则很可能是真人秀节目与纯娱乐节目的合而为一。  相似文献   

9.
自去年《花儿与少年》第一季播出后,好评如潮,在竞争激烈的真人秀节目中抢占了一席之地,开创了国内旅游真人秀节目的繁荣景象。一年来,各类旅游真人秀节目如雨后春笋,《花样爷爷》《充电旅行》《花样姐姐》等相继播出,均取得不错的收视。今年4月,《花儿与少年》第二季再现荧屏,收视率保持领先,持续热播。本文以此为契机,对第二季从四大节目元素方面进行了研究,从人物元素、动力元素、细节元素和文化元素深入探寻其热播的原因,尤其强调其富有特色的文化元素,以期给其他节目带来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湖南卫视推出的《声临其境》是国内首档原创声音类综艺节目,节目从播出到收官,不断创造收视佳绩,成为2018年的综艺爆款节目.其成功的背后得益于节目全方位的创新.本文主要从节目内容、节目形态、节目价值三个层面对节目的题材、规则、嘉宾、结构、渠道及价值等元素的创新进行分析,探究《声临其境》的成功原因,以期对我国原创综艺节目未来的发展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1.
沈芃 《视听纵横》2004,(2):52-53
《沟通》是浙江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旗下的一档情感类对话专栏节目,自2003年1月1日播出以来,绝对收视率远远领先于本省其他同类型电视专栏节目,在某些时候甚至超过同时段播出的电视娱乐类节目(数据来源央视一索福瑞)。这一现象自然引起电视界专家、学甚  相似文献   

12.
吴芳 《河北广播》2004,(5):67-68,77
人物访谈是近年来比较流行的一种节目形式,尤其象一对一这样的访谈节目在电视、广播已成为一种常见的节目类型。比如王志主持的《面对面》、《鲁豫有约》、《杨澜访谈录》、张越访谈等等。那么,在采制人物访谈中如何做得更到位、更抓人,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13.
胡振宇 《声屏世界》2005,(12):47-48
“真人秀”节目自2000年央视二套的《地球故事》播出了删节版的《幸存者》开始被引人中国。许多中国电视人看准了这个新兴节目的市场潜力,纷纷“试水”,起先是全盘移植和模仿国外成熟的真人秀节目基本的规则和元素,而后开始探索“真人秀”节目的本土化之路。本文对2005年春节期间播出的《欢乐英雄》之凯越HRV汽车训练营节目的优势进行分析,并从中总结出对中国式“真人秀”节目发展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湖南卫视《我们约会吧》和江苏卫视《非诚勿扰》的热播,相亲类电视节目悄然走红,一夜间,各地方电视台纷纷效仿,《爱情连连看》、《为爱向前冲》、《百里挑一》等等几乎同一时间出现在了观众的视野中,于是相亲成为了一种时尚。而随着节目的播出,也有一些参加节目的女嘉宾因为她们大胆出位的言论而为大众所知。由于节目追求一种娱乐效果,因此在节目中充分尊重了参与者的话语权,但这就不可避免的面临了节目低俗化的问题。本文将以江苏卫视热播的《非诚勿扰》为例分析当今电视相亲节目低俗化的成因以及现象,并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使之朝着良性循环的道路上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江苏卫视在2012年全新推出的新型益智节目《一站到底》为例,对新型益智节目的娱乐元素进行具体分析,同时对该类节目提出相关思考。  相似文献   

16.
《大侦探西门》是浙江电视台教育科技频道的一档益智类周播节目,集教育.知识、娱乐,趣味,服务为一体,节目时长25分钟。自2003年1月开播以来,始终坚持以创新作为制胜之道,不断地在节目内容与形式上进行探索和尝试,得到了业内人士和观众的一致好评,收视率和市场份额占有率节节攀升。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主要把握了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17.
香港凤凰卫视的《时事辩论会》是一档关于时政新闻论辩的电视节目,该节目自2003年3月开办以来,至今已经12个年头了。本文以《时事辩论会》为研究对象,透过对论辩话题的策划、参与对象的选择、节目时长的设定、舆论场的构建这几个方面来探求该类型节目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形形色色的真人秀节目在国内电视荧屏上不断涌现,“真人秀”已成为推动国内电视节目形态乃至制作理念转变的又一个转折点。中央电视台于2010年推出的《我要上春晚》便是将“真人秀”元素与传统综艺娱乐节目相结合的一次尝试。2012年中央电视台在《我要上春晚》基础上推出特别节目《直通春晚》,又有了新的突破和创新。本文以《直通春晚》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节目特点,探讨“真人秀”元素运用到综艺节目中的创新之处。  相似文献   

19.
探索主持人节目的创新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虹 《新闻记者》2007,(3):50-53
26年前,当中央电视台《观察与思考》节目第一次打出“节目主持人”的称谓后,主持人节目便以它的个性化、人格化、对象化特征征服了受众。从综艺节目到谈话节目,从新闻评论类节目到社教类节目,节目主持人像一缕清风,给不同类型的节目带来了生机和活力。然而,曾几何时,主持人节目却出现了“千人一  相似文献   

20.
牛娜 《新闻爱好者》2010,(10):120-120
"脱口秀"这一节目类型最早出现在美国,在节目中主持人通常不事先备稿,讲究脱口而出、临场发挥。2004年我国内地第一档电视娱乐脱口秀节目《东方夜谭》在东方卫视播出;2005年央视经济频道开办了《今晚》,这档“借鉴国际电视新型态的夜间轻资讯”栏目也是一经推出就好评如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