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平面四杆机构的连杆曲线上存在包含尖点与拐点的连杆曲线,在尖点处的两枝曲线在该点具有一条公共切线,可用于动点速度瞬时反向的机构设计;曲线在拐点处的曲率为零,同时法向加速度也为零,可用于动点具有一段近似直线轨迹的机构设计,但包含尖点与拐点的连杆曲线只有动画或动点坐标数组生成的曲线才能展示出来。通过建立平面四杆机构以及其他机构中连杆上这二类点的数学方程与动画制作,展示了这些机构的尺寸关系与连杆曲线,作为虚拟实验项目,实现了机构设计理论与实验教学的有机结合,既激发了学生做机械原理课程实验的积极性,也培养了学生计算机编程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为使连杆上某点的运动能最佳逼近给定的轨迹,同时考虑机构运转灵活轻便、结构尺寸合理,须采用最优化设计方法来解决。文章以曲柄摇杆机构为例,对该机构进行了尺寸综合和运动分析,并建立了其优化设计模型,给出了具体的优化设计实例及优化结果。结果表明,采用优化设计方法,可使连杆上的某一点精确再现预定轨迹。  相似文献   

3.
根据连杆曲线生成的数学模型,建立了连杆曲线图谱库。该图谱库具有显示轨迹复演和不同连杆点连杆曲线的轮廓形状、变化规律、形成过程及机构各构件的相对运动情况,并可用于机构的尺度综合。  相似文献   

4.
"交互式连杆曲线生成器"系统在AutoCAD2000平台基础上,用ObjectARX2000、VisualC 6.0开发而成。任意输入机构的若干参数,然后拖动鼠标,在计算机显示器屏幕上自动生成连杆曲线。其交互性、修改性、实时性、参数化性能较好。既适用于机械原理课程的"连杆曲线的特性分析与综合"实验教学,又可用于实际机构的设计。使用方便,效果好。  相似文献   

5.
张聚涛  王庚 《唐山学院学报》2020,33(3):12-15,20
为提高平面六杆机构的设计效率,结合平面六杆机构的装配条件和极端位置时的杆长,分析了其曲柄存在的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应用Delphi编制相关程序,实现了平面六杆机构的运动仿真,并通过B样条曲线拟合轨迹点得到了平面六杆机构连杆的运动轨迹曲线。  相似文献   

6.
曲线作图法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描点法,把曲线当作动点轨迹。作图时,先描出曲线上若干个点,然后再用光滑曲线将所描各点顺序连接起来,即得曲线。另一类是切线包络法,把曲线看作切线的包络。作图时,先画出曲线的若干条切线,然后再作一条光滑曲线相切于上述各直线,即得曲线。在一些平面解析几何的教材或自学丛书中,所介绍的作图方法,大都是直线束的交会法,属于描点法一类。本文介绍几种二次曲线的包络作图法。一、抛物线的包络作图  相似文献   

7.
用函数逼近法综合铰链四杆机构,使其近似实现给定的连杆曲线。当机构类型、预选参数的数目和所选的具体参数以及坐标位置不同时,其加权偏差表达式的具体形式将不同。  相似文献   

8.
以连杆压力机机构为研究对象,对其运动学参数建立数学模型,并利用MATLAB/Simulink强大的计算功能进行仿真,得出了压力机冲头滑块的位置、速度、加速度变化曲线,为连杆压力机的设计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10桩环形赛道无碳小车转向运动的连续性和平稳性,该文提出一种设计方法:首先,通过预设行走轨迹特征点拟合曲率连续的闭合理想轨迹曲线,对轨迹曲线等间距离散取点,分别计算轨迹曲线的曲率矩阵、转向角矩阵、推杆推程矩阵;然后,建立推杆推程与凸轮转角间的对应关系,使用MATLAB软件生成凸轮轮廓曲线,由此设计动力传动系统、凸轮推杆转向机构和转向微调机构;最后,基于设计方案对加工制作小车,进行实际行走验证。经验证,小车最大绕桩个数23个,最大有效行走距离约22 m。  相似文献   

10.
在种种轨迹问题中,有相当一大类轨迹是由已知曲线派生而来的,即轨迹上的点和已知曲线上的点,存在着一定的对应关系。我们不妨把这种轨迹称作已知曲线的派生轨迹,或简称派生轨迹。  相似文献   

11.
综观历年高考解析几何试题,有六大热点.一、曲线轨迹方程的问题探求曲线的轨迹方程,即求曲线上动点坐标所满足的代数条件是解析几何的最基本问题,它在历年高考中频繁出现.全国高考85、86、91、93、94、95年均以这类问题为压轴题.此类问题通常是通过建立坐标系,设动点坐标,依据题设条件,列出等式,代入化简整理即得曲线的轨迹方程.基本方法有:直译法、定义法、代入法、交轨法、几何法、参数法、极坐标法等.例1 已知椭圆 x~2/24 y~2/16=1,直线l:x/12 y/8=1.P是 l 上一点,射线 OP 交椭圆于点 R,又点 Q 在 OP 上且满足|OQ|·|OP|=|OR|~2,当点 P 在 l 上移动时,求点 Q 的轨迹方程,并说明轨迹是什么曲线.(1995年  相似文献   

12.
我们把"点在曲线上"的概念作如下定义:若点风、,人刚坐标满足曲线C的方程胆/-(),则称点M(x0)。)在曲线C上。本文主要从数学思想的角度,对这一概念的理解,以提高对其的认识和处理,增强对这一概念的应用意识。一、"点在曲线上"的轨迹思想点的轨迹思想是解析几何的灵魂。点在曲线上的轨迹思想主要体现在研究对象的转化上,即对点的研宪转化为对曲线的研究。其思维方式是点一曲线一>点,是一种特殊一>一般一>特殊的辩证思维。其方法是通过求点的轨迹方程。(一)点A是轨迹C上的点,记作A6C。例1定长为3的线段*B的两个端点…  相似文献   

13.
中学阶段的物理研究中处理实验数据常用的方法是描点作图法.作图法就是指把实验数据用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确定,将描绘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拟合成直线或曲线图,使尽可能多的点落在这一条曲线上,无法连接到平滑曲线上的点使其均匀分布在曲线的两侧,通过对曲线的"走势"确定因变量与自  相似文献   

14.
求曲线的轨迹方程是解析几何的基本问题之一,学生在学习如何探求轨迹方程时,并不感到多么困难,他们常常能遵循探求曲线轨迹方程的基本步骤,运用常规基本方法求出曲线的轨迹方程.但对判断由方程所确定的点是不是都是曲线上的点,往往思考不深入,常把一些不是轨迹上的...  相似文献   

15.
1999年全国高考数学试题第24题:如图,给出定点A(a,0)(a>0)和直线l:x=-1,B是直线l上的动点,∠BOA的角平分线交AB于点C,求点C的轨迹方程,并讨论方程表示的曲线类型与a值关系.该题主要考查曲线与方程,直线和圆锥曲线等基础知识,以及求动点轨迹的基本技能和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标准答案给出了两种解法.解法一是利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和点C在直线AB上,列出两个含同一参数的方程,然后通过消参得到点C的轨迹方程.该解法思路自然,学生易于想到,但消参过程较繁,稍…  相似文献   

16.
在高考和数学竞赛中有关求动点的轨迹方程题屡见不鲜,就大的范围来说,求曲线的轨迹方程不外乎直接法与间接(设参消参)法两种,用直接法求轨迹方程,解析几何课本从方法到步骤作有详尽的叙述,然而有不少轨迹方程是很难用直接法来求解的,而是需要借助于参数才能间接得以解决,那么,利用参数求曲线的轨迹方程常有哪些技巧呢?请看以下例题。  相似文献   

17.
在求动点轨迹方程的问题中,若所求得的方程的曲线即为已知动点的轨迹,则轨迹的范围已被包含于方程之中。若所求得的方程的曲线上的点“多”或“少”于已知轨迹上的点。则须对方程中的变量x、y的范围进行限制或补充方程中变量的取值,  相似文献   

18.
求轨迹方程是高考试题中常考查的内容,其中求伴随曲线又是一种重要题型。教材中虽然没有明确结出伴随曲线的概念,但在习题中却时有体现。本文试结出伴随曲线的概念及其求法,供参考。已知曲线CI,动点已,根据法则f,有动点已与PI—一对应,当PI在CI上运动时,动点PZ产生轨迹CZ,则CZ称为CI的伴随曲线(依法则f而产生)。例1、已知抛物线y‘二x+l,定点A(3,l),B为抛物线上任意一点,点P在线段*B上,且有*P:*A二1:2,当点B在抛物线上变动时,求点P的轨迹方程,并指出这个轨迹为哪种曲线?(198年全国高考试题)解:此…  相似文献   

19.
利用镗刀旋转中心移动法,在镗刀长度不变的情况下,其旋转中心能沿一定轨迹移动,相当于镗刀的长度能根据椭圆形状自动地、连续伸缩,较好地解决了椭圆形活塞销孔加工设备中径向进刀的难题。同时对移动轨迹进行量化分析研究,确定轨迹参数,将轨迹参数输入控制系统,使径向进刀机构能够按照预定的要求移动,最终镗削出高精度的椭圆形销孔,较好地解决了椭圆形销孔专用镗削设备的精度低问题。  相似文献   

20.
提出三焦点广义椭圆的概念,给出三焦点广义椭圆的画法及其轨迹方程,建立三焦点广义椭圆的重心M到三焦点广义椭圆轨迹曲线上动点p的距离d的数学模型,研究三焦点广义椭圆构件对力与速度的传动特性及其在工业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