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文章论述了研究《乐府诗集》版本的意义,梳理了《乐府诗集》的版本源流,评述了各系统内版本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苏辙是北宋名的学家,思想家和政论家,《诗集传》是其研读《诗经》的重要学术作,此书阐述了他独特的《诗经》学思想和政治学态度,其中最重要的特点,是打破了盛行千余年的《诗序》的束缚,对于《诗序》的作及其尊废提出了突破性的看法,并主张序言诗,这在整个《诗经》学史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本探讨了苏辙在《诗集传》中对于《毛诗序》的辩驳,以正视苏辙在《诗经》学只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茶山集》是宋代曾几的诗集。其编刻流传情况比较复杂,在流传过程中,不断亡佚。今人对其版本和源流考察较少。文章对《茶山集》的源流和版本情况进行考索,并对曾几的诗进行辑佚,为《茶山集》的整理提供一定的便利。  相似文献   

4.
李商隐诗集版本系统考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商隐诗集系由北宋人陆续搜求编次刊刻而成,时间不晚于庆历元年(1041),有《李义山诗》、《李商隐诗集》、《李义山集》三种不同名称之版本,今均不存。根据对流传的各种版本详细比勘和有关记载,现存李商隐诗集实为一个大系统之下四种不同的次版本系统,即《李商隐诗集》三卷本系统,《李义山集》三卷本系统,季沧苇抄本、朱鹤龄注本及《全唐诗》的三卷本系统,明代分体刊本系统  相似文献   

5.
南唐徐锴所撰《说文解字系传》是《说文解字》的第一个注释本,对研究《说文解字》具有重要的价值。自徐铉《说文解字》校订本行世后,此书渐晦,元明两代竟未刊行,至清代,其版本渐多,但优劣掺杂,因而本文主要对其版本源流及存佚情况进行了细致考察,并介绍了现存的重要版本,以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北宋诗人郭祥正存诗约1400余首,收集在其诗集《青山集》的诸多版本中。详细地搜集了郭祥正《青山集》的宋代版本、元代版本、明代版本、清代版本、民国版本,并在此基础上梳理各个版本之间的传承关系,意图对郭祥正《青山集》的版本进行源流考辩。  相似文献   

7.
苏辙的《诗集传》是《诗经》学史上由汉学向宋学转变过程中的关键性著作。此书上承欧阳修《诗本义》,下启朱熹《诗集传》,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它从整体上“腰斩”《诗序》的做法,更是对《诗经》的研究开辟了新途径。因此,此书也被后世学者频繁称引。但在具体的称引过程中,学者对苏辙此书的称谓却各凭己意,互有出入,以致有十几种之多。更有甚者,例如朱熹、王应麟等学者称引苏辙此书时,就曾因名实不副,犯下张冠李戴,难证其引的错误。这样繁乱的现象已造成学术上的严重困扰,并且仍继续影响着现今学界的研究。但学界对于这一现象却并未引起重视,偶有一二学者讨论到这个问题,却也含糊不清。厘清前人对苏辙《诗集传》的误称并探析其初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鱼玄机是唐代著名的女冠诗人,其诗今存一卷。试从历代书目、题跋等入手,以时间为序,考察《鱼玄机诗集》从唐五代至民国的流传版刻情况,对诸传刻本、抄本的授受源流作一个简单疏理。从其诗集的源流变化,以见这位女诗人在诗歌史上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魏源的生平,对《诗古微》的内容、学术渊源及其在经学史上的地位作了评论,并对《诗古微》的版本源流作了考证。  相似文献   

10.
《唐三藏西游释厄传》语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元明清有不同类型的“被”字句,宋元时期的口语作中,一些独特的“被”字句与一般的“被”字句,无论在结构上还是在语义上都有着明显的差别。《唐三藏西游厄传》全书有131个“被”字句,将其分析和的结果与《西游记》进行比较,可以从语言特点的角度为辨别《西游记》不同版本的源流关系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论《国风》的生命主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诗经·国风》的生命主题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执着于生命本体的生死观;二是追求物欲性欲享受的快乐生存现;三是随遇而安、软弱无奈的生活与命运现。从中可以看出,“诗经”时代的国民在对待生命问题上表现出一种世俗理性的特征,这是我们的先民走出神秘幻想时代,走向世俗生活与精神觉醒的标志。  相似文献   

12.
北宋《春秋》学以争论褒贬、臧否义例为主潮,滔滔汩汩,席卷天下之际,苏辙《春秋集解》特出其间,以矫俗规过为著书旨趣,极力诋斥孙复诸家“以意说经”之穿凿钩深。家学、庭训、地域文化与学风世俗之激荡触发,于是蔚为苏辙《春秋集解》以训诂为书法,事义兼采而又归本于“以史传经”之特色。本文考其特色大抵有三:一、解读《春秋》,专主《左传》叙事;二、据史为断,批驳“以意说经”;三、事据《左传》,义兼《公》《谷》;权衡诸家,发挥经旨隐微。此种透过考据事实,以得书法之治经风格,于北宋揣度义例、执着褒贬之《春秋》学研究主潮中,真堪为沧海横流之中流砥柱。  相似文献   

13.
道教在北宋出现复兴和发展的局面,内丹术在当时社会特别是在士大夫中比较流行。苏轼、苏辙兄弟均热衷于内丹修炼,尤其是苏辙,曾被苏轼誉为得道之人。苏辙自幼体弱多病,修习内丹的起因是为了祛病延年。苏辙养生修道活动有三个主要特点:一为以炼气为主;二为持之以恒、转益多师;三为佛道双修。苏辙练气强身成效显著,而佛道双修,空诸万物,察心观性,也使他在思想上日趋成熟和坚强,并为苏辙提供了抵抗政治打击,适应贬居生活的精神支撑。  相似文献   

14.
从文献学的角度看,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文献资料可以肯定《礼记·礼运》中论大同的一段话确实是孔子本人的言论。将“大同”思想与那些可以确证是孔子言论的内容如《论语》等比较,可以看出,它不可能是孔子的社会理想。《礼记·礼运》中的大同之说,打着孔子的招牌,实际上是墨家的思想。它应该是儒家弟子将墨家思想引入儒家学说的产物,其产生的年代不可能早于孟子生活的时代。  相似文献   

15.
从文献学的角度看,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文献资料可以肯定《礼记·礼运》中论大同的一段话确实是孔子本人的言论.将"大同"思想与那些可以确证是孔子言论的内容如《论语》等比较,可以看出,它不可能是孔子的社会理想.《礼记·礼运》中的大同之说,打着孔子的招牌,实际上是墨家的思想.它应该是儒家弟子将墨家思想引入儒家学说的产物,其产生的年代不可能早于孟子生活的时代.  相似文献   

16.
王基是魏晋时期《诗经》学的著名学者,《毛诗驳》是其代表作之一。但由于此书散佚,故学界对此书的研究付之阙如。如果钩稽文献,详细考证其与郑玄、王肃《诗》学之关系,则可以看出:"依郑驳王"是《毛诗驳》的基本学术倾向;以史证诗,诗史互证是王基的基本学术方法。然而,间以谶纬之说释诗,对史籍失之详考,也造成了申驳失当之不足。  相似文献   

17.
北宋时期,著名士大夫苏辙谪居筠州,成为江西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苏辙在努力做好公职的同时,频繁与当地禅僧友好往来,并用诗文阐发自己参禅悟道与寄寓佛禅的心境.苏辙的筠州参禅,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北宋文人士大夫的精神风貌和人格特征,也反映了筠州的佛教文化生态.  相似文献   

18.
谢国桢是现代著名的历史目录学家,所著《晚明史籍考》为研究晚明史重要参考书,体现了他的目录学成就。  相似文献   

19.
苏轼兄弟的军事思想及边防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轼兄弟一生的吏事章都有显成就。在军事思想和边防策略上,他们也有一定建树。就军事思想而言,苏轼早年在立国、用兵、边防等问题上均有自己的主张,后来在他治军的实践中,体现了其一贯的军事思想;而苏辙早年涉及军事的言论甚少,但已经表现出与苏轼的不同。北宋从神宗到哲宗在边防战略上的明显变化,苏轼兄弟身为朝官自不能置身度外。在对待西羌、西夏的关系和策略上,虽然他们的言论多少不一,但都表现出对此的高度关注,也清楚显示出策略上的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