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秋科苑》2010,(18):45-45
在防灾减灾宣传周期间,湖南省临武县老科协充分发挥科普工作主力军的作用,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科普宣传“三进”系列活动。所谓科普宣传“三进”就是防灾科普知识进农村;应急科普知识进校园;防灾减灾科普知识进社区。  相似文献   

2.
《科协论坛》2013,(3):15-15
日前,中国科协“科普富民兴边”试点总结交流会在云南省腾冲县召开。会议总结了“科普富民兴边”试点两年来的工作经验,探讨了“科普富民兴边”工作的方式方法,部署了2013年“科普富民兴边”有关工作。中国科协科普部、农技中心、边境县所在省(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协科普部、部分“东西互助”项目单位的负责同志和部分试点县科协负责同志等近50余名代表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3.
田建新  沈亮 《科协论坛》2006,21(7):30-30
5月20日是杭州市第二十届科普宣传周启动之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安志云等市领导按下了杭州数字电视63频道的“科普新天地”节目开播按钮。此后,由市科协和市气象局联合制作的“科普新天地”节目,将在杭州数字电视气象63频道每天14:35、19:40、22:40三个时段播出。  相似文献   

4.
2012年4月15-21日第十八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此次活动宣传主题为“科学抗癌,关爱生命”,副标题为“饮食与癌症”。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并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承办,航空总医院协办。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是一项波及全国的大型科普宣传和公益活动,对传播科学理念、普及抗癌知识、坚定抗癌信心、战胜癌症恶魔具有一定的意义。各专业委员会、省市自治区抗癌协会和省市自治区肿瘤医院为响应活动号召,积极认真落实该项活动方案。在此期间,各省各地区围绕活动的主题,广泛开展了各类科普宣教系列活动;积极发挥肿瘤专家和媒体的宣传作用,扩大了受众面和社会影响力。宣传周活动期间,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抗癌风潮。  相似文献   

5.
江苏省第九届科普宣传周“科学在我身边”健友杯科技知识有奖竞赛活动,共收到各地有效答卷11072份。经江苏省科普宣传周领导小组办公室和本刊共同组织阅卷、评选及抽奖,共有291名参赛者获奖。根据竞赛规则,本次竞赛设一等奖1名,奖金500元,二等奖10名,奖金各100元:三等奖30名,奖金各80元;四等奖50名,奖金各50元;五等奖200名,各赠阅1998年全年科学大众杂志。现将获奖名单公布如下:  相似文献   

6.
《科学生活》2013,(7):F0004-F0004
珍爱生命,自救互救我能行——工商附小“防灾减灾日”宣传周系列活动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五个“防灾减灾日”,5月6日至12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工商附小利用宣传周举行了防灾减灾系列活动,取得了预期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7.
江苏省南通市老科协根据市科协部署,以科技惠及民生、促进社会和谐为目标,精心策划、扎实开展2008年的科普宣传周各项工作。此次集中力量开展的科普宣传活动与南通市崇川区科协和港闸区老科协紧密配合,在活动期间分别面向老科技工作者,城市劳动者和郊区农民安排了“食品安全与鉴别”等大型专家报告会3场:  相似文献   

8.
正4月11日,第27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暨中国抗癌日全国启动仪式在京举行,此次宣传周主题为"点亮抗癌之路,助力健康中国"。宣传周活动在中国科协科学技术普及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局的指导下,由中国抗癌协会主办,中国抗癌协会科普专委会与中国整合医学发展战略研究院承办,  相似文献   

9.
《科学大众》2008,(Z1):22-22
5月17日是全国科普宣传周活动启动日,学校希望我们这些动手操作能力强的同学做一些科学小制作。我想,我一定要做一件好的作品去参加活动。可是,该做一件什么样的东西呢?忽然,我的脑海中浮现出汶川大地震的情景,灾区急需大量救援物资,我要是能做一辆大货车,  相似文献   

10.
陈桑  陈箴 《学会》2005,(10):52-54
2001年起,国务院把每年5月份的第三个星期定为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宣传周.为了全力推动地震科普的社会化,福建省地震学会借助科技宣传周机会,组织策划了针对中小学生、大学生、领导干部、离退休干部职工等不同层次、不同群体的形式多样的地震知识科普讲座、科普报告会.通过这些年的实践,我们深深体会到,科普讲座、科普报告会的组织策划,必须讲究实效,必须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科普讲座、报告会的组织策划要围绕人进行,要把调动听众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放在重要位置上;科普讲座、报告会的组织策划要有鲜明的个性,要研究听众的需求,有针对性的供给;科普讲座、报告会的组织策划要关注科技发展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准确把握时代的脉搏.  相似文献   

11.
汪志 《今日科苑》2006,(2):56-57
1996年6月,我被化工部授予“全国化工科普先进工作者”称号,并应邀参加化工部在河北保定市召开的“全国化工科普研讨会”。时任化工部副部长的成思危主持了这次会议。他在开幕式的讲话中对较早从绵阳市兴起的“科学小说”研究热潮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我带去的“绵阳科学小说和科普创作博物馆收藏展”,也受到了与会者的好评。但这次我北上的最大心愿,是会议结束后能去北京拜见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  相似文献   

12.
江苏省第十一届科普宣传周科技知识竞赛活动,共收到各地有效答卷47642份。经江苏省科普宣传周领导小组办公室和竞赛办公室共同组织阅卷、评选及抽奖,共有241名竞赛者获奖。本次竞赛设一等奖1名,奖金500元;二等奖10名,奖金各100元;三等奖30名,奖金各80元;四等奖200名,各赠阅2000年全年12期科学大众杂志。奖金及获奖证书本月将寄发各获奖者。现将获奖名单公布如下:  相似文献   

13.
江苏省第十届科普宣传周科技知识有奖竞赛活动,共收到各地有效答卷32036份。经江苏省科普宣传周领导小组办公室和本刊共同组织阅卷、评选及抽奖,共有241名参赛者获奖。本次竞赛设一等奖1名,奖金500元;二等奖10名,奖金各100元:三等奖30名,奖金各80元;四等奖200名,各赠送1999年全年(12期)科学大众杂志。奖金及获奖证书本月将寄发各获奖者。现将获奖名单公布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下期预告     
最近在报纸上看到了一篇关于“2005中国科普报告”的文章文章中介绍了目前我国科普工作的进展和不足。我一直觉得你们的杂志在科普方面做得很好.所以想在这里谈一谈我的想法。  相似文献   

15.
《今日科苑》2007,(7):7-7
我工作的50年就是接受科普教育的50年,也是推广科普的50年。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自觉地接受科普教育,提高科学素质。建立节约型社会,建立和谐社会更是需要推动和发展科普教育,以提高公众思想认识。迎接奥运也更需要大量科普教育宣传。做为一名科普志愿者应遵循“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的原则。  相似文献   

16.
《科协论坛》2013,(8):20-20
2011年,新疆和田县、伊吾县、博乐市、额敏县被列为推广"科普富民兴边"项目的试点单位。两年来,在"科普富民兴边"项目的大力推动下,试点县市结合区域实际,积极探索边境地区科普富民兴边长效机制,着力加强科普服务体系建设,培育新生科普力量,提升科协服务能力,让更多科技工作成果惠及基层群众。  相似文献   

17.
《科学生活》2014,(8):87-87
为活跃和丰富社区青少年暑期生活,使暑期中的孩子们能够真正“尽享快乐”,引导社区未成年人在暑期中积极参与各类社会实践体验活动,调整身心,健康成长,过一个“安全、健康、快乐、有益”的暑期,经过前期精心筹划、各单位通力协调,制定出一套完整的社区青少年暑期活动攻略,包含书法、上海方言、文艺培训、科普生态以及较易为孩子们所接受的兴趣项目组成的节目单。  相似文献   

18.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卡米尔·伊德里斯博士在第六个世界知识产权日时说:“世界知识产权宣传周,旨在世界范围内树立尊重知识,崇尚科学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鼓励知识创新”。在我国,今年的“4·26”宣传周开展得更是丰富多彩,全国100多个城市,数百万人参加了今年世界知识产权宣传周的活动。由于版面有限,本刊不能面面俱到,虽然只择其一二,但今年知识产权宣传周的盛况足可窥一斑。  相似文献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的公布是一件大好事。理所当然地,我当为之鼓与呼。 我这一生与科普有着不解之缘:从小爱看科普读物,1965年大学毕业走上科研岗位,10年后开始业余科普著译。1998年春加盟出版界,全身心地投身于科普出版事业。对我来说,“科普”是一个非常亲切的名称,它是一个适合中国国情的、内涵不断丰富的、能够与时俱进的美妙用语。 《科普法》对“科普”的含义作了明确的界定。对此,我们不妨作一简要的历史回顾。我国的老一辈科学家和科普作家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就把普及科学知识的活动叫做科普活动。新中国成立后,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普及科学知识的要求”,在文化部设置了科学普及局。20世纪50年代初成立了“中  相似文献   

20.
感受科学     
我曾经到过中国科技馆参观过,那是为少年儿童准备的精神大餐。孩子们徜徉在神圣的科学殿堂,不啻犹如步入了神秘的世界。这个世界以它独特的魅力,展示了我国科技领域的飞速发展,揭开了科学世界的无穷奥秘。这些用汗水和智慧打造的科学结晶,以一种巨大的魔力,吸引了孩子们一双双渴望求知的眼睛。在科技馆,我还看过英国的科普明星史蒂夫的精采的表演,他通过丰富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以科普舞台剧的形式为我国少年儿童讲述科学知识。在解释引力现象时,史蒂夫在舞台上和孩子们一起手舞足蹈,最后,他将一个软木塞放在一个男孩的鼻子上,让这个孩子感受一下引力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