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丁雷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10X):240-240,235
网络犯罪是一种新近出现的跨国犯罪类型,其所具有的专业性、隐蔽性、严重危害性等特点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从跨国犯罪的角度采重新审视网络犯罪,不仅可以跳出以往过于纠缠网络犯罪的概念、分类等传统理论研究的框架,进一步拓宽网络犯罪研究的视野,而且有助于全面了解网络犯罪跨国化的趋势对当今各国刑事立法与司法实践所造成的影响和冲击,并反思在防范网络犯罪的对策方面各国国内立法以及国际条约的利弊得失,也为我国司法部门解决实践中的难题提供了参考。 本文分三个部分论述笔者对当今国际网络犯罪的思考,从中对网络犯罪的现状进行了重新梳理,也介绍了国际社会及各国政府在反网络犯罪方面的立法及实践;分析并总结了制约反网络犯罪实践的若干问题,并对现有的相关观点进行了评析;提出建立一体化的国际反网络犯罪框架的设想,呼吁应从国际合作和国内努力内外两方面对此框架进行完善,同时分析评论了中国国内立法从中所应得到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随着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强大的功能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网络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网络实际上是一把“双刃剑”,在给人们带来丰富多彩的生活的同时,网络犯罪也悄然而至。尤其是近些年网络诈骗、网络赌博、网络色情等犯罪活动层出不穷,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给社会稳定和人民的利益带来极大的危害。作为培养网安警察的警校教师深感责任的重大。本文结合自己公安工作的实际,通过对计算机网络犯罪的主要形式和特点的分析,提出对一些计算机网络犯罪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3.
网络犯罪的调查取证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网络犯罪的高技术性和隐蔽性等特点,使网络犯罪的调查取证一直是侦办此类案件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从侦查角度出发,对计算机网络犯罪的特点,取证方法和取证步骤,以及网络犯罪的取证技术发展方向等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网络犯罪与数据库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洁 《现代情报》2002,22(5):136-136,131
数据库是网络中运行的一种重要资源,文章探讨了针对数据库的网络犯罪几种形式。并就上述形式的数据保护提出了我国刑法发展与完善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网络侵权与犯罪的立法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静 《现代情报》2003,23(3):34-36
网络立法,目前主要的还是处于探讨的阶段。这是因为,在中国,目前不仅网络法律是一个新事物,而且就连网络本身也还是很新的事物。从法律的角度研究网络、规范网络,保护网络的发展,还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我们目前正处在这个过程的探索和刚刚开始阶段。在具体的立法上也走出了一步。最近,我国有关部门对互联网的行政管理已经做出了几个管理规定。这是对互联网进行法律规制的一个尝试,也是探索性立法的第一步。这需要我们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网络犯罪是指由大学生实施的,以网络为直接诱因,或以网络为载体的犯罪行为。大学生网络犯罪心理形成有主客观两个方面的因素。从大学生心理特点出发,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措施,可有效地预防大学生网络犯罪。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网络犯罪的心理因素主要有五点:孤独——宣泄和挫折——宣泄心理、好奇心理和表现欲、对网络犯罪便捷性的认知、对网络匿名性的认知和道德意识的淡化、对网络犯罪的法律意识淡薄。高校要重视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校园网的管理。  相似文献   

8.
金融业网络犯罪日益猖獗,阻止并打击网络金融犯罪实为一项艰难的工作。网络金融犯罪快速发展的根源,除网络金融犯罪自身的特点以外,科技滞后,特别是司法人员的网络、金融知识技能的缺失是很重要的原因。对金融业网络安全防范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9.
王兰敬  李德英 《现代情报》2003,23(11):82-84
网络文化是对传统文化的突破。与任何先进文化一样,它在给我们带来巨大变革和进步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问题。作者阐述了目前网络文化存在的问题,并据此进一步提出加强网络文化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张伟 《今日科苑》2007,(24):188-189
计算机网络已经走入千家万户,广泛应用在生产、服务、生活等各个领域,我们一方面感受着互联网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它给人类社会带来得诸多负面效应也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网络的负面效应危害着社会和谐,如网络成瘾阻碍人的健康发展,网络犯罪危害社会安全等。  相似文献   

11.
计算机网络犯罪的特征与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蓓  唐旭 《内江科技》2006,(1):110-110,135
本文在阅读大量网络犯罪相关资料的基础上,从网络犯罪的概念、类型及立法现状、特征和防范四个方面进行了归纳总结和相关的探讨,重点就网络犯罪的特征与防范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朱宇 《科教文汇》2007,(7X):138-138
计算机网络技术在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如计算机犯罪等一系列负面影响,分析网络犯罪者的犯罪心理,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提前预防这种犯罪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向国淑  周素琼 《科教文汇》2007,(3X):180-181
文章阐释了未成年人网络犯罪的现状及其特征,对未成年人网络犯罪的原因进行了探讨,指明了未成年人网络犯罪预防及其思想教育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探析青少年网络犯罪心理及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正以独特的方式冲击着青少年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更吸引了许多青少年网民的加盟。互联网也是一把双刃剑,负面影响日趋凸现,许多青少年由于痴迷网络带来的刺激和欲求.导致了许多不良社会行为甚至犯罪行为.引起了学校.家庭.社会的普遍焦虑和关注。网络,已经成为诱发青少年犯罪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蒲勇 《科教文汇》2010,(30):198-199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各种形式的网络违法犯罪日益增多,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日渐突出,已成为当今国际信息化发展的巨大障碍。本文试从网络犯罪的概念、特点和构成要件特征入手,分析国内外网络犯罪的现状。  相似文献   

16.
现代信息技术革命蓝色浪潮把人类社会推进到信息化时代,对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产生巨大而深刻的影响。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程度及网络化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与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信息技术及信息网络化的发展在给人们带来各种便利和巨大物质与精神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已成为政府和社会共同面临的问题。必须认真地研究和解决。一、网络技术与网络犯罪。数台计算机形成一个信息交互系统称为“互联网”或“网络”。这种网络化技术可以使互联网成为一个相对独立  相似文献   

17.
网络犯罪类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犯罪的界定和分类是网络犯罪研究的基础,文章对网络犯罪的类型进行了研究,首先将网络犯罪分为纯正的和不纯正的两类,分析了它们的共同点与区别;然后对纯正的网络犯罪现行法律规定进行了分析,指出其存在的问题;最后对不纯正的网络犯罪,提出了具体的分类标准并明确分为六种类型.这些研究对网络犯罪的深入研究以及今后网络立法与司法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文章分析了网络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并提出了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网络犯罪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王彩玲 《内江科技》2007,28(9):84-85
当前,网络犯罪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犯罪主体多以掌握网络知识技能的青少年为主,青少年网络犯罪给社会带来的影响不容忽视.预防青少年网络犯罪是每个社会人的责任,制定相应的对策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保障.  相似文献   

20.
唐彩红 《内江科技》2011,32(3):145-145
计算机网络的诞生和发展推进了社会的进步,改变了人们的工作、生活和思维方式。然而,在这个网络空间里也有它的黑暗的一面。近年来,各类案件中越来越多地涉及到计算机网络犯罪,为此,本文提出一些计算机网络犯罪的防控对策,以预防和打击此类犯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