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爱美是人的天性,那么什么是“美”呢?美有准确的标准吗?人与人之间的思想观念不同、欣赏水平不同,看法也不一样,因此人们对美的诠释和标准并不一样,那么,你对美的看法怎样呢?请以“美”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相似文献   

2.
<正>体育与美育密切相关,通过体育这一特殊的教育手段,有目的地、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提高学生在体育运动中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体育运动中的知识及技能技巧,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发展。爱美是人的天性,那么美在何处?怎样鉴定美呢?尤其对于正处在身体成长时期的青少年来说,如何正确地引导他们爱美、追求美,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可谓是美育的首要问题,也是摆在每位体育老师面前的重要任务,如何在教学中对学生  相似文献   

3.
江玲 《早期教育》2007,(11):25-25
学习舞蹈具有赏心、益智、健体等多种功能,但把舞蹈学习停留在动作训练上,成为少数"有舞蹈天分"人的专利,这是一种误区。对成长中的孩子而言,每个孩子天性都爱美,爱音乐和舞蹈。那么怎样来打开孩子爱美的心窗?怎样在其幼小的心灵中播种舞蹈美的种子?笔者认为欣赏的功能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4.
爱美之心     
爱美是人的天性,谁不希望自己漂亮一点呢?你对自己的外貌身材是怎样看待的?做做下面的小测试吧——  相似文献   

5.
爱美是人类的天性。对于爱美天性的任何禁锢是全没道理的。劳动人民最有权利追求美。因此,我们有理由这样说:朋友们,勇敢地追求真正的美吧!一个人堂堂正正地生活,他注意修饰仪容有何不可?他注意衣着的材料、款式,有何不可?  相似文献   

6.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贯穿美育,是培育新时代人才的需要。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美育,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呢?一、美育教学的实施方法1.调动情感美,创设情境教学。①用美的教学设计来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儿童天性爱美,美好的事物最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在教学中,我们应该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或是展示美的画面,或是播放动听的乐曲;或是生动形象的表演,或是绘声绘色的描述,将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  相似文献   

7.
爱美是人类的天性,把孩子打扮得精神一点,漂亮一点,是做父母的良好愿望。逢年过节,走亲访友,更要着意给孩子装扮一番。那么,怎样打扮才算真正的美呢?怎样打扮才有助于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呢?这是年轻的爸爸妈妈应当认真想一想的问题。打扮孩子要考虑我国的国情和本民族、本地区的风俗习惯我国民族众多,风俗各异,但是,就其打扮来讲,都有着鲜明的东方民族特色,端庄、质朴,追求柔和恬静的自然美。如  相似文献   

8.
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爱美,是人的天性。美好的事物,不仅能给人以美的享受,更能陶冶人的性情。赞可夫在《和教师的谈话》中说:“人具有一种欣赏和创造美的深刻而强烈的需要。但并不是说,我们可以指望审美情感会自发地形成,必须进行目标明确的工作来培养学生情感。”所以我们要从小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在小学6年的学习过程中,占时最多的,最富于美感的就是语文课,所以我们要把美育融入到小学语文教学之中,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那么,如何将美育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之中呢?一、发掘美法国著名雕塑家罗…  相似文献   

9.
古语有云: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爱美是人的天性。欣赏美不但可以陶冶人的性情,而且可以净化人的心灵,塑造人的高尚品格。这就要求我们每位语文教师要增强学生的美感体现,培养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怎样培养具有自然天性的人?先回到人的自然天性这个角度来说,我不是说爱美也是孩子的自然天性发展的规律吗?所以教育定要以适合儿童自然天性发展规律为原则。 人本身就有自己的创造能力。比如说婴幼儿期的人,一生下来,就具有“吸吮”的功能,这种功  相似文献   

11.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引导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培养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公民必需具有的良好素质的基础学科.和其它学科一样,品德与社会也遵循"美、趣、活"的原则.怎样让品社会课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从而使学生真正爱上它呢?笔者认为有如下几个小窍门.  相似文献   

12.
林允杰 《考试周刊》2013,(7):156-157
生物实验教学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美。教师在实验教学实践中要积极探索和挖掘美的信息,创设美的意境,激发学生爱美的天性,培养学生追求真、善、美的情趣,学会发现美、鉴赏美、应用美。  相似文献   

13.
教学自述“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向我们揭示了对美的向往和创造美的渴求是人类的天性。美术教育就是唤起学生内心深处的爱美之心和创造美的渴望,就是激发学生创造美好事物的潜能,就是培养学生创造美好事物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爱美是人类的天性.对于爱美天性的任何禁锢是全没道理的.劳动人民最有权利追求美.因此,我们有理由这样说:朋友们,勇敢地追求真正的美吧! 一个人堂堂正正地生活,他注意修饰仪容有何不可?他注意衣着的材料、款式,有何不可?或者,他爱染掉白发,她希望除去雀斑,她爱在鬓上插一朵花,在胸前别一个小饰物,有何不可?这些人完全可以不顾多嘴多舌的人的无聊议论,勇敢地追求这种正当的美.  相似文献   

15.
亚里士多德曾说:"爱美是人的天性。"小学生同样爱美,所以我们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尽可能利用儿童爱美的天性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课堂教学中的板书设计为儿童感受美提供了平台。一个具有美学价值的板书设计,能很好地显示出知识的纲目、层次和内在联系,使师生能够更直观、更系统地展开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效果。我认为,板书的美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魏兆林 《甘肃教育》2009,(13):15-15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正如高尔基所说的那样:“照天性来说,人都是艺术家,他无论在什么地方,总希望把美带到生活中去。”青年学生都有爱美的天性。他们向往美,追求美,从衣着打扮到道德情操,从仪表风度到人格完善,都体现一个人对美的追求。因此,在班级工作中如能渗透美育教育,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中学生是一个热情激荡、天性爱美的群体 ,他们无时无刻不在追求美、表现美、创造美。作为融科学、文学、艺术于一体的语文课 ,应肩负起培养这些青少年学生必要的审美能力的重任。文学阅读和鉴赏是审美实践活动的方式之一 ,它更具有提高学生美育水平的职能。笔者就中学语文文学鉴赏课中的审美教育的有关阅读谈谈拙见。(一 )文学作品教学中审美能力培养的目标如何引导学生在文学作品阅读中去发现美、感受美 ,从而使他们得到陶冶 ?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 ,笔者认为可以从下面四个方面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1 .再现形象 ,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优…  相似文献   

18.
英语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基础学科,它首先要承担"提高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的历史任务.在英语教学中,究竟应当怎样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呢?具体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呢?从以下5个方面探讨这些问颢.  相似文献   

19.
谢淑玲 《考试周刊》2012,(41):50-50
美是无处不在的,数学美更是魅力无穷。数学教师要抓住学生爱美的天性,向学生揭示数学之美,在教学中进行美育渗透。  相似文献   

20.
合格辅导员将如何做、怎样做呢?首先,加强自身素质,提高理论素养;其次,深入学生生活、了解学生、关心学生,作学生的知心朋友,努力完善辅导员"十个一"工作制度;再次,培养自己"海纳百川"的工作作风;最后,全面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创新工作思路,辅导学生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