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996年以来学术界对周恩来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的研究,主要成果在周恩来早期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周恩来领导风格与传统文化、周恩来的外交理念与传统文化、地方文化与家世传统对周恩来的影响、周恩来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周恩来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等方面。今后,应在拓展研究领域、创新研究方法等方面作出新的努力。  相似文献   

2.
作为20世纪的伟大人物,周恩来无疑是在马克思主义的哺育下成长起来的。与此同时,周恩来又是扎根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之中的。关于周恩来与中国文化传统之间的关系问题,学界在论及周恩来的思想风格、道德修养及其领导品质等问题时已有所猎涉。本文拟在此基础上对周恩来与中国文化传统之间的内在关联作进一步的探讨。一、时代巨人植根于中国文化周恩来的言行风范显然有着明显的中国作派与中华民族风格,这正是他深受中国文化民族传统影响的结果。当代哲学诠释学与文化人类学已经指明,人诞生于特定的民族文化之中,并习得该种文化系统的…  相似文献   

3.
周恩来人格与中国传统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恩来对于各种思想文化在有所取舍的基础上善于兼容包蓄。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对周恩来人格的影响需要在各种因素中客观地分析出重点因素,又不能不牵涉到对周恩来人格影响甚巨的马克思主义。文章第一部分探讨周恩来为什么很少在较高层面上广泛地论及传统文化并有意无意地回避与“旧事物”的联系以及从传统文化角度去研究周恩来人格是否会降低其党性光辉的问题;第二部分考察了周恩来认识各种文化观念和“一切主义”的经过以及对它们不同的认识态度;第三部分剖析了周恩来对于儒家文化的态度有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及其不同的立论基点;第四部分阐释了明显影响周恩来人格的原始儒学中的君子观问题  相似文献   

4.
“周恩来精神”是周恩来总理的思想、品格及作用的精髓和升华。通过分析周恩来精神的内涵,探讨了科学发展、以人为本、实事求是、开拓创新、努力学习、精益求精的周恩来精神的时代、文化和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5.
周恩来精通中国传统文化 ,并从中获益甚多。实际上周恩来对道家文化更有深刻的把握和精湛的运用。  相似文献   

6.
为深入研究周恩来的人格风范,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近年来,学术界提出了“周恩来的精神”这一概念。“周恩来的精神”思想文化渊源十分复杂,既根源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又受到西方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的熏陶。儒家文化对“周恩来的精神”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怀民兴邦的入世情怀,和而不同的中庸精神和信守诺言的君子人格。  相似文献   

7.
周恩来精通中国传统文化,并从中获益甚多。实际上周恩来对道家文化更有深刻的把握和精湛的运用。  相似文献   

8.
试论淮阴乡土文化对周恩来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淮阴的封建“士”文化,是对周恩来产生影响的主体文化层面。淮阴地域性文化“流变”和“积淀”对周恩来产生了主要影响。属“流变”方面的:母亲丧葬的浮费,使童年周恩来经常借贷和出入当铺,周恩来一生俭朴,反对浮费奢华,与他从小身受其害关系至深;淮阴士子倾向和投身革命的大趋势,则对少年周恩来投身革命起到政治上的启蒙作用。属“积淀”方面的:淮阴士子对客籍人士兼容并包、平等相待,充满儒侠精神;淮阴居南北之冲,士子多有文采而不浮,有气节而不野;淮安有“诗城”之誉,诗人们多尊奉儒家诗教,这些都给周恩来以很深的影响。关于地方历史名人对周恩来的影响,除韩信外,清道光年间的大学士、淮安人汪廷珍和周恩来外祖、地方名宦万青选二人,对周恩来也有着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主任逄先知在全国周恩来生平和思想研讨会上指出:研究周恩来、学习周恩来,将是一个长期任务。为进一步加强周恩来研究,他提出以下几点意见。 进行深入的专题研究 在周恩来研究中,无论专题研究,还是综合研究,都需要进一步加强,我们可以首先从加强专题研究入手。有关周恩来经济、军事、统战、外交、科技、文化等思想的研究,周恩来治国方略、领导艺术、思想方法的研究,尤其是周恩来精神的研究,都是我们应该着力进行的。  相似文献   

10.
周恩来的人格精神与传统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周恩来对传统文化慎思而明辨的科学态度,挖掘了周恩来关于传统文化的两面性、区分精华与糟粕的标准以及学习古代和外国的东西要把它溶化在我们创作中的比较系统的精辟论述;认为周恩来人格精神的东方特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大同理想”、儒学中关于道德践履精神以及“君子和而不同”的价值取向;对近来学术界提出的关于传统文化对周恩来人格精神的负面影响问题提出初步看法  相似文献   

11.
从四个方面分析了周恩来伟大人格的成因:一、中国深厚的历史文化是形成周恩来伟大人格的深厚土壤,特别是儒家思想对周恩来的影响最深刻;二、近代中国内忧外患,各种复杂激烈的矛盾斗争深刻地影响着周恩来人格的形成;三、周恩来特殊的家庭环境及个人天赋是他形成伟大人格的基础;四、周恩来个人的主观努力和革命实践活动最终形成了他的特有人格和精神风范。  相似文献   

12.
周恩来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近五年来,我国学界对周恩来进行了更为广泛而深入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些成果从不同视角对周恩来思想(主要是社会主义建设和经济建设思想、外交思想、政党建设思想、民族思想、教育思想、新闻思想、文化思想和民本思想)、周恩来精神、周恩来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方面进行了论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宝库,弘扬了周恩来精神。  相似文献   

13.
周安 《江苏教育》2023,(10):95-96
周恩来精神是中华民族最优秀的文化精神和崇高的共产主义精神的完美统一,是共产党人理想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中国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具有永恒的价值。赓续周恩来精神的重要举措是建设“周恩来班”,让学生从思想上深入学习周恩来精神,在行动上不断践行周恩来品质,彰显新时代学生团结友爱、朝气蓬勃、追求卓越的青春风采和精神风貌。“周恩来班”的建设要做到因地制宜,紧跟时代,在实践笃行中让学生深刻体悟周恩来积极进取、刻苦好学、求真务实等品质。  相似文献   

14.
随新民 《天中学刊》1999,14(6):29-32
求同存异,和平共处,互谅互让,共同发展是周恩来外交思想体系的核心内涵。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构筑了周恩来外交思想的哲学基础,西方的一些进步思想则是 重要的补充。周恩来外交思想的哲学基础与哲学内蕴相辅相成形成周恩来外交学的特色  相似文献   

15.
论周恩来的伟人品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恩来的伟人品质是其丰富多彩的个性特征中相对稳定和基本的部分.与周恩来同时代的其他政治家相比较,其伟人品质富有独具特色的主导性特征.它的形成,既有时代的、阶级的、文化方面的原因,更是周恩来自我选择和自我塑造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6.
周恩来的领导思想具有群众性、原则性、灵活性、务实性的风格特征,其表现形式为以人为本、求同存异、刚柔相济和平衡稳定。周恩来领导思想的形成与科学理论、传统文化和个人气质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7.
周恩来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副编审赵春生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过程中创造和积累起来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华民族的延续与昌盛,以及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与发展,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周恩来一生都在不懈地努力学习、运用和弘...  相似文献   

18.
论周恩来精神及其时代价值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周恩来精神最具时代意义和共产党人特质的是务实精神、公仆精神、和合精神、严细精神和修身精神。周恩来精神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民族精神与共产主义精神的高度统一,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周恩来精神对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对于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多极化国际新秩序的建设,具有不可估量的巨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论周恩来的和合精神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著名学者石仲泉先生提出在我们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中,最有影响的可能是毛泽东思想和周恩来精神,并由此大力推动周恩来精神的研究。笔者认为,周恩来精神的内涵,可概括为务实精神、奉献精神、公仆精神、和合精神、严细精神和修身精神。其中最具个性化、最能揭示周恩来精神特质,最能显示周恩来个人优势的是他的和台精神。和合精神是周恩来处理一切公共关系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精神。周恩来的和合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与共产主义精神的统一,对于成就周恩来这一伟大人物,对中国革命的胜利以及对ZI世纪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都有着重大…  相似文献   

20.
周恩来精神,应理解为周恩来在理想和智慧、情感和品德、意志和操守等方面所体现的美好品质总和.周恩来精神集中表现在3个方面①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②热爱人民、团结同志、真诚待人的人文精神;③严于律己的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周恩来精神有其深厚的群众基础、实践基础、文化基础和组织基础.在跨入新世纪,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阶段,倡导和发扬周恩来精神具有现实而又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