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博学多识,工诗能文,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崇高的地位.她提出了词"别是一家"的词发展理论,影响深远;她的词展现了她的生命历程和情感历程,语言的质朴和表现手法的精湛奠定了一代女词人在我国文坛的崇高地位.  相似文献   

2.
张怀炳 《科教文汇》2007,(4X):182-182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博学多识,工诗能文,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崇高的地位。她提出了词“别是一家”的词发展理论,影响深远;她的词展现了她的生命历程和情感历程,语言的质朴和表现手法的精湛奠定了一代女词人在我国文坛的崇高地位。  相似文献   

3.
王立 《科教文汇》2008,(3):170-170
颜色词是英语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汉英语言的文化差异,颜色词在汉英两种语言中表现出不同的意义及文化内涵。本文从历史背景,文化传统,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等方面分析了汉英语言中颜色词意义差别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李清照作为婉约词的代表作家,得到历代词评家的高度赞赏。她的词作语言朴素通俗,感情深沉真挚,风格清丽婉约。然而由于李清照生活在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以及她一生中遭遇了诸多不幸,因此她的作品具有一种强烈的悲剧意识。易安词就是对其悲剧人生的真实记录。  相似文献   

5.
李清照作为婉约词的代表作家,得到历代词评家的高度赞赏.她的词作语言朴素通俗,感情深沉真挚,风格清丽婉约.然而由于李清照生活在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以及她一生中遭遇了诸多不幸,因此她的作品具有一种强烈的悲剧意识易安词就是对其悲剧人生的真实记录.  相似文献   

6.
王彦颖 《科教文汇》2007,(11Z):164-164,167
李清照作为婉约词的代表作家,得到历代词评家的高度赞赏。她的词作语言朴素通俗,感情深沉真挚,风格清丽婉约。然而由于李清照生活在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以及她一生中遭遇了诸多不幸。因此她的作品具有一种强烈的悲剧意识易安词就是对其悲剧人生的真实记录。  相似文献   

7.
草堂时期是杜甫诗歌创作一个重要阶段,特别是在七律上,杜甫进行了不同以往的大量诗歌创作实践.在开拓七律诗歌内容的同时,还大量的运用了叠字以及"诗中有画,画中有事"的事态叙写,使七律诗臻于完美、更加多样化的表达出作者的主旨.  相似文献   

8.
张婷 《科教文汇》2008,(21):216-216
《古诗十九首》是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奇葩。它继承了《诗经》和《楚辞》的传统,并且从古乐府和民歌中广泛吸取营养元素,对后代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从语言的自然朴实,叠字的运用,以及诗歌韵律美等视角试述《古诗十九首》的语言之美。  相似文献   

9.
刘伟伟 《科教文汇》2008,(27):140-140
对于语言学习者而言,一要获得大量的知识,二要以有效的方式把所获得的知识储存在大脑中以方便提取。大量的研究表明,词块(词汇短语)在语言教学、听读理解和口语表达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它能帮助英语学习者提高语言表达的流利程度和地道性。以词块理论为基础。以激活扩散模型为指导,笔者尝试编纂一本新型的口语词典。新词典以词块为词条,利用词块与词块之间的语义联系把各词条串联起来,使查阅更方便,使记忆更容易。  相似文献   

10.
陶海娥 《科教文汇》2007,(8S):160-161
草堂时期是杜甫诗歌创作一个重要阶段,特别是在七律上,杜甫进行了不同以往的大量诗歌创作实践。在开拓七律诗歌内容的同时,还大量的运用了叠字以及“诗中有画,画中有事”的事态叙写,使七律诗臻于完美、更加多样化的表达出作者的主旨。  相似文献   

11.
刘世亮 《科教文汇》2021,(11):176-177
“倒灶”一词在甘肃民勤(及其周边和陇右地区)方言中,特别是老派人的口语中使用频率很高。该文试图从该词本义考起,结合本地方言中实际语料的例子,阐释语言演变大多有其社会文化生活背景,语言的不断演变总是以人类社会文明状态的变异为先导的,而词汇的变异又是语言演变中最具活力的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12.
从动物词汇的文化意义看英汉文化的异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本东 《内江科技》2007,28(9):71-71
动物词汇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出现频率都很高.文化制约了动物词的意义演变,而动物词的文化意义又折射出了丰富的文化内容.英汉两种文化的异同,同样也反映在所使用的文化动物词汇中.本文从大致相同、部分相同、完全相异三个方面对英汉动物词汇的文化意义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3.
刘芳 《科教文汇》2014,(26):123-124
本文采用语料库分析方法,对双语文本进行对齐、标注并建库,使用语料库检索软件检索出各类文化负载词,并对其翻译策略进行分析和统计。数据显示,葛浩文对《红高粱家族》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主要采取归化的翻译策略,这一结论既符合中国文学英译的主流模式也符合译者的翻译思想。通过对各类文化负载词的观察,发现译者对于难以寻找对等词的物质文化负载词和容易产生文化冲突的社会文化负载词和宗教文化负载词更倾向于使用归化策略,而为了保留原著的语言特征和异国情调,在语言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中大量采用了异化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语汇是语言中最活跃的成分。通过英汉两种语言中动物词的文化涵义对比分析,即文化内涵重合,文化内涵碰撞,文化内涵空缺,并揭示形成这三种语言现象的社会文化心理。通过两种语言中的动物词文化内涵对比分析,我们力图归纳出共性与个性及它们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林海燕 《科教文汇》2012,(35):76-77
曹雪芹的《红楼梦》中描绘了四百多个人物形象,其中性格最鲜明的首推王熙凤.作者对王熙凤性格的刻画,主要得力于她的语言.曹雪芹对王熙凤语言苦心孤诣地进行创造,充分表现了她的性格特征,形成了王熙凤语言上的一些特色.她聪明俊俏、才干独特;她狡猾泼辣、独断专行;她贪权好利、争强逞能同时她又深通权术、娴于机变.王熙凤的语言更是随机而出、自然天成,她的性格之所以如此鲜明突出,一多半得力于对她性格化语言的创造.她的语言中,独有的那种俗语、俚语、歇后语,形成了她独特的语言特色.  相似文献   

16.
余玲 《科协论坛》2007,(9):217-218
类比构词在汉英两种语言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类比构词是指通过仿照原有的同类词创造出与之对应或近似词的构词方式,类比涉及到人们对不同事物的相似之处的心理联想。本文结合实例比较了汉英类比构词的异同,探讨汉英两种语言构词方式的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17.
陈艳 《科教文汇》2008,(4):168-169
自然界是五彩缤纷的,颜色作为一种客观存在,人类对它的感知应该都是一样的。因此,颜色词是每个民族文化和语言申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就英汉两种语言中的颜色词的内涵而言,所表示的色彩是一致的,虽然由于传统文化,语言习惯,历史背景等方面的差异,象征意义表现出许多不同的地方,但是还是能找出许多相似处。本文对颜色词中的代表颜色红,绿,白,黑,黄和蓝中的相似之处做出分析。  相似文献   

18.
张俊强 《科教文汇》2008,(16):179-179
在汉英两种语言中,颜色词蕴涵着极为丰富的含义。在语言和文化两个层面上,颜色词具有或同或似或异的特征。本文从语言文化学的角度,通过对比研究的方法,探讨了汉英两种语言中基本颜色词的语言和文化意义的异同,尤其是重点讨论了黄色和蓝色在两种语言中象征意义和文化联想的巨大差异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19.
动物是人类最亲密的朋友,对人类的生存、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人们常常借助动物来寄托和表达人的感情,所以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许许多多与动物相关的词汇。由于英汉不同的文化背景,对同一动物词分别赋予不同的文化内涵。本文透过分析和比较一些常见的英汉动物词,反映出文化对词语的影响,生动地揭示出英汉两种文化内涵的差异,在此基础上,探讨英汉动物词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20.
陈红莲 《科教文汇》2009,(27):245-246,258
动物是人类最亲密的朋友,对人类的生存、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人们常常借助动物来寄托和表达人的感情,所以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许许多多与动物相关的词汇。由于英汉不同的文化背景,对同一动物词分别赋予不同的文化内涵。本文透过分析和比较一些常见的英汉动物词,反映出文化对词语的影响,生动地揭示出英汉两种文化内涵的差异,在此基础上,探讨英汉动物词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