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林斤澜在他的小城小说《矮凳桥风情》中,自觉地表现出对女性的深切关怀,女性与自然同为一体,女性成为了与男性和谐共存的强者,企图构建一种女性与自然、女性与男性的新型和谐关系,展示出作家超前的生态女性主义哲思。  相似文献   

2.
历来写春风 ,人们似乎总是想到江南 ,风吹草长 ,繁花似锦 ,绿满大地 ;在春风的吹拂下 ,一片盎然的旖旎风光。而林斤澜的《春风》却以其南方人的独特视角和审美观照 ,为我们绘出了一幅壮阔的北国春风图 ,谱写了一曲北国春风的礼赞。作者林斤澜 ,浙江人 ,我国现代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集《春雷》、《林斤澜小说选》,文论集《小说说小》,系列短篇小说《矮凳桥记事》等。这篇《春风》则显示出作者驾驭散文的写作功力。首先 ,作者以思想感情的变化为线索结构全篇。文章先抑后扬 ,先写南方人对北京 (北国的代表 )总是起风刮土的春天表示出极大的不…  相似文献   

3.
在新时期的改革文学阶段,描写当代改革生活的作家很多,他们或者采取正面描写的方法,通过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以表现时代风云;如蒋子龙类;或者在民情风俗的悄然变革中图现时代的辙迹和趋势,如贾平凹、古华等.这些作品相异之处很多,但其中有一点相同,即连贯的情节、中心的人物、系列的事件,在对它们的客观再现中,反映改革时代的本质.林斤澜的《矮凳桥风情》(以下简称《风情》)则与上述作品的表现方法不同,同样表现改革的时代生活,却在创作态度、构思布局、写事绘人上表现出自己的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4.
林斤澜在他的“矮凳桥系列小说”中,自觉地表现出对女性的深切关怀。尤其是在《丫头她妈》中,批判了父权制文化将女性“他者化”的现象,表现出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构筑起女性与自然、女性与男性和谐融通的美好图景,展示出作家强烈的生态女性主义哲思。  相似文献   

5.
他和汪曾祺趣味相投,并称"文坛双璧"。他是著名短篇小说家,素有"短篇圣手"之誉。他语言风格独特,认为小说应该在语言上下功夫。2007年9月25日,由北京作协主办的第三届北京文学节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84岁的他获得终身成就奖,授奖词说,他一生致力于小说艺术的探索,在小说语言、小说艺术及理论方面有独到发现与见解,对中国当代白话文创作极具启发意义。他在发表获奖感言时称,获奖是对他创作一生的肯定,他为此感到光荣。这位在写作之路走出一道人生风景的老作家就是:林斤澜。  相似文献   

6.
在当代作家中,林斤澜同志近几年在短篇小说创作上的新探索,引人注目。 林斤澜同志从五十年代初期开始写作,由于他在艺术上的独特追求,他的作品日益成熟,到六十年代初,他已经是读者所熟悉的一位有才华、有成绩的作家了。经过“十年动乱”,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林斤澜和全国人民一道经受了种种磨难。随着岁月的流逝和经历的丰富,他的思想更加成熟,对生活的观察、认识和感受更加深刻,从而引起  相似文献   

7.
新时期以来,浩然可谓“两条腿走路”,一是用新作品显示“真实品德和新生”,从《山水情》到《苍生》奋起直追,创作了一系列中长篇小说。这些小说,做了有保留的反思,在其50-70年代小说创作的“常”与“变”中徘徊着前进,也不乏小说式精神自传色彩。一是创作自传体小说,“把自己说清楚”。这些小说具有很高的社会史料价值和文学审美价值。新时期以来的浩然小说创作,可谓为霞尚满天,应引起我们重视。  相似文献   

8.
20世纪80年代优秀的小城镇小说《新星》《矮凳桥风情》《古船》和《浮躁》,呈现出共同的精神走向:对小城镇现代化进程的积极回应。对小城镇小说精神向度的探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现代中国乡镇逐渐城市化的过渡脉络,更好地见证与研究中国逐步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9.
林斤澜与汪曾祺被称为“文坛双璧”,他们的创作对于现代汉语写作意义重大。林斤澜作品中表现出的冲淡平和之美与幽深孤峭之感,既有对传统文化的借鉴吸收,又是作家受温州方言与北京方言熏染而成的结果,作家在传统与现实的交融中确定出自己的坐标,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语言风格,开辟了汉语表达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著名作家林斤澜的散文《春风》仅一千来字,但读后能给人多样收获。一提春风,人们想到的多是和煦。于是,有了赞美。人们赞美的就是和煦的春风啊!像这样,再写一篇关于春风的散文,没有新鲜东西,还有谁愿意去看呢?深谙写作之道的林斤澜当然不会老调重弹。那他怎么办?只有标新立异了。他有一双慧眼,看到了人  相似文献   

11.
林纾提倡多读词作,以便能精准把握古人词作用字,并根据自身创作实践提出填词应遵照古人词作而不遵照词谱的主张。他的词善于构造意境,有写实境、造虚境两种构造方法,实虚两境中都有意脉的流动,其词境主要是取法于南宋词萧疏荒寂的画境。他还提出“词中亦有画”的观点。这些与他作为画家的素养分不开。他用词敷写所译外国小说的人物与情节,将外国小说的语境做了中国文学传统语境的置换,引来赞美和仿效,是晚清民国词坛的新气象,在词史上留下鲜明的印记。  相似文献   

12.
《春光》在20世纪30年代进步出版物非常寂寥的时期出现,它虽并非左联机关刊物,却以相对灵活的编辑方针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繁荣了左翼文学。它发起了"中国目前为什么没有伟大作品"的讨论,引发很多作家的思考;推出了艾青的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以及其他左翼青年作家的创作,丰富了左翼文学,为当时的文坛带来了活力。它存在的时间虽然短暂,却为当时的文坛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13.
林纾因翻译西洋小说而声名鹊起,他的译作受人推崇,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深厚的古文根底。综观林纾《畏庐文集》《畏庐续集》《畏庐三集》,他以重理尚情为主旨,传承儒家之道,揭露社会痼疾,抒发个人情志,而其中的创作方法亦多与《春觉斋论文》中所论述的古文理论大体相契合。通过选择其中有代表性的篇目加以分析,阐明林纾古文的创作成就。  相似文献   

14.
杨云  袁英 《海外英语》2012,(11):202-203
Shen Congwen and Thomas Hardy are both known for their regional novels,Hardy for his "Wessex" novels,and Shen Congwen for his "World of Xiangxi" .Both writers display a sense of transcendence and wandering in their female characters.Both Xiao Xiao in Shen Congwen’ s Xiao Xiao and Eustacia in Hardy’ s The Return of the Native transcend the traditions and customs of their times,and experience a consequent wandering.But the ways of the two writers in presenting their heroines is quite different.While Xiao Xiao was mentally active but did nothing except follow the traditional system,Eustacia’ s thought was followed by her own words and actions.  相似文献   

15.
自从20世纪80年代余华以小说创作的先锋姿态出场以来,读者始终对他的小说作品充满了期待。然而,自90年代中期完成他的三部长篇高峰之作,似乎步入了创作“高原”,已经六七年没有看到他的小说新作了,其中既有文学走向“边缘”等大环境的影响,又有余华自身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文学史的叙述方式通常按照流派来纳入到文学史的整体叙述和阐释框架中,师陀的文学史定位一直引发研究者的争议和关注,左翼评论家与京派评论家都拒绝将其纳为本流派作家。通过对师陀在文学创作中的主题、风格、技巧等方面的分析,揭示师陀的作品具有主动疏离文坛文学流派地倾向,并细读师陀乡土小说主题等相似的文学作品,发现师陀的文学作品具有与他人完全不一样地艺术特色和内在意蕴,具有“奇特的风格”,从而呈现其文学史定位的异质性。  相似文献   

17.
林章是明代后期福州文人群体中的一员,是晋安诗派的代表作家,他的诗作在当时已经得到广泛赞誉。作为一个传奇式文人,坎壈多难的经历和磊落嶔奇的个性,使他在学唐宗唐的诗风中能有所超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酸楚凄惋、沉雄悲壮的诗风。勾勒描画林章其人、整理评价其作品,可作后世为人为文的有益借鉴,可借以窥福州地域文学发展之一隅。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work of one of New Zealand’s most acclaimed writers, Maurice Gee, and the use of his children’s fiction as an experimental ground for postmodernist techniques further developed in his writing for adults. In particular, it considers Gee’s borrowings of his own and others’ non-fictional and fictional material, to produce richly literary, historical novels. The paper argues that realist and postmodernist features are woven into the children’s and adult books, but that the balance is differently skewed in each. It thus addresses an area largely atypical of the children’s novel, but one that should be of concern to children’s literature critic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