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双膜分离技术深度处理电镀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镀废水的成分非常复杂,除含氰(CN-)废水和酸碱废水外,重金属废水是电镀业潜在危害性极大的废水类别。多数废水为含铬(Cr)、镍(Ni)、含镉(Cd)、铜(Cu)、锌(Zn)废水,而含金(Au)和银(Ag)贵重金属废水直接回收。随着电镀工业的快速发展和环保要求的日益提高,目前,电镀废水治理已开始进入清洁生产工艺、总量控制阶段,但是进步的资源回收利用和闭路循环将是发展的主要方向。所以现所提出的微滤+反渗透处理回收电镀废水技术,将会被更多企业采用。  相似文献   

2.
采用化学法处理线路板电镀过程中产生的含氰废水、含镍废水、含铅锡废水、脱脂废水以及酸性废水.合氰废水首先经过氧化破氰处理,含镍废水与含铅锡废水经过混凝沉淀后与破氰后的含氰废水和脱脂废水、含酸废水一同进入碱化反应池和过滤池处理,将废水中金属离子转化为金属氢氧化物,再通过沉淀、过滤等去除.调试运行证明,工艺运行效果良好,处理后水质能够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第一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标准要求和表4中-级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科技风》2017,(1)
本试验分别采用了芬顿试剂和高锰酸钾联合使用法、高锰酸钙法、高锰酸钠法处理含酚废水,考察了以上3种药品对相对于不同浓度原废水的投加量及反应时间对含酚废水中CODCr的处理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芬顿试剂和高锰酸钾联合使用,不仅可以有效的去除废水中的CODCr,而且还能降低处理成本。其对CODCr浓度为5000mg/L含酚废水中CODCr的去除率达到76%。  相似文献   

4.
李香兰  李蘅 《大众科技》2011,(7):129-130
钨矿矿废水水量大、悬浮物高、含有重金属元素和含有多种选矿药剂,是难处理的重金属废水。文章分析采用中和法对1500m3/d钨矿选矿废水进行处理后,净化废水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5.
TNT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炸药工业是重污染源之一,所排生产废水中含梯恩梯(TNT)等剧毒物质。其中以TNT产量最高。本文以高级氧化法为技术核心,对TNT废水进行无害化处理。  相似文献   

6.
潘沛玲 《科教文汇》2009,(12):273-273,282
目的:比较活化处理活性炭吸附法与硫化物沉淀法对化学实验废水汞去除的效果、耗时及成本。方法:采用Na2S及ZnCl2溶液浸泡活性炭进行活化处理,烘干后以过量加入废水中(pH调至6),搅拌30min后用测汞仪测定终末废水汞含量;硫化物沉淀法将15倍理论值的Na2S投入pH调至为9-10的废水中,待产生沉淀后再向废水加入适量FeSO4。比较两种方法的终末废水汞含量、耗时与成本。结果:活化处理活性炭吸附法的终末废水中汞的含量为(0.0370土0.013)mg/L,硫化物沉淀法为(0.0456±0.004)m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经方差分析F=4.797,P=0.039);活化处理活性炭吸附法的耗时和成本分别为(69.4士20.7)分钟/升、(3.25±0.78)元/升,硫化物沉淀法耗时及成本依次为(37.9±10.8)分钟/升、(0.98±0.21)元/升,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活化处理活性炭吸附法去除汞的能力较硫化物沉淀法强,两法处理后废水的汞浓度均低于国家规定的0.05mg/L,但前法的耗时及成本均较后者多;两种方法均具有长处,应根据化学实验室废水的成分特点、人力及资金进行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7.
对含氰废水的化学氧化处理技术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分析了不同氧化处理技术的反应机理、优缺点和使用范围,并从环境保护、处理效率、方法经济性等方面对各种方法进行了系统论述。笔者分析认为,多种方法的联合使用将会成为今后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8.
文章采用絮凝剂聚丙烯酰胺对电解锡阳极泥的洗涤废水进行处理,降低废水中的锡含量,避免在废水排放时造成金属流失。  相似文献   

9.
在近几年,中国的半导体工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环境问题,其中尤以不同废水的危害最为严重。文章总结了半导体行业的含氟废水,含磷废水,含铜废水的处理现状,并对半导体行业排放废水的治理进行了展望。离子交换树脂法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废水治理方法,对不同废水的处理效果均较好,可将废水有效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10.
臭氧技术处理电镀含氰废水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臭氧技术处理电镀含氰废水的应用。电镀含氰废水中的CN-浓度在30~36mg/L之间,采用以臭氧为氧化剂的活性炭催化氧化技术处理后, CN-的出口浓度低于0.5mg/L,去除率在97.7%以上。该处理系统实现了废水处理自动化,具有投资省、效果好、成本低、运行稳定等优点,且不会产生二次 污染,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汽车涂装废水包括磷化废水、脱脂废水、电泳废水、喷漆废水等,具有成分复杂、水质波动大、排放不规律等特点,采用物化+生化相结合的方法,可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污染物,满足污染物达标排放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刘洋  宋扬 《科技风》2015,(3):72
采用高温锰系磷化对多数碳钢进行加工处理,虽能得到一定的效果,但这种加工方式对一些高合金碳的磷化处理效果依然不太理想。本文针对以上情况,以某A型碳钢为试样,提出了对碳钢高温锰系磷化的工艺研究,基于正交实验,阐述了表调时间、总酸及亚铁离子浓度和磷化时间等四因素对耐腐蚀性能的影响,同时也分析了对磷化膜膜重的影响。最后得出:1)磷化时间对耐腐蚀性能的影响最大,其次为表调时间、亚铁离子、总酸;2)亚铁离子对磷化膜膜重的影响最大,表调时间和磷化时间对膜重的影响次之,总酸的影响程度最小;3)磷化膜晶粒分布均匀且细小,膜重会越大,耐腐蚀性能越大。  相似文献   

13.
吸附法一直是处理磷废水的重要方法,被认为是能够很好地适用于宽浓度范围废水除磷的方法。本文采用三种金属氧化物作为吸附剂(活性氧化铝、水合氧化镧、新型稀土铈铁复合吸附剂)进行吸附除磷静态试验,考查在不同的条件下(吸附时间、温度、pH值)吸附剂对磷的吸附效果。本文为开发高效除磷吸附剂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依据,在防治水体富营养化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4.
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与降低环境风险的需求,重金属废水深度处理技术对重金属的处理效率更高,出水水质达标更稳定,能够有效解决循环用水结垢的问题,是重金属废水治理的发展趋势。文章介绍了有色金属工业含重金属废水深度处理的方法,包括膜分离技术、离子交换树脂法、电化学法、生物制剂法等。并且结合工程案例对处理含重金属废水的深度处理工艺和效果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5.
以北方联合电力有限责任公司乌海热电厂(2×200MW)工程为例,介绍了火力发电厂石灰石湿法烟气脱硫系统所产生废水的处理系统及处理工艺,对工艺运行参数的调整和控制系统进行了探讨。并结合国内其他工程脱硫废水处理系统运行情况提出了对脱硫废水综合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甲醇废水具有毒性,其在石油工业废水中比较常见,是石油行业生产时排出的废水之一,为了提高废水处理的技术,避免甲醇废水对周围环境保证危害,相关工作人员必须采取有效的过程对废水进行处理。膜蒸馏法是去除甲醇的有效技术,本文对膜蒸馏法处理含石油工业中甲醇废水的应用技术进行了探讨,还对影响甲醇通量的因数进行了介绍,希望对废水处理单位有所帮助,对膜蒸馏法进行合理优化,从而提高含甲醇废水的处理水平。  相似文献   

17.
张娟  章楠  范慧群 《今日科苑》2015,(2):118-119
介绍了目前农药污染的危害及Fenton试剂处理农药废水的现状,本文通过控制和改变Fenton试剂处理农药废水的实验参数得到了一套最优化的实验条件。该研究对目前芬顿-金属盐法处理农药废水的应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用煤矸石及硫铁矿烧渣作原料制备了一种高效复合混凝剂聚硅酸铝铁(PSAF),并将其用于制革废水的处理。结果表明:在pH值6~9范围内,PSAF混凝剂对废水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在常温、pH值7~8、PSAF混凝剂用量为70mg/L条件下,S2-、SS、CODCr和Cr3+的去除率分别为90.4%、87.5%、84.5%和80.6%。与传统混凝剂Al2(SO4)3和FeCl3相比,PSAF混凝剂具有混凝沉降速度快、处理废水后水中残余量低、处理废水费用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0,(6):677-678
中科院上海有机所金属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人员在其之前工作基础上,采用同时含二三联吡啶(tpy)和手性单磷配体MonoPhos结构单元的桥联配体,巧妙地通过与亚铁盐和铑盐选择性自组装,得到一系列含双金属Fe(Ⅱ)、Rh(Ⅰ)的手性配位聚合物催化剂。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粉煤灰吸附性能的基础上,对粉煤灰处理含铜废水进行了试验研究,并探讨了粉煤灰粒径、粉煤灰投加量、振荡时间、温度、pH值和含铜浓度等影响因素对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粉煤灰处理含铜废水的适宜条件为:粉煤灰粒径为140目,投加量为2.0g,振荡时间为1.5h,温度为30℃,pH值为8,含铜浓度为10mg,L。在此条件t粉煤灰对铜有较高的去除率,可达到9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