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张惠卿 《出版史料》2007,(3):115-118
上世纪50年代,我国由于曾经实行的封闭的文化禁锢政策,广大知识界对外部世界的许多情况和信息了解得实在太少了。60年代初到70年代末,为了配合国际反修斗争的需要,由中央指定的几家出版社出版了一批内部发行的“反面材料”,即所谓新老修正主义者和机会主义者的著作。根据封面颜色,统称为“灰皮书”或“黄皮书”。  相似文献   

2.
公文写作基本上是“命题作文”。“命题”者或是会议或是领导,受命者一般为真体起草人。由于“命题”者的性格特征、文化程度、写作能力、工作方式等不同,“命题”的方式也各有差别。针对不同的“命题”方式,起草人应该采取不同的应对方法,以不变应万变而适应不同“命题”方式。[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破难之一:会议报道挖信息,在“富矿”中炼“真金” 政治报道的“规定动作”一般是指各地党政领导机关指定的必须报道的内容,比如重要会议、领导活动、一定时期配合中心工作的报道等。相对而言,“规定动作”报道可读性较差,特别是会议报道一直是改革创新的难点。然而,我们认为,  相似文献   

4.
花絮是一种常见的新闻文体,它以短小精悍、可读性强、活泼生动等特点赢得受众的喜爱。那么,什么是花絮?《现代汉语词典》将其解释为“各种有趣的零碎新闻”。其实,花絮的内涵不仅如此,它配合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内容上追求小中见大、平中见奇,文字精短,多为百字左右。花絮虽然不是新闻报道的“主力部队”,但如果使用得当,其作用不可低估。近年来配合全国人大、政协“两会”的花絮报道给人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5.
几千年来,我们的文化形成了“劳心者治理,劳力者治于人”“学而优则仕”等观念。过去的科学时代,读书是为了做官,到今天,也好像只有脑力劳动者才是人才,这种观念深深地影响了我们在教育和就业上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列宁党报思想不但成为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的指导思想,而且在中央苏区进行了本土化的传播与践行。列宁党报思想主要包括“党报党刊的党性原则”“报纸不仅是集体的宣传员和鼓动员,而且是集体的组织者”“报纸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工具”以及“党报的群众性”等。通过对列宁党报思想的传播与实践,中央苏区的党报不但实现了自身党性的增强、对群众革命活动的有效组织、对根据地经济建设的推动、党报群众性的巩固等本土化办报成果,而且探索出了一条以农村为中心、因时应势的办报之路,有力配合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斗争。  相似文献   

7.
沈阳市少年儿童图书馆为纪念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伟大号召二十三周年,配合团中央关于开展“学雷锋,树新风,做创造型的小主人”的活动,于三月六日在沈阳低压开关厂文化宫举办了“向雷锋同志学习”报告会。会上雷锋班第十五任班长李仕库同志做了“在新形势下我班战士是怎样学习雷锋的”报告,沈阳军区学雷锋标兵丁红军同志做了“我是怎样学习雷锋的”报告;老山前线参战学员、一等功荣立者陆军  相似文献   

8.
杂说隐私权     
自从克林顿绯闻被炒得沸沸扬扬以来,加之《拉客者》余志老板重金收购力揪克氏的共和党人自家的婚外恋情,且收获颇丰,由此我想到了关于隐私权问题。什么是隐私权?中国的综合性词典上似乎尚无界定或解释。倒是传承数千载的“隐恶扬善”、“为尊者讳”、‘为长者讳”这类词语却记录在案。看来,应“隐”的“私”当属“恶”一类,而能够享受到“隐”的资格的,则只应是“尊”者“长”者。“‘尊”者大约是贤者,圣人一类。“长”者则无疑是官员,或有钱人、大亨一类了。尊者长者的“私”无论是什么都理所当然应该被隐瞒起来的,这大约是当时…  相似文献   

9.
评论员文章从立意的来源来看,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可以称之为程序性文章,主要是配合中央和省委的一些重要会议、领导人讲话等刊发的,以宣传和贯彻落实中央与省委的会议精神、学习领会领导人讲话为目的,这类文章内部一般称为“规定动作”。  相似文献   

10.
为了配合全军深入学习、宣传和全面贯彻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解放军报》从去年初开始,就集中精力,集中智慧,集中版面,以空前的气势和力度,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行了持续、深入和富有成效的宣传,不仅受到全军广大官兵的欢迎和赞誉,也多次受到上级机关和领导的肯定和表扬。军报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宣传上,有四个主要特点。■其一:大气磅礴,规模空前军报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宣传,主要经历了4个阶段。一是新年伊始,就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宣传作为统领全年宣传报道的“龙头”,全社动员,上下配合,从…  相似文献   

11.
2月24日上午,在纷纷扬扬的雪花中,参加“骑行千里访百强”活动的陕西省宝鸡日报社5名青年记者,在热烈的掌声和鞭炮声中顶风冒雪启程了。今年,宝鸡市委、市政府为了加快宝鸡经济上台阶,在全市农村开展了创“十强乡镇百强村”活动。宝鸡日报社积极配合,决定派一批青年记一者“骑行千里访百强”,报上也相应开辟专栏等。  相似文献   

12.
“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几年来,编著者乐为学术“追星人”。甘为传媒“做嫁衣”,联袂全国新闻院校博士生、硕士生采访了诸多业界和学界精英,“贤者以其昭昭”,“言者有三表……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正如马克思所言:“就某方面说是一种规范和高不可及的范本”。捧读由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现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传媒思想——高层权威解读传媒》,  相似文献   

13.
论赋起源于民间说话艺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谈到赋,自古及今为之探源辨流者代不乏其人。东汉班固说:“赋者,古诗之流也。”(《两都赋序》)他认为赋是《诗经》的一个支派;梁代刘勰同意班固的说法,但又对其不完善的地方进行了补充:“赋也者,受命于诗人,拓字于楚辞也。”(《文心雕龙·诠赋》)这是说,除了《诗经》之外,楚辞也是它的一个源头。以后明代徐师曾、清代刘熙载、章学诚等都大抵承袭班固、刘勰的说法,并且使之更具体化。他们声称:“言情之赋本于《风》,陈情之赋本于《雅》,述德之赋本于《颂》”,“骚为赋之祖”。(刘熙载《艺概·赋概》)“古之赋家者流,原…  相似文献   

14.
新的编辑学理论将作者、读者、编者、媒体四要素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解构为“间性”理论,认为四者之间存在着三种“间性”,即“主体间性”“媒介间性”和“主媒间性”。本文认为,上述四要素的交互作用必然造成编辑活动的主体、内容和客体三元素之间经常处于失衡状态,需要编辑充分发挥“平衡者”的角色定位。文章首先介绍“平衡者”概念的理论渊源,即“间性理论”,认为编辑活动的交互性必然导致编辑过程中各元素之间的不平衡。其次从编辑活动的实践方面分析不平衡现象四个方面的具体表现。最后探讨学术期刊编辑如何处理上述诸多不平衡问题,发挥“平衡者”的角色定位。  相似文献   

15.
“受者中心论”负面效应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传者中心”论到“受者中心”论是传播理论的发展,它提升了受众的传播地位,消解了传者的独霸,促进了媒介的发展;但物极必反,“受众中心论”的理论在商业化背景中正被演变为“受众决定论”,其表现特征是:媒介追逐着受众,迎合受众,讨好受众,因此,随之而来的是媒介社会责任和功能的衰减,媒介主体意识的弱化,媒介内容的泛化和庸俗,品位与格调的低下等负面消极影响的连锁反应。媒介应正确处理好两个效益的关系,在坚持“社会效益”,发挥其社会责任和功能的前提下,最大化地满足受众需求,从而实现媒介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交通广播,是近年来非常火爆的广播节目形态,它通常和当地的交管部门合作,宣传交通法规及与出行相关的内容。其中插播的“路况信息”,配合了道路疏通,方便了过往行人,是广大司机师傅、特别是“的哥”师傅的最爱,成为交通广播最大的卖点。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行动即宣传"思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也是杰出的宣传家。在一生光辉的革命实践中,毛泽东同志非常重视运用各种传播媒介组织群众,宣传党的革命路线与方针政策。如果从传播学的角度考察,我们会发现毛泽东的宣传思想中具有很强的“整合传播”意识,即他除了非常重视运用报刊、广播等大众传播媒介进行宣传以外,也格外地重视通过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的方式来强化宣传效果,以此在人民群众中树立起中国共产党及其人民军队的良好形象,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与信任,从而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在斗争中用“笔杆子”配合“枪杆子”打败敌人。这其中“行动即宣传”的思想独具魅力,显示出了毛泽东同志的睿智和独到的宣传艺术。“行动即宣传”是指个体或组织日常的行为及言行本身就是对外界展示形象的重要宣传形式,这种宣传是通过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并配合大众传播完成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龙炘成 《新闻窗》2005,(3):42-42
传播学中有“传播三要素”之说,即“传者、受者、信息”。要取得好的传播效果,“传者”就要多为“受者”着想,力求使其传播的“信息”为“受者”所能接受和乐于接受。  相似文献   

19.
1948年2月,国民党海军重组“海防第二舰队”。配合陆军担负东起江苏江阴西至江西湖口的500多公里的长江防务。虽然该舰队都是些破旧的小舰只——“惠安”、“吉安”、“营口”三艘护航驱逐舰和“安东”、“永绥”、“江犀”三艘炮舰以及两个炮艇队,但其部署在长江一线阻挡人民解放军渡江,确是一患。为避免渡江部队不必要的伤亡,我地下党开展了一场秘密策反……  相似文献   

20.
创刊于1999年的《党课参考》杂志,根据基层党建工作的实际和党务工作者的需要,针对传统党课教材的局限.进行大胆的改革创新.采取“主机”加“配件”的方式编辑党课教材。刊物每期刊登4个主题鲜明、层次清晰、逻辑严密的党课提纲(“主机”),每个党课提纲之后配以“背景材料”、“理论参考”、“典型举要”、“旁征博引”等栏目的文章十数篇(“配件”),通过“备课指南”对党课授课者结合本地区本单位和党员实际撰写讲课提纲.进行具体指导。授课者在将“主机”和“配件”进行“组装’’的备课过程中,加深了对党课主题的理解。这样,就把过去大家认为的“讲党课难”,变得既轻松活泼,又丰富多彩;既简单可行,又极具吸引力;既增强了授课者的自信心,又提高了听课者的兴趣。因此,《党课参考》愈来愈受到基层党组织、党务工作者和党课教员的青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