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5 毫秒
1.
论综合中学     
一、建立综合中学是一种国际现象1美国综合中学的发展20世纪初,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美国社会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面对这种变化,美国“全国教育协会”(NEA)于1913年成立了“中等教育改革委员会”,专门研究中等教育如何适应这种变化。该委员会于1918年发表了题为《中等教育基本原则》的重要报告,为中等教育提出了七大目标:保持身心健康、掌握基本知识技能、成为家庭有效成员、养成就业知能、胜任公民职责、善于利用闲暇的时间和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构成美国中等教育的基本准则。报告着重强调,将所有的课程包容在一个统一…  相似文献   

2.
美国教育体制最初是在承袭殖民地宗主国的基础上开始发展的。从19世纪末开始,杜威教育思想的产生、发展和推广,标志着具有美国特色的本土教育理论产生了,并在20世纪初影响到美国教育制度的构建与成形,其中"中等教育七项原则"的产生和综合中学的出现无疑具有杜威教育思想影子。综合中学在学校培养目标上、课程设置上、各年级衔接上等,把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融合在了一起,形成了"单轨制"的美国教育体制,这成为美国二战以来中等教育和中等后教育的主要特色。  相似文献   

3.
19世纪对英国虽然没有建立起国民中等教育制度,但克拉伦敦报告、汤顿报告和布莱斯报告的发表无疑是英国中等教育史上的重要事件,它为20世纪初英国国民中等教育制度的建立及其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许多地区正在进行综合中学实验,有的省份已决定大规模举办综合中学,对综合中学的热情很高。有人甚至认为综合中学是解决目前我国中等教育许多问题的金钥匙。笔者认为对这个问题应慎重思考。一、综合中学产生的背景及特征综合中学最早出现在美国,在英国、德国、法国等西方国家扎根则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事情。其政治背景是教育民主化呼声的高涨,要求改变分轨制教育,代之以综合中学。可见综合中学主要是教育民主化的产物。这一目标决定了综合中学的办学模式:教育的综合化。因此,综合中学是一种打破教育分工,把普通教育与…  相似文献   

5.
美国公立中学问题的公共经济学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立中学是19世纪后期以来美国实施普通中等教育的主要机构。本文综合运用公共经济学与教育史的研究 方法与思路,对美国公立中学的创立与发展趋势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6.
钱穆在集美中学、无锡三师、苏州中学从事中学教育的八年间,针对当时中学教育存在的诸多弊端,主张中学教育以锻炼体魄、陶冶意志、培养情操、开发智能为目标,提出"文化教育"与"人才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建议通过国史教育培养中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主义意识.他对中等教育改革提出的批评和建议,既是他从事中等教育的实践心得,又是他研究中国文化的成果,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20世纪20年代前后,以美国高等师范教育为蓝本,中国建立起了高等师范教育体制的“美国模式”。它是建立开放式师范教育体制的一次重要尝试,但只存在了短短几年时间即被废止。造成它的夭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对20世纪20年代前后中等教育师资需求的错误判断是“美国模式”覆亡的根本原因,而“美国模式”在制度设计上的缺陷则是其失败的直接原因。“美国模式”的存废对当下教师教育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具有重要的历史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8.
在经过数年的酝酿和研究的基础上,我国香港地区近年推出了一系列重大教育改革。从人才培养目标、学制、课程体系到评价模式上,都进行了调整。本文重点介绍了其在中等教育评价方面的改革措施,如建立以学校为基础的评价体系,采用标准参照的报告法,以及重视学生的职业教育和课外表现等。这些经验对于我国当前的中学新课改和高考改革,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9.
中等教育的教育结构改革,一直是近现代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主题和热点,而高中综合化的趋势是其主流。目前世界各国先后出现了各种形式的、规模(比例)各异的、兼有职业和普通两类性质和功能的综合高中。一、中美综合高中发展的概况1.社会背景的异同综合高中是美国中等教育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模式,它是根据本国社会具体情况提出来的实施中等教育双重职能的一种尝试,在各类中等学校中占了主流地位。美国20世纪前期的工业化使大量劳动力涌向城市,激发了一般公民对教育的普遍需求,大众化高中普及运动高涨。在此运动的推动下,美国中等教育开始推行改…  相似文献   

10.
自 20世纪 80年代中期,中共中央作出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以来,我国中等教育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建立起了普通中学与中等职业学校 (包括中专、职业中学和技校,以下简称中职 )并行的双轨制中等教育结构,打破了以往单一的普通教育模式,满足了不同学生的求学需要。但是,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环境的变化,以及人们教育观念的发展,综合中学的兴起使这一模式发生了越来越多的变革,甚至有人主张引入以美、英、日为代表的综合中学模式,以取代我国现行的双轨制模式。   其出发点,一是从学校的生存需要出发,希望通过改办为综合中…  相似文献   

11.
面对教育改革面临的诸多社会挑战,包括新冠疫情对美国教师队伍的冲击以及美国中小学教师队伍离职率高、缺乏多样性等问题,美国联邦政府将教师教育改革纳入其“重建更好”一揽子改革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平”价值转向、从“缺陷”到“优势”的政策话语转变和弗雷泽三维社会公正理论构成了美国联邦政府教师改革政策的重要理论基础。美国联邦政府采取的教师教育改革措施主要包括:修改大学和高等教育的教师教育援助计划;实施“培植你自己”教师教育项目;完善一年制教师驻校培养模式;加大对少数族裔学校的资助力度;提高教师工资与专业发展水平。美国联邦政府的教师教育改革凸显了社会公平与多元种族和谐相处的政策价值导向,其政策机制体现了联邦政府协调角色的不断增强和市场化教师教育改革方式的适度消退。  相似文献   

12.
古德莱德以美国公立学校系统为研究对象,从三个层次、四个方面和十二个具体目标入手,全面而立体地描绘了学校职能。古德莱德学校职能思想兼顾国家、社会发展的需要,也从个人发展的角度指出教育的重要意义,对美国教育影响深远,对中国的教育改革也有启示。  相似文献   

13.
女子高中是美国单性别教育的重要体现。私立女子高中由于开办历史较长且女性人才辈出而具有特殊社会地位,其课程设置集中体现了美国学校女性人才的培养理念。本文通过对波特女子高中课程理念、课程状况、课程实施等方面的分析,认为该校与时俱进,持续创新开发课程,发展跨学科课程,重视科学技术类课程,并积极营造促进女生发展的校园氛围,以致力于将女性培养成世界公民。该校教育成果斐然,曾被《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评为“全美第一女子寄宿高中”。  相似文献   

14.
陈露茜 《学科教育》2014,(2):120-128
生活适应运动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在美国出现的旨在中等教育领域进一步实践进步主义教育理念的教育改革运动,其中课程改革是其核心环节——“伊利诺伊中等学校课程计划”与巴特克里中学的“基本生活”计划是其最为著名的两项改革措施。它强调“社会效率”,强调“中等教育要满足青少适应生活之需求”,是进步主义运动中“效率中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重要表现;最终实现了美国中学的大众化,完成了中学运动;是美国教育史上“知识民主化”的一次重要尝试。  相似文献   

15.
美国"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高中形成于20世纪初,它的兴起缘于工业社会对有技能劳动力的巨大需求和二战后美国教育的新构想,它的发展响应了20世纪后期美国教育的改革,强化了美国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战略。STEM高中在学校招生、课程设置、学生社团活动等方面具有突出的特点,对我国拔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以及高中阶段教育多样化发展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随着教育改革的价值取向从关注教学与课程等局部层面向关注学校整体发展的时代转向.西方当代教育领域兴起了一股基于“学习共同体”理念的学校变革热潮。“学习共同体”思潮之所以能在当代兴起,既有时代之因,也有思想之基和理论之源。“学习共同体”思想的核心理念对美国学校变革的目标、课堂教学的策略和教师的专业发展等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considers the adoption of general science courses in two Canadian provinces, Ontario and Quebec, during the 1930s. In Ontario, a few science teachers had followed the early general science movement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Britain with interest. During the 1930s, several developments made the cross-disciplinary, applied thrust of general science particularly appealing to Ontario educationists. These developments included a new demand for vocational education, renewed reservations about pedagogical rationales based on transfer of training, and a growing professional divide between high school science teachers and university scientists. Around the same time, scientists in the Quebec’s French-language universities were engaged in a concerted campaign to expand the place of science in the province’s francophone secondary schools. The province’s prestigious classical colleges, which were the scientists’ principal target for reform, privileged an inductive view of science that had little in common with the applied, cross-disciplinary emphasis of the general science courses gaining support in English-speaking school systems. In 1934, however, a popular American general science textbook was adopted in a workers’ cooperative devoted to adult education. Comparing the fate of general science within these two education systems draws attention to the fact that general science made inroads in francophone Quebec but had little influence in public and private schools. In light of the growing support general science enjoyed elsewhere, we are led to explore why general science met with little overt interest by Quebec scientists pushing for school science reform during the 1930s.  相似文献   

18.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构成教育的主要形式,三者密不可分。一个人无论成长到哪个阶段都离不开教育的塑造,而家庭教育作为教育的首要环节,其意义和影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基于跨文化视角,从中美家庭的教育理念入手,从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教育重心、沟通方式三方面对比分析中美家庭教育差异,对美国教育理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批判地继承我国的传统文化,使我国家庭教育得以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The inadequate number of American young adults selecting a scientific or engineering profession continues to be a major national concern. Using data from the 23-year record of the Longitudinal Study of American Youth (LSAY) and working within the social learning paradigm, this analysis uses a set of 21 variables to predict young people's employment in 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mathematics, or medicine (STEMM) at ages 36 to 39. The LSAY is one of the longest and most intensive longitudinal studies of the impact of secondary education and postsecondary education conducted in the United States. Using a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the study found that mathematics continues to be a primary gateway for STEMM professions, beginning with algebra track placement in grade eight and continuing through high school and college calculus courses. Home and family factors such as parent education and parent encouragement of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during secondary school also enhanced the likelihood of entering a STEMM profession.  相似文献   

20.
In the past twenty years, a reform movement to modernize high school and elementary school education has developed widely in some European and American countries. A corresponding reform has been carried out in physics teaching. The tendenc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France, and the Soviet Union are briefly described here for referen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