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世界一流大学的内涵是:在制度层面,要有世界一流的办学理念、完善的现代大学制度、一流的大学管理,在办学层面,要有世界一流的学科、一流的科研成果和一流的师资,而无论是制度还是办学层面的各要素,都是围绕着本质目标即大学的人才培养而服务的,最终才能构成一所真正意义上的世界一流大学。国内顶尖高校与世界一流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差距体现在:难以培养对人类做出重要贡献的拔尖创新人才、顶尖级学术师资匮乏、生源和师资队伍国际化程度较低、教育教学环境仍需进一步改善等。  相似文献   

2.
如何实现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实现科学选才的体制机制,是各个大学特别是高水平大学在新的招生制度改革下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对美国六所世界顶尖大学的选拔评价方式开展调研,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对逐步完善我国高校的招生选拔制度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世界一流大学以拥有若干门一流学科为标志,而一流学科的形成往往以恰切的学科布局和发展战略为前提。基于学科功能和属性的分类标准,以10所全球顶尖年轻大学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学科分布结构、发展模式、特色战略和绩效特征四个方面,反映年轻顶尖大学在实现跨越式发展过程中所采取的学术战略。研究表明,年轻大学有可能在短期内实现学术上的跨越式发展,但前提是具有适切的学科布局及战略选择;促成一流学科和一流大学并非是"自古华山一条路",更可能是"条条道路通罗马",学术制度的创新是大学走向卓越的永恒理念;后发型国家切勿盲目模仿成功的学术制度,唯有扎根本土的制度环境才能探索出有效的一流学科和一流大学模式。  相似文献   

4.
现阶段完善我国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的改革目标及实现路径,就是要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分类办学战略规划为指导,在逐步消除"捆绑式"考试模式基础上,按照普通高中向研究性大学输送生源,职业高中向职业大学和高职学院输送生源模式,建立与分类办学机制相符的高校考试招生制度,实现高等教育和高中教育分类办学目标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日本大学招生制度改革及其发展趋势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日本在完成高等教育从精英型向大众化的过渡中,大学招生也经历了由注重竞争选拔到竞争选拔与维持教育质量并重、以及弹性化选拔的改革过程。近年来在日本人口"少子化"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大学面临着生源不足的困境,大学弹性化招生制度则成了各大学争夺生源的战略手段。分析日本大学招生制度改革及其发展趋势,可为我国高考制度改革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由高中毕业证书考试和大学招生录取两个部分组成的澳大利亚大学招生考试制度,具有"多元而又统一"的特征。其中,"统一"是指各州大学考招制度的总体框架与运作机制相似;"多元"是指在具体操作层面上,各州的考试评量方式复杂,大学录取途径多元。澳大利亚的大学招生考试制度可以在"考招分离"、学生学业成绩评量、大学招生社会化管理、考试招生制度与中、高等教育制度之间的联系等方面,为我们带来思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高考招生向来是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反映了大学选才的标准,是基础教育的"指挥棒"。从文化的视角分析,美国实行的多元招生制度是与美国的教育分权制度分不开的。我国的高考招生改革在借鉴美国的多元招生体制时一定要考虑中国的文化传统,处理好身份取向的"人情味"与契约取向的相对冷漠、学而优则仕的惟一取向与实用主义的多元取向、道德诚信与法律约束等等的矛盾和冲突。  相似文献   

8.
文章在第一期"发展国际一流大学及顶尖研究中心"与第二期的"迈向顶尖大学计划"分析前提下,指出两期计划在阶段性政策、发展目标、审议和考核机制、投资模式和资源整合方面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我国台湾地区"发展国际一流大学及顶尖研究中心计划"第二期工程不再区分"一流大学计划"和"顶尖研究中心计划",而是将其合并统一更名为"迈向顶尖大学计划"。"迈向顶尖大学计划"审议结果于2011年4月1日揭晓,共有12所大学获得补助,自2011年4月开始执行。"迈向顶尖大学计划"更加注重大学的国际化发展,延揽优秀外教和留学生,整合大学研究资源,提高教师薪资水平,更新老旧校舍建筑等。针对各校急功近利,过于看重短期可见成果项目而忽视了长期性和基础性的科研这一状况,"迈向顶尖大学计划"改革了考评制度。  相似文献   

10.
中国近代私立大学自主招生模式,是在较为宽松的政策环境下形成的,具有自身的特色,对选拔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与同期公立大学相比,私立大学自主招生具有选拔方式灵活、题型多变、推荐制广泛应用、生源质量差异较大等特点。全面总结其招生考试的经验与教训,有助于完善我国现行高校自主招生制度。  相似文献   

11.
诚信教育在推动时代发展和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剑桥大学诚信教育继承英国高等教育的道德教育传统,其诚信教育的目标是规训学生诚信意识和规避学生失信行为。为此,剑桥大学构建了一套横纵交融的学生诚信教育体系,即"行为诚信教育-考试诚信教育-学术诚信教育"横向的诚信教育内容体系和"入学登记-学业过程-离校教育"纵向的诚信教育管理体系。剑桥大学诚信教育对于推进我国高校学生诚信教育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At the 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Work of College and University Admissions convened in Zhengzhou in early March of this year, the State Education Commission proposed that, in order to deepen the reforms of college and university tuition requirements, college and university admissions, and job placement for college and university graduates, thos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at have a feasible plan of action may, with approval, carry out reform spot experimentations. It also proposed that thos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arrying out these spot experiments will, when admitting students this year, no longer lower the enrollment qualification scores for students who are paying their own tuition and students who are being entrusted for education by enterprises or government units; instead, all students admitted by thes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ill be expected to remit a certain amount of tuition for their educa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ust, by setting up scholarships for superior students, special-item scholarships, and student loans, further deepen the reform of the system of job placement for graduates. This is what is meant by what is commonly referred to as the joining the tracks between "publicly funded students" and "self-funded students."  相似文献   

13.
改革我国大学招生考试制度是关乎全国千万家庭的大事,在改革中仁者见仁,联合招生、自主招生、推荐保送、多次考试等形式各显灵通。作为新一轮改革的重要内容,它将走向何方?通过诊断我国大学的组织运行模式。剖析思考我国大学招生考试的多种形式并以此探讨大学招生考试改革的走向。  相似文献   

14.
"大学多元入学新方案"是台湾地区依据"考招分离"原则,实施的高等教育入学考试制度改革。在介绍方案具体内容、考试设计以及方案的特点基础上,认为大陆地区高等教育入学考试制度改革应考虑到澄清教育目的、认清社会现实和加强大学的社会使命感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郑萍 《现代教育技术》2008,18(11):94-96
文章以我国64所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2008秋季招生简章为样本,以招生层次、报名时间(段)、入学考试批次以及院校专业设置情况为分析框架,统计分析了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的招生服务模式。结果表明,我国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招生以专升本为主,采取固定某一时间段报名和入学测试为主的招生服务模式,开设专业内容丰富,新型交叉应用型专业凸显。建议优化招生服务,整合院校资源,提供面向全社会的综合教育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16.
我国目前有超过一千所高校设立设计专业,年招生总数更多达三万余人。随高校扩招以来,很多问题也随之而来。师生比例发生严重变化,学生质量与教育质量下滑,就业难等问题愈演愈烈。一直以来,高等院校的专业艺术教育都在探索其发展道路。从政府宏观调控,到学校的招生制度、学科建设、课程设置、教师素质的培养提高等,各方面的讨论层出不穷。但老师、学生和就业的矛盾依然突出。如何改革创新?本文从招生制度和课程设置入手,立足于"以人为本",提出对高校设计专业教育创新的思考和对策。  相似文献   

17.
“强基计划”是在回应国家选拔拔尖创新人才的需求、兼顾公平和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进一步规范高校招生办学自主权、深化高考制度改革等因素综合驱动下出台的高考招生政策。“强基计划”的政策特征为:“自上而下”的政策执行,即政府赋予高校自主权的同时,也把权力透明化,规范高校的自由裁量权;“自下而上”的博弈与反馈,即作为政策执行主体的高校善用策略空间、规制调试对象,避免负和博弈的产生。因此,高校应制定一套多元化的录取方案以规范政策的执行,建设一支专业化的招生队伍以保障政策的执行,借助社会多方力量以监督政策的执行。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行统一高考制度不利于个体社会化,不利于高等教育的发展,不利于社会良性流动,不利于社会文化的多元传承,西方自主招生模式也将遭遇国情困局。高考制度设计应以人为出发点,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高考是为高等教育服务的,是为高等专业教育选拔有专业培养潜质的人才。现行高考制度忽略专业潜质的因素,过分强调公共课考试,不利于真正有专业潜质人才的选拔。笔者构想:实行"分专业高考制度",在完善高中毕业会考制度的基础上,将高考的公共科目取消,实行分专业出题考试,能够满足绝大多数学生的专业兴趣发展,能够使绝大多数学生的专业潜质得以释放。  相似文献   

19.
高校自主招生应是高考改革的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考以考分作为衡量人才的惟一标准、“一考定终身”等弊端,是我国素质教育彷徨不前的主要原因,是影响中国高校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瓶颈之一。改革高考制度,高校自主招生是突破口和改革方向,应不断推进高校自主招生,不断扩大高校的自主招生权,最终形成高考与高校自主招生互补共赢的招生选拔体系。  相似文献   

20.
高等教育正面临着"学习危机",大量的教育投入并没有带来相应的教育质量提升,学业指导作为大学教育质量的保证理应受到重视。斯坦福大学作为世界一流大学的典型,在大学生学业指导体系和制度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斯坦福大学工程学院的学业指导模式进行研究,发现其学业指导体系立足大学新生,以学生手册为平台,以课程指导为核心,以个性化、多元化为特征,贯穿本科教育。研究斯坦福大学学业指导模式为其本科教育质量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可从不同角度为我国高校学业指导的改革与发展提供理念启迪和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