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识字会     
到陕西去,听人称呼都是某“师”,姓李的就是李师,姓王的就是王师,觉得陕西人真的全是文化人,在首都北京也只有文化单位才是见面就喊老师的。这让我想起部队,班长作为称呼和陕西的“师”一样,不仅如此,还可以把姓省掉,见着一个装军装的,  相似文献   

2.
在汉高祖刘邦建立大汉王朝初期,为了巩固新生政权,在消除异姓王的同时又封了很多同姓王,这些同姓王的政治实力发展到汉景帝时期,已经达到鼎盛,严重威胁着中央专制皇权。  相似文献   

3.
诲如春风     
我们这级是1969年4月份入学上海市新宁中学的.9月初,王老师作为班主任来家访了,记得那一天她是和学校教生理卫生的陈华雯老师一起来的. 我当时在干什么事情,现在是记不得了,只听得门口小弄堂的弹硌路上一阵咔咔咔的响声,一听就知道是皮鞋鞋跟敲击着地面,那声音清脆、节奏稳健,十分悦耳.一照面,见王老师一头短发,大大的眼睛,既文气又显干练.  相似文献   

4.
已至古稀之年,他每天坚守在农家书屋,没有领取过一分钱报酬,光借书登记册就写满了密密麻麻数十本,把小小农家书屋办成了全村的文化学习娱乐中心。他甘于清贫,乐于奉献,无怨无悔,把夕阳的光辉洒向王屋岭村的父老乡亲。村里不论老老少少都尊称他为叶老师,都说农家书屋就需要像他这样有文化、有热情、会管理的管理员,叶老师声名远播。叶老师就是叶友富。  相似文献   

5.
张女士颈椎不太好,脖梗子经常发僵。晨练时,一起锻炼的王老师教了她一招:身体站直,放松,用嘴在空中写"鳳"字,边说王老师边做示范动作。  相似文献   

6.
北京市有个平谷县,平谷县有个档案局,档案局有个王局长,王局长姓王名守平,王守平"抠门儿"出了名,他"抠门儿"抠得有水平.  相似文献   

7.
在冀南大地某村,有一座坐北朝南、宽敞明亮、如今已不多见的四合院,院的主人姓王.说起老王的四合院,很是经历了一番分分合合,这其中老王家的一纸家庭档案--典契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萧风 《新闻天地》2005,(6):50-50
“萧”是一种植物,引申为萧索的意义,第二个内涵是“姓”。作为姓,从公元前682年宋国的乐叔大心在“萧”国受姓至现在,已经有2680多年了。历史上萧姓的帝王将相不少,文学、艺术、医学方面的名人较多。在南北朝时期,和王、谢、袁三姓,合称四大望族。根据国家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全国萧姓人口约708万,是全国100大姓之一,排列第30位。从我国最早的第一本姓氏专著《世本》到当代的所有姓氏著作,  相似文献   

9.
一件往事     
这位老师姓聂。我只见过他三次,他也没教过我怎么写文章,但他的言行却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使我十几年来经常想起他,并多次对朋友们讲起他。那是1982年的五一节前夕,我在省总工会宣传部当干事,被派去东郊宾馆的省劳模表彰会上搞新闻报道。分管部长赵铬书很了解我的本事,说:“这事儿全交给你,我就不管了。”我就先打电话联系九家省市报科电台电视台。报社中最主要的是《大众日报》,我与之联系后,报社说已经分工一位姓聂的主任负责此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记者王化兵“)是西红柿就培养成西红柿,是苹果就培养成苹果”,《英才是怎样造就的》的作者王金战老师如是说。12月9日,他在王府井新华书店的读者见面会吸引了200多位家长和学生,过道站满了人,有几位家长不远千里打“飞的”过来听王老师讲课。王金战老师做班主任出身,他在人大附中所带的2003届高三(12)班,共55个学生,37人升入清华北大,10人升入牛津、剑桥、耶鲁等名校。神话是怎样创造的?王老师在讲座现场讲述了他作为老师亲身经历的很多具体事例和他的具体做法,对家长提出帮助孩子的十大高招。并告诉家长,“孩子不是败在孩子手里,而…  相似文献   

11.
新闻必须真实,这一观点在中国报刊创始时就提出了.但是,在旧中国一百多年的资产阶级报刊史上,真实性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这当中,资产阶级政党的报刊、通讯社,弄虚作假尤为严重.本文就一百多年来,旧中国的资产阶级报刊——主要是资产阶级政党报刊——的新闻失实问题作一历史考察.新闻的"原始失实"中国第一批近代报纸在上个世纪初叶问世.其新闻的内容现在虽然难以查核,但只要看看《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也可见一斑.该刊1833年创办于广州.第一期在"新闻"的标题下,刊出这样一条消息:在广州有两个朋友,个姓王,一个姓陈,两个皆好学,尽理行义.因极相好,每每于工夫之暇,不是  相似文献   

12.
1983年10月,我从军到了西藏高原。新兵连集训时,发现了一张残缺不全、皱巴巴的《河南日报》。我急切地从报头一字不落看到报尾,后来,又推荐给了河南籍的战友们传阅。从那天起,我与《河南日报》结了缘。 新兵连结束后,我被分配到海拔4300多米的当雄兵站,当通信员。 1985年8月,河南日报总编室王老师,参加西藏自治区成立20周年采访活动,住宿在当雄兵站,吃过晚饭,我们十多位河南籍的战友,挤到王老师那间简陋矮小的客房里,问这问那,王老师不顾身患重感冒,强忍着高原反应,回答着战友们提出的一个个问题,畅谈着家乡的变化和家乡信息。深夜12点,战友们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客房。第二天,临别,王老师把随身带的两份《河南日报》留给了我,我如获至宝,细细  相似文献   

13.
<正>一"、阖闾"之辨阖闾是春秋末年吴国的君主,吴国亡国之君夫差的父亲。此处讨论的不是其霸业,而是其名号。《史记》中有这样一段记载:阖闾,姬姓,名光。成为吴王之前被史家记为"公子光"。在"遂弑王僚。公子光竟代立为王"之后"是为吴王阖庐。"问题出现了,"阖闾"是什么称呼?是姓  相似文献   

14.
孔子不姓孔     
严格讲,孔子不姓孔,孔是他的氏,不是他的姓。在他那个时代,姓跟氏是分开的。姓不大变,爷爷姓什么,孙子跟着姓什么;氏经常变,爷爷一辈儿以张为氏,爸爸这辈儿以李为氏,到了孙子,可能就改成以赵为氏了。一个人以什么为氏,几乎可以自由选择,既能以做官的地方为氏,也能以父辈的名字为氏,既能以官职为氏,也能以排行为氏。比如说,张小明的爸爸在郑州做官,那么张小明就能以郑为氏,改叫郑小明。再比如说,张  相似文献   

15.
《后汉书》卷五五《章帝八王传》有"云与中大夫赵王谋图不轨"一语,中华书局标点本"赵王"标人名线(1809页)。中华书局《后汉书人名索引》亦以"赵王"为人名(200页)。按此中大夫只一出,笔者以为,其人非姓赵名王,而为姓赵名王谋。一则封王很多之世,不可能以"王"为名而为"赵王",况后汉赵王已甚多。再则"图不轨"即可,其义已明,不必  相似文献   

16.
新闻姓“新”,不姓“旧”,而新闻的“新”,基本上取决于“快”。这是说,一件新闻事实发生,能够及时地加以报道,才算新闻,不然,就成了明日黄花的旧闻了。  相似文献   

17.
<正>近日,一位男士急匆匆来到泸州市龙马潭区档案馆,他焦急万分地说:"真是怪了,我明明只结过一次婚,说我重婚,我要查档案"。馆务人员耐心询问,得知这位男士姓王与其妻不和,两人想离婚,到江阳区民政局办手续时,民政局工作人员说在全国婚姻登记系统  相似文献   

18.
"王帮办热线"是生活报在2003年打造的亲民服务专栏,当年只我一个人负责,现在已发展成由4名帮办记者组成的帮办团队。帮办记者每人配一部热线电话,通过专版对外公布,百姓有问题,第一时间直接求问帮办记者,内容特别丰富,五来年"王帮办热线"及生活报在精做民生新闻报道方面的经验用几个关键词概括就是"互动"、"搭台"、"牵线"和"传递"。  相似文献   

19.
新闻姓真也姓新,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说其姓“真”,即突出强调是事实的报道,必须是客观存在的;说其姓“新”,一指新意,一指新近,涵盖了内容和时间两个概念。这就使新闻区别于“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文学创作。尽管这样,新闻也并非与创新无缘。诚然,新闻事实本身是不能妄加创新和创造的,否则就是歪曲就是编造就是假新闻;但对同一个新闻事实,存在着从哪个角度来表现和以怎样的形式来表现的问题,这就涉及到作者的主观能动性,涉及到创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天桥市中有“三王”,都是名的老字号,逛天桥的人提起“三王”,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三王”,即百年老号“海顺轩”茶馆,也叫“王八茶馆”,经理姓王,为人和善;“烤肉王”,在天桥驰名数十年之久;“豆汁王”,也是数十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