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清吴广成《西夏书事》卷 18载 :“庆历五年 (10 4 5 ) ,契丹重熙十四年 ,夏天授礼法延祚八年春二月复互市。天圣中陕西榷场二 ,又曩宵称帝 ,互市绝 ,保安军榷场遂废 ,陕西并边主兵官犹与属羌交易后并禁之。曩宵数使请复 ,乃复置场于保安军及镇戎军之安平寨。”又检同书卷 2 0载 :“嘉礻右三年 (10 5 8) ,契丹清宁四年 ,夏奢单都二年六月灵夏二州大水。黄河环绕灵州 ,其古渠五 :一秦家渠、一汉伯渠、一艾山渠、一七级渠、一特进渠 ,与夏州汉源、唐梁两渠毗接 ,余支渠数十相与蓄泄河水 ,又有贺兰、长乐铎落诸山为之堤障 ,向无水患。是时七级渠…  相似文献   

2.
《旧唐书·顺宗纪》勘误三则《旧唐书》卷14《顺宗纪》在干支和记事上有多处差错,但标点本都未在校勘记中指明,列举如下。一、贞元二卜一年二月“辛卯,以吏部郎中韦执谊为尚书左丞、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按:“辛卯”为“辛亥”之误。《新唐书》卷7《顺宗纪》:贞元...  相似文献   

3.
《旧唐书》卷18上《武宗纪》载:“(武宗)元和九年六月十二日,生于东宫。”而王溥《唐会要》卷2《帝号下》载武宗:“元和九年甲午岁六月十一日生于东宫。”文下小注曰:“以其日为庆阳节。”因此,两书记载有歧异。而据武宗会昌年间居住在长安的日本僧人园仁所著《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则有三处涉及武宗生日的记载。《行记》卷3:“(会昌元年)六月十一日,今上降诞日,於内里设斋。”“(会昌二年)六月十一日,上德阳日,大内降诞降斋。”同书卷4:“(会昌三年)十一日,今上德阳日,内里设斋,两街大德及道士御前论义。”唐代…  相似文献   

4.
《资治通鉴》卷200显庆五年四月条载:“丙寅上发并州,癸巳,至东都。”《旧唐书》卷4《高宗本纪》载:“四月戊寅,车驾还东都”,与《资治通鉴》不合。查四月辛未朔,无“丙寅”,而有“戊寅(八日)”,“癸巳(二十三日)”。《册府元龟》卷113《帝王部·巡幸二》亦云:“四月戊寅,发并州;癸巳,至东都。”如此,则《资治通鉴》所载“丙寅”当为“戊寅”之误。《资治通鉴》卷205万岁通天元年三月条载:三月“丁巳(十六日),新明堂成,……号曰通天宫。赦天下,改元万岁通天。”案,《旧唐书》卷6《则天皇后本纪》载:“夏四月,案享明堂…  相似文献   

5.
《旧唐书》卷3《太宗本纪》载:贞观三年十二月“癸丑,诏建义以来交兵之处为义士。勇夫殒身戌阵者各立一寺”。《新唐书·太宗本纪》作“润十二月癸丑”。案十二月丁卯朔,无“癸丑”,而润月有之,为润十二月十七日,《旧唐书·太宗本纪》误。《旧唐书》卷3《太宗本纪》:贞观五年秋八月“戊申(二十一日),初令天下诏死刑必三覆奏,在京诸司五覆奏。”《新唐书》卷2《太宗本纪》则云:十二月“丁亥(二日),诏决死刑,京师五覆奏,诸州三覆奏。”案《资治通鉴》卷193贞观五年八月条载:“诏自今有死罪虽令即决,仍三覆奏乃行刑。”在十二月…  相似文献   

6.
两唐书辨误二则一、《新唐书》卷211《李宝臣传》载诸镇一同进攻田承嗣,李宝臣于中途突然反叛,使军事行动宣告失败。《传》云:“于是天子遣中人马希倩劳宝臣,宝臣归使者百缣,使者恚,抵诸道,宝臣顾左右愧甚。”于是,王武俊劝其反叛,李宝臣同意。此处马希情乃马...  相似文献   

7.
《三国志》(中华书局 1982年版 )卷九《魏书·曹真传》载 :“诸葛亮围祁山 ,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反应亮。帝遣真督诸军军眉阝 ,遣张合阝击亮将马谡 ,大破之。安定民杨条等略吏民保月支城 ,真进军围之。条谓其众曰 :‘大将军自来 ,吾愿早降耳。’遂自缚出。三郡皆平。”安定民杨条是以“自缚”的方式向魏大将曹真投降的 ,那么 ,“自缚”是什么意思呢 ?实际上 ,“自缚”就是“面缚” ,这由本证法可以说明。《三国志》卷 2 8《魏书·王凌传》载 :“(嘉平 )三年春 ,吴贼塞涂水。凌欲因此发 ,大严诸军 ,表求讨贼 ;诏报不听。凌阴谋滋甚 ,遣将军…  相似文献   

8.
两《唐书》辨误二则《新唐书》卷112《韩琬传》载景云初年韩琬奏章,云:“贞观、永徽之间,农不劝而耕者众,法施而犯者寡,……”赞美当时社会风气良好。此处“法”与“施”间脱“不”字,否则就与上文意思不相符合。按《全唐文》卷304载其《上睿宗论时政疏》云:...  相似文献   

9.
武则天时文昌右相韦待价任安息道大总管以讨吐蕃,因军事不利、损兵折将而被流放绣州。此事见于唐代文献多处,《旧唐书》卷6《则天皇后纪》和《通鉴》卷204云永昌元年五月出兵,七月被贬;《新唐书》卷4《则天皇后纪》云垂拱三年十二月出兵,永昌元年七月被贬,《旧书》卷77《韦待价传》云垂拱三年出兵。两说孰是,考证如下:首先,据《旧传》载:韦待价出军到达了远在今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西南部霍城县西北方紧靠原中苏边境一带的弓月,以古代的交通条件,两个月内就从洛阳到达那里是相当不易的。其次,《全唐文》有几篇文章,从…  相似文献   

10.
《尧典》岁用366日之时代考《尚书·尧典》载:“帝曰:咨,汝羲暨和,·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期”指一年,谓一年有366天,此与现代所用一回归年(从春分点至春分点)日数为365。2422日迥不相同。但笔者以为此与...  相似文献   

11.
两《唐书》订补三则《旧唐书》卷70《王传》:“每推诚纳忠,多所献替,太宗顾待益厚,赐爵永宁县男,迁黄门侍郎,兼太子右庶子。(贞观)二年,代高士廉为侍中。”《新唐书》卷98《王传》则云:“封永宁县男、黄门侍郎,迁侍中。”两者记载略同。按《新唐书》卷5《...  相似文献   

12.
史学界普遍认为,唐朝前期的赋役制度主要是租庸调,其次是杂徭、户税、地税。其中多数人又认为,地税就是贞观初唐太宗采纳戴胄建议,每亩交纳2升的义仓粟,甚至说义仓或称地税,义仓税就是地税,统称“义仓地税”。就是说,唐代义仓从开始就是赋税的一种。这种看法值得商榷。《唐会要》卷88《仓及常平仓》载: 贞观二年四月三日,尚书左丞戴胄上言日:“水旱凶灾,前圣之所不免。国无九年储蓄,礼  相似文献   

13.
《左传·僖公六年》载:“许男面缚衔璧,大夫衰■,士舆榇。”杜预《注》云:“缚手于后,唯见其面,以璧为贽,手缚,故衔之。”《史记·宗微子世家》载:“周武王伐纣克殷,微子乃持其祭器造于军门,肉袒面缚。”《史记·索隐》:“面缚者,缚手于背而面向前也。刘氏云‘面即背也’,义亦稍迂。”此后,多数学者及权威著作多用杜预《注》及《史记·索隐》的说法。如周寿昌《思益堂日札》(岳麓书社1985年版)卷1载:“面缚:僖六年《传》:‘许男面缚。’注:‘缚手于后,唯见其面。’案:面,背面也。”《辞源》第4册(商务印书馆…  相似文献   

14.
1 《资治通鉴》卷 2 0 0永徽六年 (6 5 5 )十一月条载 :武则天杀王皇后及萧淑妃 ,“数见王萧为崇 ,被发沥血如死时状。后徙居蓬莱宫 ,复见之 ,故多在洛阳 ,终身不归长安。”这段记载与事实不符。《资治通鉴》卷 2 0 7长安元年 (70 1)十月条载 :“壬寅 ,太后西入关 ,辛酉 ,至京师 ;赦天下 ,改元。”长安三年 (70 3)十月条载 :“丙寅 ,车驾发西京 ;乙酉 ,至神都。”所谓 :“京师”、“西京”均指长安。此即为武则天曾返回长安的本证。2 《资治通鉴》卷 191武德七年十一月条载 :“丁卯 ,上幸龙跃宫 ;庚午 ,还宫。”《新唐书》卷 1《高祖本纪》…  相似文献   

15.
两《唐书》纠谬二则《旧唐书·元稹传》云:“二十八应制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登第者十八人,稹为第一,元和元年四月也。制下,除右拾遗。”而《新唐书·元稹传》则云:“元和元年举制科,对策第一,拜左拾遗。”两书相互矛盾。按:《全唐文》卷647,《元稹传》载...  相似文献   

16.
《北史》卷83《王褒传》:“梁元帝嗣位,褒有旧,召拜吏部尚书、右仆射,仍迁左丞,兼参掌。”此句扦格难通。张森楷《南北史校勘记》云:“左丞位卑,非仆射所得迁。且‘兼参掌’三字文谊亦未足,此文盖有脱误。”中华书局点校本《校勘记》引张氏校语,按云:“《周书》‘右仆射’作‘左仆射’,无‘仍迁左丞兼参掌’七字。《通志》卷176《王褒传》‘参掌’下有‘制诰’二字。疑《北史》原文当作‘召拜吏部尚书、右仆射,仍迁左,兼参掌制诰’,‘丞’是衍文,又脱‘制诰’二字。”  相似文献   

17.
王国维与郭沫若曾先后就认为系“先汉纪录”的一条史料,研究过司马迁的生平。这条史料出自唐人司马贞《史记·太史公自序·索隐》所引晋人张华的《博物志》,其文称: 太史公,茂陵显武里大夫司马,年二十八,三年六月乙卯,除六百石也。二位学者分别在其著作《太史公行年考》和《<太史公行年考>有问题》中,都认为这条“先汉纪录”所说的“三年”,当为汉武帝元封三年,当时司马迁始任太史令,这条史料是指司马迁而言,文中的“司马”下所夺者应是“迁”字。  相似文献   

18.
中华书局本《清史稿》(1977年8月版)卷77《地理二十四》内蒙古鄂尔多斯部载:“(鄂尔多斯)东、西、北三面距河,自山西偏头关至陕西宁夏街,延长二千余里。”然遍查有关史籍,并未找到“陕西宁夏街”的记载。嘉庆《重修一统志》(《四库丛刊续编》,商务印书馆)卷543“鄂尔多斯”条下  相似文献   

19.
《新唐书》卷 6 1《宰相表》载 :“长寿二年九月癸丑 (2 7日 ) ,文昌右丞韦巨源、秋官侍郎陆元方为鸾台侍郎 ,并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司宾卿豆卢钦望守内史。”《新唐书》卷 4《则天本纪》、《旧唐书》卷 6《则天本纪》、《通鉴》卷 2 0 5长寿二年条均系之于“九月辛丑” ,即九月十五日 ,恐《新唐书·宰相表》有误。《新唐书》卷 4《则天本纪》 :长安四年正月“壬子 ,天官侍郎韦嗣立为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三品。”同书卷 6 1《宰相表》同。《旧唐书》卷 6《则天本纪》和《通鉴》卷 2 0 7则作以韦嗣立“同平章事”。查《唐大诏令集》卷 4 4有《…  相似文献   

20.
《旧唐书·孙处约传》纠谬《旧唐书》卷81《孙处约传》:“显庆中,拜少司成,以老疾请致仕,许之,寻卒。”而《新唐书》卷106《孙处约传》则云:“麟德元年,以西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为少司成,以老致仕,卒。”按以上所载处约拜少司成的时间,两《传》出入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